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名上海隔离人员部分已经抵杭#
截止发文时,安排在杭州隔离的上万名上海隔离人员中,已经有部分人员分别到达杭州“九溪林泉山庄”、“玉泉山庄”、“赞成宾馆”等。
“望湖宾馆”、“香格里拉饭店”、“浙江国际大酒店”三家还未进场。
杭州的朋友请做好自身防护,少跑隔离点附近。
#杭州头条#杭州压力山大啊!拿出的隔离酒店:望湖、新侨、杭州香溢、九溪林泉山庄,玉皇山庄、赞成宾馆、西溪喜来登等,接待了上万隔离人员。作为一名普通的杭州市民,我还是自觉做到做好预防措施,单位家里两点一线,希望这波疫情早点过去吧[祈祷]
我愿隐樵此山庄,四季作诗耕田梁。人间富贵千般好,怎抵林泉有底忙!

新县卡房—古村庄1#中国摄影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庄高逸》,纸本设色!#这才是国风# #书画新国潮# @今日头条文化频道 @头条国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庄高逸》,140×35厘米,纸本设色!#这才是国风# #国学新知识# @今日头条文化频道 @头条国风 @头条家的文小姐
墨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这是王维的杂诗,他来自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
辋川别业是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在辋川山谷(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10余公里处)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这是一片拥有林泉之胜、因地而建的天然园林。
他的诗作与绘画,还有建筑美学依然留存至今。
我也是在那次山西之行后,对旅行目的地有了更多的选择。

武汉夏天去哪儿玩?自驾出发2小时,去随州大洪山,躲进深山绿林,避暑、玩水、摸鱼、漂流、观星、探秘溶洞,看云海日出,清凉又好玩、畅快过夏天。
随州大洪山位于湖北省北部山地,森林覆盖率90%以上,是“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主峰海拔1636米,素有“楚北天空第一峰”盛誉。为名山之属,中原之枢,江汉之塞。可自驾开车进山,蜿蜒穿行在群山之间,仿若可以摸到白云。
山高绿林,丛林茂密,林泉溪谷,躲进山里,这里的温度比武汉低几度。到柳溪口玩水、摸鱼,享清凉!还可探秘两王洞、筱泉洞,看怪石嶙峋,享洞里低8度的夏日时光。还可古道徒步、登山、看云海日出。
夏日必备,漂流,这里也有!大洪山漂流就在山下,长达5.2公里的漂流森态景观,落差70余米,约2.5小时的刺激湿身体验,不可错过。

夜宿大洪山,山里山风不断,星河灿烂,月光皎洁,格外清凉舒服。山里有诸多住宿可以选择,自在谷酒店、绿林山庄、筱泉湾度假村都可。农家乐也比较多,明清美食一条街、山水庄园、筱泉山庄,环境都不错。#武汉# #随州# #随州头条#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林官去世。第二天凌晨2时,张群打电话告诉了张学良这个消息。当时,屋外正大雨如注,间有雷鸣电闪,张学良听罢一惊,在电话中“啊”了一声,便再无言语。
张学良最后一次见到蒋介石,是在8个月前的士林凯歌教堂礼拜上。蒋介石那时已十分虚弱,脸色蜡黄,举止呆滞,行走起坐都由宋美龄和一名侍卫搀扶。张学良远远地望着蒋介石,但蒋却始终没有将目光转向张学良,最后留下的是一个虚弱不堪的背影和颤颤巍巍的步态。
张学良曾给宋美龄去过电话,也曾托蒋经国向蒋介石问安,得到的回答都是:“总统”虽有小恙,但精神尚好,每天仍在理政,向各方面发出指示。

蒋介石去世后第4天,遗体移至台北市和平东路五段的“国父纪念馆”。下午,经过蒋经国的特许,张学良携赵一荻前来吊唁。
张学良写来的挽联是:
关怀之殷,情同骨肉
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为这幅挽联,张学良足足想了3天,可是这短短的16个字,又岂能将他同蒋介石之间的爱憎说白道清?
事隔多日,张学良听人说起,蒋介石在临终前曾同蒋经国有过一番谈话。说到张学良时,蒋介石以4个字告诚他的儿子:“不可放虎!”
张学良没有想到,在自己幽居40载之后,蒋介石居然还把他看成是一只虎!
为了让蒋家解除对自己的顾虑与戒心,张学良频用各种方法表示自己对政治已没有任何兴趣,竭力想甩掉过去的名声。
他不止一次地对人说:“甚至连张学良这个名字,我都不想要它了!我不想当张学良,我只是想当个普通人,自己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言下之意,他绝不再是过去的张学良,决不会再向当局提出任何挑战。

