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中国电商发展的风向彻底变了!今年悄悄发生了2大变化,我们不容忽视。
第一、双11期间,淘宝上出现了62个成交额超过1亿的直播间,632个成交额超过1000万的直播间,令不少人大为震惊:一个小小的直播间,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不管你是否在直播间买过东西,从2020年前后开始,直播带货成为了一个相当火热不可忽视的电商新模式,无数平台、商家和消费者涌入其中,迅速将这个模式推向巅峰。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电商直播帮助不少地区恢复了经济,帮助许多人实现了就业,最近,直播带货这一模式更是成为了电商行业的主流。
第二、直播卖货的火热,改变了电商行业,更改变了电商从业者,最近有90后发现,50多岁的父母,找工作好像比自己更容易,不少直播间在招聘中年模特。#90后的父母比90后更容易就业# 就拿最近淘宝直播上很火的“云爸爸”来说,直播间里没有俊男靓女,而是几位50多岁,身怀绝活的大叔,一边展示售卖的衣服,一边展示戏曲动作、武术、军体拳等绝活,每场都能吸引数十万人次的观众,最近,云爸爸也开始向年轻化发展,招聘新的模特,不限学历和工作背景,但需要跟子女关系融洽,还需要家人的推荐信。#平均50岁的云爸爸直播间要招90后#云爸爸大火,并非偶然,背后是淘宝直播完整的电商生态和基础设施的支撑。
2022年末,电商直播已经进入到下半场,行业从增量市场进入到存量竞争,未来将会是主播们创意、实力的比拼,也会是电商平台生态、能力的比拼。但不管怎么竞争,受益的,终将是我们消费者。
【#平均50岁的云爸爸直播间要招90后#,模特逐步年轻化】据扬子晚报报道,一群头发花白的中年大叔在淘宝直播里大秀拳脚功夫,成为直播间最硬核的穿衣模特,也成为网友们的源泉。“云爸爸”是一个诞生在江苏常熟的直播账号,几乎没有任何宣传,靠着网友们的发现与自来水,“云爸爸”不断破圈在直播平台日均场观稳定在50万左右,1个月场观量增长超1000%。近日,公司老板黄栓称,将启动新模特招聘计划,大叔年龄放宽到90后,除了年轻化,还必须要家庭关系融洽,应聘者要有儿女或妻子的推荐信。
为什么有的父母在体制内,孩子不在体制内?我总觉得很奇怪,有点不解,按说关系到位,弄个萝卜招聘,应该没问题,可事实不是这样的。
例一,某镇副镇长,儿子技校毕业,开个淘宝店,自由职业。
例二,某县交通局长,儿子高中毕业,开个石料厂。
例三,某县城建局副局,儿子大专毕业,卖钢筋水泥。
例四,某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副局,儿子英国留学,在深圳私企上班,已买房。
例五,某市交警支队长,儿子二本毕业,干报废车回收公司。
难道进体制不香吗?旱涝保收不好吗?我是不理解啊!
淘宝电商大招工,工资6000一8500.管吃住,你们觉得这待遇怎么样?
阿里膨胀了。淘宝特价版这一波招聘35岁优先初高中学历优先,年薪40万什么水平?
【“我选我!”#淘宝急招首席鉴雕官#】自淘宝启动百万征集沙雕故事后,网友纷纷热情投稿,沙雕故事持续涌现。今天,淘宝官微发布了一则招聘启示:紧急征集一名首席鉴雕官,负责牵头沙雕故事的评选工作。消息一出,评论区候选人的推荐热火朝天:沙溢、沈腾、白敬亭、周深等明星呼声高涨,网友:我也可以!
1999年,刚成立4天的阿里巴巴在报纸上登了篇招聘广告,薪水抓人眼球:3万——10万!要知道,1999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月薪为695块!
旁边的“此时此刻,非你莫属”,让读者非常激动!而然看到招聘要求,很多人心凉半截!
在这则招聘广告里,招了5个岗位,分别是:
1、软件开发工程师4人,
2、系统管理工程师2人,
3、网页制作及平面设计2人,
4、信息编辑10人,
5、行政秘书1人。
不得不说,阿里巴巴给出的3万到10万的薪水非常有吸引力,但想要拿到超过普通人4到10倍的薪水,也绝非易事。拿工程师这样的技术岗位来说,每个都要有相关经验,并且熟悉互联网。而1999年,有多少人知道互联网呢?
再看招聘人数最多的信息编辑岗位,而且似乎不需要特别专业的技术。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个岗位要求大学本科学历,英语六级以上水平,最好除了英语之外还会第二外语,而且也需要对互联网比较了解。不说1999年了,就是现在,大学本科、英语六级绝大多数人也不 满足。
可见,这普通人4到10倍的薪水,并不是那么好拿的。不过,当 时十八罗 汉凑 了50万才凑出了50万,就敢拿出3-10万来招聘,可见阿里对人才是相当饥渴!
最终这么高的薪水,也成功为阿里吸引来不少人才,经过20多年的发展,阿 里也从最初的18罗汉,变成了今 天的几十万员工大公司,还间接创造了4000多万就业岗位。 而阿里创造出了淘宝,已经改变了现在年轻人 的购物方式,支付宝也带着我们进入到 了无现金社会,发明出来的健康码,更是我 们现在能顺利出 行的必备通行证,可以说是带给了我们不少便利。
话说回来,如果你穿越到1999 年,看到这样的招聘广告,你能应聘上这些岗位吗?
