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叫过金利来大厦!
拍卖观察在沈阳太原街一座建于九十年代初荒废近30年的商场终被法拍,你还记得这是哪吗?有人知道商场的名字吗?#城市记忆 #航拍 #司法拍卖
00:08#广州头条#广州老牌酒家大同酒家又将搬迁
近日,位于广州中信广场的老牌饭店大同酒家发出通告,由于租约到期,将原设于中信广场的大同酒家搬迁至体育东路金利来大厦五楼继续经营。据告示称,中信店于3月20日结束营业,安排闭店搬迁,金利来新店装修后将于3月底重新营业。
中华老字号的大同酒家创立于1938年,距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深受广州人的青睞。大同酒家多年来自创了一批有特色的粤菜和点心如:“大同脆皮鸡”、“红烧鲍片”、“金牌烧乳猪”、“红烧大群翅〞、“娥姐粉果”,“大同虾饺皇〞、“干蒸烧卖”、“大同蛋挞”等曾都是大同酒家的招牌名菜和名点。
1993年大同酒家被国家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大同酒家与长堤大马路的大公餐厅和大三元酒家合称为广州“三大”特色饭店。
据悉,许多心仪老大同酒家和著名粤曲茶座的老街坊们,老址情怀尤为浓厚,最大的愿望是能让这老字号酒家回迁到沿江西路老址复业,那就是最圆满的事情。
2009年,嵊州国商大厦花560元买的金利来皮鞋,穿了有个10多次吧,鞋底断了,竞是纸板做的,老百姓对谁评理去?
#正能量#近日,一位顾客提着拉杆箱来到德百大楼箱包商场,说箱子长时间不用了,密码忘记了,听朋友说德百的员工会开密码锁就过来了。箱包商场金利来专柜店长张德晶热情接待顾客,并帮其打开密码锁,顾客十分感动,连声道谢。
广东梅州,男子4岁丧父11岁辍学,还被嫂子赶出门,每天花费不超50元却捐12亿。
在2018年12月18日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霍英东、曾宪梓、马万祺和王宽城等港澳企业家入选了改革先锋,内地企业家入选的有马云、马化腾等等。
曾宪梓是著名的企业金利来集团的创始人,虽然现在已经是亿万富豪,但曾宪梓的童年十分悲惨,4岁父亲去世,由于穷11岁只能辍学做农民,后来家乡解放曾宪梓受到了国家的照顾完成了学业,所以曾宪梓立志要回报祖国。
毕业后本来想投靠在泰国做生意的哥哥时又被嫂子赶了出来,好在有勤劳的母亲和贤惠的妻子的安慰和支持,最终通过艰苦创业获得了成功,曾宪梓说自己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去过卡拉0K,不抽烟、不赌博,不喝酒,给自己定下的要求就是每天的花费不超过50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拿出更多的钱回报祖国。
如今的曾宪梓在祖国的教育、体育、航天、科技和医疗等等很多领域累计捐出了12亿,曾获得了“中华慈善奖”和“大紫金勋章”,名字还命名了第3388号小行星,而且曾宪梓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只要公司不破产,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会一直回报祖国!
