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海使用权房限购(上海使用权房产交易限购)

#上海头条# 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181、183弄及周边地块决定征收了。徐汇区今年陆陆续续几块优质地段的“老房”进行征收。之前说的徐汇区限购使用权的买卖,缘由在此了。

上午去老静安某个同行那里办事,碰巧遇到了过去十几年在上海市中心使用权房市场上翻云覆雨的炒房客W先生。这个家伙,如今就是神仙生活!

自从2018年上海使用权房子相继政策以来,已经几年没有和他交往了,不过大家都很熟悉,见面还是瞎扯了一会儿,明显感觉到,这家伙今年资金回笼了不少。

这个哥们,过去十几年,在上海市中心专炒使用权房子,低价买,装修后高价出,赚得膘满肉肥。使用权房子不能贷款,2017年以前不限购,也没有税,总价相对低,在2016年以前,这种短频快的方式,让他赚翻了。最高峰他手里起码30套以上房子。每次出去挂牌出售出租装修过的吗,都是打成A纸,一挂就是十几套。

2017年,上海市区使用权渐渐有了限制,后来还纳入限购。这老哥手里压了一大批房子,好在都出租了,压力没有太大。正赶上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上海房价节节上升的节奏,这位老兄把手里积压的房子出手了绝大部门,手下就剩下几套大面积独门户的优质资产了,市值还在5000万以上。而上半年以前,他起码套现了7000万,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是通过对卖掉房子价格的简单加减即可推算出,否则,他不可能一吹牛就乐得合不拢嘴。

使用权炒房,与外地人无关,因为使用权只能在上海户籍中间倒腾。如今,使用权房子也限购了,也没有炒房的机会了!

这哥们现在就是躺平了!他也没有什么文化,看上去就是一个中介的样子,手里大笔资金,没有到处找中介吹吹牛,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的!不服不行。

租赁产权房

在上海虹口区拆迁好多老房子是租赁产区房子,查阅相关资料。

第一种是解放前日本人造的房子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的,上海外来人口住进去 ,由于历史原因及人口住入较多产权不能划分,只能以租赁方式确定房子的使用权。

第二种改革开放后国营单位自己造的房子,职工以工龄和货币房子购买的。

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租赁产区房

上海有不少房子都是使用权的房子,典型的如售后公房如果没买下来,那就是公房,还有一批早年的拆迁房也是使用权的房子。

使用权的房子,产权其实算国家的,但只要付比物业费还便宜的房租就可以居住,承租人就相当于产权人,这类房子算历史遗留问题,将来不会再有,现在有一批人专门炒这类房子就是做承租人变更,再等拆迁,付钱,迁户口,做协议,有阴阳合同等等,水很深。

这类房子有个最讨厌的问题就是不属于财产无法继承,所以会玩的人就是假设父母有一套房子,就把户口迁进去,理由最厉害的有一个女儿故意和老公离婚说被家暴,离婚之后没地方落户口迁回娘家,其实也不照顾母亲,也不住回来,依然在外鬼混。

然后老娘死了,承租人变更只能在这套房子里有户口的人中选择,其他子女没生这个心眼,还以为没遗嘱,本身就是法定继承,大家平分,其实那女儿自己做了承租人,你想打继承官司都没地方打,不过变更了继承权而已。

还有个套路如下案例。

有一套90年代动迁的房源,产权一直是使用权,动迁安置人是舅舅和我妈。动迁后的房子里面户口也一直是他们两个。我妈和我爸在动迁前就离婚了,我一直跟我爸生活。但是我妈几年前过世,后来他们的姐姐,也就是我大阿姨把户口迁进去了,名义上是照顾我舅舅。现在舅舅也过世了,承租人改成了大阿姨。

咋办,如果想抢这类房子,迁户口,忽悠立遗嘱也没啥用,因为不是财产,要么老人买下来之后立遗嘱。

上海市区,有一种老房子买不得,买到以后出手非常难。

上海市区的老房子很多,有老式花园洋房,新式里弄,旧式里弄,老公寓,老公房等等。这些房子中,有使用权的,也有产权的,都有买卖,面积小的,没有产权的房子,大多数使用权房子的宿命,面积小,煤、卫合用,受制于面积,大家人命了。但是有一种产权房,很尴尬,就“分门房“。

