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西安主城区22家楼盘上新,各大房企交作业的时候到了!
随着天气转凉,转眼已至深秋,各大房企交年终作业的时候到了,第四季度将有22个纯新盘上市。
城东是供应主力,创新名城、清凉云集、幸福乐城等盘将陆续亮相,1.3万/㎡起置业,刚需福音。
曲江的阳光城檀府、城市树等,同比区域二手房价格倒挂,热度高;雁塔的金泰唐618适合改善。
高新、航天也有新盘,均价不菲;长安的新兴熙园均价1.4万/㎡,性价比较高;城北也相对友善。
房企面对年底业绩考核,压力十足,预计优惠幅度不小,是刚需上车的好时机。
关注“这房咋样”,每天带你第一时间了解西安房产速报~#西安头条##房产头条##西安身边事##西安生活##西安爆料#
#云浮头条#云浮2021年8月二手房房价下跌的热门小区分布,在这些跌幅的小区之中,房价最高的达到了8571元/㎡,最大跌幅的小区达到了19.83%。
数据来源于网络,价格仅供参考!
区域,小区名称,挂牌价格(元/㎡),同上月环比
云城,翔顺金山豪苑,7321,-19.83%
新兴,美丽西河花园,5514,-13.98%
云城,龙盘居花园,3466,-13.85%
云城,置诚大厦,5952,-10.49%
云城,云浮市交警支队宿舍,3616,-9.10%
新兴,恒晖西苑,3572,-8.74%
云城,康富轩,6345,-4.20%
云城,翔顺筠粤豪苑,6274,-3.31%
新兴,祥利花园,4434,-3.06%
郁南,中央公馆,3428,-2.94%
新兴,恒晖华庭,4072,-2.23%
新兴,碧桂园雅居乐大名府,6331,-2.22%
云城,和贤居,5646,-2.01%
新兴,祥利明珠新城一区,5564,-1.95%
新兴,筠州商住楼,4200,-1.94%
新兴,南外果园路3号小区,2695,-1.71%
新兴,翔顺筠州花园二区,7376,-1.48%
云城,蟠龙湾,7096,-1.46%
云城,翰林华府,5232,-1.29%
云城,云浮市恒宇城商住小区,6475,-1.21%
#厦门房产# #厦门头条# #厦门新鲜事#
IOI棕榈城最近成交两套低楼层的,都是300来平米,一套成交1670万,一套成交1636万,单价都突破了五万多,关键还是高总价低楼层,这个总价其实买岛内次新或者二手房都绰绰有余,但是还有土豪选择岛外,这说明岛外豪宅购买力也在崛起,只要产品够豪,够上档次,有钱人也会选择岛外豪宅。比如IOI棕榈天峰,据我所知,总的80几套,二手这几年成交了快10套了,跟刚需盘不一样,这个豪宅基本都是一次性付款成交,其中最高的去年有一套IOI天峰的300多平米的成交了2180万,这个单价已经突破7万,应该是刷新了岛外高层住宅总价和单价新高。
据说还是一次性付款,所以土豪的购买力令人咂舌,土豪不是很在乎价格,在乎的只是豪宅的尺度感,景观环境,和周边的商业等配套,IOI棕榈天峰刚好就符合这些需求,三个商场环绕,朝南景观环境无敌,住则宁静,出则繁华。岛内要找这种地方也是非常难。
所以即使低楼层还有人 愿意总价1600多万,单价五万多购买,这也说明岛外配套完善的区域越来越吸引有钱人的目光,豪宅住岛内并不是唯一选择。部分岛外豪宅也在崛起。其中前两年一直推荐的IOI棕榈板块是其中的翘楚。
2
同理上面所说,中交和美崛起,很多人感觉不可理喻,其实仔细相信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岛外部分区域在崛起,尤其是集美新城,软件园三期和杏林湾商务中心,这些年创富了不少中小企业主,我自己认识的几个比如做抖音带货,做电商的年轻人,几年时间资产就跑到8-9位数,一些新兴行业创富效应太明显了,这些土豪买个学区房或者是豪宅完全不在话下。
并且岛外不像岛内选择那么多,就学区房来说,集美能选择的只有外国语校区和集美中学板块,岛内则基本中上学区都可以选择,中上学区估计有20几所可以选择,这也导致岛内学区房互相竞争激烈,并且很多都是老破,居住属性很差,这两年又被新房分流不少购买力,导致最近价格就明显下降了。
还有就是人口岛外流入明显,岛外商业配套,医疗,交通都不断完善,未来岛内岛外差距进一步缩小。所以房价也会越来越接近。
新王崛起,旧王没落,颠扑不破,时间会打破旧有的格局。财富未来几年又将重新洗牌,同时我们的投资买房逻辑要将要跟着改变。
