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鹤鸣孤云上:工作17年换8个单位

我是油建第二代油建人

但在有些事情上说起来却很是无奈

每当有人问我你的故乡是那里的时

我真的无法回答

因为油建一代二代人都属浮萍

那里有石油那里就有我的家

才是油建人的真实写照

第一代油建人从辽宁抚顺出征

他们征战过北京东炼

他们征战过湖北荆门

他们征战过天津大港

他们又二次征战了北京燕山

最后他们落脚于河北任丘

但他们的户籍却是天津大港的

他们身份证上的住址门排号

只有当地派出所知道是怎么回事

油建第二代有抚顺人四川人荆门人

他们从小就跟随父母征战南北

在各地油建大院里度过他们的童年与少年

在他们的青春刚刚奔放之季时

他们就参加了工作

他们就成了新一代油建人

并与他们的父母那辈人肩并着肩背靠着背

为中国石油为油建工程奉献出自己的青春

油建的第二代油建人不是不想改变体制

只是他们更愿意守候住油建第一代人的精神

只是他们更愿意坚守住油建第一代人的理想

油建的油建第二代人不是不想改变

只是他们从小跟随父母走南闯北

他们早己改变了乡音与生活习惯

油建二公司大院里那些抚顺孩子们

早已把贼拉拉一词忘记在脑后

油建二公司大院里那些川军娃儿们

早已把锤子一词忘记的一干二净

就象大家所说的那样

油建大院里东北人家的酸菜

早己无抚顺的煤面味儿

油建大院里四川人家的腊肉

早己无川坝子山风味儿

回忆是一种痛

因为你只是你所谓故乡的匆匆过客

第一代油建人从抚顺出来后就很少再回去了

第二代油建人当年从抚顺出来时有小学也有初中的。

当四五十年过后

他们记忆中的抚顺露天区变成了抚顺东洲区

他们记忆中的有轨电车也被拆的无影无踪了

他们记忆中的大坡还在但早已不能打冰溜了

留给油建第二代抚顺人的只有记忆中的记忆了

一九七零年铁道兵大转业

湖北荆门八分部十七团成了转业军人的新部队

他们大部分人操作浓浓的南方口音

融入了一个东北人的油建队伍

从此他们变成了油建人

从此他们不再开山打洞铺铁道

从此他们学习各种油建工程专业技能

从此他们从湖北荆门开始征战全国各大油田

从此他们也变成了油建第一代油建人

从此四川湖南云南成了他们永远思念的家乡

等到多年后这批转业军人已成了油建的主力军

他们身上那股军人的气质与精神

让他们永远都不怕困难

让他们永远都不惧危险

这些转业军人为油建公司所承建的工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当油建农场里川娃们与东北孩子融合后

南腔北调混合成了油建第二代的共同话语

很多年后

这些南方孩子们也再回不到

他们儿童少年时熟悉的山岗与河川

故乡只是他们记忆中的一种模糊印记

从一九七零年开始

油建二公司就开启了招工模式

油建第二代油建人正式蹬堂入室

他们与油建第一代父辈们一起工作

他们那年轻的身影在各个工地上穿梭

特别是七五七六年大批招工的开启

再加上连续几届的油建技校生的毕业

油建第二代人越来越多在油建各个工种拜师学艺

油建第二代人越来越多地继承了父辈们的精神与理想

开始了油建第二代人的辉煌岁月与历程

油建第二代人在父辈们身传严教下

他们继承了油一代人的精神理想责任

他们征战攻克各个油田油建工程项目

他们没有辜负父辈们的希望

他们成了油建公司的主力军

随着时间流逝

油建第二代也开始逐渐地退休了

回忆再美也只是曾经

过往再难也终成烟云

今天的油建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油建

这也许就是油建第二代人的无奈之叹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94800/
1
上一篇观影似水流年:院士蒋华良逝世 终年57岁
下一篇 金豆:袁娅维道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