张学良的心思,蒋经国自然明白,因此至少在表面上,蒋、张两人的交往未断,相互间执礼有加,彼此都十分礼貌尊重。
1978年,蒋经国被选为台湾当局的“总统”,终于子承父业。蒋经国宣誓就职后回到家中,第一个打来电话祝贺的便是张学良。
蒋经国当然意识到了张学良的用意与苦心。在他看来,父亲将垂垂老矣的张学良仍视之如虎,实在是多虑了。这位当年的少帅已没有一枪一弹,一兵一卒,难道还能在这个孤岛上再演出一场事变,再掀起一场波澜吗?
1979年10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当日下午,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在他们的大直七海官邸举行中秋茶会,邀请张群、何应钦、张大千夫妇、黄少谷夫妇、张学良夫妇、马纪壮夫妇等十几位客人,前来共度中秋佳节。
第二天,“总统”邀请客人共度中秋的消息赫然出现在台的各大报纸上。对于其他人,民众并没有表示出大的兴趣,因为这些名字已见惯如常。人们感兴趣的是“先总统蒋公”昔日“管束”的囚徒,怎么会出现在现任“蒋总统”的官邸?而且是同这么多要员在一起?

这是自1949年以来,人们第二次在报纸上读到关于张学良的消息。
过了五天,张学良的名字不仅再次见报,而且本人出现在了公众面前。受蒋经国之邀,张学良参加了国民党的“双十”阅兵式,成为众所瞩目的一大新闻人物。
人们不禁有些纳闷:难道蒋氏家族与张学良之间已泯尽仇怨,握手言欢了吗?抑或蒋经国是在偿还父债,用他的微笑与尊重来弥补张学良在几十年的无理幽禁中所受到的凌辱与委屈?
1988年1月13日下午,蒋经国病逝。
第二天,张学良获准来到荣民总医院怀远堂,吊祭这位同他交往了近40年的“总统”。他拖着沉重的步子站到灵堂前,向着蒋经国的灵柩深深鞠躬。
张学良与蒋家王朝的恩恩怨怨终成句号。
1990年3月7日下午,正在书房里读书的张学良,突然接到女儿张闾瑛从美国打来的电话:于凤至当日上午在洛杉矶林泉别墅,于睡眠中去世。

“她怎么会先我而去了呢?”张学良木然喃喃自语,泪水顺着脸颊淌落下来。赵一荻捂着脸,口里“大姐、大姐”不停地呼唤。两人沉浸于巨大的悲痛之中。
对赵一荻来说,于凤至这位大姐有着不尽的恩情。1928年,赵一荻随张学良来到东北,在沈阳北陵秘密同居后,于凤至以极其宽宏的态度表示了容纳,将赵一荻视作小妹,共同辅佐忙于军政事务的少帅。张学良下野出洋时,两人相随而行,陪着他游历了欧洲大陆。张学良被囚之初,两人轮换着来到溪口,与张学良共度寂寞时光。
尤其令赵一荻感动的是,当张学良为了成为基督徒而作出与她结为正式夫妻的决定后,于凤至接受了一个女人最大的,也是最后的牺性,在离婚证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于凤至早先用她多年的积蓄与投资,在她居住的洛杉矶好莱坞明星聚居的比弗利山庄别墅群,用重金买下了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的旧居,打算在张学良彻底自由后,送给他和赵一荻安度晚年。

