昨天,小侄女突然眼泪汪汪地跑进我的卧室,对着正窝在床上看手机的我大叫一声:“姨姨,海海,太讨厌了!”
我一脸蒙圈地望着她,心想,我又不是海海,对着我叫没用呀!
但是看着她那含泪的大眼,我怕我再多说一句,今天该睡不了了,于是赶紧下床,好好安抚。
聊了半天才发现她在看电视,刚好看到“白素贞被压在雷峰塔下”了,听着她用奶声奶气的声音给我解释这么“成熟”的剧情,真是令人又好笑又怪异。
说到了雷峰塔,大家是否知道现在的雷锋塔是第二次重建的呢?
雷锋塔位于杭州西湖,它还有个美称“雷锋夕照”,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
后因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等特异功能,遭到盗挖再加上战火的侵肆,终于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倒塌,如今人们所看到的雷锋塔是于2002年重建而成。
而重建它的人就是朱炳仁大师,朱炳仁大师是谁呢?
他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其代表作就有杭州雷峰塔、 峨眉山金顶、桂林铜塔、绍兴大禹纪念馆…… 这些地方景点至今受到人们的热烈“打卡”。
今年4月18日,博鳌论坛开幕,正在海南举行。#朱炳仁铜壁画震撼博鳌论坛# #海南#
而朱炳仁大师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二十年来受邀的第一位中国工匠,出席大会并作演讲。
他所作的《万泉归海》《清香自远》《山容海纳》《和平之春》其铜雕技艺之精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朱炳仁铜壁画作品《万泉归海》《清香自远》被博鳌亚洲论坛陈列收藏,位于大厅正中,这是朱炳仁壁画继文化和旅游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曼谷中国文化中心、G20 杭州峰会主会场、纽约世贸中心一号楼收藏后,又一重磅巨幅壁画被收藏。
这就是文化的传承,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被创造,向我们展示了魅力所在。
而这次“中国文化人物20位大家联展”也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国风范。#非遗文化#
话又说回来,有多少非遗是真正传承下来了呢?又有多少能像朱炳仁大师一样传承下来并发扬了呢? 遗失的我们难过并心痛,遗留下来的已是不知经历了多少的岁月沧桑。
2004年,铜价从每吨2万元疯涨到8万时,朱炳仁一口气囤了125吨铜。所有人以为他要大赚一笔时,他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
朱炳仁是“朱府铜艺”的第4代传承人,中国“铜雕泰斗”。
2004年,铜价暴涨时,他拿出家里几十年的积蓄,并把自己和孩子的房产拿到银行抵押,收购了125吨铜。
人们都以为他要趁机捞一笔,他做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举动:用倾尽家财买来的铜,在西湖边建了一座铜屋,免费供人参观。
这座铜屋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南铜屋”。它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占地3000多平米,耗费了125吨铜,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铜雕艺术博物馆”。
铜屋采用明清时期的江南民居风格建造,从梁、柱、拱、瓦,到门窗、桌椅,目光所及之处,均由纯铜打造。
此外,屋内还有3000多件精美绝伦的铜艺藏品,免费供游客观赏拍照。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铜的海洋,极为震撼!
朱炳仁希望,通过铜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铜艺。
2007年,“江南铜屋”对外开放后,全国各地的游客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除“江南铜屋”之外,朱炳仁还铸造了多件“殿堂级”铜艺作品,比如,我们熟悉的杭州灵隐铜殿、静安寺、雷峰塔、四川峨眉金顶、香积寺顶等。
不仅如此,在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等国内名寺大庙中,也都能见到朱炳仁大师的铜建筑和铜艺术作品。
这些标志性的铜建筑,让朱炳仁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承人。
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朱炳仁作为20年来第1位参会的中国工匠代表,上台发表演讲,尽显大师风范!
