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面临房价上涨的区域有;
1,杨浦。
2,静安。
3,奉贤。
4,卢湾。
杨浦,市中心区,相对周边房价,房价在低位,目前房价91000万一平,仍有上涨空间。
静安,地理位置好,之前下滑得有点多,近期在楼市的回暖下,上涨了不少,目前房价84084元/平,上涨2.5%。
奉贤,房价在低位,奉贤的环境好,适合刚需客上车。目前房价是30158元/平,上涨1.5%。
卢湾,同样是,之前的房价下滑不少。但是卢湾是商业繁华地段,交通便利,楼市供不应求。目前房价101875元/平,上涨2.4%。
上海地铁1号线是上海最老的一条轨道。沿途经过闵行、徐汇、黄浦(卢湾)、静安(闸北)。贯穿上海南北,曾经在地铁线路稀缺年代,很多人都会尽量买房选择离1号线近一点。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地铁1号线,沿途各站周边的房价,是不是和你预测的一样?

#上海头条# #房产#
上海黄浦区二手房最新挂牌均价。
来看看上海黄浦区房价最贵的前20名都在哪里?
黄浦区因为土地出让等因素,区域内新房并不多,大多数房子都有些年份了,像卢湾城市花园临江一线豪宅都未能进前二十,我想大概也是年份因素吧,房子不像茅台年份越老越香。
#上海楼市# #房产# @四爷爱溜达
12月上海楼市现状;
1,3个区房价上涨,2个区房价不变,其余皆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2,房价最高是黄埔,13.8万一平;房价最低的是金山,房价2.3万/平。
3,下滑较大的区有,浦东,徐汇,普陀,松江。
4,房价超高10万一平的有6个区,分别是黄埔,徐汇,闸北,长宁,卢湾,虹口。
5,上个月的成交量下滑11%,整体表现低迷。
#上海头条# 上海各区房价排行:

1、黄浦区:138092/㎡
2、闸北:114686/㎡
3、徐汇:110641/㎡
4、长宁:102453/㎡
5、卢湾:101875/㎡
可以看到,上海的房价今年开始普遍都是持下降趋势,只有奉贤和杨浦以及静安三个区是上升趋势,但是上海的房价一眼望去,只有四个字:高不可攀。
上海这样的房价也不愧是魔都,配得上它的外号,上海,作为全国时尚之都,汇集的都是精英人群,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房价其实并不在话下,想买也只是大手一挥而已,加上上海的气候以及上海的教育,现如今都是国内遥遥领先的大都市。
也因此,上海也吸引了很多港台明星,想近几年刘嘉玲、张柏芝等香港明星都纷纷定居上海,无非是看中了上海的发展,和上海的教育。
尽管上海最偏僻的金山区以及崇明区房价只需要2万多一平,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更不用说上面前五的高达十几万一平的中心区域,可见,上海真的是富豪的天下。

你能买得起上海哪个区域的房子呢?
#当下拆迁,谁得到的利益最大# 当然是政府与房产商!否则上海的黄浦区(原卢湾区地位)8年了没有回迁到原址安置?而且动迁或征收时补偿款与周边的商品房价相差很多?我区域房屋是解放前父辈靠勤劳至富的钱才有的,为什么到现在被征收再次分配!要买周边的商品房也买不到?而且被征收的区域要建3处楼房?[流泪][流泪][流泪]
【2017年-2021年 上海市中心二级房屋旧改情况信息汇总】#上海头条# 旧改对房价有多大影响呢?
1992年,卢湾打浦桥斜三基地“毛地出让”,中海拔得头筹,上海市中心大规模旧改拉开序幕。
2019年,上海旧改全面加速,上海市中心成片二级以下旧改进入加速决胜阶段。

