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三期
国民党黄埔系高级将领“三方”都有谁你知道吗?山东“三李”、徐州“三王”想必很多人都比较了解,就不多说了。
所谓“三方”,就是指抗战期间都为中将军长的方天、方靖和方先觉。
方天为黄埔二期生,1940年出任18军军长,1943年在滇南接棒黄维任54军军长;方靖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二期生(相当于校本部四期生),1940年出任11师师长,胡琏系其副师长,后来先后任66军和79军军长。
相比方天、方靖,方先觉知名度可能更高一些:他毕业于黄埔三期,在预备第10师师长任上打出了长沙保卫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的代表作,以及以第10军长之职率部打出了更为典型的衡阳保卫战。
下面是我们今天早读部分同学的分享,黄埔三期读书小组即将启程,本次我们会在一位卓越向导的带领下,开启一段奇妙的心灵之旅!现在开始报名,就等你来!
黄埔军校第二期——爱与和解 学习打卡
时间:2022.01.24
坐标:广东惠州
作者:要丹
感受分享:
1、今日进入教室比较早,听了宋华老师分享《道德经》中的二元对立,在关系中,对于同一件事,从不同人的自我出发都是对的。所以家庭中,只讲爱,不讲对错。在自我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试着去训练自己的替代思维,我才发现每次都可以豁然开朗。
2、在秀芹老师分享中,佩服柯立老师,果断,直击要害,他说爸爸打儿子,疼的不只是妈妈的儿子,也是爸爸的儿子。家排二期发生在我们家的一件事:之前老公总是凶老大,不太能接纳她一些“不好”的地方,我也一直是跳出来说孩子太小,也不是原则问题不要凶坏孩子。终于有一天,我因为要赶我们家排的分享,忍住没去管他,孩子一声不吭的听他凶,然后又去桌子上练字,最后趴在桌上睡着。第二天,老公给我发信息说以后她要多陪孩子,从那以后老大每天晚上都是窝在爸爸身边,陪爸爸读书睡着,老公也出奇的有耐心了。原来,当我回归我的位置,爸爸也回到了他的位置。
3、在燕儿老师的分享中,我很“欣喜”感受到了真实,我们这个群不止只有欢声笑语,也可以有不愉快,然而老师们的觉察也让这个不愉快稍纵即逝!感谢燕儿老师给我们呈现了她的超我,感谢韩老师呈现了他的本我,也感谢玉洁老师呈现出调节的自我;感谢这次短暂的不愉快,以它的方式成长着,滋养着我们群里的每一位老师。
感恩,感谢利华老师温柔的主持,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人,有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
【姓名】孙艳霞
【地理坐标】山东淄博
分享:
1.感谢宋华老师分享道德经:突破二元对立,用平等心去看待世界,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感谢晁然老师、爱静老师、永春老师的领读,有幸听到三位老师这么专业的朗读,有点陶醉其中,没听够。
3.拍照环节正在兴头上,就收到外甥女来电,约好今天来我院产检四维彩超,来得太早,没办法,匆匆离开教室,后面的没听,有点遗憾。幸亏过后,我的女王刘玉老师问我,是否记下了利华老师的金句?如实交代,没听到[捂脸]。刘玉老师很有耐心回复:木事,下次利华老师再说,就记住了。又过一段时间,刘玉老师发来一段话,当时没在意,没仔细看,下班回家,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利华老师说的那段话。真是太好了,我也喜欢,所以借用啦,希望自己能够记住:学好心理学,过更有意义有生命力的人生!愿我们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人,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
