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夏家胡同地块

十年前我们孩子准备来北京工作我表妹在夏家胡同那边给租了个房子挺好,当时是两千,那个楼都是那样的户型南面一个大卧中间也能睡人有卫生间厨房,去那找一下,需要我把详细地址发给你

半夜醒来一场梦,梦见在北京的日子。在夏家胡同住的那几年,与房东大哥处的不错。

#北京头条# 1月21日,北京迎来了一场大雪。每逢周末,是我回到丰台区家里的日子。

丰台的疫情严重了!本区的第一个病例,出现在离我家2公里的万柳园。万柳园东侧不远,就是玉泉营果品冷库,也有核酸阳性出现。以前每逢节假日前,这个冷库门前总是车水马龙,是交通拥堵的路段,这下总算是清静了。好在和疫情发生地,隔着一条宽阔的三环路,不然简直又像是在家门口了。

我回家时,是从北往南走西三环,不到万柳桥、夏家胡同就拐进来了。可我要出去的时候,万柳桥、玉泉营桥是必经之路。刷头条时,看到有人说:从夏家胡同站乘公交车被大数据监测到了,还有人说:开车在万柳桥调了一个头,开车经过玉泉营,都接到了居委会的电话,健康码也有问题。这真是愁到我了,我咋出去呀?难道要杀到西四环才能往北吗?大数据如果能根据经过中高风险区时间的长短,判断是否在此停留就好了,也减轻点儿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负担。

熟悉北京西南三环的网友有啥好建议?我周日要出去工作,不想被健康宝弹窗。#我要上微头条#

【#河北保定发现1例确诊病例# 】#关注新冠肺炎#河北保定市涞水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月25日发布通报称,1月25日,该县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系正在居家健康监测的从北京丰台区务工返乡人员。

具体情况如下:

病例,男性,43岁,系北京丰台晶冷冷库装卸工,现住涞水县一渡镇龙安村。1月20日从北京丰台返回,在家居家健康监测;1月21日核酸检测结果阴性,1月25日核酸检测初筛结果阳性,保定市疾控中心复核检测结果阳性,专家组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该病例活动轨迹:

1月20日下午16:10乘北京69路公交车从北京夏家胡同到六里桥东,16:30下车后步行至917路公交车站,16:57乘917路公交车,19:30到达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乘坐载客三轮车返回一渡镇龙安村家中。途中全程佩戴口罩,之后未再外出。到家后主动向村干部报备,镇村按防控规定要求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措施。(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保定涞水县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行程轨迹公布】1月25日,涞水县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系正在居家健康监测的从北京丰台区务工返乡人员。

具体情况如下:

病例,男性,43岁,系北京丰台晶冷冷库装卸工,现住涞水县一渡镇龙安村。1月20日从北京丰台返回,在家居家健康监测;1月21日核酸检测结果阴性,1月25日核酸检测初筛结果阳性,保定市疾控中心复核检测结果阳性,专家组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该病例活动轨迹:

1月20日下午16:10乘北京69路公交车从北京夏家胡同到六里桥东,16:30下车后步行至917路公交车站,16:57乘917路公交车,19:30到达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乘坐载客三轮车返回一渡镇龙安村家中。途中全程佩戴口罩,之后未再外出。到家后主动向村干部报备,镇村按防控规定要求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在此提醒广大居民,有在相同时间、地点与该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和共同乘车人员,请立即向所属地乡镇、街道和工作单位报告,配合落实疫情管控措施及核酸检测等。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消失(减退)等症状,请立即拨打120,由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发热门诊就诊排查。(冀云涞水)

你有没有一想起就感觉有些“心痛”的城市,就在那么一个瞬间,你在别人口中,电视里,或者其他途径听到这座城市的时候,心里隐隐约约会有心痛的感觉。

北京,是一座让我“心痛”的城市,2011年,一个人独闯北京,最早住在西南三环边上的城中村,一个下雨都没法走的地方,后来因为拆迁搬到了夏家胡同,那会儿合租主卧才700块钱,但我当时的收入也就三千多块钱,当时领导不喜欢我,分的门店都是郊区,天不亮出门坐车到西坝河,倒车去密云,有座位的时候远不如站着的时候多,赶上2012年北京大雨,五点从密云赶回市区,到家已经凌晨两点,也曾在雨中崩溃大哭,但好在都坚持了下来,后来从夏家胡同搬去南四环,再到良乡,也被二房东骗过钱,但在北京的日子是快乐的,休息的时候,可以溜溜胡同,星巴克待一下午,西单四处闲逛…仿佛自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悠然自得。北京对我而言,也是幸运的,因为换了领导,工作越来越顺利,慢慢的市场在变大,收入在提高,在北京的日子也就越来越少,但每次回去,还是最期待的,最夸张的一次,北京下大雨,我在山西出差,就想回去在阳台上听听雨的声音,但高铁都停运,不顾劝阻,买了大巴票,半夜到了河北北京交界处,司机不走了,找了拼车,赶回去,终于在凌晨两点的时候,回到家,赶上了这场雨的末班车,彻夜不眠,就在阳台坐着,听雨,竟然没有丝毫疲惫的感觉……

这是我生活了十年的城市,但却也不能融入的城市,如果买房算作留在北京的话,无疑我是留不下的,去年疫情,工作调动,离开了北京,走的时候,在西站我拍了一张照片,就像很多次出差一样,心里并没有特别难过,但走到半路,我才感觉,原来这次是真的离开了,以后再去北京,就是出差了,泪水控制不住的流下来,有不甘,有不舍,也有无可奈何。

