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说“成都是一座悠闲的城市”,这次过来旅游一周也确实感受到了当地人的平和心态与生活模式。不过,今天我到崇州来找朋友玩,才发现这边竟然有不少年轻人买房子安家,特别是接近温江这边最多,但是这里距离成都主城区还有1小时车程啊?他们工作咋办呢?
刚好我朋友家也买在了这块儿叫什么羊马新城的地方,就和他聊了这个问题,才知道原来在这边买房的人,都是在成都没有购房资格又刚需的年轻人。不过,周边区县虽然便宜,但每天早晚都要在路上走1个多小时才能到公司,上下班通勤距离都快赶上北上广了。还有著名的广都、华阳群租房等等,这样的生活还能悠闲吗?
可能每个人都曾想过“公司就在家门口,睡到上班前5分钟再起床都来得及”的梦幻生活,但现实往往却是很残酷,就连成都这种悠闲城市都要在上下班路上经历大量时间精力,不知道#打工人通勤自由还要多久# 才能实现啊[泪奔]
#成都头条#现在的成都,就像资本运作一样,升值空间大,潜力股一枚,但是针对我们这些外地的小老百姓就是不易居,完全印证了: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成都是潜力股,这个不用我多说,作为西部首座新一线城市,可操作性非常大,根据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成都那是重点发展对象之一。
我就咱们老百姓说说成都的不易居吧。
第一,天时,成都这个按了飞毛腿奔跑的城市,房价已经接近了天价,并且在这样的房地产政策环境下,还在倔强往上爬,试问又有几个能够在这儿扎根生存的。(当然有,有一群顶尖上)所以这个时间段来成都扎根的,真的是发现期望的和现实的心里落差很大。
第二,地利,成都的形成,就是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几条大江携带,但由于龙泉山脉的拦截,使得大量泥沙和沉积物堆积在龙泉山以西断裂凹陷的地区,也就是最后的蜀湖之中,经过长时间的沉积,蜀湖消失最终形成了成都平原。
说到底,成都就是一个沙滩,地面湿气非常重,所以成都的按摩店,拔罐非常兴隆。但这样环境真的不适合居住,我在成都十多年,现在感觉自己一身湿气太重了,皮肤现在非常差,一不留神就感染皮肤病。
再就是成都的空气质量,相对未搞环保之前,的确有许多改善,但是只能说比以前更好些。比以前好,并不是就说明成都空气质量好,反而成都空气质量非常不好,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人和,这是最重要的,成都这一点做得非常差。我们暂不说成都本地人很多看不起外地人,就说成都的政策,对外来务工人员就有很大的打击。特别是我们关心的孩子上学这一块,那真是两座王屋太行山。
还有最近出台的脏车不能进城,垃圾分类。这些表面看是对文明城市、公园城市有很大益处。但是这个对人就不是友善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候成都的政策,就是高屋建瓴的,但是忘了基脚非常不牢固。
再就是成都买房和租房这一块,也是狠狠地宰外地人,看看崇州大划镇的物价和租房信息。那就不能用不友善这个词语形容了。
成都,我们只是一个时间长一点的过客。
#成都头条#今天仍然在黑水乘凉,有朋友问我,黑水县城的基本生活情况、日常消费和住房价格怎么样?我就把这段时间了解到的和伙伴们分享一下。
黑水县原本人口一共才6万零点,分散在15个乡镇,县政府在芦花镇,也就是我头条里提到的黑水县城,人口不到2万,而城镇常住人口不到1万,还有很多年轻人和读书的孩子在都江堰、崇州、绵阳等周边城市工作读书,所以,整个县城人不多,大型的餐馆和品牌商超都没有,银行也只有农业银行和农商行,街道上大多是小型的餐馆超市水果店和菜店,老城区只有一个稍大一点的农贸市场,多数日常菜蔬都不是本地的,所以这里的商业经济不怎么繁荣,开小餐馆的多是外地人,本地藏族人开藏餐和服饰店,也经营一些土特产,比如菌类、酥油、中药。这里最好的医院就是黑水县人民医院和黑水中医院,街上也有一些药店和小诊所。
我在这里,因为住酒店,每天只能在外面餐馆吃饭,早餐基本吃小笼包稀饭或油条豆浆外加一个茶叶蛋,不到10块钱,这个季节没有看到有鲜奶卖。有很多人早上喜欢吃牛肉面,一碗15元也够吃了,几乎每个早餐店除了包子馒头稀饭外都会卖牛肉面和带丝汤;午餐和晚餐如果不吃大菜,一个人30元左右足够,吃火锅、鱼蛙类、汤锅类或偶尔品尝一下藏餐,平均一个人80元左右。
这里人不多,大部分本地人都有自家的老房子,买商品房的大多是年轻人,商品房多在新城区,价格2-3000元左右/平,长征路上正在修建的最好的电梯住宅4000多元/平,外地来度假避暑的人如果临时租房,套一的1000元/月以内,平时普通中小型酒店或客栈100-150元/夜.间,好一点的酒店和民宿200元以上(当然10月彩林节的时候则随行就市了)。黑水县城和几个藏寨已经旅游景点都有很多民宿和客栈,每人每天60-90元不等(包含吃住)的方式可以选择。这里旅游业是带动其它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总的来说,消费水平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