4.今天书本内容全是精华,摘抄一段吧!生命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圆满每个缘分。关系最深层的奥秘是“圆缘大爱”,也就是,关系是来圆满生命的缘分,是让我们更加成熟、有智慧的大爱。那么,我们要如何圆满这些缘分?记住:有缘在一起时,我们要学会尊重、学会平衡、学会序位、学会珍惜;当缘分尽时,我们要学会离别、学会感恩、学会放下、学会祝福。学会活用关系法则,这将在我们的生命里滋长出爱的智慧,而透过爱的智慧来行动,便是一种圆满。圆缘大爱,即用大爱圆满生命的缘分,这是爱的智慧,也是系统排列的核心精髓。
5.通过学习,算是知道得不少,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行动起来。佩服崔老师,读了本书,就立马行动买了个匾《家和万事兴》挂在家里,行动力超强。我们要像崔老师学习,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光思想要有,行动也要有。这样,才能知行合一,圆满我们的关系,实现爱与和解。
【姓名】陆燕
【地理坐标】宁夏吴忠
分享感悟
黄埔军校第二期爱与和解这本书即将结束,让我也收获满满,阅己越己悦己,用爱滋养自己,开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停止对自己的指责,开始好好爱自己,对着自己说,我爱你,你值得拥有幸福和美好,你值得被爱,你特别棒,特别有力量,开始学会赞美自己,寻找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心也能静下来,用正向积极心态感受身边的一景一物,都有了生命力,特别美好,爱让自己无所畏惧,通过练习爱自己,感知爱和幸福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有力量,感受爱的滋养。
杜会平:我家老公总是凶老二,我总是跳出来,“保护”老二,结果和老公关系也不好了,学习家排以后,我认为那是他俩的序位,现在老公和老二关系很好啦。
1939年2月,日寇集结重兵入侵我国南疆海南岛,11月攻占广西钦州。妄图对我国形成包围之势。
日寇的第五师团一路由南向北,一直占领昆仑关。第五师团号称"钢军",自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以来,它横跨了大半个中国,曾与中国70多个师交战过,战斗力非常彪悍。犯下了累累罪行,恶贯满盈。
昆仑关历来都是我国的南大门,战略意义重大。丢掉昆仑关,大后方重庆就危在旦夕!好钢使在刀刃上。危急时刻,蒋介石派出了自己的嫡系王牌第五军,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第五军可谓将星云集。军长黄埔一期杜聿明中将。200师师长黄埔三期的戴安澜,荣誉一师师长黄埔一期的郑洞国,新编22师师长黄埔二期的邱清泉。
中日两大王牌在古昆仑关战场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战!
12月18日,军长杜聿明率第五军发起了进攻。第五军对日军发起了正面冲锋,一夜之间相继收复了仙女山,万福村等阵地。
第二天一早,荣誉一师再度朝着昆仑关发起正面进攻,经过三天血战,从日军手中夺下雄关。
12月21日,日军狗急跳墙,派出了师团主力第21旅团增援昆仑关。日寇6000人由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带领直扑昆仑关。中村正雄是日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前程远大。然而,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踏上了不归路。邱清泉作战更彪悍,号称是邱疯子!邱清泉大胆将日军21旅团引入包围圈,一声令下,坦克,战车从树林中冲出,猛烈的力火瞬间打懵了日军,邱清泉部将整个联队分而歼之,成功重创了敌人的支援部队。除了100多人被俘,整个旅团全军覆没。旅团长中村正雄也被击毙!
第五军此战虽然损失惨重,也重创日本第一王牌!打破了国人里的软骨头信奉的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国威,军威!
升官发财请走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黄埔三期毕业了!