山东滕州市中心降价16.5万没人要,你还相信房价会涨?不久前,位于滕州市新兴南区7-2-504房产第五次拍卖结束,在连续降价16.5万元,此时房价已经从最初的7939元/㎡降至6847元/㎡后,依旧流拍。该房产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地处老一中、财贸医院附近,周边配套如餐饮交通等极其便利。七月份拍卖的时候,估价120万无人问津,而后降价12万又提价7万,依旧无人问津,最终不得不承认楼市没有之前那么火热,再次自降身价,没想到还是落得个0参与。
这场持续近5个月的拍卖,像极了整个滕州房市的心路历程。二手房,早就凉凉了,只不过要半年一年甚至更久才能达成共识,哪怕想突破自我奈何时运已过。这一点,从同期法拍房的售卖情况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名仕豪庭均价9014元/㎡,流拍;
(目前二拍已降价164957元)
家乐园均价8817.11元/㎡,接盘;
城市之光均价6814元/㎡,无人参与。
#泉州头条#你关注的小区是跌了还是涨了呢?泉州8月份的前300名中跌幅最高的小区是否有你想了解的小区呢?
泉州2022年8月二手房小区的房价跌幅排名分布,前300名中,最高跌幅-15%,房价最高46580元/㎡,最低5693元/㎡;
序号,区域,小区名称,挂牌价格(元/㎡),同上月环比
1,晋江,凯旋国际,12344,-15.00%
2,晋江,江夏丽景,10737,-15.00%
3,晋江,兴霞花苑,9314,-15.00%
4,晋江,锦塘雅苑北区,8905,-15.00%
5,丰泽,泉州商城,19813,-14.61%
6,鲤城,新兴小区,21571,-14.57%
7,鲤城,泉州奥林匹克花园,11297,-14.57%
8,丰泽,溢泉城市花园,24798,-12.88%
9,丰泽,广鑫大厦,11459,-11.67%
10,晋江,南天裕景,11782,-10.76%
11,丰泽,星光耀广场,18697,-10.45%
12,鲤城,华侨新村,8898,-8.66%
13,丰泽,东华大厦,14081,-7.71%
14,晋江,嘉辉阁,6969,-7.35%
15,晋江,世纪华庭,10076,-0.0721
16,丰泽,虹景商城,18877,-6.41%
17,石狮,世府名门,10330,-6.33%
18,丰泽,灯洲商业城,22605,-5.74%
19,晋江,卓辉汇景城,11104,-5.71%
20,丰泽,裕达小区,15182,-5.66%
数据来源于网络,价格仅供参考!
城市大面积改造,新区替代了老城区,不管是交通道路,学校和商业,一切都是新兴现代的。老区缺少了高大上的小区,老城区的房子都是破旧一点,步梯多一点,环境绿化是很少的,而且是小区的管理杂乱,老城区的交通也很拥挤,出行不便。
现在二手房是越来越多,老城区的房子出售率是70%以上,有30%是新区的。
所有扩大新区的城市,基本上城市人口都在往新区转移,商业来说也是慢慢往新区转,虽然说这两年城市的繁华地段还是在老城区,但是对于人口快速增加的新市区,商业用不了几年,都会兴旺起来。
新城区一般的是主力人群,是年轻人,年轻人生活的快节奏,决定新城区会发展的很快。
老城区的二手房市场,一年比一年薄弱,一年比一年不好卖,年轻人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对自己的住宅也要求的是越来越严格了:新户型轻奢装修,要求小区物业管理到位,停车方便,接送学生方便上幼儿园方便,还有最重要的,要有保值性。
老城区这几点要求是都满足不了的,所以老城区的二手房,这次买卖成了一个问题,接盘的人越来越少。
周口城市也是这样,慢慢的往新区发展,老市区的房子出售的越来越多,成交的越来越少,再加上新区的楼盘越来越多,户型越来越漂亮,交通越来越方便,环境越来越优美,从今年起,新区的楼盘会陆陆续续交房。
需要购买二手房的刚需购房子,肯定会先考虑新区的房子,再说一般都是年轻的购房群体,一般等着结婚用的或者是等着学生上学用的,那么新区的商业和学校配套成熟以后,老市区的二手房市场,更难有交易。
传统的思想,卖房子再次出售的时候都是要挣钱的,很多市区的业主,还是想着卖掉房子,挣一点大钱,也可能有买家的时候,1万2万是不愿意少的,很多市区的业主错过了卖房的机会。