另外,于凤至还在比弗利山下的玫瑰墓园,买下了两座墓穴,一个给她自己,另一个留给张学良,希望身后能够与他永远相伴。
于凤至在去世前留下遗嘱,让人在她的花岗石墓碑上用中英文刻下了以下文字:
张学良先生之发妻
于凤至女士之墓
(1899-1990)
地图上的中国——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省会石家庄。别称:燕赵、冀州。
——河北为何简称“冀”:河北被称为燕赵大地,与境内古国燕国和赵国有关,可河北既不简称“燕”,也不简称“赵”,而是简称“冀”?河北简称“冀”和冀州的辉煌历史有很大关系,这又不能不提到上古九州。九州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尚书·禹贡》中记载: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和雍。冀州为九州之首。
西汉定都长安,分天下为十三州,冀州的地位非常高,在《汉书地理志》中,冀州仍是诸州之首。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虽然自南阳起兵,但他真正发迹却是在河北。
东汉末年,袁绍因占冀州实力冠绝群雄,官渡之战后,曹操夺了冀州,实力大增,就成了群雄中的最强者。
清末,因电报兴起,各省需要简称。河北虽号称燕赵大地,但古燕国另一半在辽宁,而古赵国也有很大一部分在山西,河北用“燕”、“赵”都不合适。冀州的基本盘主要在河北,和河北有着很深历史渊源的。最终,河北用了更能代表本省的“冀”字作为简称。
——“河北”名字由来:中华民国成立后,今河北境域主要属直隶省,后因直隶省名不符实,以地在黄河以北,于1928年6月改为河北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河北省。
——位置: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横跨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环抱首都北京,东与天津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交界,东北部与辽宁接壤。

隶属廊坊的“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被京津两市包围,成为河北省的一块“飞地”,为首都的“后花园”。
——面积和人口:总面积18.88万KM²,陆地面积全国排第12位。常住人口7448万人(截至2021年末),人口全国排第6位。
——地形地貌: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
——水系:分海河、滦河、内陆河、辽河4个水系。其中海河水系最大,滦河水系次之。
——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四季分明。
——地区: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共有167个县级行政单位(分别:49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91个县、6个自治县)。

11个地级市: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从北到南)。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省会变迁:河北省省会变迁频繁,是其他省份难以望其项背的。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负责京畿附近的护卫与安全。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正式设立直隶省,巡抚驻大名府。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府,省会遂迁往保定,直至晚清。
1870年以后,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总督夏在天津,冬在保定。
北洋时期,直隶总督在天津办公。
1928年6月,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河北省名出现),省会仍在天津,但10月即迁北平。1930年10月,省会再迁天津。1935年6月,天津改为直辖市,河北省会又迁回保定。

1939-1940年驻在河北省保定,后曾一度流落到陕西。抗战胜利后,河北省政府在西安恢复办公,不久回迁北平。
1949年7月,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在保定成立,保定成为河北省省会。
1958年4月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
1966年,省会撤出天津,迁回保定。
1968年2月3日,石家庄成为河北省新省会。
1971年3月,周恩来总理批示,河北省省会就地建设,不要再迁了。从此,省会便驻石家庄。
——历史文化:河北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五大文化脉系:
1、红色太行(革命文化)
2、壮美长城(和合文化)
3、诚义燕赵(根脉文化)
4、神韵京畿(直隶文化)
5、弄潮渤海(开放文化)
——风景名胜:各级各类景区景点400多个,包括: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全国十大风景名胜2处…

著名景点:北戴河、白洋淀、清西陵、避暑山庄、西柏坡、山海关、野三坡等。
——方言: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东北官话、晋语。
——美食与特产:泊头鸭梨、新乐西瓜、隆化大米、唐县大枣、涉县核桃、保定面酱、鞋底儿烧饼、邯郸拽面、京东板栗、赵州雪梨、沧州金丝小枣、宣化龙眼葡萄、深州蜜桃、坝上口蘑、秦皇岛八仙宴、唐山蜂蜜麻糖、石家庄空心宫面、白洋淀全鱼席…
注:文字来自“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百度百科”和头条“地图帝”搜集整理,图片没有标注来源的均来自网络。
王维和孟浩然在唐诗王国的 “山水田园”中,联袂携手并肩站立上千年,除了他们在田园诗歌领域的无可撼动的巨大成就之外,更是因为他们之间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深厚友情。
孟浩然年长王维10岁,唐永昌元年(689年)生于襄阳城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读书学剑,倾心山水,亲近禅宗,二人不仅是诗友知音,也是佛门同道。 孟浩然一生未能入仕,虽也曾积极干谒公卿名流寻求进身之阶,无奈天意弄人未能如愿,为此,不免多有抱怨。