徐介藩是谁,黄埔三期,1961年晋升少将。但他却没有任何勋章
徐介藩生于1901年,黄埔三期毕业,比林彪早一期。20岁时与名将许继慎参加起义。1926年入党。1930年被国民党派往苏联航空学校学生,抗日战争时,担任苏联红军作战参谋、苏联红军空军作战课长。由于其丰富的空军作战经验,在周恩来的邀请下,徐介藩在1948年回国,担任东北局翻译。新中国建立后,担任驻苏联大使馆参赞,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志愿军司令部空军办公室主任。获得了朝鲜二级的自由独立勋章。而后,协助陈赓创办哈尔滨军工学院。担任哈军装甲兵工程学部主任。1955年被哈军工授予上校的头衔,1961年被国防部晋升为少将。
徐介藩特殊性在于,他开国所有的少将中(截止1964年),他的最特殊性在于,他参加革命最早。他是我军最早学习航空技术的,也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飞行员。而且他没有我军军功勋章,一枚都没有。也就是我军唯一一个没有勋章的开国将军,那他又是如何与林彪的前妻认识和结合的呢。
林彪的第一任妻子叫张梅,张梅,原名刘新民,在1937年与比他大12岁的林彪结婚。1938年冬,张梅陪同受伤的林彪远赴前苏联莫斯科养伤。在苏联张梅给林彪生了一个女儿,取名林晓霖。由于性格上的冲突,感情出现裂痕,1942年,林彪回国,张梅却留在了莫斯科,具体原因在于张梅天生活泼,好玩好动,而林彪天性好静。家庭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双方只能分手。1942年,林彪单身回国,张梅留在莫斯科。
1942年秋,罗荣桓赴苏联治病。林彪写了一封信,托罗荣桓夫妇捎给仍在苏联的张梅。信中的内容大致是说他已经另外成家,并有了一子一女,劝张梅另行改嫁。张梅签字同意,不久之后,张梅就和比她大18岁在苏联工作的徐介藩结婚了。
1965年,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徐介藩正式离职休养。1982年,中央军委又批准他享受副兵团级待遇,1983年徐介藩去世,享年82岁。而张梅现在还健在。二人生有一个男孩。
黄埔生的对决!都说一期的打不过四期的,其实能打的永远能打,可不分先来后到,也不分国共两军,比如三期生的一个旅照样能打垮一期生的一个军团!
黄埔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众多将领,国军方面就不说了,抗战的时候黄埔生就已经成了中流砥柱了,我军方面也有许多黄埔出身的高级将领,比如大名鼎鼎的林帅,陈大将都是黄埔生,解放战争时期,四期的林帅愣是把一帮师兄前辈打的落花流水,气的蒋校长怒骂一众弟子“林是黄埔四期的,你们可都是一期的,一期的倒打不过四期的……”
其实国军方面不都是无能之辈,有一个黄埔三期的,超级能打,林彪、粟裕都在他手里吃过大亏,熟悉民国史的朋友都知道,此人正是有着“宁碰阎王,不碰老王”之称的王耀武!
林彪跟王耀武唯一一次过招儿是在第四次反围剿时,面对林彪红一军团的猛攻,王耀武在宜黄愣是死守了24天,打的林彪败兴而归!王耀武这人吧,有两大特点,练兵和打仗,可别小看了这两点,同时具备这两点的将领可不多,打仗打的好的不一定会练兵,练兵牛的不一定能打,兼而有之的典型人物就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王耀武一手带出来的七十四军也是超级能打,可惜现在人大都把王耀武的功劳安在了张灵甫的头上,这是大错特错的!
1934年,王耀武率领补充第一旅对阵刘畴西率领的红十军团,刘畴西是黄埔一期生又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如此履历,军内仅有左权能与之相比,他上黄埔军校的时候,王耀武还是个卖饼干的小学徒呢!
红十军团当时是名将如云,方志敏、刘畴西、寻淮洲、粟裕、胡天桃、王如痴,都是红军中的名将,刘畴西也的确有点儿轻视王耀武这个小学弟了!结果这一次,刘畴西就栽在这个当年卖饼干的小学弟手里了,几场仗打下来,红十军团全军覆没,只有粟裕带着不到400人突围了出来,这段历史,金一南将军在他的《苦难辉煌》中记叙的十分详细,寻淮洲壮烈战死,方志敏、刘畴西、胡天桃被俘牺牲,我军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以后,才走向了最终的辉煌!
现在的我们也许还知道方志敏、刘畴西、寻淮洲这些人的名字,可是他们身上的故事估计是没几个人知道了,他们战死之壮烈,被俘后的坚贞不屈,应该被我们怀念。因此,金一南将军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我们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见证一下革命成功的不易与艰辛,从而激发国人的爱国心!
