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房产继承税多少(房产继承税是多少钱)

父母亲的房产被继承的还要交继承税啦!继承的房产越多交的税就越多!!

这才是真慧者,房产税、离境税、继承税都应该有。

沈阳国际软件园

卢麒元谈直接税(二)

00:36

对于继承2套房产以上的可以考虑,继承税加倍,可以把加倍的继承税分给穷人。

专家为什么不建议收遗产继承税?弃藉税?小三奸夫判刑?房产税?

也谈房子,总是有人提议房产税,用房产税来抑制房价,这实际上受打击最大的还是刚需,这有点象孵鸡取卵。

但如果分级别设立房产继承税,应该更加对炒房,屯房有杀伤为。

允许一套房子免继承税,第二套收百分三十,第三收百分之四十,第四套收百分之五十,交完继承税再可交易。交不起继承税收归国有。看看谁还敢大量炒房。

证据来了。美国的房产拥有权是长期的,土地是永久的,没错。

但没有人说美国的房产每年都是要交房产税的,是按总价的2-2.5%,每个州不同,比如100万的房产大概交2-2.5万美金。同样土地也是有继承税的。如果不交也行,就是政府会无条件没收而已。网上有些喷子说外国的月亮总比国内圆,什么都好,带着在祖国挣的钱去国外花当然爽了?但普通老百姓呢?好歹国内没有让你每年还去交十万八万的房产税吧,土地继承税什么的。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的传乎,带坏风气。

养老、老病,房产,中西体验谈2

记住了,你我都是一般人,全世界的一般人都雇不起照顾自己的护理、保姆费用。你的问题意识是政府必须解决你雇佣护理和保姆吗?

不过,我相信,你还是可以雇得起的。你起码有二套百万元以上的房子吧,卖一套呗。

国内有很多新闻讲:卖房看病,多惨。国外人,日本人看了吓一跳,有房可卖!真是财主。日本人有房率也就50%左右,听说美国也差不多,而欧盟才30-40%。中国人就别哭穷了。人死了,还留下好几套房没卖,亏不亏。消费乏力一因是中国人的土地主文化,就认存钱。

严格的说,中国已没有无产阶级,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消灭了无产阶级的国家。因为中国私有住房率已超过了100%

别跟我说中国私房是使用权,西方私房是所有权,日本私房不仅年年交房地产税,想给儿女时,赠与税和遗产税会被政府抢去30%-70%,你想给儿女?卖了,交完税后再说吧;轮到孙辈就完全归零了。可见,中国私房的使用权才是货真价实的代代相传私产。可不要在西方乱买房。

9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大搞房改,当时一个外部经验是,80年代撒切尔夫人搞房改,让英国工薪族自有住房率渐增至30%以上。此前,英国工会罢工什么的风起云涌,企业经营预期困难,经济停滞,被称为英国病,英国普通人普遍穷。改革后,英国工人私有住房率上升,住私租房、公租房比率下降。成为了有产阶级的英国工人想要安稳还贷,房产保值,所以少有参加过激工运的了。英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中国房改是导致1990年代之后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可忘记这个原点。保值,保贷,不用房地产税、继承税什么的侵害私有财产,让人人有私房,代代传承,不打击房地产,是保证长治久安的大政治,不可学西方黑板经济学,不可只算税务帐。这才是政治学家的问题意识。

宅基地为什么都要搞成集体化?

下面几幅图分别是美国纽约,德国柏林,日本大阪的城市俯瞰图。

可以看到城市规划做的非常不错,人口也非常多。但一户建在城市里随处可见。

所谓的私有化随意买卖房产的前提是你承受的起要交给政府的租金。多买你就多交,而且政府部门制定的税金的公务员都非常专业,设置的条款也非常多,再有房子的解体费用也不低。想要继承一户建需要缴纳继承税。再有继承下来之后重新装修的钱。还不如自己重新买一栋。除非你地理位置非常好。宅基地值点钱的,否则很多时候是放屁继承的。年久失修的房子谁会要?最后还是回到政府手里。

一户建实际上增加了城市的活水。因为保证了土地的流动性。在日本基本天天都有被解体的房子。空出来的宅基地很多管理公司会临时做一个停车场。等到有人接手的时候就盖房子。所以基本发达国家几十年几百年街道基本变化不大。就是这些用地。一块块分割。就等于说我把非耕地分给人去打理,但你要缴税给我的意思。

一户建基本贬值快,相对的楼房贬值慢。

这是一种平衡。但农村地区基本全部都是一户建。而且配套设施与城市同步

共同富裕”将会给穷人带来了福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人民从贫穷走向了富裕。但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的人拥有80%的财富。形成了金字塔形状。

