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房价总在不经意的给人惊喜和惊吓?之前东郊出现六千多每平米的二手房,就让不少人惊呼了一下,现在被称为西安最富有的南郊,二手房的价格也出现了小跳水。就拿金浮沱附近的某品牌二手房来说,快一百二十五平米,挂牌总价不到二百四十万,平均下来跌破两万元大关,而同户型的房子,记得在七月的时候,挂牌价还在二百九十万左右。
记得去年陪同学一起看房子的时候,二手房曾说过,如果他的房子能跌到三万以下,他就把房子吃了,可谁知短短一年,两万大观都突破了。其实,既然是买卖,自然就会有涨有跌,前提是买家和卖家认可就行,这对于进一步趋稳,也是有好处的。
那么,大家认为房价变化大吗?
有没有发现,西安卖二手房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业主包税。之前看到朋友圈的信息,西安东郊一个一百平米左右的房子出售,出现了业主包税的字眼,这两天看见南郊一个一百多平米的房子,也出现了同样的内容。
一个西安的朋友之前就说过,要不是着急结婚,估计这辈子都不会买二手房,买北郊那个房子的时候就把人憋屈的不行,自己的税不仅交了,还把对方的税也交了,就连复印一个票据几毛钱复印费都是自己交的,连媳妇都感觉自己就是个冤大头,太憋屈了。
其实,的确如此,估计买过二手房的人都有这种经历,如今西安个别房源出现了这种情况,会不会成为以后的常态现象了?
西安的二手房真的快凉凉了,朋友在东郊的一套房子想出售,在中介已经挂了大半年了,还没卖出去去。当初之所以卖这个房子就是想缓解一下债务压力,给自己倒腾一些资金。结果债务压力都缓解了、欠的钱也筹够了,但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就像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将军一样,屹立在小区里。
朋友说,当初想快速出手变现,还投资了一千多块钱把厨房的生锈水龙头换了,把发霉的墙皮铲了重新刷了,还花了三百多远让保洁把玻璃擦了,把屋子的常年老灰扫了,这些钱竟然也赔进去了。
是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西安的二手房似乎进入了紧急刹车的通道,房子变得越来越不香了。那么,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普通人抄底的好机会?
西安的二手房看来是要凉凉,看着是钱,但只能是账面上的数字了?和一个中介朋友聊天,他说最近想卖出去一套房真有点难,价位便宜一些,或者配套相当成熟相对片区还好说,其他的地方,或者泡沫比较明显的地区,几乎丧失了流动性,看起来房价翻了几番,赚了一、两百万,那都是账面的、自己想当然的数据,想变现成自己的钱,还真的烧个高香。
这个中介朋友说,比如在东郊,或者其他烟火气浓一些地方,给推荐个二手房基本上还有人看一眼,还能零星成交,要是差价很大的地方,人家基本去买新房了,叫对方看房都很困难。这个朋友说,毕竟谁都也不是傻子,你觉得你的东西值那么多钱,但对方却不认账,有时候就尴尬了。
听朋友说完,觉得也确实这样,房子不仅是居住的,也有投资功能,而被别人都把利润空间挤压的没有多少了,再去接手,除非是急着结婚或者实在没地方住的,不然都会考虑一下,或者算算账的。
大家觉得呢?
去年和前年在西安买二手房的人,估计都赔死了吧?不得不说,西安二手房跌价跌的让人咋舌,比如在曲江二期雁翔路附近的一个楼盘,去年的这个时候每平米都卖到四万块钱了,还火的不行,而今年这个时候,价格降了三分之一,竟然问都没人问。
不仅如此,东郊和浐灞也是这个情况,比如在东三环附近的一些房子,去年看二手房的人,就像走马灯一样,乌泱乌泱的,而今年价格从去年的一万七八、甚至两万出头直接腰斩了三分之一,而且有些着急用钱的人还送车位,就这还卖不出去。
看来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只是可惜了去年在高位接盘这些房子的人。那么,西安的二手房真的变天了吗?
一位朋友在西安东郊某事业单位上班,为了方便生活在单位附近买了一套房子,刚把房子装修好,还没享受便利就被上级借调到了北郊,在借调的三年时间里,她每天从东郊坐公交去北郊,光路上每天来回就要花两三个小时。
每天这样奔波实在太累,前年她一狠心把东郊的房子卖了,在北郊高价买了一套二手房,刚入住半年单位整合,又把她退回到了老单位,临走时处长告诉她,先回去一段时间,等单位整合结束,再把她借调过来。
回到东郊上班这两年,她又变成了来回奔波,而她自己也纠结,如果把房子再卖了在东郊重新买房,万一后面又被借调到北郊怎么办?如果不卖房子,来回奔波,万一处长当时只是客气一下而已又怎么办?
朋友说她这些年被借调,功劳两边都不记,评功评奖两边都不管,落编又无望,可是上级借调又无法拒绝,她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感觉这些年的工资圈花在换房和装修上了。
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她应该怎么办?