结果《苦难辉煌》出版后,却被“教授”郭松民吐槽:“这本书把中国革命变成了比惨大会,以卖惨为基调,诠释中国是正义的一方。”
我个人对这位“郭教授”的说法十分反感,什么叫卖惨?这是事实啊,中国革命就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从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我们的前辈们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和牺牲,难道我们能闭口不提吗?如果长此以往,再过个几十年上百年,这些为中国革命做出这么多贡献的英雄们就会被我们后代遗忘了!就不说以后了,现在提起刘畴西、方志敏、寻淮洲、伍中豪、卢德铭、王尔琢、黄公略,还能有几个人记得他们的事迹呢?
所以,我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金一南将军所著的《苦难辉煌》,让我们对我们的英雄们不再陌生!#文史知识局# #历史冷知识# #宅在家里看历史#
正版《苦难辉煌》+《为什么是中国》
苦难辉煌为什么是中国
大特务康泽被捕,毛主席却说:先别杀,立即送到我这里来!
国民党著名特务康泽奉命驻守襄阳,蒋介石骄傲地说:此人若兵败一定会壮烈成仁!结果康泽转眼被解放军俘虏,毛主席下令不要杀,还亲自接见了他。
康泽是黄埔军校三期生,年轻时也曾经满怀报国壮志,他从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后回国加入国民党,成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在功名利禄面前,康泽逐渐迷失了本心。
大革命失败以后,康泽奉命到湘西剿共,杀害无数红军战士和革命志士,长征期间又在后面猛追猛打,给共产党造成巨大损失,提起“康泽”这个名字,无人不咬牙切齿。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蒋介石不思抗日,反而为了巩固政权,成立了特务组织复兴社,复兴社下设别动队,康泽被任命为别动队负责人,训练了一大批特务人员。
这支队伍不断壮大,人数最多时达到了数万人,专门替蒋介石铲除异己,血腥镇压共产党人和普通老百姓,康泽被称为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
毛主席会记住这个人,是因为他曾经重病缠身急需药物,康泽却派人守在通往苏区的大小道路上,只要发现携带药品的人一律枪杀,致使苏区药品奇缺,毛主席和众多受伤生病的战士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国民党内不乏优秀将领,可惜蒋介石用人从来不看能力,只看对自己忠不忠心,康泽因此成为蒋介石面前的红人,他和戴笠被称为“康戴二公”,地位远超其他国民党军官。
也许是仕途太过顺利,康泽逐渐飘了,特别是在戴笠意外去世后,他竟然天真地把自己看做蒋介石的接班人,多次公然对抗蒋经国,惹得蒋介石心里不快,开始慢慢疏远他。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密谋发动内战,原本正是用人之际,康泽却被一纸公文派到了国外,名为考察,实则是边缘化,原因是他屠杀的人太多,早已经臭名昭著,留在国民党内只会给蒋介石招来更多诟病。
康泽这时候才回过味来,可惜为时已晚,不久后他私自回国,由于他在国民党内有很大的影响力,蒋介石不好直接处罚,就任命他为第十五绥靖区的司令,派去驻守襄樊。多年来康泽主要从事特务工作,几乎没有指挥过军队作战,奈何军令如山,明知这是蒋介石给他挖的坑,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跳。
几个月以后,解放军剑指襄樊,康泽惶惶不可终日,这时他不思退敌之法,反而大摆生日宴压惊。1948年7月襄樊战役爆发,樊城很快失守,康泽退守襄阳,面对素有“王疯子”之称的王近山将军,康泽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蒋介石曾经对身边人信誓旦旦地说康泽绝对不会投降,如果城破,他会成为国军的“烈士样板”,讽刺的是,没多久他就收到襄阳失守、康泽被俘的消息。