论坛上,还展出了朱炳仁两幅长10米的巨幅铜壁画:《万泉归海》和《清香自远》
《万泉归海》大气磅礴,寓意“合作共赢”,《清香自远》精美绝伦,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两幅壁画中,色彩绚丽,技艺精湛,寓意深远,充分展现了我们的大国风范和文化自信,
让人叹为观止!看到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朱炳仁以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铜雕艺术发挥到极点。
这种精神,让朱炳仁独创了“熔铜”工艺,让铜脱离了模具的束缚,在熔融状态下自然流淌,成为如同笔墨般可以直抒胸臆的介质。
用此工艺创作的艺术品,浑然天成,又变化莫测。铜在朱炳仁手中完成了,从实用到装饰,再到艺术表达的涅槃重生。
也正是这种工匠精神,让朱炳仁创作出了令世人震撼的诸多经典之作,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G20峰会,博鳌论坛等文化机构与大型国际会议收藏。
这是一种荣誉,更是对非遗传承的鼓舞与肯定!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希望后人能将“朱炳仁·铜”品牌发扬光大,也希望工匠精神永远传承,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与桥梁!
匠人匠心传“非遗”,为朱炳仁大师点赞[赞][赞][赞]
我是@楠哥情感说,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朱炳仁铜壁画震撼博鳌论坛# #我要上 头条#
国内铜雕界大师朱炳仁独创了“熔铜”技艺,征服了西方艺术界,邀请他去欧洲进行展览熔铜技艺。但在一次录制节目的时候,朱炳仁却将自己上千次地尝试出来的熔铜秘密公之于众。
当初,节目《非凡匠心》的录制曾一度叫停,其中缘由便是熔铜使用的介质材料涉及朱家父子研制多年的专利作品。朱炳仁尽管心痛,但他说:既然上天给了我这门艺术,我有责任去将它发扬光大。文化传承需要大家共同来做,公开‘秘方’这条路终归是要走的,无非是早走晚走的事情。我认为这条路我走对了。
朱炳仁,他是铜艺术领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从知名的雷峰塔、峨眉山金顶,到G20杭州峰会、金砖厦门峰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的铜艺术,全国百余座铜建筑都出自他之手。
近日朱炳仁作为文体界代表之一,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要知道这是中国工匠代表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博鳌亚洲论坛。
朱炳仁的铜壁画《万泉归海》和《清香自远》铜壁画被博鳌亚洲论坛收藏,分别以万泉归海和牡丹为主题,寓意着博鳌亚洲论坛各国合作共赢的精神并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同时,朱炳仁参加“中国文化人物20位大家”联展,在参展的作品中,除了已被博鳌亚洲论坛收藏的《万泉归海》和《清香自远》铜壁画,还有《山容海纳》、《和平之春》两件熔铜代表作也一并展出。
以铜作为自己生命标示,说出“但愿铜就是我,我就是铜”的这位老人,根植东方融汇西方,从传统走向当代。正是他的认真、执着,更是他的工匠精神,将当今铜器艺术带到一个新高度,在国际当代艺术界,做了一次西方艺术的“老师”,在国际舞台上也展示了大国的风范。
#朱炳仁铜壁画震撼博鳌论坛#
借博鳌论坛之机,我给学生上了一节课外知识拓展课。课题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令人瞩目的博鳌论坛。
课堂流程如下:
1.导入新课:最近几天,你了解了哪些国内外新闻?自然过渡到4月18日一21日的博鳌论坛。
2.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博鳌会相关内容:主题、阵容、6大版块、中国文化人物20位大家联展、朱炳仁的铜壁画等。
3.提问:你对哪件事或人物感兴趣?谈谈你的看法。
4.讲解:朱炳仁铜画的相关内容。
朱炳仁是中国铜壁画创始人、铜雕泰斗,他的十米巨幅《万泉归海》和《清香自远》被博鳌会收藏,这两幅画气势恢宏、色泽艳丽,令人瞩目,表现了"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彰显出大国风范。
除此之外,朱炳仁先生的《山容海纳》《和平之春》也在庆祝博鳌亚洲论坛20周年中国文化人物20位大家联展中入展。
朱炳仁先生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二十年来受邀的第一位中国工匠,出席大会并作演讲。这是国家重视工匠精神、珍视中华传统文化和创新理念、促进工艺美术发展的体现,具有标杆性意义。
5.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朱炳仁 大师还有哪些铜作品,他在铜雕艺术方面主要有哪些贡献。(预设:杭州雷峰塔、峨眉山金顶、桂林铜塔、绍兴大禹纪念馆……)
6.总结下课:同学们,术业有专攻,朱炳仁大师为了他酷爱的铜雕艺术,勇于钻研,敢于创新,传承了文化,为国争光,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大家说说,我这样上课学生会喜欢吗?