有一套房子,步梯到五楼,19年的时候,别人给他60万,他不卖,现在别人给他55万,他还是不卖,有人想再次谈价的时候,他还想再卖到60万,唉,怎么说都影响不了他的思想,业主还是想着自己的房子能卖个高价位。
其实老市区的很多业主是这个想法,这个年龄不是大拆迁的年代了,城市又不是个大城市,新的楼盘铺天盖地,新城区一起欣欣向荣,新的购房群体80%是年轻人,年轻人对老市区的老房子,考虑的是很少的,他们一般考虑的是新楼盘。
一般来说结过婚的或者是岁数大购房者,根据需求,可能会考虑老市区的二手房,购房群体的减少,那么二手房市场会逐渐的冷淡,未来老市区的二手房,不是你想卖就能卖掉的。更不要说很多老市区的房子是没有房产证的,有房产证过不了户的,那么这样的房子有卖不掉的可能。
周口的房子大涨大降,都不太可能,但是老房子,卖掉的几率会越来越慢了。
青岛奥运帆船中心附近某小区,左文清的新家。出事前不久,左文清刚刚和妻女搬进新家,这是一套二手房,他家原先的房子卖掉了,一家三口原本过着幸福舒心的日子。左文清的好友张超告诉记者:“左文清为人非常好,很仗义,他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入股开公司,人家公司运转好了,左文清退股,但把钱留给了朋友,他真不是那种为了钱会不顾一切的人。”
“以前每年过年,左文清都会召集我们一帮兄弟聚会,这两年没有他,就感觉缺了一个人,虽然他话不多,但是很幽默,和他在一起总是很开心。”张超感慨万千,“2011年过年,嫂子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她有点憔悴,但还很坚强,那么长时间,她也一直没见过左文清。我曾经托人去沈阳打听,消息封闭得很严,希望他能早点出来,我们都盼着他出来。”
春节前,青岛足球圈里曾传说“左文清回来了”,但这不是真的。涉案的“海利丰系”的确有3个人已经出来了,一个是总经理王守业,一个是前领队刘红伟,还有一个是财务总监。刘红伟出来之后音讯全无,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王守业是在2010年初出来的,青岛足协工作人员季宁告诉记者:“老爷子60多岁了,本来身体就不好,跟腱受过很重的伤,这次协助调查,差点把半条命丢在里面,回来后他苍老了很多,精神状态也不好,以前他还经常出来踢踢球,但这次回来后基本不出门了。”自从出来后,王守业的手机就处于关闭状态,他偶尔会使用女儿的手机和老友联系。
这种低调是可以理解的,季宁说:“刘红伟和王守业都藏了起来,因为他们的事情还没完,不能高调,如果一句话说错了,可能又会加重案情。”
青岛足球的种子,就这样流散
徐州路是青岛的一条小马路,这里以前有海利丰的训练场,如今已是面目全非,黄土飞扬的工地上排着一列列临时板房,如果不是场边围墙上的运动墙画,根本分辨不出这里曾是一片绿茵。训练场边的青岛海利丰学校也将被拆除,玻璃已被敲掉,黑板和讲台还在……
海利丰前球员石至刚告诉记者:“这片训练场原本是俱乐部向一个企业租的,但是杜允琪一直拖欠租金。球队解散之后,走了一个法律程序,企业把这个场地收回了,要盖商品房。”
散了,都散了。
海利丰一线队散了。
青岛足协工作人员季宁感叹说:“球员是弱势群体,俱乐部关门,最倒霉的是球员。”
海利丰一线队有22名球员,预备队有8名球员,在足协的牵线下,青岛中能接收了6个好苗子,加上今年从陕西回归的替补门将牟鹏飞,有7人留在了中能;4个人去了外地的中超或中甲球队,其中最为命运多舛的是冯绍顺,他的眼睛被球迷投掷的石块砸伤,幸好没有失明;11名海利丰球员进入青岛城市联赛踢球,青岛人恋家,有的孩子宁可不踢职业联赛也要留在青岛,比如说纪玉杰执教的西海俱乐部,90%就是以前在海利丰的弟子,他们每个月也有几千元的收入;还有8名球员去读书,或者自谋出路。
海利丰的梯队散了。
海利丰梯队究竟有多强?前文说过,在青岛足球“教父”王守业的苦心经营下,海利丰有着能排名全国前六的完整梯队,光是从海利丰梯队里流失出去的球员,如今就有六七个在中超踢球。以前,青岛队去参加城运会,队伍里总是海利丰的球员占大头,鲁能足球学校青岛分校的孩子第二多,中能足球学校的孩子比较少。
前海利丰球员石至刚说:“原本保留了93到94和94到95这两个年龄段的梯队,各25个人,归青岛市足协管,留着他们是因为要打省运会和城运会,现在比赛打完了,球队也解散了,山东鲁能优先挑选了一些最好的,然后广州、上海、北京的球队也挑走了一些。”石至刚的脸上写满了痛惜,青岛足球的未来就这样流散到全国各地。
