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构造的尺寸应符合什么规定?
1. 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5倍楼层高;
2. 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3.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4.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5. 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110m²。#监理工程师# #施工#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组成部分包涵: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析架、架体构架、附着支承结构、防倾装置、防坠装置等。尺寸的构构造符合下列规定:架体高度不得大于5倍楼层高; 架体宽度不得大于1.2m;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得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撑点处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得大于110平方米。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1. 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
2. 脚手架类型选择;
3. 所用材料、构配件类型及规格;
4. 结构与构造设计施工图;
5. 结构设计计算书;
6. 搭设、拆除施工计划;
7. 搭设、拆除技术要求;
8. 质量控制措施;
9. 安全控制措施;
10. 应急预案。
注:脚手架材料及构配件无法通过结构分析、外观检查和测量检查确定性能的材料与构配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受力性能。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B55023-2022#施工# #监理工程师#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上拉工具式悬挑脚手架
上拉工具式悬挑脚手架是根据工程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纸,经专业化设计加工定制完成所需要的标准尺寸悬挑钢及与铝合金模板工程配套使用的新型外架。
首先按塔楼建筑结构标准层设计外架图纸,之后按照外架布置图详细列出上拉工具式外架悬挑工字钢加工图包括细部构件种类,数量、尺寸、规格、型号等,
然后将加工设计图纸发送给工厂完成拼装焊接,同时现场对铝模按照悬挑钢图纸尺寸开洞,安装时悬挑型钢根部用高强螺栓固定在结构边梁上,待工字钢斜拉杆连接完成后,下层外架方可卸除荷载,保证外架体系的安全性及整体稳定性
(1)上拉工具式悬挑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搭设准备工作→弹线、铝合金模板开洞→埋设套管→搭设临时脚手架→安装悬挑工字钢挑梁→进行上部脚手架搭设→安装斜拉杆→拧紧花篮螺栓、调整悬挑梁端头高度→验收→根据现场情况拆除临时脚手架
1)测量放线
按照图纸进行测量开孔放线,并与上拉工具式悬挑脚手架布置图进行复核,以确保悬挑工字钢安装准确度
2)上拉工具式悬挑工字钢安装
混凝土墙体强度满足条件之后,可进行悬挑工字钢的安装,悬挑工字钢安装时可多方位同时安装
①定距定位、铝合金模板开洞及预埋套管
根据建筑楼层结构轮廓以及上拉工具式悬挑脚手架布置图,用钢尺现场测量,定出水平悬梁位置,并做好标记,在设置悬挑梁的平台砼浇筑前,根据悬挑梁的设计位置,梁中预埋M24高强螺栓套筒,并与结构钢筋定位牢固,确保预埋位置、标高控制准确。
②悬挑工字钢安装
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15MPa后,即可进行安装悬挑工字钢,悬挑工字钢安装时注意型号、位置准确,保证悬挑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悬挑工字钢位置确定后,采用2个8.8级M24高强螺栓与结构固定
③斜拉杆安装
上层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开始安装斜拉杆,拉结悬挑工字梁,斜拉杆利用花篮螺栓进行伸缩调节,调整拉杆的松紧,花篮螺栓由具有左和右旋螺纹的调节杆、螺母及拉杆组成的一铸钢件
在悬挑层及悬挑上层混凝土结构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悬挑钢梁应搁置在底层脚手架或临时脚手架上部纵向横梁上,搁置高度不超过4步架。工字钢安装时,卡紧钢梁,确保工字钢固定牢固。搭设首步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设置,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于连墙件两步时,设置临时稳定措施,待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对建筑转角(阳角)部分处型钢悬挑架采取两道斜拉杆拉结补强措施,工字钢焊在转角两侧通长钢板上
