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购买改善型新房,是否应该加些杠杆换个更大的,而不是按刚好够的价位买?背景是近期置换了名下所有住房,刚好够买北京悦府两套,134和157的,考虑到前期换房时都是贷了些款,加了较多的杠杆,才吃到了房价上升的红利,才有进一步改善的本钱,所以想问下在经济环境不太好的情况是否可以适量加些杠杆,这样157可以升级为185的,一来住得更舒服,二来相当于在保值房里存一些钱,当然要有一些贷款压力。本人国企工作,工作稳定,人到中年,未来孩子可能在6-8年后考虑留学,所以在加杠杆累计些房产增值的资产和不加杠杆把钱存下来中纠结,焦虑点是即使未来优质新房稳定增值,但有必要像过去一样自加压力每年偿还不少房贷?但靠每年存钱是否还赶不上通胀的速度。
回答:
1.经济环境不太好是实情,但这几十年什么时候好过啊,哪年不是磕磕绊绊过来的?反正从我入行也就好过那么几年,还都是在经济危机之后。是否加杠杆看月供能力,确保没风险的话就尽量一步到位,省的以后还得折腾。但也没人能保证房产一定增值,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别太激进。
我是认为这一两年是政府救市期间,北京作为标杆应该不会跌。从长远看房产也是抗通胀的主要工具,但也别以前些年的暴涨当成长期化的必然,不太可能了。
2.新房我不熟,北京悦府从楼面价和限价上来看还可以,开发商能够不赔钱。华润又是央企,所以理论上只要不太过分的话就应该能保证质量。
但也别轻易给定性为“优质”了吧,连开发商自己都不敢,这么捧他们怕他们骄傲。毕竟是限价时期,他们没多少利润,很难说优质太多。或者说地段儿是挺优质的,地块虽然开发有些难度但也说的过去,还可以,相对其他新房算还不错的。
3.总之我认为北京悦府在新房中应该是不错的,其他的资金方案看自己的判断了,别太激进。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私信”即可。
北京还不至于,北京只要又换房的就不愁卖。
房子销售确实很难,朋友的三个中介门店都关了,从今年过完年开店,到现在,一套都没销售,购房者不见了,4月关第一家门店,6月关第二家门店,最后已经是很多年前开的,今年过完年,还是有几个老主顾来看,最终还是觉得房子的位置,户型欠缺,没有买。每月的房租几大千,员工工资,水电费,都是在倒贴,没办法,只能关门。改行开了一个洗车店。
#北京头条# #买房# #北京身边事# 房子可以互换吗?怎么操作呢?
具体情况:
A和B同住一个小区,在一次遛弯时他们聊起了房子,都想换房。A想在小区内换一个2居室,方便打扫卫生;B因生二胎想换一个3居他们俩一聊发现他们可以互相买卖,但不知道怎么办理。
找到小玖玖说明自己需求及情况:都是家庭名下唯一住宅且满5年,A家房子150平,B家房子85平。小玖玖告知可以买卖或者直接互换,A和B就问互换怎么办理。
情况解析:
(1)互换(置换)无需办理购资和网签
(2)流程:买卖双方签署置换协议
1过户前通过银行监管差额资金
2交税过户(A房子差额增值税及缴纳两个房屋政府指导价差额部分契税)
3提供新房本照片解冻资金
(3)材料:
①A夫妻双方身份证、家庭户口本、结婚证、房本、契税票
②B夫妻双方身份证、家庭户口本、结婚证房本
我住在通州,孩子今年4年级,想把通州的房子卖掉,在东城换一下小两居或者小三居,预算600-800万。我们在北京只有一套房子,换房是为孩子升学考虑,自己理解属于刚需选择,工作通勤方面,换房之后,我会近一些,我老公跟原来相比变化不太大,会远一点点。疑问:
1、今年教改和房地产的控制影响,东城的房子还能买吗?下跌的风险怎样?
2、如果可以换到东城,为降低升初中的风险,我觉得龙体学区和东直门附近是2个比较合适的选择,东直门(二环外)房子更新一点,学校风险比龙体稍高一些,此时换房,考虑以后常住以及六七年之后也有转手的可能,所以想尽量选择较新的、格局较好的房子,以选房为主,章哥看,这样考虑是否正确?