康泽背负着累累血债,解放军恨不得立即枪毙他,毛主席却立即让人把康泽送到华北,还不计前嫌亲自接见了他,晓之以民族大义,希望他能好好改造。
康泽回顾昔日的种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写下10万字的悔过材料,余生都在悔恨中度过。
人类军事史上,很少有一个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中,却大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
湖北京山籍的黄埔生很不少。如下:
一期:刘明夏、吴兴泗。
二期:聂绀弩、曹勖。
三期:金亦吾、廖威、李维均 、骆听益。
四期:易修叙、吴融、蔡增耀、胡惟民、邬藻春。
这是在黄埔军校网站上查到的资料,所有各期学员的姓名、年龄、籍贯全部在列。黄埔军校前几期,京山籍的学生多达15位,加上后几期的2人,总共是17人。
这很让人奇怪,京山一山区小县,既非通都大邑,也非沿海沿江,在通讯隔绝、交通不便的民国时期,怎么会有这么多黄埔生呢?翻捡历史,便知是因为同乡和熟人的关系。
黄埔军校在1924年开办之时,有两个京山人在里面任职,都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一个是县城人孙铁人,当时在上海主持军校招生;一个是曹武人曹振武,当时在军校任战术教官。中国是个熟人社会,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有这两个京山人的感召、荐引或者提携,京山的许多有志青年,南下报考黄埔,从此走出山城,成龙上天,成虫钻草,活跃在民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舞台上。
简单说说他们的故事吧。令人扼腕叹息的刘明夏。刘明夏是永隆河刘家榨人,父亲是著名的辛亥革命英雄刘英。刘英被军阀杀害后,刘明夏一度失学,后经父亲的辛亥袍泽看顾,报考黄埔,进第一期学习。毕业后东征西讨,到抗战时已升迁至少将师长。有永隆河的老人回忆,其曾经回乡省亲,身后跟着两个“短枪”(警卫),凶死鬼!可惜,在中条山抗战时,兵败投日,1951年被镇压于汉口。
名气最大的是聂绀弩。聂绀弩是文人从军,最终没有在军界发展,一辈子以文章名世。其实,在民国时代,聂绀弩混得不如其他的京山黄埔生。他是左联成员,专一办报写文章谋生,颠沛流离,有时还三餐不继。而他的黄埔同学,好多都成了少将、中将,还时不时接济他。
聂绀弩是近些年才声名鹊起的。先是他本来就有骄人文学成就,尤其是旧体诗,连胡乔木都倾心赞赏,以后必将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再就是现在人们的炒作。先后有多篇关于他的文章在媒介流传,尤其是有人爆料,说文革时期出卖他,把他送进监狱就是一众至交好友,比如文化老人黄苗子!这些石破天惊的消息,令世人瞠目结舌,一时间沸沸扬扬,越发让聂绀弩的大名天下皆知。可以预见不久的未来,聂绀弩将作为京山的文化名片流传千古。而与他同时代的京山籍黄埔同学,必将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成功与否,不能看一时一地,要放在历史的长镜头中观察。时间才是最好的检验。
军政能力最强的曹勖。曹勖是曹振武的同胞兄弟,黄埔军校毕业后升迁很快,不几年就做到了少将。在抗战中,曹勖对日作战坚决,曾在阳新县抵抗日寇达半月之久。以后,曹勖回京山任第五战区六纵队司令,手下人枪万余,驻防京山北部山区,俨然一方诸侯。曹勖不投降日寇,对新四军也不客气,使得新四军损失很大,这也为他日后被新政权镇压埋下了伏笔。
曹勖在当时的京山籍黄埔同学中,是风头最劲的一个,最早晋升中将,当过京山县的县长。这时候是1947年,内战正酣,国共斗得你死我活。他的黄埔同班同学聂绀弩正好回京山探亲,曹勖明知道聂是共产党,还是请老同学吃饭,很客气,没有抓聂绀弩。可见,历史有很多诡异之处,并不一定按规定的剧本上演。旧时代的人,很重朋友,当然曹勖也有“人情留一线,将来好见面”的考量。
1949年后,曹勖在四川金堂起义,他的两个女儿在香港,经聂绀弩介绍回大陆上学。1950年,曹勖被枪毙在京山县城。