#朱炳仁铜壁画震撼博鳌论坛#
事发江苏常州,2006年,一场惊世大火,烧毁了世界最高佛塔塔顶,却意外的“烧”红了一个人,“烧”出了一位名扬海外的“一代宗师”。
当年,高达153.9米的世界最高佛塔——常州天宁宝塔,正在进行加固整修,在即将竣工的时,却意外突发大火。
一场惊世之火,将各层檐瓦装饰全部烧毁,但似有天意,烈火中宝塔的塔身、筋骨却保持完好。
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发现,大部分铜瓦被熔融。作为总设计师的朱炳仁,看着自己的心血付之一炬,简直欲哭无泪。
正当他看着废墟无尽叹息时,一颗金光闪闪的“泪滴”吸引了他的注意。
也许是佛光显灵,也许是朱大师慧根早生,他意外的发现,高温中融化了的铜肆意流淌,反而形成晶莹的铜珠和姿态万千的熔铜结晶体,除了色彩旖旎,而且流畅起来的熔铜,更是前所未见的惊艳。
什么感觉呢?
就像佛祖所赐的“舍利”,珍贵、耀眼、美轮美奂……他开悟般地将“铜珠舍利”运用到自己的铜铸工艺中,由此发明了震惊中外的——“熔铜艺术”。
传统的铜艺都是铸铜,铜只能在模具里成型,而“熔铜艺术”是让铜在1200摄氏度的高温下融化后在一定的空间里自由流淌,待冷却成型后再经过敲打焊接、打磨抛光等工序,最终成为一件件姿态万千的艺术品。
这一发现可不得了,朱炳仁用天宁宝塔烧毁的铜渣,结合国画、书法、油画等多种技法,完成了人生第一步熔铜作品《阙立》。
谁知一经发表,就惊为天人!直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阙立》更被誉为铜壁画艺术发展中的里程碑式作品。
经过不断的研发、创新,朱炳仁•铜系列熔铜壁画、铜艺雕塑、铜制工艺品广泛出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中,四川的峨眉金顶、上海静安寺的铜雕金顶、人民大会堂香港厅的铜门……铜雕泰斗朱炳仁的作品,早已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铜雕艺术大师中,朱炳仁先生当之无愧为一代宗师。”这是联合国开发署为这位艺术家朱炳仁钦定的评语。
今天,在“后疫情时代”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成立 20 年之际,朱炳仁大师更是作为唯一“工匠精神”的代表,受邀参与到这场百年变革时期的重要国际会议中来,为推广中华文化而激情演讲,与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领导、精英共襄盛举。
何其荣耀?作为朱炳仁•铜文化创始人,朱老使用“熔铜艺术”创作的两幅 10 米巨幅熔铜壁画《万泉归海》和《清香自远》被博鳌亚洲论坛永久收藏,两幅作品气度非凡,更彰显了大国风范。
除了这两件珍品外,他的《山容海纳》《和平之春》还入选了“中国文化人物 20 位大家联展”,让很多观众都一饱眼服。 朱炳仁·铜文化元素,也成为本次博鳌亚洲论坛的一大亮点。
朱炳仁,就是那个当年为了创建第一无二的“江南铜屋”,拿出所有积蓄,不惜把自己和两个孩子的房产做抵押,筹钱建馆的“傻老头”!
朱炳仁,就是那个当年费苦心、千金散尽地建好铜屋,又不收一分钱免费对外开放,不阻止拍照,甚至鼓励游客伸手去触摸、感受铜艺之美的“壕老头”!
朱炳仁,就是那个为普陀寺创作了第一幅铜壁画,被九十多岁的妙善法师仔细端详了两小时,只留下一句评价:“有价值啊!”他的无数作品被文化部收藏,甚至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宾的老手艺人!