转眼,回来已有一年多了,北漂十年,我用所得在厦门买了房子,可是没有任何的欣慰感,这座我一直路过,从未停留,也没想过停留的城市,最后成了我的落脚地,她的美好我需要慢慢去发现,但前十年的热情已消失殆尽……

1912年,12岁的董竹君被父亲卖到红楼,两年后,与夏之时结婚。没想到夏之时离开她时,却递给她1把手枪:若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你就用它自杀。

董竹君,出身穷困,幸得父母开明,送她念了几年书。奈何为生活所困,父亲含泪收了300银元将她抵押给红楼,做三年清倌人(只卖艺)。

然而,她很快得知,老板违约,计划让她接客。

自此,董竹君便开始自救,有意在客人中寻找良人,这时,她遇到了四川副督军夏之时。

然而,当夏之时提出为董竹君赎身,与她结婚时,却被董竹君拒绝了。

董竹君有自己的想法,她清楚自己出身不好,若是被夏之时赎身,日后很有可能被轻视,随意对待。

同时,董竹君向夏之时提出3个结婚条件:一、不做姨太太,二、要去日本留学,三、组成家庭后女主内,男主外。夏之时一一答应了。

几天后,董竹君骗过守门人,逃出去与夏之时回合,两人在上海举办了婚礼,婚后,夏之时也兑现承诺,送董竹君去日本留学。

然而,爱情从来都是劫数重生,董竹君并不知道,宣扬革命的夏之时,骨子里却是极其封建的人。

夏之时内心深处还是忌讳董竹君的红楼出身,为防止她做不忠之事,特地请了家教,还在自己回国时,留给董竹君一把枪,交代她,若是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你直接自我了断吧。

就算这样,夏之时还是不放心,又把正在念书的弟弟送去了日本,只为了监督董竹君。

夏之时的举动,让董竹君有些错愕,但她选择了隐忍。

1917年,回到四川老家后,婆家再一次因为她的出身对她各种刁难,婆婆以董竹君不配当正妻为由,让夏之时另娶。

庆幸的是,此时夏之时还记得曾经的承诺,拒绝另娶。而董竹君也在努力证明自己。

每天早晨伺候夏之时外出办公后,董竹君开始学习做各种各样的家务活,如做饭、洗衣、缝补等。最终,在董竹君的不懈努力下,婆家对她的态度有所转变。

然而,相比自己被轻视,更让董竹君心寒的还在后头。

后来,夏之时被免职了。处于人生低谷的夏之时,不仅染上了抽大烟等恶习,更是将妻女当做了出气筒。

董竹君嫁到夏家,生了4个女儿,一个儿子。

夏之时不仅反对女儿们读书,当女儿们生病时,他更是不管不问,只有董竹君独自照料。

最让董竹君不能接受的是夏之时对自己的轻视,延续到女儿身上。

一天,大女儿与家里寄居的男孩嬉戏打闹,夏之时看到后,冲过去,揪着大女儿的衣领,丢进卧室,把她按着跪在地上,怒吼:“男女授受不亲,你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不知廉耻,丢人现眼。”

夏之时把一条绳子和一把剪刀扔到地上,接着吼:“这两样东西,你选一样,不要活了。”

好在,董竹君恰巧从外面回来,听到声音,冲了过来,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夏之时不解气,对着董竹君又是一顿骂:“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一个从堂子出来的,怎么会给孩子做好榜样?”

大女儿的事情没过多久, 夏之时因为几封信,对董竹君疯狂踢打,踢打完后,还觉得不够的他,竟从厨房拿出菜刀追着她砍。

侥幸逃出后,董竹君的心彻底凉了。

董竹君决定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女儿,净身出户,从此开始了颠簸又传奇的创业人生。

董竹君先是和二叔合资创建群益纱管厂,在经历被工头和工人欺负,单枪匹马远赴菲律宾招股后,群益纱管厂有了起色。不幸的是,在战争中,厂子被炮火击中,顷刻间化为乌有。

之后,她又经历了被捕入狱、四处躲债、母亲离世,所有的苦难压得她喘不过来气。她想到了死,可她死后,四个女儿和生病的父亲怎么办?

死,一了百了;生,荆棘丛生。董竹君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坚强和乐观,她勇敢地选择了面对困难。

于是,好运之神向她抛出了触底反弹的橄榄枝。

一位李姓商人,听说了她的故事后,非常钦佩,愿意资助2000元帮她创业。

董竹君利用这2000元,创办了锦江川菜馆,也开启了新的人生。

董竹君立志要在上海滩为川菜蹚出一条路,不论是从菜品的口味改良还是屋内的装潢设计,董竹君全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开业那天,菜馆座无虚席,就连黄金荣、杜月笙这样的大佬也慕名前来。后来,在杜月笙的帮助下,董竹君扩充了门面,生意越做越红火。

董竹君不仅具有商业头脑,而且还是一位很有爱国情怀的人。

抗战期间,她开办了永业印刷所、锦华进出口公司等公司,一方面宣传革命,另一方面为地下党工作做掩护。

解放后,董竹君创办的锦江川馆和锦江茶室合并为“锦江饭店”,董竹君将其捐献给国家。

@唐米随笔

董竹君的一生,是从认命到抗命的过程。

年幼时,被父母卖进红楼,婚姻中,遍体鳞伤,创业时,困难重重。

然而,当人生每一次把她逼至窄小胡同时,她都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自己精彩的一生。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唐米随笔,分享历史故事,了解过去,预见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92398/
1
上一篇昌平买房(昌平买房限购吗)
下一篇 侨鑫(侨鑫集团 董事长)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