曾宪梓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州梅县,小时候家里实在是比较穷,父亲没有办法和朋友一起去泰国做谋生,但非常不幸的是在曾宪梓4岁的时候父亲意外去世,曾宪梓只好和母亲哥哥相依为命,日子过的更苦了。
但母亲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曾宪梓上了小学,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16岁的哥哥也去了泰国跟着叔父做生意,11岁的曾宪梓只好辍学在家做农活了,几年后,新中国成立,梅县也解放了,曾宪梓受到了祖国的照顾免费读起了初中,有了读书机会的曾宪梓非常珍惜和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梅州的重点中学以及中山大学,在校期间曾宪梓多次暗暗发誓如果将来有出息,一定要回报祖国。
1961年大学毕业后的曾宪梓本来是被分配到了广州农业科学院工作,但后来哥哥叫曾宪梓去泰国一起发展,曾宪梓来到泰国认真的和哥哥学做生意,非常刻苦和努力,刚开始没有地方住只好住在哥哥家,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嫂嫂开始不满最终把曾宪梓赶出了家门。
1968年,34岁的曾宪梓来到了香港,母亲和前几年嫁给他的妻子也来到香港,当最初还是没有房子住,手上也没有什么钱,还好有叔父给曾宪梓汇了1万港币,曾宪梓租了一个宽敞的地方,又可以住人,还可以做点小生意。
由于之前在泰国跟着哥哥做过领带生意,曾宪梓于是开始做起了领带,在母亲和妻子的辛勤工作下,曾宪梓的领带生产出来了,但要卖出去才行,曾宪梓于是自己每天都出去推销,但由于没有名气,经常被拒绝。
领带必须要卖出去,要不然一家人就要喝西北风了。那段时间是曾宪梓又一个艰苦的时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曾宪梓的领带慢慢的畅销了起来,在1970年,曾宪创立了金利来有限公司,建起了领带加工厂。
为了让金利来形成一个质量过关的品牌,抢占高端市场,曾宪梓把当时香港最好最贵的领带买回来拆开研究,通过不断试验,终于让自己的领带质量、款式达到了领先水平,很快就成为了香港领带行业的前几名,“金利来,男人的世界”广告语让更多的消费者印象深刻, 到了1992年,金利来就在香港上市成功。
等到祖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曾宪梓马上回到了梅州给中学母校捐赠了新的教学大楼,以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曾宪梓后来陆陆续续做了很多慈善,所以获得了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4岁丧父11岁辍学,还被嫂子赶出门,每天花费不超50元却捐12亿,曾宪梓是一个感恩的人,经历过贫穷,才懂得珍惜,一个懂感恩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客家#
浙江第一悬案,凶手25年连续七次作案,浙江警方锲而不舍,但一直难觅真凶。一位33岁的重庆民警,只用3天就找出了犯罪嫌疑人。
1995年12月6日凌晨,宁波市绿洲珠宝行发生一起特大案件。
案犯潜入商场六楼顶层,切断总机房电话线,凌晨0时50分,沿电梯井道下来,进入一楼营业大厅,用钝器袭击保安,并用现场电线和带入的背包绳,捆住两名保安,撬开黄金饰品柜台4只保险箱,劫走价值160余万元的白、黄金饰品(重约11公斤)。
逃离现场时,持枪将两名保安打死。
警方初步判断,凶手应该有入伍经历,尤其是在捆保安的军用背包带上,发现了部队印章。但在调查了宁波6000多名军人之后,没有找到线索。
现场还留有一把骨柄尖刀。经专家鉴定,这种老虎一般生活在越南、缅甸交界处。
警方通过分析弹壳,确定编号为“52·22”,它是由苏联托卡列夫枪击发,大量出现于苏联援越的越南战场。
两条线索指向了同一个目的地——中越、中缅边境。
但面对山水相连、长达3000多公里的茫茫边界线,浙江警方只得无功而返。
1998年4月7日凌晨1时,绍兴市区供销大厦再次响起枪声。
案犯蒙面从供销大厦后墙爬上三楼窗户,钻进大厦内,在二楼商场珠宝柜,与大厦保安人员遭遇,向保安射击后,逃至三楼,从事先捆扎好下挂绳索的窗户爬窗逃离,将部分作案工具遗弃在30米外的小学花坛边。
案犯使用的弹壳编号同样是52·22。
从现场丢弃的头套分析,应该是一条小女孩穿的秋裤改作的,凶手很可能有一个女儿。
现场有一根消声器,通过拆解,发现了几十枚用于消声的剃须刀网罩片,警方一边惊讶于罪犯的动手能力,一边派人去排查这些网罩片的来源。
最终确认,生产厂家就在浙江诸暨。
罪犯具有五金加工技能,而且很可能就是浙江人,排除了其他省份流窜作案的可能。
2004年1月22日,农历大年三十,凌晨2时30分,诸暨市第一百货大楼发生一起大案。
案犯从第一百货大楼后面围墙,沿电线爬墙进入3楼营业厅,下到2楼,将值班的保安先后用尖刀和枪击伤后,因枪卡壳,案犯沿原路逃离现场。
现场丢弃了一支卡壳的枪,打开弹夹一看,里面编号赫然是“52·22”,枪管消声器里有剃须刀网罩片。
这无疑证实了宁波绿洲珠宝行案、绍兴供销大厦案、诸暨第一百货商店案皆是一人所为。
大年三十,凶手肯定不会跑太远作案,要么在诸暨有落脚点,要么就是诸暨人。
专案组迅速进驻诸暨,派出300名警力,发动2000多名干部群众,在诸暨展开多轮地毯式排查。
但要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寻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2007年11月6月21时05分,嘉瑞珠宝诸暨连锁店代班经理马某发现,二楼值班室后窗右侧有火花,看到有根电线露着铜丝,正在冒烟。
警方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判定为一起以高压电袭击值班人员、抢劫珠宝店的未遂案件。
这时,吕警官不停地在案发现场徘徊,不一会儿,他对同事斩钉截铁地说:“一定是他做的!”