朱炳仁老师,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匠人精神,什么是骄傲的“大国重器”!他的作品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更多人爱上浩瀚迷人的中国文化。#朱炳仁铜壁画震撼博鳌论坛##翘楚中华#
那天和同事任老师一起看博鳌亚洲论坛的相关报道,正看到非遗传承人、故宫博物院的朱炳仁大师的作品和他的演讲,任老师忽然惊叫一声,“哎呀!我女儿给我买的朱炳仁·铜原来就是他的作品啊!就我家客厅放的那个鹿!你见过的啊!”我想起来了,上次任老师搬家我们去暖房,我还说特别喜欢他家那个铜鹿造型的摆设,太好看了!原来就是朱炳仁大师的作品啊!真是失敬。
再看现在电视转播,进入博鳌亚洲论坛主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幅 10 米巨幅熔铜壁画《万泉归海》和《清香自远》,气势恢宏、色泽艳亮、引人瞩目。这两幅铜壁画是朱炳仁大师为博鳌亚洲论坛创作的力作,他以“万泉归海”和“牡丹”为主题,赋予其“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内涵,极赋大国风范,为本次博鳌论坛再添姿色,令人震撼的佳作被博鳌亚洲论坛陈列收藏。
真的震撼!想想其实朱炳仁大师的熔铜艺术早有耳闻,有时候没有把生活里的铜质艺术品和大师对上号,看电视节目对朱炳仁大师的采访,更觉得朱大师寓教于身,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原来朱炳仁大师是家族传承的第四代传人,杭州雷峰塔、 峨眉山金顶、桂林铜塔、绍兴大禹纪念馆......这些铜建筑早已成了超热门旅游景点,原来都有着朱炳仁大师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付出啊!
这次在博鳌亚洲论坛能够有幸看到朱炳仁大师,听到其演讲,让我更加了解非遗传承人身上担负的文化使命、 文化责任,传承非遗文化,构建世界文明。
我也准备去看看买两件朱炳仁·铜的相关文创产品。这么值得追随的工艺大师,他的作品的神韵本就是生活里可遇不可求的艺术光芒,这样的追“星”也才更光荣不是吗?来来来,跟我一起为了非遗文化出点心力吧!#朱炳仁铜壁画震撼博鳌论坛#
北顿涅茨克进入倒计时,美消耗战该尽早止损#泽连斯基:乌被俘女军医被俄军释放# #俄首次披露乌军中的外国雇佣兵数量# #乌媒:俄对北顿地区乌军发动强攻#
北顿涅茨克城与北顿涅茨克城市群不是一回事,北顿涅茨克只是城市群的一部分。15日消息,该城90%的城区已被俄联军占领,而北顿城市群除了之前被收复的鲁比日内,利西昌斯克也处俄军的围困之中。在优势炮火的掩护下俄罗斯及其车臣武装和卢甘斯克人民军部分部队攻进城区,历经两周激烈的巷战乌残余武装退入工业区和该城最大的阿佐特化工厂。
明知俄军重兵包围各个击破,乌军为何蹲在原地没有大范围扯动和牵制俄军?那是因实力悬殊牵制无效。俄军认准目标咬住北顿不放,待拿下北顿后再攻击利西昌斯克,这样一来不仅实现卢甘斯克全境解放,而且还可形成合力要么兵发顿涅茨克被占领土,要么分兵南下以亚速海、赫尔松为支撑攻击敖德萨,切断乌南部海岸线。
现在的问题是北顿乌军还能坚持多久?有人说,随着俄军在该城取得巷战主动权,化工厂将成为下一个亚速钢铁厂。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原因有三:
一是亚速钢铁厂有着错综复杂的地下堡垒及十几公里的隧道而化工厂没有,充其量只有几个用于仓储的地下室,尽管这些地下室经乌军深挖拓展变成坚固堡垒,但不是地下城堡囤积的弹药有限。
二是乌军的斗志已大不如前,之前的钢铁厂有亚速营精锐,现在的化工厂虽有雇佣军作为骨干统筹乌军残余势力,但退守的乌军情绪低落只是迫于督战队的震慑不敢投降,不像亚速营极端分子为信念和荣誉而战。
三是火力太过悬殊,据乌证实俄乌火力量比在15倍左右,15比1的火力如何打?有了亚速钢铁厂的经验,俄军还会让手持轻武器钻进暗堡的乌军拖下去吗?就在昨天,退守到化工厂的乌军已有人投降,俄军在加强进攻的同时加强阵前喊话,还释放了3个月前在马里乌波尔被俘的乌女军医帕耶夫斯卡,目的在于加大宣传攻势,分化瓦解乌军民心理防线。有人说,乌军还有人肉盾牌可利用。没错,化工厂也有500多名躲进防空洞的平民被乌军纳入人肉盾牌。但俄军一是会加强外交处置,二是不会再犯钢铁厂被乌军久拖不决的错误,而会留下小股兵力解决该厂乌军,其余分兵他处。况且乌军选择了一个堆放大量易燃物品的工厂这本身就给自己留下隐患,运用不当不但抵挡不了俄军反而自掘坟墓成了祸根。