为什么二手房突然就卖不动了呢?最近一个西安的朋友很焦虑,焦虑的原因是他的一笔大额贷款快到期了,但用于偿还贷款的房子却还没有卖出去,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的他,不断催促再帮忙推一推他的房子,但效果还是欠佳。
这个朋友做园林机械行业的生意,之前的挣了点钱,在西安东郊买两套房产,但这两年生意有些不景气了,为了维持运营,就贷了不少款,想着撑一撑就有起色了,可谁知这一撑把自己烂进去了。于是想着把房子卖了还款。
可谁知,房子却不是很好卖,他在网上挂了四个多月了,看的人很多很多,每天就像走马灯似的,但就是没人买。为了让房子有个好卖相,他还雇人刮了个大白,把卫生间裸露的排水管包了起来,可即便这样,唯一的一个谈价的,在马上要签合同的时候,人家还不买了。
朋友不解,明明之前很火爆,二手房根本就不愁卖,可为什么突然之间就明显降温冷却了?是呀,朋友不解,其实很多人也不解。
那么,为什么会降温了?
#行业人士招募计划#元旦期间没有外出,一连三天都在西安市内看房子,从东郊的融创,到东二环的红星,再到高新的招商。西安主城区如今成了改善盘的天下,大面积+2万左右的单价让很多刚需客户望洋兴叹,只能去接盘有置换需求的二手房,而当年买了房如今开始置换的那一波人反而成了这些改善盘的目标客户,也许这就是阶层固化的开始。
因为二手房降价,我又得到了训老婆的机会,也充分说明了不能挣最后一个铜板的道理。
我们在东郊有一套老房,没电梯多层的那种。已经好几年不住人了,一直空在那。现在堆满了杂物,宛若仓库。
早几年我一直给老婆说,那房没用了,抓紧卖了。虽然是三楼,但是我们很快就会老了,谁还爬楼梯去?而且房子户型也不好,面积也不大,还只有一个卫生间。
不听!房价涨着呢,缓缓再卖。再说,这么多杂物放哪去。
好!终于最近想通了,跑过去找了附近的中介。中介也挺热心,先来验证,然后就拍VR。中介是一个毛头小伙,明显才二十出头,所以看着也不狡猾,很乐意说真话。中途闲聊,问我们为何不在一年前卖。如果那时候挂出去,单价11000,现在,三四个月整个小区还没成交呢,而且买家意向超不过9000。
老婆脸色不好,不吭声了。哈哈,这下又有训她的机会了。为啥一定幻想着要抓住最高点?满房子的杂物就是直接全扔能值几个钱?
不过也不可能真的声色俱厉的问责。只是过了好几天,还无人问津。老婆心情低落,还得安慰。
一个西安的同学最近后悔的捶胸顿足,而其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位于西安东郊的一个房子。这个同学在大家一起喝茶时分享说,他在东郊有套次新房,2019年的时候,本就打算出售了,当时也在中介登记了,一百平米对方建议卖二百万。结果挂上没几天就有人要谈价,一对宝鸡的小年轻打算了买了后当婚房用。可是后来疫情来了,给耽误了。
后来又因为调到南方工作,卖房子的事情就这样给彻底放下了。前段时间又想把房子卖了,就去中介挂了一下,好家伙,对方建议挂180万。当时听完他们的建议,觉得好像在吭人,为了好卖房故意压价以便,后来才知道现在的情况早就变了,不仅价格比那时候低,而且即便降价了也不像之前那么好卖了,因为基本上都去买新房了,除非一些着急的人才买二手房。
同学后悔的说,真是肠子悔青了,白花花的影子没了,至少便宜了20万,要是领工资攒这些,得好好的攒上两年。
听完朋友的经历,一直觉得西安二手房还可以呀,大部分都是七八千每平买的,既然是商品价格自然就会有高有低,降这么点算个啥,况且本来就是赚了的,只是有点贪心不足而已。
大家觉得呢?
成都开始淘汰刚需了!
成都从来不缺人,缺的是高精尖人才,成都优质区域准入门槛让穷人高不可攀,买不起房只能回老家养老了
天府新区四五百个房子的一抓一大把,单价虽然才2.6,但是面积很大,少则120大到260,刚需很难上车。但是教育交通产业是无敌。
高新金融城都六七万了,掏空八个口袋都可望不可即,总价都是600个以上,但是大源咬咬牙350个是可以上车的,而且教育交通产业顶级,以后好出手,置换成本低。
五城区准入门槛在300 个,新房除了成华金牛,其他区域的都在450以上了,如果你有300个建议入手五城区优质版块二手房,比如国宾,东郊记忆万象城,二八板块,攀成钢三圣乡,如果200个建议你上车二圈层好地段房子。如果100个我劝你回老家吧。#成都头条# #成都买房# @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