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优过程及所采用的措施】,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培优过程及所采用的措施:分享培优辅差方案及措施
- 2、培优过程及所采用的措施,我总结的培优与补差的20条土办法
1、培优过程及所采用的措施:分享培优辅差方案及措施
分享培优辅差方案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逐步提高纪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自身素质,为了让培辅计划要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的素养和成绩,特制定本学期培优辅差具体计划。
二、目 的:
1、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陶冶品德,使学生活起来。
3、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4、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三、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
1、培优辅差对象
培优对象:接近优秀的学生。
辅差对象:接近及格的学生。
2、形式
a利用课堂时间有针对性地辅导
b利用课余时间
c老师、家长互相配合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每周有选择性地上一节思维训练课,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的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使他们永远好学上进,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对差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采用激励机制,多给点差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同时,在每周的星期二、四午休活动定期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我打算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到优等生和后进生家里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优等生介绍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改变差生。做好“每日清”工作,包括题题清,课课清,人人清,争取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清,不留后遗症。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优补差工作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教师,会不断摸索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更具成效。
2、培优过程及所采用的措施,我总结的培优与补差的20条土办法
培优补差是因材施教的体现,是一个教师的职业责任所在。为此,笔者特对培优补差思考与实践出20条土办法,与同行分享。
一、有效补差的十条土办法(小技巧)
补差时间从哪里来?谁来补差?怎样补差更有效?我想给新教师分享一下我总结的十条土办法(小技巧)。
1.课前3分钟以对子形式,让中等生提问,学困生爬黑板默写,中等生检查上节所学基本知识和概念。一则记忆是理解应用的前提,默写对学困生的双基是一次再过关、再检查、再考核;一则借助提问、检查、批改,对中等生的双基也是一种温习、强化。切记此项双基过关不能用在练习本上写代替以爬黑板形式进行,因学困生在公众面前和在黑板上写时的心理、认真程度及实际效果与自己在书本上写是有显著差异的。(课前考核过关补)
2.课中对易走神学困生,安排一个提醒员做他的同桌,一走神,立马提醒。(课中学习状态补)
3.强化学困生慢半拍“心理同步翻译”意识,即当优等生公开回答问题时或展示时,学困生可釆取优等生说一句,自己心里默默重复一句,这样既可保证学困生不走神,又可提高理解效果。(课中学习方法补)
4.对教师教学活动中发出的开始、结束指令要监督学困生严格执行。活动开始时,学困生多抢跑,没听完整或没听明白就开始行动;活动结束要求停止时,学困生多停不下来,俗称慢半拍。教师已经开始点拔、质疑,他还沉浸在上个活动中,待他停下来聚神听讲时,因前面没听,此时想听也听不懂了。(课堂规则补)
5.对学困生要进行课堂倾听、表达、阅读、记笔记等听课童子功的强化训练。比如差生在同学发言时,往往因为不会或不愿倾听而出现听不懂,进而导致开小差现象。又比如,有的学困生因专注记笔记或笔记不得法,耽误或影响了听。(课堂学习习惯补)
6.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时,学困生几乎伦为边缘生,一点没有参与学,教师可以趁优中生讨论时,把学困生叫到一起,进行单独讲解指导。(课中见缝插针指导补)
7.给学困生补课,建议从课后补课变成课前补课,从补旧知到讲新知。在中等生陪伴下,在变补课为帮助教师备课的氛围下,教师把明天要学内容,提前给学困生讲一遍。试想,学困生提前听了一次,课堂上能听懂了,听懂了就想听,认真听了就能学会,课后就不需要补啦!(课前讲新翻转性替代补)
8.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可讲一遍,然后让优(中)等生再讲一遍,这一步也可以让同桌对本题思路、方法、步骤相互讲,最后一定要挑学困生复述一遍。提问环节,对于教师提出问题,优等生回答后,一定要安排学困生重复记忆优等生答案的时间和过程。因为好生回答了,不等于学困生记住掌握啦!(重点复述特别关注补)
9.作业设计要遵循:优等生可不同类型各做一道,重题型;学困生基础重点同类型做多道,重掌握。学困生与优等生做题总时间应该大致相当。课堂、课外练习让学困生只做一两道简单题的没事干的做法,是不负责任,是放羊!试想学困生思维、能力在那放着,就是基础题型不大量练习,他能掌握吗?考试能正确写到卷面上吗?因此学困生与优等生做题的数量时间应大致相当,只不过学困生只强化重点要掌握的题型。(同强度重点巩固补)
10.学生之间帮扶时,原则上不安排班级前十名与学困生接对子,因他们知识模块、思维模式根本不在一个层级,最优生给学困生讲题跳跃性过大,讲的过粗,根本讲不会,这对优等生来讲,也纯粹是浪费时间。因此,要按排外向型、表达能力较强的中等生与学困生接对子、辅导讲题,因他们思维大致在同一个层次,学困生更好懂些,同时,中等生通过给学困生讲题,自己在做题思路、方法方面更清细、更明白,互惠互利。当然,让学困生针对错题先订证,订证后必须再给两名中等生讲二遍,这种让差生给好学生讲题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试想,学困生若不真明白,能讲下来吗?能给别人讲明白吗?(有效帮扶补)
补差是有技巧的!我们可釆取以上十大补差策略:课前双基考核过关补,课上学习状态补,课上学习方法补,课堂规则强化补,课上学习习惯培养补,课中见缝插针指导补,课前讲新翻转性补,重点复述特别关注补,课外练习与优等生同强度巩固补,有效结对帮扶补。
课堂上能学会,学困生在学校才能体验到真正快乐!让我们给差生一点特别爱!