我们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次中央财经工作会议定了,对社会财富实行三次分配。一是初分配,以市场为主导,以工资的形式分配,多劳多得。二是再分配,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税收、社保来调节分配。最后是三次分配,这要靠觉悟,以慈善、捐赠为主。通过三次分配,将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目前我国虽然全面脱贫,但是低收入人群依然很多,全国约有6亿多人,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如何提升低收入人群进入中产阶级。国家将会通过税收和社保进行调节。房产税,财产继承税等即将出台。同时控制他们的非法收入。用这部分财富补贴扶持低收入人群。

农村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福利即将到来,共同富裕有你们一份。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你们还需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共同富裕#

房地产不应该调控。最近,经济学家马光远提出建议,每个家庭只能购买两套住房,多余的充公。

这个建议行不通,也不合法,是行政强制干预市场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具有自由属性,非法律手段无权干涉。买和卖是双方的选择,第三方不应插足。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有关,买的多供应多,卖不掉就少生产或不生产。

建房、卖房那是房地产公司的事,管理部门的职责是“管理”,怎么管理?必须运用合法、合规的手段,如税收、利率、土地供给等方面。而实行限购、限贷、提高首付比例、户籍准入等所谓的调控,违背了买卖自由的基本原则,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这些调控最大的伤害者是刚需,想买房却总有条件达不上,对富裕者反而限制少。这种强制干预市场的行为,是一种短视行为,不会长久,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你有钱,你可以多买房,但是你得交购买税、房产税、管理费、转让税、继承税。如果贷款,一、二、三套房执行阶梯利率,利率越来越高。还有人抢购房吗?

#官方:鼓励高收入人群更多回报社会# 按照厉以宁教授的三次分配理论:

第一次分配是市场经济下的效率分配;

第二次分配是政府通过社保、税收等方式的进行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

第三次分配是社会道德推动的个人捐赠方面的分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按劳分配的市场分配体系已经基本建立。社保个人所得税也起到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功能。下一步,应该如何以社会道德推动个人捐赠方面的第三次分配呢?

在很多人看来,有钱人不可能会把自己的钱白白捐出来的。很多人考虑完自己还要考虑儿子考虑孙子,特别是放开三孩政策以后,很多人会为了家族基业变得更加吝啬。全凭自觉的方式推动个人捐赠,确实是有难度的一件事。

一般来说,国家应当开始征收房产税、资本利得税、继承税、赠与税等等一系列财产持有方面的税收。个人捐赠的时候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税费减免,这样人们才会更有捐赠、回馈社会的动力。

比如说一个亿万富翁,如果他去世以后需要征收45%的继承税,但是他可以将财产进行捐赠,捐赠成立的基金会可以有其指定的家族成员担任。这首先避免了税款,解决了子子孙孙吃一口饱饭的问题,然后还能够为人类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像比尔盖茨美琳达的基金会就是这样。头条热榜

田老爷子的房子要拆啦,至少得赔300多万啦!儿孙们在家族群里炸开了锅,谁知田老爷子一听,却被活活给气死了。

这田老爷子是怎啦?小区要拆,大房子补赔,是多少人想都想不来的好事儿呀,他怎么非但不开心,反而还给气死了呢?

原来啊,在一个月前田老爷子就把老宅给卖掉了!而且只卖了120万。儿孙们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化成了水,肯定免不了要猜疑、追问、责难了。

但有用吗?没用啊!该怎么办呢?心有不甘的儿孙们气不过啊,跟着自家姓了近40年的老宅,里面有多少亲情和回忆啊?

而眼下它要拆了,赔付那么多钱,兄弟姐妹也算得到一份弥补吧?

而这弥补却不清不楚地就给了别人,肯定得去讨回来呀!

田老爷子急忙召集他们来到女儿的家里,告知了卖房的前前后后。

原来自半年前老婆子走了以后,田老爷子就越来越难过。年轻时觉得房越大越舒服,老了,却觉得他越大越冷清。

屋子里到处都是儿女们的照片,恍惚中四处都是老婆子的影子,可是从早到晚却没一个人同他说一句话。

儿女们都成家得远,而且也都很忙。女儿就在本市,却也要三个小时的车程。

所以田老爷子就不想再住老宅,免得天天触景伤情。

他想去跟着稍近的女儿,女儿接他去没住多久,他就听楼下中介说,有人继承了70万的房子,卖的时候光继承税就付了10万还多。

于是田老爷子就让女儿找中介把房给他卖了,再把这笔钱平均分给子女们,免得自己走了以后,他们还得付继承税。

女儿也没多想,就顺着老人的意思,去找了中介把这事儿办了。这房不但旧,而且还太大,很多人都不接手。

偏偏有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夫妻碰上了,他们一家六口,对这多层套五的180平是求知不得啊,于是就爽快地全款买了。

