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邦FS】新零售/电商:放量拉升突破,可以关注★★★★★;
2.【大连YY】新零售/房产:多头并列,今天缩量,开得不高可以考虑一下★★★★★;
其实最终的就是这个房产。只要不算房产,大家的生活还都可以,就被这个房子闹得不行了。如果大家房子没有负担,这种生活应该是普通人的生活。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消息,广州2月一二手房价价格环比均上涨了0.6%,这是去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双涨,“市场底”已然显现。再加上官方宣布房地产税推迟,六部委发声挺楼市;银行利率下调、放款加快......诸多信号表明,楼市正在回暖。
那么,当下如何上车才够稳阵?详情请点击链接了解:惊人相似!一张南沙、琶洲对比图,暴销冠密码 惊人相似!一张南沙、琶洲对比图,暴销冠密码 - 今日头条

之前曾经没事的YY过上面对房子如果要打压,会出什么狠政策:
1、限制交易;
2、房产税升级;
3、银行限贷;
4、强制规定交易价格;
5、房产交易不纳入gdp统计;
每一条都是狠招……但是不曾想现在除了2和5,其他3个已经打出组合拳了……
这两天还看到一些言论:
1、这个政策不知道会支撑多久,银行会先扛不住的;
2、幸好刚换了一套,120平到手,美滋滋;
3、为什么不替置换需求的人想一想?这政策太不人性化!
……
诸如此类,潜意识里还是房子不会跌,这个政策阻挡了我的财路!
格局太小了,往大点看吧,房产+教育+三胎开放+互联网贩卖焦虑的打击等等,这是一系列组合拳,目的是防止过快和过度的“内卷”!
为什么要这样?初中政治就学过,大道至简的一句话:社会主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带动大家共同富裕!

房价降低是必然的结果更是必须的!
大伟看楼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中国房地产酝酿着又一次大涨!
01:28新能源大行其道,绿色出行势在必行,气候变暖倒逼人类使用氢能源!但愿山河无恙,众生皆安!
毛豆豆yy光伏“房地产化”,地方政府跑步进场
#中指快评# 广州第三批集中供地热度下降明显

10月10日,广州迎来2022年第三批次18宗涉宅用地出让,原计划供应20宗,其中2宗提前终止出让,推出地块总建筑面积374.2万㎡,合计起拍金额518.1亿元,最终共成交15宗,合计成交金额479.2亿元,成交总建面353.1万㎡;流拍3宗,流拍率16.7%。
相比第一、二批次集中供地,广州土地市场热度下降明显,一方面,参拍房企数量及报价次数明显减少,多宗地块均以底价成交。另一方面,流拍地块宗数较第一、二批次增加,且流拍地块均为白云、番禺近市区地块。仅有两宗地块有溢价成交,其中海珠区广州大道南788号一期AH031525地块经过15轮竞价后,由保利发展竞得,溢价率11.5%。海珠区洛溪桥西侧AH101728地块经过10轮竞价后,由中铁建竞得,溢价率为6.5%。
从参拍房企来看,本次成功出让地块均为国央企及地方国企包揽。其中央企保利发展、华润、中铁建、中信+中船各竞得1宗,其余多为地方国企竞得。

目前,虽然政策层面持续改善,但市场信心严重不足,房企在资金持续承压背景下,拿地积极性明显下降,尤其在广州新房市场 “金九银十”成色不足的情况下,开发商出手拿地更加谨慎。
中指研究院·中指云平台(网页链接),为行业提供:
4万+房地产报告每日更新,涵盖住宅市场、房企研究、土地市场、物业研究、政策解读、指数研究等诸多领域;
2300个城市地产数据、225万宗土地的推出成交信息、40万个住宅项目和5万栋商用物业的交易数据;
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名,百城房价,查城市、查房企、查地产数据、查房地产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核心城市群集中供地、土地拍卖快讯。
房地产中介的丧钟已敲响。
#中指快评#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形势&趋势展望

一、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
1、二手房价格单月已连续5个月环比下跌,新房价格环比跌幅略有扩大,价格下跌城市数量处于高位
新房:2022年9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6200元/平米,环比跌幅扩大至0.02%;同比上涨0.15%。环比下跌的城市有56个,较上月减少13个;
二手房:2022年9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15970元/平米,环比下跌0.13%,环比连续5个月下跌;同比下跌0.39%。环比下跌的城市有71个,较上月减少3个。
2、租金:高校毕业潮退去,租赁市场进入传统淡季,9月租金环比持平
9月,随着高校毕业潮退去,租赁市场进入传统淡季,住房租赁需求有所回落,共28个城市租金环比下跌,数量较上月增加2个。
3、销售:1-9月重点100城销售面积累计降幅近四成,单月已连续16个月同比下降,今年以来降幅普遍在30%以上
重点100城:2022年1-9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规模为近几年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降近四成。三季度成交面积为近几年同期最低水平,环比略有增长。9月据初步统计,重点城市成交面积环比略有增长, 同比下降23%左右,降幅仍较高,“金九”表现不及预期。另外,国庆假期代表城市新房成交规模同比下降超三成,市场仍处于缓慢修复阶段。