老吕说,从串并的案件看,犯罪嫌疑人只抢劫珠宝,没有其它违法行为,相当谨慎,几乎从未进入过警方的视线。
“作案前往往要谋划好几个月,作案时一旦发现一点风吹草动,就马上收手逃离。”
嘉瑞珠宝案正好符合这些特征。
2016年7月,浙江省公安厅成立专案指挥部,建立了综合组、生物检材突破组、视频突破组、指纹比对突破组、嫌疑人群排查突破组、数据建模分析突破组,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生物检材排查组”率先立功,认为嫌疑人很可能是当地“徐”姓家族成员。
就在诸暨警方对当地徐姓男子展开排查时,“指纹比对组”也传来好消息。
2017年3月,公安部组织全国10名指纹专家赴京,对宁波绿洲珠宝行现场提取到的一枚指纹进行比对。
这枚指纹提取自“金利来”火机上,是案犯自制的点燃器。它的纹线模糊,极难辨认,比对难度很大。
33岁的重庆市刑侦总队指纹技术民警易昭伟,仅用3天时间,就在5000余万份指纹样本中找出了犯罪嫌疑人。
专家组的争论异常激烈,经过了半天的研讨,终于达成一致。
2017年3月29日,警方在诸暨一家棋牌室将徐利抓获,浙江第一悬案就此告破。
徐利,45岁,出生于浙江台州临海,已婚,妻子是诸暨人,生有一女。他心理素质强,被捕时都没有一点表情变化。
落网后,徐利如实交代了作案经过,同时还交代了另外三起杀害两人、抢劫价值90余万元珠宝的犯罪事实。
从1993年到2007年,他计划周密,冷酷果断,共作案7起,杀害4人,抢劫价值260余万元的珠宝等财物,用赃款买了豪宅,娶了“校花”妻子。婚后嗜赌成性,赌输之后就去抢。因为最后三起案子都未得手,侥幸逃脱,他害怕事不过三,收手隐藏。
事后,重庆民警易昭伟被公安部授予个人一等功,入选全国刑事技术第八批青年人才、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家组成员,获评“全国公安百佳刑警”荣誉称号。
继续跟孩子讲:
既来之则安之。旅行的好、是开拓视野,跟不同的人聊、看看不同人的生活状态,获得启示反思人生。绝大部分人都是一天干8小时,月工资2000$,这是真实的常态,妈妈刚辞掉的工作也是这样,月收入超过1200$就必须交税,年10万以上的要交50%,到手的税后收入才是可以自由支配的钱。假如是自己,想想如何计划生活。世界80%财富掌握在20%人手里,穷人是多数,收入在减少、物价在上涨,要想维持现状、必须不断挣钱,节省才有积蓄,钱总有花完的一天。
这个世界熙熙攘攘,人们忙啥呢?都是为了挣钱、为了生活。
记得爸妈刚上班的时候,只有一件军大衣。拖鞋穿烂了,买不起,等攒够了,去王府井百货大楼,给爸爸买了一双,他又跑回去退掉、换成一双女款给妈妈…
1992年,表现突出提前半年转正,妈月工资128元、爸123元,不到月底就没钱吃饭了。23岁结婚,没钱照婚纱照,在职工食堂30元请厨师做饭,请了些同学,凑上来的份子不够聚餐费用,用大学当家教的钱倒贴。作为新郎,爸喜欢一条“金利来”名牌领带,128元,比他的工资还高,我们因为这个吵架生气,爸说:“将来我要是穷死,就用这条领带上吊!”
婚后几年都没房,住办公室临时宿舍、没有厨房没有厕所,睡的是箱子,煤气罐在床头2米处,一旦泄露就没有后来了,更不可能有你们了,水桶当马桶、大小便要每天倒掉…
等你们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要自食其力了,才是一个坎儿,会遇到人生中的种种憋屈,真的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