田老爷子的女儿还怕父亲去房管局太挤,就自己全权代办,做了公证,除去几万的中介费,全交给父亲了。

而父亲则计划着自己过78寿辰那天,当着大家的面,平均分给儿女们。谁知还没等到那天,就看到老宅被拆的消息,四处都拉着横幅“不让早交房产证的少得一分钱,不让迟交房产证的多得一分钱。”

他心里的难过啊,比谁都痛,但是也只好认了,默不作声。

谁知儿孙们听了解释非但不平息,反而还闹得更凶了。他们调转风向攻击田老爷子的女儿:“肯定是你和中介合伙骗了老爷子,从中捞好处!”

田老爷子极力为女儿澄清,却越说越混乱,女儿跑路还受委屈,哭得更是伤心。

田家儿孙闹了一台不甘心,又冲又杀地闹起第二波,他们又往老宅奔去,砸门骂人家骗老人、抢祖业。

新主子惊恐不已,刚搬进新宅就遇到闹事的,这以后还有安宁吗?

他们就打电话问田老爷子是不是有债务纠纷,说自己打算马上报警。

田老爷子焦急地求他别报,然后叫上女儿一起去了老宅。老人痛骂儿孙不懂事,丟人现眼。儿孙气愤地扭头,扬言不会轻易罢休,田老爷子气得当时就捂住胸口倒下了。

大家看到事情闹大,都慌忙地把老人送到医院。可是没过三天,医生就让大家作好最坏的打算。

儿孙们才痛悔不已,愧疚自己的冲动不但没要回老宅反而将老人给害得……

悲伤的老人入院后,天天叨念着:“老婆子,对不起,我把一个家给扯散了……”

究竟是什么散了?人散了?钱散了?还是心散了?

究竟什么是家呢?是那几块砖几片瓦,还是爹在妈在就是家?

对于这件事,周遭的人议论纷纷。有说田老爷子糊涂的。

一:不缺钱不缺物的,卖什么老宅啊?

二:七老八十的了,自己没什么分析能力了,卖房那么大的事就应该和儿女商量嘛,怎能亏了自家便宜了外人呢。

当然更多是说儿孙们荒唐的。

一:那房子就是老人年轻时挣的,不管在里面住了多少年,留下多少难忘的回忆,那都是你们赚了,不是亏了。谁也没有权利指责老人卖对卖错。

二:为什么老人多时的孤独没人看到,而小区刚要拆就能有人知道?儿孙们的心是都长在钱上还是长在肉上?

三:老人没有义务把卖房的钱分给大家,可是大家得知有120万分后,非但不感激捡了这笔钱,反而却抱怨少得的一部分钱,还是那个贪字一时理不清。

其实这样的事落在谁家也都让人难以平静,但是既然事已成定局,瞎闹也是徒劳,只能换一种想法:老宅与一家人的缘份就只能如此吧。

85岁的陈奶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陈奶奶名下有四套房子和151万元的存款,女儿为了得到这笔钱,费劲了心思,当她得到后,却对母亲不闻不问。就连母亲病危,她也不出面见见母亲。女儿的举动让陈奶奶心寒。

陈奶奶说,女儿张女士,以前是做买卖的,可是,后来因为经营不善,欠下了巨额的债务,当时女儿与女婿两个人已经完全没有偿还能力了,娘家这边一直都替他们着急,也都在帮忙,可这夫妻俩却动起了脑筋。套路了娘家的房产。

陈奶奶的大儿子张先生说,妹妹做生意亏本后,母亲想着都是自家兄妹,能帮就帮一下,当时刚好家里的老宅要拆迁,能换几套新房,还能拿到不小的一笔拆迁费,为了给妹妹救急,他们娘家这边的兄弟都按母亲说的,写了一份放弃声明。由于父亲已经去世,当时妹妹与妹夫,让他们签的是一份放弃对父亲所占房屋部分的继承权。出于亲情的信任,他们直接按手印签字了,并没有多想。

陈奶奶说,女儿还私下让她写了份赠予证明。陈奶奶将自己房屋的另一半赠予给女儿。

那么,现在张女士有了母亲的那部分,加上之前兄弟们对父亲的那一份也放弃了,理所应当也成了她的。现在张女士拥有张家老宅的全部份额,据陈奶奶所说,早在张老爷子去世的时候,女婿就已经偷偷把老宅的房产证拿走了,后来为了省下几万块钱的继承税,还制作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合同中竟然假冒,让已经去世的张家老爷子和陈奶奶将这老宅子卖给了女儿张女士夫妇。并到房产局,将房产进行了过户。