以上原因,乌残余力量会采用亚速钢铁厂的方式对抗俄军,但时间拖不太久,乌高层见此情景频频向西方喊话。拜登因此专程与泽连斯基通了电话,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同时宣布对乌10亿美元军援计划。北约随即跟进,表示对乌新的援助。法国总统马克龙随即发声:“乌克兰必须战胜俄罗斯。”
6月16日,泽连斯基与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和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在基辅会晤,就强化乌国防能力、乌克兰融入欧洲、加强对俄制裁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17日,英首相约翰逊不甘落后,继之前访乌后对基辅再次闪电式访问,他送给泽连斯基一本《我们时代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生平》,一起参观了圣·迈克尔金顶大教堂,表示英将继续支持乌,帮助训练数千名乌士兵。这样做是帮助乌将俄军赶出该国。当日,俄国防部也首次披露乌军中的外国雇佣兵数量。据俄方统计,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6956名外国雇佣兵和专家前往乌克兰,其中1956人死亡,1779人离开乌克兰。
普京在出席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回应:欧盟已彻底丧失政治主权,其精英“受人摆布”,给自己的民众带来损害。他在谈到欧盟准备给予乌克兰候选国地位时说:“我们不会反对乌克兰加入该组织。加入或不加入这个经济联盟,是乌克兰人民的事。”他反对乌加入北约,认为这将对俄罗斯构成威胁。普京说:“欧盟与北约不同,欧盟不是一个军事联盟。”不过,他认为乌克兰加入欧盟,只会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
普京在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同场的问答环节中提到,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结束后就会与乌恢复正常关系。之前我们曾说过,西方军援改变不了俄乌局势,美国主导的对俄消耗战可能没拖垮俄罗斯,北约和乌克兰已被拖死。
这是一场注定乌克兰失败的战争,久拖不决欧洲会精疲力尽,乌克兰也会割土赔款,只有回到谈判中才是终结悲剧的唯一方式。乌克兰不止血,战火持续下去只会给欧美带来粮食通胀等难于承受的压力。明知实力不如人,乌就该尽早止损,否则北顿的现状将会在顿巴斯其他城市频繁上演。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自己的作品能够登上高级别的论坛实在是很大的荣幸和成就,需要非凡实力。
铜雕大师朱炳仁有幸受邀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成为第1个享受此殊荣的传统手工艺大师。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年来第1次邀请工艺美术界人士出席并发表演讲。
朱炳仁携带他的4副精美作品在博鳌亚洲论参加展览,其中万泉归海》和《清香自远》已经被博鳌亚洲论坛收藏。
#朱炳仁铜壁画震撼博鳌论坛#
这2副作品凝聚了创作者的无数心血和赤子之心,与大会的主题非常契合。
雷峰塔、峨眉山金顶、桂林铜塔等朱炳仁.铜建筑早已成了热门旅游景点,朱大师的作品早已成为了大家共同的财富,雅俗共赏。
铜壁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匠人精神的完美结合。
美不胜收。
#海口#
4 月18 日,博鳌亚洲论坛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开幕。我很好奇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被邀请参加呢?