3)工字钢监控及监测
为了保证脚手架搭设和使用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监控措施。根据架体特点,在架体四周、中部和转角位置每隔10m设架体监控点,监测架体垂直、水平产生位移
①沉降变形监测:在建筑物四周场地内设定水准控制点,在架体的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在钢管立杆距基准点标高1m处用红油漆画出水平标高控制线,采用远红外线水准仪对架体的沉降变形进行监测,沉降预警值为10mm
②水平位移监测:埋设工字钢位置处的框架梁与立杆的间距与悬挑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框架梁与立杆的间距,作为水平位移监测的控制线,监测时采用吊线坠的方法测量框架梁与立杆间距控制线的偏移,偏移预警值为10mm
③监测数据比较: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有施工荷载时进行第一次水平位移、沉降变形测量,该数据为基准数据。在施工过程中队监控点进行水平位移、沉降变形测量,对比基准数据,看有无明显位移和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并形成监控记录。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监控测量及架体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撤离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加固措施,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施工
④监测频率
架体搭设期间,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3~5天/次;架体使用期间,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10~15天/次,要求监测直至脚手架完全拆除
架体顶端水平位移预警值、垂直度变化预警值或沉降预警值10mm
4)临时脚手架拆除
脚手架拆除应严格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
不得分立面拆除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除,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件。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除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时下降,严禁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先增设连墙件加固。拆除脚手架时,不得破坏脚手架的稳定性,拆除连墙杆前,设置临时支撑防止架体变形,拆除立杆等时,防止架体失稳。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6m左右)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然后拆除连墙件;拆除钢管外架至悬挑层上面四步架体内时,对悬挑钢梁进行回顶支撑后,方可拆除斜拉杆
精益建造——永临结合
一些正式建筑中属于永久使用性质的设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时也需要使用到该项设施所具备的功能,为避免重复建造,将此项工作优先完成,在施工阶段发挥临时使用功能代替施工措施投入,达到节约成本,绿色建造的作用。典型案例汇编如下:
1、道路永临结合:提前策划正式道路的施工作为临时道路使用,不但使正式道路提前施工,充分利用了正式道路,而且提前将现场交通进行规划,适用于群体建筑的工程。
2、临时围挡永临结合:先行施工正式围墙基础与立柱,预留栅栏部分,在其位置处安装可周转使用的彩钢挡板,此做法将正式围墙与施工临时围挡的基础永临结合,有效降低了成本、节省工期。
3、消防永临结合:布置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时,将建筑物永久消防给水系统作为临时消防设施,使用永久消防立管和消防栓(箱),即符合施工消防要求,又减少措施投入,优化施工工序。
4、临电照明永临结合:对地下车库以及楼体间永久电路工程提前介入施工,利用永久电线电缆作为施工过程中工程照明。提高了临时用电的安全可靠性,减轻了现场临时照明的管理负担,减少了临时措施资源投入。
5、楼梯防护永临结合:将楼梯间栏杆提前策划安装作为楼梯防护,不仅满足楼梯间的防护要求,减少了临时防护的投入,并且实现了正式栏杆的提前安装。
6、外脚手架基础替代散水系统:外脚手架需要建设一层临时的混凝土基础,而根据建筑物排水要求,建筑物修建完成后同样需要在周边建设一道尺寸类似的浇筑混凝土散水垫层,经过部分切割与改造,将外脚手架替代了后期施工的散水垫层,实现了“永临结合”
#打卡挑战局#
架手架管件是否需要送检,终于找到了规范要求!