2020年全年,上海完成旧区改造7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5万户,旧改目标超额完成。
虹口区:超1万户
黄浦区:67万方,3000多户
杨浦区:征收1万户
静安区:32.64万方,2.5万户
2021年旧改工作计划完成7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4万户。
二级旧里是指普通零星的平房、楼房以及结构较好的老宅基房屋为二级旧里。
比二级旧里更差的房屋是一级旧里,如低矮破陋的危棚简屋,统称棚户区。
比二级旧里条件好一点的住宅是50年代建造的职工工房,一般没有独立卫生间,厨房。一般是砖混结构,层数为4层或5层。但不称之为三级旧里。
粗略统计一下
去年上海光黄浦区动迁户将近三万户。
大的动迁基地有福建路地块、建国东路地块、福州路地块、厦门路地块。主要就是南京东路以北苏州河以南,还有老卢湾的徐家汇路以北复兴中路以南,基本都拆的差不多了。

保守估计一下
每户四百万的动迁款
三万户1200亿
2021年,上海新房累计成交金额5819亿,同比增长9%,二手房累计成交金额9282亿,同比下降8%。
一个老上海给的排名:浦东例外。老黄浦、老卢湾,老静安、徐汇、老南市、长宁、虹口、普陀、杨浦、闸北、浦东、闵行、宝山、松江、嘉定、青浦、老南汇、上海县、川沙、奉贤、金山、崇明。
如果按房价来排:黄浦(卢湾、南市)静安(闸北)徐汇、长宁(普陀)、虹口、杨浦、浦东、闵行,宝山、松江、嘉定,青浦、奉贤、金山、崇明。除浦东有争议,其他差不多吧。可惜现在市中心的豪宅里住着的却是全世界的精英,反而老上海人正在外。#上海# #上海资讯# #上海楼市#
#上海房价# 2021年02月上海各区在售新房成交均价出炉——
徐汇:106,742元/㎡

长宁:98,704元/㎡
闵行:84,854元/㎡
奉贤:31,577元/㎡
宝山:48,174元/㎡
金山:24,273元/㎡
虹口:108,155元/㎡
浦东:88,605元/㎡
松江:44,306元/㎡
青浦:44,284元/㎡
黄浦:136,877元/㎡
嘉定:37,844元/㎡
南汇:43,792元/㎡
静安:109,322元/㎡
杨浦:97,710元/㎡
卢湾:156,319元/㎡
普陀:92,277元/㎡
崇明:27,343元/㎡
都8万,你会选谁?
①表面上看都是8万,那就假设真的都是8万,也只能认为都是8万,数据会骗人但是有时候也不会骗人。假如黄浦、静安、长宁、杨浦,房价均价都是8万,你会选择谁呢?
②黄浦区在合并了南市区(2000年)、卢湾区(2011年)之后,成了真正的腹地核心区,估计很多人当仁不让会选择黄浦区。第二可能会选静安区。最后在长宁和杨浦之间看哪里方便。现在难得的是老大哥黄浦区和小兄弟们站在一起玩,人们还是有点兴奋的。

#房价##上海身边事#
继续分享黄浦区板块简介。
①人广-南京东路板块
人广-南京东路板块,以行政文化中心和旅游商业为主,住宅较少但梯度明显,从300万的使用权房至1500万的大面积商品房都有,单价区间在8-10万之间。板块内的商业和交通很发达,曹光彪+格致初的双学区、长征医院和仁济医院西院就在人民广场附近。
②新天地-淮海中路板块
新天地-淮海中路是上海市中心的繁荣商业街区。作为上海大都会的城市名片,城市界面高端洋气。板块内除了淮海中路附近有一些老大楼和老公寓外,次新楼盘以大平层豪宅为主,不少为港资和外资开发,受到富豪和明星的青睐,如鼎鼎大名的翠湖天地和凯德茂名公馆。总价区间很高,1500万是门槛价,3500万以上乃至上亿的豪宅都不稀奇,代表上海楼市的巅峰。板块内的医疗资源是顶级的, 有上海综合排名最高的瑞金医院和大世界附近的曙光医院。板块内的公立教育一般,没有好的学区,不过业主人群普遍选择让后代接受海外教育。