张先生说,后来他去房产局查,才知道房产证已经被妹夫和妹妹过户了,随后他与兄弟商量之后,才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老母亲。

陈奶奶表示,在她得知房产过户之前,女儿就表现得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有了房子的拆迁补偿款,女儿再也不在家里吃饭了,天天请自己的朋友姐妹出去吃饭,逛街做美容,俨然过上了阔太太的生活,可当陈奶奶跟女儿说,希望她能在外面吃完饭后,打包一点软和菜回家给自己吃,女儿连理都没有理她,一听说这房子被偷偷过了户,陈奶奶一下子气坏了,跟女儿女婿交涉多次未果,不得已他与三个儿子一起走上了诉讼的道路。

张先生表示,妹妹伪造了母亲的签字和手印,而父亲已经去世,他的房屋权利灭失,不能作为有效证件。因此,他们将办理房屋过户的房产局,告上了法庭。经过一系列的审诉,最终他们得到了公正的判决。可家里过了这事之后,妹妹再也没有回过娘家。

陈奶奶表示,已经有五年没有见到女儿了。

对于两家人,因为房产之事争吵,张先生,他并不愿提起。

而张家的老四,他想说说姐姐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他表示,姐姐对母亲都是不闻不问,对他们兄弟几个,更是不给好脸面。之前姐姐做生意,一直在赔钱,欠下的账目数不胜数,往往有很多人上门讨债,而对此,姐姐姐夫满不在乎,他们兄弟几个都为了她,没少帮忙。就连二哥工作时伤了手,公司的赔偿钱都给了姐姐。可能是他们兄弟几个对姐姐太好,才让她变得如此见利忘义。

说着张家二哥拿出了,父亲去世时办酒收份子钱的账本,表示,当时的份子钱被妹妹拿走了,而账本却给他们留下了,还嘱咐他,欠人家的人情,要记得还。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姑姑,对这个妹妹也是百般付出,却没有落到一个好。

姑姑因为没有女儿,一直把妹妹当做自己的女儿看待,姑姑是教师,早些年妹妹做生意亏本,姑姑就将工资卡给了妹妹,这些年姑姑的工资都在妹妹手上。姑姑去年去世时,她都没有来参加葬礼,姑姑是带着遗憾走的,他不想母亲也这样,所以希望姐姐能够出面调解。

调解员拨打了张女士的电话,让她出面调解,张女士说,现在有事儿,下午再和调解员联系。调解员就等待着张女士的电话,可这一等就等了一周。

一个星期后,调解员再次拨打了张女士的电话,这次他是以陈奶奶病危的名义,让她回家看母亲,张女士表示,自己身体也不好,更年期很厉害,不方便。就挂断了电话。

张女士的这种冷漠,让一屋子的人都很心寒,张先生表示,现在母亲的身体状况确实让人担忧。前些天母亲晕倒过两次,肺部也出现了感染,现在家人都是寸步不离的照顾着母亲。

陈奶奶表示,她很想女儿,想她回来,可女儿这些年的作为,让她失去了信心,好在身边有两个好儿媳,一直对她照顾有加。说着陈奶奶哽咽了起来。

张先生表示,其实医院早就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说母亲最多能坚持两个月,可从病危通知书下达之后,已经过去三个月了,母亲依旧坚持,可能是希望多给妹妹回家的机会。

看到这样的情况,调解员也在屏幕前劝说了张女士,无论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希望你能回家看看母亲,不要给余生留下遗憾。

在美国,富人们的儿女们很少能成为富翁,就连成为公司的副总裁都很难,很多根本不在父辈公司里工作。在父辈公司里上班的儿女们,大都从普通员工做起,但也有拥有比较高位置的富家儿女,可是不管是什么位置,就算是当上了副总裁,他们都不能拥有这家公司,最多得到工资报酬,或者按照规定分红罢了。他们的工资和一个外人在本公司同等职位的报酬大都一样, 不会因为他们是老板的儿女们就能得到高高在上的报酬。他们也可以那么做,不过他们就要缴纳很高的个人收入税了,这么一来,高工资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这么一来,无论儿女们多么能干,也不会那么直接就成为富二代。当然他们可以自己开公司,但不能开父母的子公司,如果开的是父母的子公司,又是父母出的本钱,这公司只能属于父母,不属于第二代。如果他们自己开一家独立的公司,那么这些本钱也不能由父母帮着出,一旦父母给他们出了本钱,这一大笔本钱就要缴纳高额税。如果依靠自己工作的收入积累来开大公司,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工资收入在缴纳这样那样的个人税后,所剩不多,如何能积攒那么大一笔钱来开大公司呢?显然是天方夜谭了。就算是当了父母公司的副总裁,那也要工作多年才能积累那么一大笔钱来开公司,可能也开不起大公司,也得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