青岛海利丰学校散了。
青岛海利丰学校,又名青岛太平路小学分校,太平路小学是青岛最好的几所小学之一。海利丰俱乐部倒了,这所学校也跟随海利丰训练场一起被拆掉,当时曾激起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如今,学校的老师和孩子被分散到周边的几所小学。
青岛足协工作人员季宁悲叹道:“假赌黑不仅毁掉了青岛足球的一代人,还可能会祸及两三代。”现在,足球名声不好,小孩练足球成本又高,成才率却很低,季宁透露,在青岛一个新兴球类项目的俱乐部里,60%的孩子都是从足球改练的,“青岛、广州、大连都是中国足球土壤最肥沃的地方,但是,青岛和广州都被假赌黑害惨了。”——2011年4月28日《上海青年报》#足球##dou为球狂##中超##中国足球#
#商报导读# ① 深圳27条硬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② 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深圳加快探索新兴领域立法;③ 1月二手房网签量降低,刚需户型网签占比开始回升;④ 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防范元宇宙名义非法集资;⑤ 从2G、3G时代追赶跟随,到4G、5G时代领跑——深企前瞻布局 5G覆盖冬奥。
码农们看看自己的未来吧?
互联网行业已经没有增量了,只剩存量之间的拼杀。类似于建筑业,大举扩张的时候大量招一批人来开发,项目一上线,后面只剩维护和迭代更新,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而存量之间的拼杀不是程序员的事,靠的是业务。但是把眼光移到互联网之外,未来发展方向上还有很多计算机的应用。比如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嵌入式,政企合作,甚至包含军工行业。不过这些方向都没互联网赚钱,过去那种毕业就开到三四十w的逐渐成为少数。明显感觉到现在计算机行业人员已经过于饱和了,企业不扩张还裁员,失业+应届消化不了。对于能力强学历高的同学当然建议冲一冲高薪,机会不大的可以考虑往其他新兴方向转。
当然,互联网和建筑业还是不能比,建筑业的存量是真存量,二手房不会凭空消失也没法强拆。但互联网比如社交型的公司每年都能跑出明星企业,只能说市场不断细分,更难做出巨头企业,但拿互联网比建筑有点小瞧互联网了,更不要说互联网和建筑的成本结构和毛利率差异,互联网的基因就是高薪人员支出,以后多少年都不会变!
我所在的准一线省会,几个大型国企每年都招计算机的,薪资在账面上不如互联网公司好看。但无论是在企业中同年龄段,还是放到社会上来说,工资都是最高一级别的,基本上能做到朝九晚五(肯定有加班但是很少)。我了解的也不多,但我所在的环境,我身边接触的,现在除了搞区块链/大数据的,剩下的基本都在做交叉。和疫情前的形势差的挺多的。
合肥多个银行放款速度变缓!部分银行暂停二手房贷款。
合肥市建行、工行、招行等大部分银行放款时间都比较慢,基本在3个月以上。交通银行、渤海银行等部分银行暂停二手房贷款业务。
2021年想要购置房产的刚需,除了核心区域,一些潜力板块、新兴板块也可考虑。具体银行贷款政策在下图。
#合肥头条##楼市爆料##合肥身边事##房贷#
【广州房多客少,唯提高二手流通,拯救楼市经济】
通过贝壳app搜索普通住宅,显示目前广州二手住宅放盘数量约10.6w套,且还没算上其他中介公司,可见放盘量十分巨大,不排除超越历史峰值。
现在有不少人/家庭是无法置换买房的,尽管没数据统计,也无法统计,但从放盘量的侧面反映出,这波“待置换”的购买力也是十分庞大的。如果不好好利用他们、盘活他们,那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当然,卖房的人不一定是为了“置换”,有部分业主卖房套现是为了“还债”。但新闻并不常见,市场上也不常见,真急着还债的人,老早就降价出售了。而目前挂牌待售的二手房源,更多的人打算置换房屋,从而改善自住,或者更换投资房产的标的物。