③黄浦滨江-董家渡
黄浦滨江-董家渡一带与外滩一脉相承,与陆家嘴隔江对望,是市政府和黄浦区重点打造的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董家渡区域内正加快组织旧改拆迁工作,向东打造国际金融城,向北承接豫园板块历史风貌区,是黄浦区未来最大的看点。黄浦滨江,也就是南外滩区域已经破旧为新,城市界面高端大气,住宅都以黄浦江景为卖点,总价区间较高,在10-12万左右,总价普遍在1500万以上。绿城黄浦湾、华润外滩九里、金外滩花园等已然撑起了新的一片江景豪宅区。
④五里桥-打浦桥
五里桥-打浦桥是以前所谓的”南卢湾“区域,住宅比较密集,容积率高。老破小、老大楼、普通住宅都比较多,总价300-1500不等,单价区间在8-12万左右。年轻人喜欢”打卡”的田子坊和打浦桥日月光就在板块内,商业较为发达。
⑤世博滨江板块

世博滨江是黄浦区最南侧的滨江板块,为2010年世博会浦西园区所在地,整体城市界面较新。一些05年以前的楼盘如融创滨江壹号院、耀江花园等依旧经典,也有少数顶级豪宅如黄浦滩名苑,总价在3500万以上。滨江景观的稀缺性和全新的区块建设,让世博滨江成为黄浦房价的第三极。板块内医疗和教育资源丰富,如第九人民医院的口腔科和整形外科全国驰名。上外黄浦小学+大同初级中学的双一梯队学区组合,带动周边楼盘均价达到10w以上。
#上海楼市#
【郑州区域篇4滨河新城】
文章中有好多关于房地产的关键知识,非常非常值钱,一个文章多个话题,请您一定认真看完,收获会非常非常大,麻烦您先给我点个赞,关注下。
第一,仔细看看滨河,滨河确实很好,这个区域面积很小,但很值得研究。
滨河核心区域以铁路为界,分为蝶蝴与福禄湖东西两个区域。再按照开发时间的顺序分为南北两区。经南十五路以南是另外一个区域,也就是我们将滨河分为五个区域,其中蝶湖东北角是核心商务区域,周边开发有滨河最贵的住宅,康桥美卢湾。蝶湖南侧区域尚未开发,可以预见以后地价不会低。

福禄湖区域。北区住宅用地规模很小,是已经建成的区域。南区是现在聊的最多的区域,经南十五路以南的住宅用地尚未开发。整个滨河规划非常合理,板块不大,容积率不高,配套齐全,居住舒适度确实不错。之后蝶湖边上的摩天地标将是机场到市区沿途的亮丽风景与热点话题。
蝶湖与福禄湖周边的商业金融规划,也使区域形成双重商业辐射圈,区域内的生活、工作非常便利。朋友们,说的公众号上快把滨河说成宇宙中心的传说有很多怀疑,不知道对不对。先说说网传必买滨河的六大理由,其中第一条理由,滨河是全区低容积率,所以是纯改善区域,还有人发明了个词叫顶改区域。全区低容积率是非常大的利好。滨河是北龙湖外紧临近核心区的唯一低容积区域,但你见过纯改善盘有那么多小户型的吗?开发商前期策划都白做了吗?为什么设计那么多小户型。所以如果是刚需,能买个低容积率小区当然不错。但如果纯改善,我觉得这话是纯扯,至于顶改那只能呵呵。第二条理由,城市向东南发展。东有郑开同城,南有港区和郑许同城。滨河作为靠近郑州的最中心地带,以后是超大城市的中心。咱先不说城市向哪发展。也不说融城能融个什么样子。就说见过哪个大都市的中心区域被高架铁路包围着?还就那么大一点地方