其实,如果不符合招聘要求,也不用担心。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说当年阿里巴巴的扫地阿姨,投资了公司,现在也成亿万 富翁了,虽然这个故事可信度不高,但不失为一种加入公司的办法。
如果是你,你会想出什么办法加入呢?
今天有很多朋友都问怎么样报名这种居家客服兼职。我就先说一下菜鸟兼职客服。有几种途径报名,我说一下我的比较简单的。
1.打开淘宝,我的淘宝页面,在图一中间的模块,在记号1处向左滑,再点击记号2处的更多选项。
2.进入到频道广场页面,点兼职赚钱
3.进入到图4页面,在最上面的宣传栏点菜鸟兼职客服。
4.来到菜鸟客服首页会先让你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第一项人脸识别的时候需要好几遍认证,(我那时还以为我手机坏了,一直要人脸识别[捂脸])第一项过了就可以按照提示流程继续了!
5.最后一项比较重要,需要简单学习考试,你可以先学习简单的看一遍,在去考试(15道题)。不要担心不过,我做了快十次才过[泪奔]。有50分钟左右的时间,只要考试达到80分就会自动拉你进入钉钉兼职群,后面还会安排其他面试培训。
这都开始“明抢”了?!上市企业也缺人?满世界粘贴小广告,这回我们考虑下帮帮他们?
现在国内的的消费者真的有点太谦虚,一问都说经济紧张,再一看直播间几百款商品一上架那都是秒没!说到底,国内消费者实力还是“杠杠的”!这马上就到双十一,相关企业都开始大规模招聘员工充实人手,菜鸟作为淘宝嫡系物流自然也加入了抢人大赛。
菜鸟小哥送快递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车子上贴着招聘启事,包括快递站都在招工。最近杭州一家菜鸟驿站为了招人,直接开出了每天最低300起的薪酬,算下来一个月工资能过万,比很多白领收入都高!
其实,菜鸟之所以投入重金招人,一方面是双十一单量大,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菜鸟今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普及送货上门服务,因此像双十一这样一年一度规模最大的购物节,所需的人手会成倍增加,薪酬也因此水涨船高。
比如在消费者群体中有口皆碑的天猫超市菜鸟直送,现在其对快递员发放的派送费有了显著提升,达到了每单3.15元,而且像大家电、家具、重货等还有额外补贴,为的就是让菜鸟送货上门服务更加周到细致贴心。不难看出,其实双十一菜鸟挖空心思招聘快递员,其深层次原因是菜鸟铁了心要做好送货上门,要让今年双十一成为送货上门服务真正全方位普及的元年。
除了菜鸟直送,今年618菜鸟驿站的按需送货上门也深受用户欢迎,包括正在30个城市试点的下单可选送货上门服务,三位一体将成为今年菜鸟双十一物流服务最大的亮点。
菜鸟负责人表示今年双十一送货上门力度空前,物流服务体验将会大幅度提升,相信菜鸟现在高薪争抢人手,今年购物节质感必将远超往年,所以有意向的赶紧去给菜鸟帮忙吧,毕竟报酬诱人!
#双十一快递公司月薪万元招人难#
在东方甄选旗舰店的淘宝粉丝群里,东方甄选旗舰店的管理员称,淘宝直播正在筹备当中,请大家耐心等待。此前,在第三方招聘平台上,新东方在线发布了直播运营主管的招聘,主要职责包括负责抖音、快手直播的策划,运营及配合直播全链路团队完成带货直播。此外,新东方也发布了直播主播的招聘,职责包括负责新媒体账号(微信视频号、淘宝天猫店铺)的主播,主要负责直播间的直播带货—学习类产品。今年8月,东方甄选还推出了自己的独立APP。蝉大师数据显示,东方甄选APP的累计总下载量已经接近20万。
信息时代,谨防诈骗
互联网快速发展让个人信息变得有迹可循。
近来,收到2条陌生人发来的短信。第1条是招聘网络兼职,关于商务资料的整理,提高热度,半个小时一单,可赚30-60元,有空就做。让加扣扣细聊。第2条是你的快递寄到我这里了,请添加扣扣xxxx,拍照你看。
说实话,看到第1条短信时,我第一时间没考虑到可能是行骗。按照其要求加扣扣聊天,直到其催我几次下载软件未果的情况下,我追问,其不回,我才知道手机屏幕背后的是行骗者。看到第2条短信时,我心里一咯噔,咋回事?因为我有快递还没到,就直接查询才安心,过两天快递到了。前两天看头条,也刷单一个视频,说一女的被电话诈骗十几万,面临家庭危机。
事后,我在想,手机号码和寄快递这两件事,陌生人是咋知道的。无疑是信息泄露,我们身后有很多双眼睛和耳朵在关注着我们及我们的喜好。就像我们每天逛淘宝,当你看上一件衣服,类似该衣服,但不同品牌的衣服就有很多,你刷几遍屏幕,发现看的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衣服。你看头条,头条会根据你看的东西,自动给你推送。多好心,是吧[捂脸]。
互联网让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彼此一家人,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都说,凡事有两面性,互联网也让我们深陷信息隐患当中,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保护我们自身安全,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我们希望自己的信息安全,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希望互联网可以忘记我,让我做个"隐形人"。
阿里淘宝平台公开招募“凶宅试住主播”,工资待遇按分钟计算,每分钟1元。这意味着,若试睡员24小时不间断直播,一天就可拿到1440元。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心动也想去”、“这就是躺着赚钱啊,据了解”。#媒体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