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正月,我第一次南下广州东莞,在一家约300多人的服装厂打工。那个厂里有许多湖北松滋老乡,那时很少有人在外租房,都住在厂里的大宿舍里,同宿舍的基本都是老乡。有一天晚上不加班,同宿舍的老乡,邀我去住有老乡的男宿舍串门,我在那里听到了熟悉的松滋丧鼓。
在我的老家湖北松滋,家里的老人去世后,会在家里停丧2-3夜,孝子不眠不休日夜守护,晚上就会请人坐在棺木旁,打丧鼓活跃气氛。当时男宿舍里有一个老乡学过打丧鼓,有人怂恿他来一段,他随手拿过一只塑料桶,倒过来用腿夹住,用一双筷子咚咚敲起了鼓点。
丧鼓的唱词,都是些民间小故事,一边敲鼓一边唱,声音高亢悲怆,拖着长长的尾音,略带哭腔。当时男宿舍里有个生病的外省青年,已经在床上躺几天了,这是他第一次听丧鼓,他渐渐从床上坐起来,忘了病痛,听得津津有味。待一曲丧鼓唱完,他竟一改往日恹恹的病容,大声要求再来一曲。

这是我此生唯一一次,在没有人丧亡的情况下听丧鼓,一晃20多年过去了,早已忘记了当年的唱词,但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在往后每次听丧鼓时,都会想起那一夜,那铿锵有力的鼓点,声声敲在心坎上。你听过丧鼓吗,我不知湖北荆州以外的地区,是否也流行打丧鼓?#我的家乡在荆州# #第一次外出打工什么体验#
我容易吗[流泪]为了那几块房租钱和女房东交流了半小时,口水都快说干了,连我自己都有点过意不去了,毕竟她还亲自带我上来看房间。
我也是没办法呀,我也不想这样呀,平时我租房都是房东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我都不会讨价还价的,这个也是因为昨天体检花了88块,我要尽量在其他消费把它省回来。
要不然我也不至于和女房东交流那么久,女房东是湖北的,而且又是靠湖南,刚刚好我也是湖南人,说话还带有一半那边口音,她湖北松滋人,就是因为半个老乡的关系,20块一晚的临时房子,硬是被我说到12块一个晚上。

唉,以后进厂打死都不进体检那么贵的工厂了,88块体检费、四块钱的啤酒都可以买22瓶了,夏天不喝啤酒,晚上哪里睡的觉呀,朋友们你们说是不是?
好了,说多了都是废话,直接上租房图片了,要不然你们又说我在编[擦汗]这个房间本来女房东是按20块一天的,现在被我讨价还价到12块一天了,朋友们觉得还可以吧?
古代一读书人,上京赶考,途遇一仙风道骨的白衣人,两人投缘结拜,白衣人临走赠予他3个锦囊,嘱咐他每遇危机时刻便可打开。果然前2个锦囊都帮了他大忙。第3个拆开时,他的妻子居然大哭。
唐朝有个读书人李君,自洛阳赴长安考试,途中歇宿。遇见一白衣人骨骼清奇,气度不凡。李君觉得此人与众不同,便上前攀谈。谈吐果然不凡,于是结拜为兄长,以礼相待。当晚白衣人对李君说:“我隐居西岳,偶然出游,明日就要回去了,不能再陪君同行了。承蒙君盛情,临别我这有三个锦囊交予郎君,君每到十分紧急之时方可拆开一封,日后自有应验。”李君再三拜谢,次日别过,李君继续赴长安赶考,可惜落榜了。

原来这李君父亲在时,家道颇丰,为了到京城买官,带上所有家财赶路,却病死他乡,家财也散尽了。李君憋着一口气,不愿回乡,呆在京城备考,期盼高中再衣锦还乡,无奈总是不中,盘缠也都用尽了,连租房的钱都没有了。正焦急间,猛然想到白衣人的锦囊,今日山穷水尽,正是白衣人说得十分紧急的情况了,于是斋戒沐浴,次日日恭恭敬敬地打开,只见上面写着:“可青龙寺门前坐。”看罢,虽觉得有些奇怪,但眼下又没更好的办法,不敢不从,便骑了一头驴往青龙寺赶。到时天色已晚,一个人坐在寺前门槛上,正踌躇之际,只见主持和几个行者刚从外面回来,主持见李君是个士人,不敢怠慢,忙邀请李君入寺喝茶。只见主持上下打量着李君,不禁问道:“郎君何姓?”“姓李。”主持大惊:“果然姓李!”李君更是不解了,主持忙解释到:“松滋李长官是郎君何人?是否相识?”“正是家父!”主持不禁垂泪道:“老僧与令先翁长官是挚交,刚才在门前见郎君酷似长官,又惊又疑。不料果然正是,老僧寻您多时,今日得偶遇,实在是万幸。长官当年携带财物到此求官,生了急症,遂将二千贯钱寄在老僧这里,后来病逝,此钱便无处发放了,老僧心中因这事常有重负,不能释然。今刚好偶遇郎君,可物归原主了,此生已无遗憾。”李君拜道:“老师高谊,此德难忘。”主持道:“老僧出家人,要这么多钱没有用,反增罪业。”李君则悲喜交集,因想起父亲悲伤,因突然得了这么多钱而宽慰。

从此在长安买了庄园和宅子,摇身一变成了富豪,又因本身官宦人家出身,算是门第清贵,来说亲的媒婆都快踏破门槛了。娶妻后的李君并没有躺平,金榜题名仍是他毕生的志向。无奈又考了好几次,仍是名落孙山。于是他拆了第二个锦囊,也不多儿个字,写着:“可西市酒店坐。”李君按指示来到了这家酒店,被引到二楼休息,脚下楼板有个洞,偷偷看下去,见店主与一个非富即贵的陌生人交头接耳。李君出门下楼,正好碰到往外走的店主,,忙拉住店主问何事,店主见他也是个读书人,跟他说实情或是会有办法,于是悄悄将来龙去脉说了。原来屋内人是明年主考官的儿子,正在卖考试名次,约定要来的举人爽约了,正商议怎么办才好呢!李君忙说自己也是举人,也不差钱,愿试试。店主狂喜,忙拉李君去见了屋内那人,李君与那人签了协议,付了一千贯钱,欢喜而别。到次年参加考试,果然犹如神助,榜下及第。
李君当了官,差人到华阴西岳探访当年那位白衣人,可一无所获。此后一直顺遂,官至江陵副使,几乎忘了第三个锦囊。一日突然心痛,晕了好几次,十分危急,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锦囊,想着打开后肯定有解救之法,与妻子欣喜打开,结果上面只写了五个字:“可处置家事。”妻子放声大哭,李君含笑说:“仙兄指引我变富贵,指引我又当了官,此生已无遗憾,若有法子救我的命,此时肯定会救的,想必都是命数,大约强求不得。”于是将家事都处置停当,过了两日,含笑而终。
此文出自《初刻拍案惊奇》。做人要广结善缘。善有善报,积德积福,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
关注我@乔妹的中文系 读故事,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