回答:
1. 今年的教改,对房地产的影响不大。或者可以这么说,在战略上很重视,但在战术上还没有太大的动作。也就是说,给了市场一个预期,学区房价格不能失控,但到目前为止,所出头的政策还不算太大力度。
东城的房子,有需求该买就买,本来这里也是之前教改力度最大的,也是最均衡的,今年也就没受到什么影响。至少没什么利空,或许还有些利好。
下跌的风险,政策的不好预测,只能说只要不向其他区(朝阳丰台)开放资源,那就没什么太大影响。简单说就是只要不恢复可以跨区报名,不把师资和其他区交流,那就影响不大。
再一个风险就是2023年高峰期之后,或许购买学区房的需求会大幅减少,有可能影响到房价。但也不会太多,以东城来说10%吧,最多15%。再多了没什么道理,本来一共30%左右的溢价率,总不能降到丰台的水平吧。
2. 600-800,这跨度有点儿大了,一间房的价值了。
跨区转学不好说,这得看教委怎么派位了。如果是直接幼升小的话,那龙体的风险更低,跨区转学说不好,都有可能跨学区,那如果从龙体派到永外就不合适了。这最好先咨询教委,能确定不跨学区就踏实多了,我也不清楚现在什么政策。
房子倒没什么,东城普宅的保值性都差不多,比西城海淀的均衡多了,没什么太突出的。这就凭个人喜好选吧,800万来说买个小两居有可能,尽量选择板楼户型好的就行,保值相对强。
3. 这没什么不正确的,有需求该买就买,从现在的政策来看风险不大。只是最好先问清楚怎么派位,然后再定学区。
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点“私信”即可。
今天正式入住新家。
叫了四次货拉拉,平常坐公交一点点搬运行李不知道多少次,今天总算基本上搬完入住。从换房到装修到搬家,历时近一年,真是一个系统工程。到北京17年,搬家5次,卖房子就有3次,我已经折腾累了,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折腾房子。
别看我最近两年好像轻松一点,之前确实也很拼很辛苦。读书一直到博士后出站,总共在3家单位工作,1家机关,2家高校,当中有很多折腾。本人为人宽厚,其实也嫉恶如仇,到了这个年纪,基本上能与这个世界鹭港相处了。也就是说,与这个世界激烈碰撞的年纪已经远去了。
余生,要不断地舍弃一些什么,还要再追求一点什么,我会在新家里面做出新的思考。
孩子在工大附小四年级,学科成绩非常出色,体育文艺也很卓越,各科老师都给予很高评价。有老师建议我们准备一下怎么参加北京中学的点招。想问问您有没信息渠道,如果换房转学北中那边,初中是否可以入学。主要需求是小升初入学北京中学,看看房产怎么操作。
回答:
1、北京中学,我没有信息渠道,但应该是直接让学校老师给推荐。这是我从网友留言看到的,人朝的家长,然后是孩子的班主任提出去参加北中的选拔。因为人朝好像不是北中名单里的,得单独报名。北工大附可能也不是北中名单吧,朝阳区一共就20所小学,其他的都得单独报名。我没有信息渠道,只是道听途说的这些,供参考。
2、还是让班主任给推荐吧,五年级进行选拔,理论上是从朝阳20所小学中选拔,由学校推荐,一般招6个班120个孩子。相当于小升初,学籍在初中时转入。
中学的就是1+3选拔,这应该是面向朝阳区。但比较难了,因为牛娃已经选的差不多,多数都从本校小五班中产生,剩余名额不多。所以还是尽量以参加小五班选拔为主吧。
3、北京中学的本校是点招制,原则上没有学区房。只有一个旁边的首开龙湖天璞勉强可以算,但应该是只接收一手房的业主,二手房的悬,未必能进入本校。而且龙湖天璞挺贵的,1500万起,没有小户型。
其他的北京中学分校到现在还是挂名校,意义不是太大。一分校是明德和楼梓庄中学合并的,二分校就是94中朝阳新城,三分校是八十管分常青藤改的,和小五班这种点招两码事儿。
所以别考虑用房子进北中了,进了也不是好班,或者只能进分校。还是参加小五班选拔吧。
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点“私信”即可。
北京限制二手房挂牌价格,海淀29个小区开始试点,对于北京楼市走势影响如下:
1、限制挂牌价格,大多业主取消挂牌,成交量断崖式萎缩;
2、对市场心理有严重影响,实际成交房价短期影响较大;
3、二手房流通性变差,本区换房和跨区换房受到急刹车式抑制;
四季度,北京楼市毋庸置疑已经进入价格下行通道,建议无论买房还是卖房都可先观望市场行情变化,地区指导价调整政策也已经在路上。
我是60岁退休的,干了整整40年工作。去年3月退休后,4月份开始拿养老金,7330元。
毕竟已经退休,什么也不用干,还给发这些钱,心里还是挺感恩的,谢谢。
只是,孩子要换房。
面对着北京的房价,稍微合意的就达10万元/平方,我一年的养老金,只能买一平方米。
哎!