二、 有效培优十条土办法(小技巧)
如何让优等生成绩再提高?向阅读素养、向内驱力要成绩,向科学方法、向优良工具要成绩,向元认知改善、向好习惯要成绩,向课堂上不陪学、不陪练、高难度要成绩,向体验学习愉悦感、成就感要成绩,向对命题考试评卷知己知彼、翻转迁移要成绩,向高自觉、高要求要成绩,向优生之间优质合作要成绩,向教会同伴并与同伴分享要成绩。
1.引导优生多读书,提升阅读速度与质量,进而开阔视野,达成良好阅读习惯与素养;引导多读名人传记类书籍,启动造梦、圆梦计划(梦想倒退现目标行动),使其树立责任担当、改变世界的远大志向,进而为其学习提供强大动力,解决学习内驱力问题。(向阅读素养、向内驱力要成绩)
2.逐步让优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记忆方式、思维方式,尤其是关注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生长与进化;让优生熟练使用六顶思考帽、思维导图、魚骨头图、5R笔记学习法等思维工具与学习工具;让优生能借助网络上微视频、微课程提前自学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项目、内容,同时能找到志同道合、有相同精神尺码的好友组建学习共同体,互相激励,共同成长。(向科学学习方法、向优良学习工具要成绩)
3.关注优生“元认知”提升,关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倾听与表达、认真书写、规范答题、仔细检查等系列品质和习惯的养成。(向元认知改善、向好习惯要成绩)
4.课堂上不让优生陪学。比如拿小学语文来说,组词普通生每个生字组2个,优生至少组3至4个;造句普通学生造一个,优生可造2个,还要有新意,甚至可让优生用上本节所学词语写一段话,俗称造段;读书时不是让优生读完一遍后坐好等学困生,而是告诉优生,老师没喊暂停时,能读几遍读几遍。拿数学来说,课堂练习时,同类型题普通生做2道,优等生做4道;普通生用一种方法解,要求优等生用多种方法解。(向课堂上不陪学要成绩)
5.课外作业不陪练。简单的、会做的题可以免做,为优生购买有一定难度练习册,设计有跨度综合性作业。(向不陪练、高难度要成绩)
6.让班级或年级优等生组成命题小组,出单元或月考试卷,并提供答案;或面向优秀生征集优秀试题,月考选中的在试卷上注明提供者姓名。(向体验学习愉悦感、成就感要成绩)
7.让优等生研究课标,研究考纲,研究评分标准,研究试题,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评。比如精华题让优生七品:品题中关键字词,搞清题意;品出题意图;品出题角度;品设问方式;品涵盖的知识点;品命题人设计的陷阱;品参考答案。又比如政治、历史设计翻转迁移作业。针对某一题型,印制下发3至5个试题答案,让优生疏理、提炼、概括、归纳、总结出该类题的答题思路、格式、方法(简称答题模板),同时,让优生将自己总结模板在新题中尝试运用。(向对命题考试评卷知己知彼、翻转迁移要成绩)
8.优生早读高要求,晚自习设独立钻研区。除按规定完成共同语文、英语早读目标后,不等教师提醍,优生立马启动拓展记忆内容,不浪费一分一秒。晚自习设立独立钻研区,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尽量独立钻研、独立思考多种方法解答。(向高自觉、高要求要成绩)
9.针对记忆知识点,让优生之间互相提问,以尽量难倒对方为目标,这样确保对知识点的地毯式轰炸,无知识遗漏和盲区。对理解、创新内容让优生互留作业,互批作业,互助学习。(向优生之间优质合作要成绩)
10.教会别人是最有效学习,让优生提炼、概括、总结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尝试、指导优生备课,让优生替代教师讲课、讲题。(向教会同伴并与同伴分享要成绩)
总之,培优有多种策略:激发优生内驱力、探究欲;引导优生养成好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强化优生自主自律、自我激励、自我加压、自我反思意识与能力;组建优生学习共同体,竞争合作,互助学习;不陪学、不陪练,提高学习效率;研究课标考纲试卷,学会换位审视;体验到成功愉悦感、成就感等。
(作者王红顺系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
本文关键词:培优过程及采取措施,培优过程怎么写,培优的有效措施,培优过程及所采取的措施,培优的具体措施及预估成效。这就是关于《培优过程及所采用的措施,分享培优辅差方案及措施》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