这种分门房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一般是改建造成的。这种房子,当年是使用权,后来为了做产权,解决煤、卫合用的问题,就分开了。比如,一套房子一室户,房间在走廊南面,卫生和厨房在走廊北面,不能从一个门进去;在比如,2室户,一间朝南,一间朝北,在走廊两边,也是两个门进去,这样的房子,虽然也是产权房,上卫生间需要开门去两外一间,中是公共走廊,晚上出来,很不安全。这种房子,价格比一门关的便宜的多。类似情况,市区老房子很多,入恒隆广场对面的华业小区,泰兴路362宁的福田村(也叫荷兰小区),宜川新村,甘泉新村,曹杨新村,杨浦的长白三村都有很多,比如福田村,43平方,2室户,分门的450万左右,一门关,530万以上。

你买着便宜,以后卖也便宜,而且不好卖,华业小区(沧州大楼)一套,卖几年了还没有卖掉,故此提醒大家,买房子务必小心,不要贪便宜。除非很快要拆迁了,否则,尽量避免这种房子。

最新公布:上海第二批集中土地出让明细!涉及浦东新区、静安区、长宁区、普陀区、杨浦区、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12个地区,共计32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上海头条#

#上海头条# #买房#

上海绝对不能买的8种房屋

不管楼市多火,切不可莽撞或贪便宜购房,以下8种房绝对不能买。

1,产权不清晰的,包括已列入拆迁范围、土地使用权性质为集体、小产权公房等;

2,阴暗终日晒不到阳光的,这种房屋极为阴冷,长期居住对身体伤害极大,根本不能长期居住;

3,前后左右都有路的,这种房屋不但终日尘土飞扬,而且交通安全隐患极大,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

4,南高北低的:

5,高架路边的,噪声实在无法忍受,虽然有隔音板,但无济于事;

6,土地出身不好的,比如原化工厂旧址,会影响到健康;

7,高压电塔旁边的;

8,治安和环境脏乱差的。

【#上海恢复宅地集中出让活动# :6月1日9时30分现场交易】据澎湃新闻,5月26日,上海土地交易市场发布《关于恢复上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沪告字[2022]第016号公告的出让活动的通知》。公告中的36幅宅地均采用挂牌方式出让,有效申请人即为竞买人。根据安排,5月30日12时提交申请截止,同时保证金到账截止;5月31日9时将发布关于本公告现场交易活动安排的通知;6月1日9时30分挂牌截止,现场交易活动开始。(澎湃,泽塔)

#2022年国企开发商成购房者首选#

上海复工复产已经“满月”,上海房地产也已基本恢复常态化工作。

在“后疫情时代”的上海楼市,国企进场护盘的特征和占比进一步显现出来:

在“面粉端”——在上海2022年首轮土拍拿地中,国企占据了拿地房企的七成比例:在上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沪告字2022第015、016号出让的40幅土地中,国企拿地29幅,占比72.5%。在上海房地产行业大环境相对紧缩背景下,国企仍然手握大量现金在上海继续拿地。

在“面包端”则更甚——截至上海第二批次入市楼盘名单公布为止,有国资背景的房企也贡献了2022年上海入市项目的一半供应。

目前,本着资金实力强、品质更有保证的特点,有国资背景的房企作为拥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成为不少购房者的首要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海2022年入市的两批次共79个楼盘中,有40个楼盘的开发商是国企或有国资背景,占比约50.6%,其稳健实力可见一斑。其中,房企巨头招商、保利、中铁建等典型房企在上海数盘并推,数量上来看,保利推出5个项目,位列第一;招商、中建分别以4个项目排名第二;华发拥有3个项目;中铁建和中企拥有2个项目。

国企的后发实力现象,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再也不能用“老眼光”看国企了。

首先,站在购房者的角度而言,国企代表安全。

今天的上海新房市场,因为限价政策,所以对购房者而言:“买到(摇到)就是赚到”。

但买到、摇到甚至赚到都不意味着购房者可以高枕无忧:越来越多的房企爆雷事件之下,购房者对交付的担忧正在上升,不仅是交付质量不仅是因疫情导致的延期交房,购房者终极担忧的是能否交付,特别是浦东某网红盘爆雷之后,上海购房者开始意识到——烂尾就在身边,烂尾楼在上海也出现了!