关于脚手架管件是否需要送检,以前要求施工单位送检,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相关的规范要求,现在终于找到了。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和脚手架试验标准》JGJT414–2018规范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支撑架和脚手架应取样送检,检验立杆的抗压承载力、横杆的抗弯承载力及杆件抗拉承载力。另外,模板的刚度和承载力以及龙骨背楞的刚度、残余变形及承载力也需要送检试验。
注:送检数量按同厂家、同类型、同规格各取一组送检。本规范为推荐性标准,如果有其他规范要求,大家可以分享一下。#监理工程师# #施工#
#头号周刊#
模板现场验收
1、架体过程及最终检查,确定纵横间距,扫地杆高度,步距,自由端长度、顶托外露长度(上下不一样)、最后一步距与正常步距数值、剪刀撑搭设情况、梁下立杆情况,架体整体情况,与外架连接情况等
2、模板安装
板模板与墙柱模板连接处情况、主龙骨(钢管,方钢间距、悬挑长度),次龙骨(木方间距、悬挑长度),构件截面尺寸,标高,墙面垂直度、板面平整度;墙面主龙骨次龙骨数量、间距;构件位移情况;模板密封性;悬挑杆做梁架(楼梯处);楼梯出电梯井墙面加固;转角加固、拉结,预留洞口尺寸,老丝杆埋预埋等
3、检查仪器:水准仪、钢卷尺、线坠(激光水准仪)等
#监理# 专家检查提出问题
一、防护:1、卸料平台属于重大危险源,方案必须进行项目部会签,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2、卸料平台各楼号长宽尺寸不一致,但是方案只有一个,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3、卸料平台必须有超载声光报警装置。4、卸料平台前面不允许开口。5、卸料平台油丝绳固定需同时采取两种固定方式严禁使用蜗牛环。平板环和扇形环两种。6、卸料平台应有人数限制标识荷载限重标识、验收标识,并应设置在平台内侧。7、主钢严禁出现焊接,油丝绳直径不小于21.5mm8、电梯井操控平台加工和制作严重与方案不符。9、电梯井防护栏杆不符合要求,应设置标准化护栏,固定牢固。10、电梯井首层防护网应设置两道,间隔距离为30cm11、洞口大于500mm的必须加设钢筋网片。12、楼梯楼梯边护栏应不少于三道横杆,底部加设挡脚板。13、楼梯后浇带未做任何防护14、脚手架严禁搭设开口平台。
二、临电1、临电施组审批不符合要求,无会签表、报审表,且应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编制内容缺项需重新编制报审。2、临电资料不齐全,现场无漏电保护器测试记录,无临电方案交底。3、项目部电工配备不足(至少两人),人员资质报审不到位。4、临电材料、未进行材料报验,设备无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资料。5、绝缘摇表、接地摇表、漏电保护器测试仪无年检检定证书。6、塔吊开关箱应采用抗干扰漏电保护器,电焊机无二次侧漏报。7、现场漏电保护器配置不合理,一级箱采用了200mA/0.1S,二级箱采用了30mA/0.1S,不符合规范要求,8、现场TN-S.TT系统混接,不符合规范要求。9、漏电保护器防护罩不齐全。10、现场临电电缆敷设在脚手架上,不符合规范要求。11、脚手架防雷接地点不足,接地点间隔部得超过20米。12、个别开关箱与设备距离超过3米,不符合规范要求。13、现场洗轮机无开关箱。14、一级箱配电室门内开,无挡鼠板、无灯、无应急照明,铜排螺丝有生锈现象。15、漏电保护器乱用,4P漏保接2P、3P用电设备。16、消防水泵未从闸上口取电。17、配电箱不得放置在外脚手架开口部位。
三、临时消防:1、2#楼楼内临时消火栓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2、2#楼楼内无消防带、水枪、灭火器。3、4#楼楼内个别水龙带圈法不符合要求。4、1、2、3、4号楼现场临时消火栓个别已坏,需更换
安全网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安全防护材料,但是关于安全网你了解了多少呢?
安全网在建筑工程中常用于外脚手架中,通常使用的是密目式安全网。用于外脚手架中时,安全网应布设在脚手架外立杆和水平杆的内侧,并顺环扣逐个与架体绑扎牢固。密目式安全网的标准规格为宽1.8m,长6m。密目式安全网的密目数每100平方厘米应大于或等于2000目,且为阻燃网。
密目式安全网的强度要求为:1、用5公斤重的钢管从距网中心上方3米的高处垂直落下,砸到与地面成30度角的网上而不穿透;2、用100公斤重的沙袋自2米高处垂直落下,砸到水平网上网边撕裂口不超过0.2米。
工程中有的项目使用了不合格的安全网,造成了安全防护效果大大降低,引发了火灾或者造成了人员伤亡,没有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应当引起重视。#建筑工程# #建造师#
砌体工程。
[浮云]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及堆放中应防止雨淋。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1~2d浇(喷)水湿润。
[比心]脚手架的拆除:(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同层杆件和构配件必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拆除;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必须在拆卸至该部位杆件时再拆除。(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4)拆除的构配件应采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