拍完《蜗居》之后,海清拿出600多万在北京买了一套150平的二手房。柳岩不解地问海清:“你妈没有告诉你,结婚买房是男孩子的事吗?”
海清说:“我从小就是当男孩子被养大的。”一句话说完,场下掌声雷动。
据说那600多万可是海清30年的积蓄,也算是买房不易了。而她在剧里饰演的女性角色不是拼尽全力买了房,就是一直走在买房的路上。
2007年,《双面胶》,买了房,却闹得鸡飞狗跳。
2009年,《蜗居》,走在买学区房的路上。
2020年,《安家》,走在买房的路上。
2022年,《心居》,走在买房的路上。
要说最悲凉的,就属《心居》里的冯晓琴。学历不高,从外地来的上海媳妇,一结婚,就被老公劝着在家里照顾小的,伺候两个老的。住的房子虽大,没有她的名字,跟租来的一样,让她没有安全感,觉得是无根的浮萍。
所以生出了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执念,最后却因为大姑姐对她处处设防,逼得她拖着行李,就要离家出走,老公阻拦间意外摔下楼梯,一命呜呼。
之前的生活难吗?感觉她老公去世了,才是生活对她露出残酷一面的开始。童瑶饰演的大姑姐过得有多光鲜,冯晓琴就过得有多落魄。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活成童瑶饰演的那个角色,却一不小心活成了冯晓琴,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对老公絮絮叨叨,和婆婆、大姑子、小姑子推拉博弈,一地鸡毛,却始终提着一口气想要出人头地,成功破局。
所以艳阳满心期待,想要看看冯晓琴会如何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海清的经典作品有哪些#
#电视剧心居征文#
#我要上微头条# #北京头条# #北京身边事# 有个朋友,在北京漂泊七八年,体验了租房住的辛酸,租金不仅年年涨,还要频繁换房,最近产生了买房的想法。她虽然不是北京户籍,但具备北京购房资格。前期通过中介带着看了几个楼盘,位于四环至五环间的新楼盘,价格均在7—9万元/平米;位于五环至六环间的楼盘,房价也达到5—7万元/平米。这些楼盘虽然位置尚可,但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样的价格已远远超出她的心里接受范围和经济能力。所以,朋友改变策略,把目标投向了六环以外。
我们两人,利用三天的时间,马不停蹄,顶着烈日,冒着大雨,到六环外实地考察了五个楼盘,得到第一手资料,凡是大开发商的低密度楼盘,房价均在4—5万元/平米,也有3—4万元/平米的高层,但位置偏远,如果在此买房,无形中给上下班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朋友资金有限,仅有100多万的现款,如果到五环买房,就拿西北五环,地铁4号线安河桥北站旁的天秀花园为例,买套80平米的小户型二手房,30%的首付也需要200万左右,前期不仅首付需要东借西凑,后期还要还贷款,压力山大。
北京西南房山区六环外有一楼盘,房价在3.6-4万元/平米,配套完善,靠近地铁站,也有大型超市,但是位置有些远,到朋友上班的单位需要换乘四班地铁,用时将近2个小时,需要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买与不买,在哪儿买?这位朋友拿不定主意,正在纠结中。
朋友们,您认为买房和租房哪种方式更合适?假如买房,在五环内买?还是到六环外买?请关注留言给个建议[作揖][作揖][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