所以,对购房者而言,安全顺利交房就成了最大的期待:不仅是安全交房、准时(或者可控延期之下的)交房、保质保量交房,否则“买到就是赚到”就成了浮动盈亏无法兑现。

其次,“老眼光”之下,国企也在不断提升。

过去购房者被灌输的房企分界说法是:民企敢于创新敢于花钱,国企相对保守相对计较财务成本,所以民企的产品更“漂亮”,品质感受也更佳!

其实,房地产市场同步发展,国企也在同步提升:不仅是施工质量上的继续坚守,对于产品迭代过程中的升级和用户体验,也开始被重视和被关注,毕竟在市场竞争之下,不论民企国企都要接受购房者的挑剔和比较。

过去,“民企敢于砸上千万造一个酷炫的售楼处而国企不行”的这种局面,或正在改善。

第三,“安全第一”之下,国企护盘也代表新房市场在和二手房赛跑。

在新房市场上,国企和民企在竞争产品、竞争品牌、竞争质量,说到底是争夺消费者。

但是站在另一个维度上看,国企扛起了新房市场半壁江山的大旗,也是全面参与到新房和二手房竞争的格局中去。

之所以部分购房者“坚定”选择二手房,一是出于积分不够的“自知之明”,二也是出于二手房“可见即可得”的安全感。虽然现房销售的呼声一直都在,但真要施行并不容易,所以“买新房就选国企”的购房者逻辑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不论国企民企,可能在市场起跑点、途中“补给”等方面占据一定优势,但在消费者面前只是进行最纯粹的产品比较,国企在今天房企爆雷不断的市场上的确占据了安全、有托底、可追溯的品牌优势,但市场竞争最后还是品质竞争,国企在享有部分先天优势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品牌责任,爱惜自己的社会羽毛。

上海交大陈杰教授在谈房住不炒下,如何促进合理住房消费时,提出了住房租赁也可作为财富主体的概念,比较新颖。

陈教授认为,住房是我国居民家庭财富的主要载体,但财富存在实现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三权分置”的可能性。对于住房来说,不是必须获得住房所有权才能获得住房财富的享用权,租赁也可以。

有专家说过,过去四十余年,有三台“印钞机”,也就是财富载体。其中有一台是房地产。住房被赋予财富的代表,过去二十余年拥有住房的人应该是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住房作为“印钞机”,显然说的是“所有权”。如果过去二十年,我们只拥有了房屋租赁享用权,不知是否大多有最多到十倍左右的财富增值。

老牛以为,即使在“房住不炒”原则下,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中速增长的预期下,住房还会是财富载体之一。当然,就别再指望有过去二十年那样的增长了。

当前,强化租购并举、推进租赁市场发展,满足居民多层次居住需求,有利于稳定消费者预期,也有利于住房市场的稳定。

但老牛认为,发展租赁住房,主要还是满足居住需求。如果要让租赁住房享用权作为财富化身,可能不是主要目标,也不太容易实现。所以说,有关租赁享用权也可作为财富积累的说法,还是要进一步研究可行性,稳妥一些为好。

以上为个人看法,不成熟,仅供参考讨论。头条记录生活,我是老牛,谢谢您的阅读!欢迎多交流!

#专家谈房住不炒下如何促进住房消费# #10月财经新势力# #房地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95898/
1
上一篇珠城热线(珠海新闻热线求助电话号码)
下一篇 浙北房产(浙北房产地址)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