据《新唐书》记载,孟浩然40岁在京师游历时,王维在集贤院做校书郎,曾私邀孟浩然进入内蜀,顺便安慰屡试不第的失意好友。没想到竟然遇到玄宗驾临,孟浩然慌张之中藏在床下。玄宗望及两杯热茶,分明是有友对坐的情景,于是询问何人于此。王维据实以答,有心趁机引荐孟浩然,玄宗闻之大喜,那个曾经凭借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名震太学的诗人,早就想见一见了。
于是召孟浩然整冠相见,问其新诗,孟浩然无暇思虑,就把最新的一首《岁暮归南山》吟了出来:“此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是诗人落第之后的抒怀之作,屡屡碰壁的沮丧愤懑情绪多日来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生发几句牢骚也属正常。可是这个场合实在是太不合时宜了。玄宗向来以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形象外示于人,听到孟浩然不遇明主的抱怨,龙颜大怒,拂袖而去。

孟浩然错失良机,追悔莫及,但其天真率直、毫无城府的心性却表露无疑。已经领教过官场险恶的王维,见多了口蜜腹剑的表里不一,孟浩然这样年逾不惑依旧如孩童般口无遮拦的纯真明净,恰如不染尘埃的美玉,值得格外珍惜。同时,王维也深知官场并非孟浩然的良木,他本应是世外悠然客,何必来这方寸污浊地呢? 就做一介布衣隐士,在山水田园间自在逍遥,读书写文,饮酒舞剑,岂不也是人间幸事吗?
孟浩然黯然离京的时候,王维便将心思掺杂在依依惜别之中,殷切赋诗一首《送孟六归襄阳》:“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你在鹿门山隐居已久闭门不出,和世故人情已然疏离,官场的暗潮你也略有感知。不如借此时机,归耕田园,以歌对酒田舍里,谈笑风生山水间。就这样置身林泉,悠然自在,献赋求官实在不应该成为你的负累呀!

孟浩然何尝不知王维的深意呢?虽然此刻依旧有“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的落寞伤感,但更多的是“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的依恋不舍,虽然有“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无奈感慨,但更有“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的笃定坚决。【《留别王维》】
感受到好友的心态转为平和,王维放下心来,日西沉,酒已干,最后吟一首《送别》以期涤荡残留的愁绪:“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你只管离去,我什么都不再询问,因为我知道迎接你的将是白云悠悠的阔远天地,还有那自由洒脱的自在心绪。
真正的好友,最懂得珍惜,着意呵护对方最宝贵的本性,不忍他如自己般堕入樊笼,不得自在。
两年后,王维西行入蜀游历时,途径襄阳,直奔山庄,恰逢孟浩然刚刚从吴越游历归来。看到好友,孟浩然欢喜不已,拉着王维高歌、饮酒,品茶、谈诗。千古知音最难觅,孟浩然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新诗邀王维共赏:“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晚泊浔阳望庐山》】“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夕次蔡阳馆》】王维听完,抚掌大赞,脑子里立时浮现出一幅暮秋行旅图。遂拿来纸笔,勾抹点染之下,荒城外一座远山绵延,几株老树零落,一位身材颀长瘦削的白袍男子,风神疏朗,骑着青马,正徐徐而来,那清奇悠然的神韵,恰到好处。

王维以画酬诗,更富雅趣,这幅《襄阳孟公马上行吟图》深得孟浩然喜爱。但王维万万没想到,再见这幅画的时候,竟然是在孟浩然的灵堂上。
孟浩然才五十岁,只是因为一腔赤诚毫无保留,好友王昌龄到访,高兴之余多喝了几杯清酒,多吃了几口时鲜,就这样引发了背上的毒疽,枉送了性命。这样一个不知道分寸、只遵循真情的孟浩然,一直都是王维心里格外珍惜的那个人啊!
襄阳一别,王维几经起落,如今又途径荆楚,却再也没有鲜活率真的孟浩然拉着自己策马襄阳了,襄阳城对于他来说,和一所空城又有什么区别呢?“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哭孟浩然》】从此以后,汉水东流日夜不舍,如同我此刻的哀痛绵绵不绝,江河山岳经年依旧,却再也不会有人陪我同游了。
年逾不惑的王维已经习惯内敛隐忍,诗也越写越短。但这20个字,读来却有凄怆悲凉、惊心动魄之感。
#历史上有哪些感人的友情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