最能折腾的是金亦吾。金亦吾是县城人,父亲是教师,他是黄埔三期毕业。和汪精卫,和国民党大特务康泽关系很好。因此,在国民党围剿红军时期,就被派到江汉平原一带招抚民团、土匪等地方武装,为国民党所用,在天门沔阳监利潜江一带积攒了很深厚的人脉。抗战军兴,金亦吾弄了个第六战区游击纵队中将司令的招牌,招兵买马,一时间旧部云集,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
他的部队军纪很坏,长期祸害百姓,因此不为六战区长官陈诚所喜,不愿意他执掌兵权。于是派来京山同乡、黄埔学长曹勖来当正职,降金亦吾为副。金当然不甘心,暗中拆台,他很能笼络属下,唆使部众挤走了曹勖,逼走曹勖回京山另组队伍。在抓军权方面,尽管是京山同乡、黄埔同学,这些也是顾不得的。
起初,金亦吾还抗日,他的队伍也颇有战斗力,一度打得日寇损兵折将。后来,日寇重视起来,集中优势兵力扫荡,金亦吾战败投敌。
整个抗战期间,投敌当汉奸的多是杂牌军,国民党黄埔系军人投降的少,将字号的不超过10人,京山就有刘明夏和金亦吾,不能不说是京山的遗憾。但历史事实如此,不能讳言。
据传,金亦吾身材高大,一表人才,很有文化素养,还能写几篇不错的古文。但其人私德败坏,先后将两个姨妹霸占,搞得岳父到湖北省政府告他的状。
金亦吾1949年后被镇压,因为当过汉奸,一直也没平反。曹勖是在1980年代,作为错杀对象是被平反了的。(拍扁.老王)
蒋介石手下有四位山东籍的黄埔将领,统称为“三李一王”,分别是:毕业于黄埔一期的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和黄埔三期的王耀武。其中李仙洲属于黄埔一期校霸级的人物,他是标准的山东大汉,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年纪也比其他同学大一些,因此在校期间无人敢惹。有一次陈赓跟他一言不合动起手来,结果被他打破了眼角,留下疤痕,从此陈赓便戴上了眼镜。
李仙洲不仅在学校里能打,在抗战时期他表现的依旧凶悍,曾经先后参加过十二次大型会战。李仙洲打仗之所以如此卖力,缘于他在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时,与蒋介石一次尴尬的邂逅。李仙洲平时爱洗冷水澡,有一天燥热难耐的他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穿了一条内裤提着一大桶水冲凉。就在他洗得正过瘾的时候,忽然听到背后不远处有人在交谈,他本能地扭头去看,这一看可把他给吓傻了,之见蒋介石夫妇正向他这边走来,而且越来越近。
躲已经是来不及了,李仙洲只能假装没看见,硬着头皮继续洗,还好自己有一条短裤护体,不至于太过尴尬。他假装没看见蒋介石夫妇,可蒋介石却看见了他,更要命的是还站在跟前不走了。蒋介石十分看重军人的风纪,这一点李仙洲最清楚不过了,于是他两眼一闭就等着挨训了。没想到的是,蒋介石不仅没有训斥他,还用关切的口吻说:“山上不比山下,山上气温太低,这样洗冷水澡是要得病的。你赶紧穿好衣服,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蒋介石的前半句话让李仙洲心里一暖,可后半句又让他心里一紧。原本以为挨校长一顿训就完事儿,现在听说要让他到校长办公室,看来事情严重了,搞不好要挨处分。穿好衣服,李仙洲忐忑不安地来到蒋介石的办公室,果不其然,蒋介石确实要批评他,不过语气很温和。他对李仙洲说:“叫你来就是要批评你的,但不是因为你洗澡,而是批评你有难事不跟我讲。”蒋介石的话让李仙洲一愣,半天没回过神来。
原来蒋介石一直很看好李仙洲,认为他一不抽二不赌,甚至连舞都不会跳,是个像样的军人。一次无意之中,蒋介石听说李仙洲正在四处找人借钱,原因是他的父亲要看病住院,妹妹刚好又要出国留学,两件事都少不了花钱,他自己又没有多少钱,只能去找人借。就在李仙洲愣神的时候,蒋介石从抽屉里拿出了两张支票递给了他,一张是给他父亲治病的钱,一张是给他妹妹留学的钱。接过支票后,李仙洲是感激涕零,从那以后,他每一次打起仗来都是身先士卒,舍生忘死,从不敢有丝毫怠慢。#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