第三条理由,全区无安置。滨河安置确实少,但也不是没有。第四条理由,经开产业郑州最强。这句话本身没毛病,还激发你的想象力。而我想说的是,支撑房价的不是产业,是区域工作者的收入水平。区域发展需要看产业类型,所以产业与房价、与区域发展有关系,但也不是联想那种简单关系。第五条理由地标。如果地标顺利建成会带动区域形象,拉高地价与房价。第六条理由:地王窝。地王与市场有多大关系呀?我估计你不知道多少公司,土拓和营销互相看不顺眼。
所以这六大理由不是没有道理,但全信那就傻了。
第三,我们客观的看一看滨河。研究滨河要开大地图。第一个角度,滨河是经开区的一部分,是机场高速、南四环、东四环、南绕城的围合区域,北侧是经开老城,东侧是经开国际物流园区,经开在东区的南侧,郑州的东部。

第二个角度,经开在东区的南侧,郑州的东部。地理位置和配套政策对经开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利好。地图中灰色和暗红色的部分是产业与物流用地,经开的产业确实发达,远超高新区。高新区除了几个大户外,都是民营互联网、电商、软件、通信企业。经开更多的是制造与物流企业,经济实力强劲。
第三个角度,整个经开区那么多的企业。老经开住宅用地有限,物流园太偏、太远。
滨河的规划优势使置业滨河成了很多经开客户的选择。由于靠近主城,低容积率规划等优势,加上持续多年的火爆宣传,使商住开发面积只有管南三分之一大小的滨河客群辐射范围与常西湖相当,但辐射区域客群的选择几率较低。
滨河与管城基本接壤,十几分钟通达东站、北港。有限的一部分这些区域的客户会选择滨河置业。至于其他几个区域,二七区很小一部分改善客户无房可选的时候也会选择滨河。滨河现在看起来仍然比较荒凉,但区域内道路体验仅次于东区。

随着郑州人口增加,地标施工与落成。滨河越来越好,是无需辩驳的可见事实。
第四,扯一下未来,未来不像盖房子那么简单。王健林说过,做住宅的是小学生,做商业的是中学生。补充两句,做产业的是大学生,做金融的是研究生。在上边还有个校长。经开,想抱最大的梦想,以最大的努力做一个未来生活的梦幻之城。但竞争激烈,万物皆待更新的年代,从一般的到好的,从旧的到更新的,从现在到未来,从更迭到永恒。经开好,滨河好,但都面对竞争。滨河太小了,只有管南两个项目那么大,而且还被高架与产业隔开。住宅方面,各区也都有自己心中的滨河。在全国二线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今天,各区都在做自己的科技园区,更何况经开与高新面对的对手都是最牛的那个区。制造业是经开的强项,但长期看,制造业一定会迁出主城,经开老城的土地腾挪后也会有项目入市。

滨河会越来越好,但绝不是很多人形容的宇宙中心。不是大郑州中心,不是城市副中心,甚至不是区域中心。但在地标建后,滨河将以靓丽的形象与人居环境作为都市生活的代表,成为郑州的国际形象门户。
@郑州投资俱乐部
以上就是我讲的滨河国际新城的一家之言,定有疏漏。您觉得好请点赞、关注、转发。谢谢您关注我。讲透郑州区域,给您真正的答案。
#郑州楼市# #我要上微头条# #微头条日签#
这个新名词未来会被大家熟悉:
医区房在未来十年将会替代学区房,领涨上海滩,成为各路富豪争夺的资源。
有人预测,到2025年,上海老年人将超过50%,达到1000万人(如附图)。
这是一个挺让人震惊的数字,很难想象,两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个超过60岁的人。
这意味着什么呢?
1. 这1000万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需要从另外一半年轻人交的养老金里领取。但除去没有工作的学生,家庭主妇等,也就几百万人,比例严重失调。