4、供应:9月房企推盘力度略有提升,供应规模环比增长,但同比降幅仍较大
重点50城:2022年9月,企业推盘节奏略有加快,供应规模环比继续增长。受高基数影响,供应面积同比降幅近五成。据初步统计,9月新批上市面积约22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2%,环比增长24.7%。
二、后续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1、政策趋势:降低购房门槛、降低购房成本仍是重要方向。9月末,稳经济大盘,因城施策运用政策工具箱中的工具,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实施好保交楼政策。一二线热点城市限购或以“优先放松郊区限购”的方式渐进式放松,限贷政策或将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认房认贷”政策放松将有助于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更多三四线城市的行政限制性政策则有望全面取消;随着央行和银保监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四季度将有更多城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2、市场展望:购房者观望情绪仍在,前期政策显效仍需时间,若政策持续发力,各地配套政策持续跟进和落实,购房者置业情绪有望继续修复,四季度新房市场或逐渐企稳,全年同比降幅或在20%左右。各线城市市场分化态势或延续。
中指研究院·中指云平台(地产大数据与工具服务平台-中指云),为行业提供:
4万+房地产报告每日更新,涵盖住宅市场、房企研究、土地市场、物业研究、政策解读、指数研究等诸多领域;
2300个城市地产数据、225万宗土地的推出成交信息、40万个住宅项目和5万栋商用物业的交易数据;
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名,百城房价,查城市、查房企、查地产数据、查房地产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核心城市群集中供地、土地拍卖快讯。
关注两会,看2022年房产走势

“这楼是怎么建的?简直就是楼歪歪!”近日,湖南长沙,高新区一楼盘新房交付,被发现窗户上下不齐、外墙阳角歪成曲线,引发业主集体抗议,要求退房。
从网传的视频可以看出,该楼外墙部分阳角线出明显歪扭,上下窗洞错位。广大业主则穿上印有“楼歪歪”字样的T恤衫到售楼处抗议,要求退房。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质监站icon也介入调查,确认房子“不合格”。
以下为质监站与业主代表之间的对话。
业主:那你认为现在这种情况它到底主体合格还是不合格?
质监站:发现这个问题的话确实不能够验收合格。
业主:不能验收合格!那就可以了啊。
质监站:这个楼确实它不满足验收规范要求,然后它是需要整改的。
业主:不符合规范吗?
质监站:不符合验收规范。
业主:既然有这么一种结果,现在这么多业主都在,我们的诉求很简单,退房!

另根据业主代表反馈,除了质监站介入之外,然后还有街道、开发商、业主这几方面都在协商这个问题,但是进展特别缓慢。
房子建成这样,确实不应该,内部质量或许购房者不懂,不靠专业仪器也检测不出来,但是外立面就摆在那里,打眼一看就有问题。
不得不说,这次开发商确实是“大意”了,估计整个工程团队,在问题处理完毕后就整体放学了。
再看看质监站的答复:“这个楼确实它不满足验收规范要求,然后它是需要整改的。”
也就是说,虽然房子现在不合格,但是可以整改到合格,潜台词就是不能以此为理由要求退房子。
记得前几年某地发生过一起在建住宅车库坍塌事件,购房者也是闹得很凶,并要求对楼房进行鉴定,结果全部楼房都存在混凝土不合格的情况。
最后的处理结果就是,在建工程只是过程产品,过程不合格可以整改,并不代表最终产品不合格。于是赔钱,送车位,加固多管齐下,好不容易才算过关。

由于楼房经过结构加固,当时对于工程验收是否给予通过,各方也是大煞苦心。
最终结果是开发商先组织业主多轮看房,提意见,整改,业主意见提完了,整改完了,质监站才给通过竣工验收。
这件事之后,当地出台了一个规定,工程竣工验收之前,开发商先组织业主看房,业主没意见了,主管部门才能验收通过。
这一招确实是高,实在是高!
对于长沙这个楼盘,不知道是在哪个环节发现的问题,如果已经通过验收,肯定那么就要问一下,到底是如何通过的验收?监管部门是否存在失职的情况了。
如果竣工验收还没通过,只是在业主开放日或者交房前发现的问题,那只是过程产品,大概率的处理结果就是整改,改到合格为止,大家都有自己饭碗,那个部门也不会在风口浪尖上给开发商开绿灯的。
至于延期交付,按照合同约定该怎么赔偿就怎么赔偿,至于退房,极大概率不会发生。

这几年,房价下行,出现问题,对购房者来说,退房这个诉求是首选,而开发商是绝对不希望此类事情发生的。如果整改到符合验收规范,通过质监站验收,业主也就无话可说。
再或者,无非就是大家坐下来商量个价钱而已。
前几年,房地产行情好的时候,大幅上涨的房价确实掩盖了不少问题。而今,维权事件越来越多,除了房子本身直接问题之外,房价的下跌或许也是一个因素。
但不管如何,房屋的质量标准一定要符合国家规范,与房价的上涨或者下跌无关。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让真正懂经济的人来管经济吧,不要光顾着脸面好看,一再刺激房地产了。
在几个房产群测试了几次,目前群众对房价永远涨的认知很深,一有钱就投房产,距离根深蒂固yyds只有一步之遥,可以说现在看跌的都等着抄底,把时间拉长,3年后房价是涨是跌,看跌的应该凤毛麟角。结果导致了今年的syl很低,比16年低了45%。只怕杠杆易除,认知难改。看企业先看行业,这个行业未来如何变得扑朔迷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