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卢克文,发文吐槽珠三角城中村问题严重,引起起网络热议,遭到不少网友怒怼。
我上学工作都在广州8年了,现在住广州天河区岑村,也就是卢老师说的“城中村”之一。大家都知道天河区是广州商业最繁华的区,其中珠江新城、体育中心最为发达。在琼楼玉宇间,却散落着不少破旧的地方,简直天壤之别,跟这个一线大城市的身份格格不入。很多人看到可能会觉得惊诧,毕竟广州是中国少有的几个一线城市之一,多少会让这一线城市的牌子掉价。
没去过长三角,我不知道那的情况,但卢老师说的广深的情况还算客观的,虽然说掉面子,但事实就是事实。
我今天想讲的重点是“城中村”,很多人一听这个字,脑子里基本是负面的印象,“脏乱差”。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1.环境卫生差。某些租客乱丢垃圾,垃圾小站承载不起过大的人口密度
2.交通差。路比较烂,修了烂,烂了修。某些路很窄,一辆轿车开进来,塞你半个小时没商量。
3.安全问题。一些电路老久,而且房子外头很多电线错综复杂,让人毛骨悚然。
城中村确实存在问题,它看似让城市蒙羞了,但是真的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
首先,住城中村的是哪些人?
收入一般的公司基层职工、家里没矿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一些保安、环卫工人等。在城中村1000左右就能住比较好的一房一厅,要是小区房最低最差的基本1500-2000左右。谁不想住环境好的房,然而钱包不允许啊。
这些人虽然收入不高,可在社会中各个岗位兢兢业业工作,对社会也有着巨大贡献,没这些员工光有老板就能发展吗?而城中村就是这些人的安身奋斗之所,没有了城中村,仅凭这点工资很多人很难活下去,如果大批人被迫回乡了,那谁来给公司、店铺打工。
当年北漂不也很多人住地下室,现在香港也有不少人住鸽子笼,连马云这种大佬当年也在一个小房子里开始伟业篇章。还有前不久的看不起农民工的现象,农民工在城建中起了很大作用,没有这些人你能坐在高楼大厦上班吗?没有这些人你能舒服地开车上路?
我们不应该嫌弃、冷眼看待,这些地方需要关注,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关爱。环境需要改善,社区管理要加强,要增加文化活动。
城中村改造,我不希望看到是遍地的房地产和商业广场,最后工资没涨,房价和物价倒是上去了,这无疑让底层百姓生存更艰难。若哪天最低工资标准达到了1万了,我想城中村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见闻的一些看法,个人水平有限,欢迎大家指正和讨论,你有什么看法呢?
#广州城事# #广州生活记录#
尊敬的市民朋友:根据天河区最新疫情防控通告要求,车辆管理所岑村总所、天河分所即日起至11月30日暂停对外服务。您已预约的业务无需取消,可于恢复办理日期起15日内凭原预约信息办理。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衷心祝愿您和家人身体健康!
广州天河区岑村是准备拆迁改造了吗?村里随处可见的横幅,甚至是怀念刚毕业时在岑村租房住的日子!
离开岑村已经好几年了,当时岑村的房租才180元/月,现在已经翻了好多倍了吧?城中村内巷窄,握手楼,阴暗潮湿,但凡工作稳定了些许的租客朋友都会搬出去,因为看似房租便宜,其实上水电费是个无底洞,1.5元每度的电费,5元/方的水费!
运气好的话会遇到的本地一手房东,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广州的城中村,基本上成了二手房房的天下,除了比居民生活水电费高出一倍的水电费单价,甚至是水电表根本就不准,用一度电,表能跑1.5甚至是2度电。
城中村拆迁改迁总会有都手叫好的,也会有钉子户,各方都是想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已,作为租客,我们也没有过多评价的权利,这村拆了,我们搬到另外一条村,搬着搬着,忽然发现:在广州赚的钱,一分也别想带走,广州赚的钱在广州花完!
近两年来,广州拆迁改造的城中村比较多,黄埔区占大部分吧,拆着拆着,人文居住环境好了,租金往上升,过年的时候外来务工人员会多考虑一下:来年还回广州打拼么?
#广州头条#
#广州城中村拆迁#
#广州身边事#
#广州头条#
【11月广州天河区—火炉山】
广州疫情防控下,天河区一角
当外地亲友以为整个广州都很严重的时候
我们避开商业区密集的人流,选了一个周六的午后,爬火炉山。
这次没有从旁边的岑村陡峭的南门上山,而选择从柯木塱的北门上去。自以为聪明,事实证明,山路都是陡峭的[捂脸]
沿着蜿蜒的阶梯往上走,立冬后的广州29度,[微风]仍然满山郁郁葱葱,空气清新,依稀还能闻到淡淡的桂花香。
但我们的目的地是猪头石啊,爬到望月亭我已经走不动了,[跪了]头晕、腿发抖,昨天抽完血还没来得及好好休养,今天就来爬山,太作死!太自不量力了[流泪]
查了导航往上只有200米左右,下山就要700多米,只能硬着头皮往上了。一路上小朋友都走得比我快哦,我真服了,我的脸往哪搁呀[捂脸]
就这样,一路被朋友掺扶着,爬到了猪头石。就一块大石头嘛,吸引了我们这群“猪头”爬上去,傻不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笑]
[摊手]拍了几张照片,到此一游,就下山了。
返程,我们又去吃了杀猪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