2. 现有的医院,养老院应该没法满足需求,需要继续扩建。
从这个数据,可以预估五年后房地产市场会有哪些变化呢?
1. 上海会持续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继续放松落户政策,让更多高收入者缴纳更多养老金,填补缺口;这会导致买房需求继续增加,房价继续上涨。
2. 离医院近的房子会很抢手,尤其是市区三甲医院集中的地段:住院难一直是上海的大问题,所以三甲医院集中的地区最有保障,比如传统市中心徐汇长宁,黄埔卢湾,虹口杨浦。
3. 大户型房子更抢手:随着7080后的父母达到7080岁,更需要在身边照顾,而自己孩子还在上学,那么三房四房的大户型需求量就会大增。这点今年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4. 没有条件置换大户型的家庭,会考虑置换同户型养老院附近的房子:儿女都上班,平时没时间照顾老人,而且养老院对老人的照顾和监护更专业,儿女更放心。住的近,方便老人回家一起吃饭看看孩子。

条友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补充。
想了解更多#买房# #选房# 技巧,欢迎关注@鸡蛋君楼市视角 。
徐家汇居然也挤不进上只角?那到底哪些地方算上只角?其实只要看一个标志---周围有没有老洋房就可以了。
在上海有一个始终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上只角"和“下只角"。 旧时"上只角"是指法租界英租界和公共租界的中区和西区,后来泛指上海市区富裕阶层聚居的地段。反之,则称为“下只角"。"上只角"除了必须是梧桐区这个标志之外,有花园和院子的老洋房则是最主要的标志。
单位里几个同事嘎讪胡,都比较谦虚的说自己住在下只角,有个同事家在徐家汇,现在毫无疑问是"上只角"啦,但老早底好像正好挤出“上只角"。从民国时期的上海地图可以看出,徐家汇确实在法租界以外,属于上海县辖境。但随着上海的不断发展,"上只角"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晚清至民国的百年风云际会,让上海一跃成为远东大都会。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的引进与实践,也让她成为“东方巴黎”。这些产生激烈的文化碰撞的区域,在今天,演化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十二处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最大的一片街区,地跨卢湾、黄浦、静安、徐汇四区,称作“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简称“衡复风貌区”。而另外几处包括黄浦的老城厢、人民广场、外滩,静安的南京西路以及长宁的愚园路这几个历史文化风貌区都属于“上只角"的范围。
而像长宁区的虹桥路,徐汇区的龙华,虹口区的山阴路,提蓝桥,杨浦的江湾历史风貌保护区,这些以前在"上只角”范围外的,现在应该讲都算得上是新的"上只角"地区了。
其实很多原本属于“上只角"范围外的地方,现在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如普陀区的长风生态区、武宁路长寿路区域,虹口北外滩,闸北的苏河湾,大宁地区,杨浦的五角场、新江湾,浦东的碧云,陆家嘴等地区,包括以前评价偏低的南市区现在都可以算得上是比较好的地段了。从这些地块房价的高低其实也充分反映出了这个变革。

另外 "上只角”“下只角"这个说法也并不全面,有不少上海市民住的区域其实是算不进“下只角"的,同时也挤不进“上只角”的。最典型的就是以前的徐家汇地区,像徐汇长宁和虹口还有很多区域都属于这种嵌档中间层的情况。曾有人提出过“中只角"的观点,但始终未获广泛认同。但我个人估计,上海应该有将近一半的人都算得上是这种情况,“中只角”很可能超过"上只角"加“下只角”的面积。
当下“上只角”“下只角”在一个日趋靠近的城市融合中,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今天,我们再去谈论上只角下只角,也只是想去回看一下历史,回看一下那个我们不知不觉中翻天覆地的板块与角落。
社会在不停的发展,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上海的“下只角”己成历史,越来越多的地方进入了“上只角”。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公园可休憩,上海正在变成一座越来越有温度的国际化的大都市!
#上海头条##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