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和经历】,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和经历:张骞出使西域途中的故事
- 2、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和经历,地理大发现第一篇
1、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和经历:张骞出使西域途中的故事
张骞:丝绸之路开拓者,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军队俘虏囚禁,历时13年终于逃回长安复命,从而成功开拓了丝绸之路。因此伟大功绩,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取“广博瞻望”之意),封地博望(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张骞为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大汉帝都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在纪录片《河西走廊》中,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由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他们全部被抓获。匈奴的右部诸王立即把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见当时的军臣单于(老上单于之子)。
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但均未达到目的。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貌似归顺的张骞给匈奴人留下了好印象,也正是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张骞对匈奴人和这里的地理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后来张骞与一个匈奴女子结婚,历史上对他们的爱情故事没有多做介绍,但我想或许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给张骞的生活添加了一抹色彩。虽然张骞表面上不说,但匈奴妻子知道他还没有忘记他的使命。
这一次张骞和他的堂邑父一同出去打猎,他的妻子察觉到一丝异样,这可能是与自己的胡人丈夫的最后一面。
非常推荐大家去看历史记录片《河西走廊》[玫瑰][玫瑰]
2、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和经历,地理大发现第一篇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人物简介】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汉中郡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旅行家、外交家、探险家。奉汉武帝之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军队俘虏囚禁,历时13年终于逃回长安复命,从而成功开拓了丝绸之路。因此伟大功绩,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取“广博瞻望”之意),封地博望(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为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西域位置】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葱岭(帕米尔高原)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今天的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西亚、印度、高加索、黑海沿岸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至地中海、沿岸,甚至达东欧、南欧。
西域三十六国位置图
西域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百姓大都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围。西汉初年,有“三十六国”:南缘有楼兰(鄯善,在罗布泊附近)、菇羌、且末、于阗(今和田)、莎车等,习称“南道诸国”;北缘有姑师(后分前、后车师,在今吐鲁番)、尉犁、焉耆、龟兹(今库车)、温宿、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等,习称“北道诸国”。此外,天山北麓有前、后蒲额和东西且弥等。它们面积不大,多数是沙漠绿洲,也有山谷或盆地。
【出使西域】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经康居(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今阿姆河流域),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武帝授以太中大夫。之后,由于张骞随卫青出征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著名战略。同时,张骞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这些意见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汉朝后,拜为大行令,第二年死去。他死后,汉同西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神爵三年(公元前60年),匈奴内部分裂,日逐王先贤掸率人降汉,匈奴对西域的控制瓦解。汉宣帝任命卫司马郑吉为西域都护,驻守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这是汉朝在葱岭以东,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
西域都护府地图
本文关键词:张骞出使西域 故事,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和经历50字,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和经历简介,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及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历史故事。这就是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和经历,张骞出使西域途中的故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