熔铜艺术家朱炳仁先生有幸成为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二十年来受邀的第1位中国工匠,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
在博鳌亚洲论坛主会场,两幅10 米巨幅熔铜壁画《万泉归海》和《清香自远》特别引人瞩目,气势恢宏、色泽艳亮。
#朱炳仁铜壁画震撼博鳌论坛#
这两幅铜壁画是朱炳仁大师的倾心之作,他以“万泉归海”和“牡丹”为主题,赋予其“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内涵,极赋大国风范,为本次博鳌论坛再添姿色,被博鳌亚洲论坛陈列收藏。
这真是无与伦比的荣耀。
尽管杭州雷峰塔、峨眉山金顶、桂林铜塔、绍兴大禹纪念馆等朱炳仁·铜建筑早已成了超热门旅游景点,能够得到如此高的殊荣,他本人也难掩激动心情。
这是国家重视工匠精神、珍视中华传统文化和创新理念、促进工艺美术发展的体现,具有标杆性意义。
#海口#
若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往往会被预言富不过三代,可偏偏就有一个含着铜汤匙的“富四代” ,打造了一生的金碧辉煌。
如果不是有两幅大型熔铜壁画,出现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国际舞台上,“朱府铜艺” 第四代传承人朱炳仁的名字,恐怕有些记忆,在这新时代的洪流中被遗忘了。
铜雕的老字号“朱府铜艺” ,在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
1880年第一代铜艺匠人朱雨相,在绍兴开设“义大铜锡店”。
到了朱雨相之子朱宝堂手上,“义大铜锡店”更名为“瑞昌铜店”,产品销到京城。
从此“朱府铜艺”名扬天下。
传到朱宝堂儿子朱德源这一代,因战乱原因,被迫结束铜生意,并举家迁往杭州。
解放后,朱德源开始走上专门研究铜艺书法之路,融入了杭州的打铜巷,铜艺又开始走向街头巷尾。
80年代,“朱氏铜雕”传到朱德源长子朱炳仁手里,成为第四代传承人。
后来,这个清同治绍兴“朱府铜艺”,被国家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四代传人朱炳仁,也成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及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承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世界熔铜艺术创始人。
他不仅占领了铜雕工艺领域的高峰,还获得过30余项国家专利。
2002年开始,朱炳仁及他的兒子,集五代人的艺术精华、倾其所能,建了3000平方米的居民大宅,就是“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
这座江南铜屋,除地面外,门、窗、屋面、立柱、家具等全部采用铜质结构和装饰,共耗费原料铜数百吨。
另外他在全国许多地方的古迹修建,也加入了铜元素。
像雷峰塔、桂林铜塔、常州天宁宝塔、峨眉山金顶、杭州香积寺庙、大洪山金顶、杭州高达12.6米的灵隐寺铜殿、无锡灵山的百子弥勒、108平方米的西安大雁塔唐玄奘求法图等。
其中灵隐寺铜殿的建筑,因作为中国现代铜建筑的开山之作而载入史册。
朱炳仁堪称是中国铜雕领域中,唯一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还有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香港回归铜雕门、上海的金茂大厦铜装饰、102米高的上海展览中心金铜塔的重建、APEC会场的百幅铜壁画等,上百件标志性铜建筑,让他成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 是最具世界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朱炳人的创作还走出国门,给印度唐玄奘纪念堂巨幅铜雕壁画、捐赠给智利人民的熔铜作品《情满天地》,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2000年被列入联合国《21世纪封面人物》,被评为“铜雕艺术大师中,朱炳仁先生当之无愧为一代宗师。”
他成为了自中国五千年青铜时代以来,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工艺巨匠,不仅占领了铜雕工艺领域的高峰,还获得过30余项国家专利。
朱炳仁的创新,给传统的工艺美术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毕竟在历史上,刻铜因受到技术上的局限,几乎没有产生过任何有影响的作品。
包括故宫博物馆在内的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未见大型的刻铜艺术品存在。
他创作的态度十分严谨,他说:“每一件重要的铜制品,我都将其视为交给时代的作品,留给历史的文化财富。”
就如大势磅礴、意在海纳百川的《万泉归海》,及“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牡丹图《清香自远》,这两幅高10米巨幅熔铜壁画,将被被博鳌亚洲论坛永久收藏,陈列在中心大堂内。
这一抹闪亮的黄铜铜,也将永远被人民记忆着。
#朱炳仁铜壁画震撼博鳌论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