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洛阳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是实;但剧中在神都洛阳发生的故事是虚构的,这是虚。故事以武周王朝为背景,武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是实;但是剧中关于武则天的年号及历史真实人物原型都被架空了,这是虚。剧中洛阳的里坊街巷、城门、包括天枢的名称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是实;但如红绡坊、积善博坊、留白楼等等这些都是虚构的,这是虚。
三位主角,百里弘毅的工作单位是工部,这也是历史真实存在的部门,这是实;糕饼出身不良井、投身联昉供职,武内卫武氏旁支、内卫府供职,不良井、联昉、内卫都不存在,这是虚。
还有!王一博是洛阳人,演千年前的洛阳人,这是实;另外两位主角不是洛阳人,整个人物体系也全部是虚构的,这是虚。
整个剧中,所有写实的部分都跟王一博百里弘毅有关,亦是借他的手、眼、形、神,给观众徐徐展开一幅绚丽多彩的盛世神都绝美画卷!神都洛阳,是王一博家乡;武周背景,是王一博家乡洛阳真实的历史时代;神都洛阳的美食,要借王一博的百里弘毅之口点评;神都洛阳最著名的建筑天堂,要借王一博的百里弘毅之手谋划构建;神都洛阳最遵循古礼最具历史文化的昏礼,要借王一博的百里弘毅展现给观众欣赏。凡是跟洛阳有关的写实部分,都由王一博这个实实在在的洛阳人体现,然后这个承担着写实部分的王一博的百里弘毅,还要投身于虚构的探案传奇故事中去,成为破案的关键人物之一,在他身上,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牵一发而动全剧!能不是灵魂吗?
甚至“风起洛阳”那首歌的歌词:“洛水碧、邙山青,斜斜春燕剪剪风。掩河细柳浓淡绿,满眼牡丹深浅红。白马寺、紫微宫,龙庭乐伴钟磬声。风烟才卷旌旗去,笙歌弦管起深宫。老君山颌首,龙门慈悲生,黄河千里远,人间万般情……”
谁最能感同身受?那必须是生于洛阳、长于洛阳的王一博啊!歌词中所写的景色场景,旁人听了或许除了觉得意境很美也没有别的想法了,但那些却是王一博从小到大实实在在经历过的、去到过的,那是他最熟悉的家乡的一切美好。河洛文明、中原底蕴,深深根植于他的血脉中,那是洛阳那颗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滋养长大的男人。所以这首歌在昏礼上唱响时,我甚至有些泪目,仿佛这个生于洛阳长于洛阳的孩子,真的在唱着洛阳的名胜、展现洛阳特色和美好的歌声中长大了、婚娶了,有一种穿越千年的不实感和真实感……这一点,真不好说是“实”还是“虚”总之那场昏礼,好像一下子把人代入到那个遥远的年代!
很多人都说王一博身上的气质很独特,其实那就是有着浓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河洛大地上的特质,基因里就带着盛唐气象,而王一博本人,也很有盛唐士子风骨,所以才能演出百里弘毅那种旁人无从模仿的气度。我之前就说过王一博这种面相在洛阳很常见,只不过并不是谁都像他长得那么精致罢了,但面相还是很符合纯正中原人、河洛地区的人的面相的,当时就得到过很多洛阳本地人的认可(纷纷列举自家亲戚就具备同样面相),去洛阳当地博物馆看看那些隋唐时期人物画像或塑像吧,都是王一博这种类似的面相!他就是活生生的盛唐时期的洛阳人投射到现代的模样。
在中国王姓是大姓,但几乎全国各地的王姓如果追宗溯源的话,都可以追述到东周周灵王太子姬晋身上,太子晋生于洛邑(洛阳),因他出身东周王室,他的后代子孙就以“王”为姓,大概从汉朝起,河洛地区的王氏家族就全部尊太子晋为先祖,包括隋唐时期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这些郡望大族亦是尊太子晋为先祖。后来虽然因为战乱和朝代更迭,“王氏”子孙纷纷南下,分散在全国各地,但后来大概在元代时,陕、晋、豫地区生存环境好了,王氏族人又有一部分回流,并定居在河南大部分地区、山西大部分地区,而定居陕西境内的就包括“铜川”!洛阳人王一博,跟他家乡洛阳的渊源不是一般的深。
所以,无论是从戏内看还是戏外看,王一博的百里弘毅都是“风起洛阳”这部剧的真正灵魂所在,如果拆开这个剧名来讲,别人负责“风起”,王一博一个人负责“洛阳”!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洛阳政府会让“风起洛阳”的男主角王一博担任“洛阳文化旅游形象大使”了。而王一博也不负家乡所望,给十三朝古都注入了一股青春气息,也给仍然正年轻的洛阳做了强有力的推广!
#我要上 头条##风起洛阳#
一个小女孩,被父亲以一袋米换给了外乡人,父亲扛着米走了,再也没有回头看她一眼。她被带到了一个地方,那里有上百个像她一样的孩子,被当做杀手培养。
训练结束后,第一个任务就是杀光所有同伴,最后只有三个人可以活下来,她杀红了眼,最后只剩下她一个。本来她的人生应该就这样了,无亲无友,断情绝爱,成为黑暗中的一把刀。凡令必执 ,她活着的意义就是执行上峰命令。
但是,忽然一束光照进了她的生活。在一次任务中,她刚接手鱼龙混杂的积善博坊,就有地痞流氓闹事,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为她解围。年轻人虚张声势说自己杀人如麻,有谁敢动他的女人绝不善罢甘休。这个女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了,她的生命被照亮了。
两人成为好友。但是因为这束光,她动心了,她有了软肋,对一个杀手来说是致命的。
可是命运偏偏最爱捉弄人,她在一次任务中杀了年轻人的7个小伙伴,但是独独救下了年轻人。
小伙伴们因为年轻人而死,5年以来,年轻人一直活在自责愧疚中,他一直不停地查找凶手。女人只能以好友身份劝说他放手,并且暗中阻止他追查。但残酷的真相总有被揭开的一天,两人已经彻底站在了对立面。
女人换上每次执行任务时所穿的黑衣,拿上自己的兵器手戟,男人问她为什么不杀了自己,女人含泪笑着说“舍不得啊!”女子最终把手戟刺进了自己的胸膛,这就是《风起洛阳》高秉烛和窈娘的故事。#风起洛阳#
就像丁真在《丁真的自然笔记 》中和杜老师探讨井底之蛙的故事时说的,杜老师问他,“假设你是青蛙,你觉得天只有这么大,那么你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
丁真看了一眼头顶回答道“开心”。
老师笑着问为什么,丁真解释道,“那只青蛙,看到外面的话,他坐在里面肯定不开心了。”
不得不说丁真的话中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如果从来没有看到外面的精彩,井里的青蛙是幸福的,看过花花世界后,一方天地已经变成了牢笼。#丁真#
《风气洛阳》中的窈娘应该就是这样吧!
《风起洛阳》里的三个女人呈现了三种美。
宋茜饰演的武思月是个女官,有很多打戏,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穿着正式的官服。不过,参加柳然的婚礼时,难得一见的打扮靓丽,但还是透露着飒气,是那种酷酷的美。
宋轶饰演的柳然,有自己的主张,深爱着二郎,不惧风言风语,也是知书达礼。柳然这个角色透露着温文尔雅,是那种娇羞的美。
张俪饰演的窈娘是博坊老板,八面玲珑和各种人打交道,有很大的气场,这个角色给人是妩媚妖艳的感觉,是那种动人的美。
不过,宋茜的演技明显逊于宋轶和张俪,尤其是用了原声,有些出戏!#冬日鉴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