复苏楼市经济,不能光靠外地人进来买房,尤其各大城市都在抢人,目的是吸纳客户进去买房、消费。个别城市把购房门槛一降再降,严重内卷,再在这个方法上故技重施作用不大。所以,要寻找新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在二手楼市。
二手市场目前死水一潭,如何拯救它?分三个层面:
1、解开业主枷锁,增加购房资格。
2、鼓励自住属性,助力老房流动。
3、发挥常住人口数量的优势。
大家都知道,楼龄越大的二手房就越不容易流通。而且,互联网发达、资讯越来越透明,不像以前有较大的信息差,例如:凤变冰的套路早已不是秘密。利好预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低洼房屋也价值回归了。
所以,现在还愿意买二手老房的人,除了用作学位工具房,大部分都是预算低的刚需自住用户。因为价格便宜,他们用同样的预算就能买更大面积的房子。或者买来方便上班通勤,方便照顾老人、接送孩子等。
近年,教育政策在持续改革,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整合迈向新时代,老房对应的学位价值在逐渐弱化,新兴教育板块和优质的学习渠道增多,老学位房不再“矜贵”,房价开始松动、下降。
老房失去了稀缺优质学位这个最大的依靠,且大部分又不具备拆迁条件(国家禁止大拆大建,鼓励城市微更新、微改造),其增值能力自然减弱,升幅跑不赢大市。如果有得选择,谁愿意买老旧的房子。所以,买的人是以刚需自住为主,不是以炒为目的。保护接盘人,解开存量房市场的枷锁,就能把这些二手老房盘活起来,提振楼市经济。
到底老旧房子的数量有多少?参考贝壳app,筛选楼龄>20年的二手住宅,约2.88w套,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如果有利好政策出台,不排除有更多的房源流动起来,楼市经济好起来。
那如何保护接老盘的人?解开老房子的枷锁呢?
比如:证满多少年不占用房票、不限购。老旧房子的业主相当于多了一张房票,没有房票的人真的要买房子自住,就优先考虑老旧的房子——有效“推陈出新”。
可以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买房的人,最低7成首付,甚至全款,收起杠杆,杜绝炒房。
那如何发挥常住人口数量的优势呢?
比如:在指定的区域/板块/地段,对于居住满多少年的人有一张房票,促进“安家立业”。
一直以来,我们用“户籍、社保、个税”等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这个城市长期生活,并以此来给他们发放房票,避免垄断式炒房。也同时避免过多外来人口占用本地教育、交通、环境等资源。疫情已经不断制造出人口流通的障碍,出生人口在负增长,老年化增长。
人,从原来丰富的资源,变成稀缺的资源。我们是否换个思路,只要常住达到多少年,就主动拥抱他们、留住他们呢?
解开了枷锁,增加了房票,控制了杠杆,在指定的区域/板块/地段买房,能定向去库存,这不是N全其美、皆大欢喜么。
小结:
现在的老房子很难炒了,愿意买老房子的人少之又少,买来基本是自住为主,解开房票占用的枷锁,能让老房子流动起来,刻不容缓。
扶持愿意买老房子自住的人群,如果担心炒房现象,则调整限售年限即可。
抢人才,不如抢人。
只要常住人口居住满多少年,就能获得一张房票。不用落户、不受“社保/个税”限制。既可以省去繁琐的申请手续,又可以减少城市地区之间的竞争,让常住人口安定工作和生活。
接下来,二手房的挂牌量仍会持续高企,如果二手交易困局无法解开,一手也难有好的表现,就算国企兜底,拿地的时候也会减少积极性。
至于二胎、三胎家庭增加房票这条思路。我认为,有胆量、有充足预算购房的家庭,毕竟还是少数。孩子牵扯太多生活成本,包括:家庭职责分工、教育资源问题、工作效率等。而且,要先生二胎再多一张房票,这个过程下来还是比较漫长的,未必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所以,二胎奖励房票,有用,但时效性较低,可作长期政策来逐渐铺开。
房主不炒,不能只打击炒,也需要扶持刚需首套自住、改善自住、愿意接盘老旧房子等人群。
古语有云:先安居,再乐业,最后开枝散叶。这里面包含了古人智慧,有逻辑,有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