也不是说他们就不可以自己开大公司,可以向银行贷款,或者干脆向父母贷款都行,但是这贷款还得按照法律规定来还贷。父母借给的那一大笔钱,一旦儿女不还贷,那这个女儿或者儿子就要上高额税了,否则视为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

那么,儿女怎么能得到父母的公司呢,那就是按照继承法规定,交纳高额遗产税后,你就可以继承父母的公司了;或者父母干脆给你一大笔钱,在你按照规定缴纳高额税收后自己开公司赚钱而成为富翁。所以美国的富二代不流行,无论多么能干,不可能很容易地成为富二代,他们必须是缴纳了高额(大约50%或者更高,也可能更低,根据财产高低来决定,财产越多,税额越高)税后才能直接成为富二代。

当然也有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富二代的,但那绝对是自己白手起家!!!!这就是美国政府的“劫富济贫”政策,帮助平衡一下贫富差距,就这么规定仍然贫富差距巨大。

美国也不是所有遗产继承都要缴税,在纽约好像是每个人继承的金额少于25万美元(具体多少不清楚,大约这个数字,还有就是每个州法律有些不同,可能规定数额也不同,但肯定免税上线不会很高)不用缴纳遗产税,高于25万部分就要缴纳遗产税了,继承越多,缴纳的比例就越高,最高的可以达到50%或者更多。

美国上市大公司比较容易传承下去,孩子们在付了高额的遗产税后,可以继承大量的股份,公司让其他人来运作,如果儿女很能干,也可以去运作,儿女继承的股份可以保证儿女们稳定的收入,如果公司盈利不断上升,儿女们手里的股份价值就可以更高,收入也可以多过父辈。除非公司严重亏本或者倒闭,一般来说还不成问题。比如迪斯尼游乐场,原老板的后代就继承了娱乐场的股份,不过公司不由他们管理运作。他们可不是白继承,他们要一代代不断缴纳巨额税收后才能继承。这也是为何我们看到美国有很多上百年历史的大公司,往往不是家族的了,只是沿用了创始人的名字,他们的后代们早已退到了幕后。

美国富人的住宅相当奢华,有的甚至买了整片湖泊,或者买了一片大大的海滩,这样的豪宅每年的房产税高得不是我们可想象的范畴,如果女儿们不能得到和父辈一样多的财产(他们在缴纳高额继承税后,往往得到比父辈少很多的财产),也难以维持父母的豪宅。我们这里听到很多历史上的,还有生活中的故事,很多儿女不得不卖掉父母的巨大豪宅,为什么呢?就是那每年的房产税,他们也缴纳不起而不得不卖出。美国不是所有地方的房产税都收一样多的钱,不同地方,不同地区,不同房价,不同环境,房产税的差异很大。给你们一个例子,我在长岛看到一套六七百万美元的豪宅,结果每个月的房产税就是6000多美元。那么上千万,亿万的豪宅的房产税,大家就可以设想了。

美国也有很多合法逃税的方式,但是和自己拥有的所有财产相比,那是很少部分,无关痛痒,一句话,偷税漏税可以,但是很难不被政府抓现行,其后果影响很大,损失也巨大,不然那些富人是笨蛋吗?他们肯定要争相逃税了。就这样美国还有专门研究合法逃税的人员,告诉人们怎么合法逃税呢,好玩吧?

所以美国人不仇视富人们,他们的富有都是几代人不断努力工作的结果,从一个小公司到大公司,很难一代人就完成(像比尔盖茨之流是奇迹人物了),往往经历几代人像狗一样辛苦工作换来(大公司我不知道,但我看到很多中小型公司老板工作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而且事事亲为),每一次法人的更换都需交纳了很高的遗产税,大家还有什么理由仇富呢?其次这里的富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也无法了解他们生活的具体细节,而且他们也不飞扬跋扈,新闻上也就很少报道他们,大家就更难了解了,这就是美"富二代"不流行的缘故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93639/
1
上一篇二手房销售技巧(二手房销售技巧卖房买房)
下一篇 遗产税如何征收(遗产税如何征收2020年9月)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