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常住人口最少的市辖区,还不如宝安区的零头。
广东深圳全市常住人口超1700万人,是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市。深圳常住人口最多的市辖区是宝安区,人口约448万人,这个人口规模真的很大,可以说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市辖区之一,超过了很多地级市了。宝安区并不是深圳的核心市区,它位于深圳市西部,相对市中心,这里的租房费用相对较低。宝安区面积相对较大,位居深圳第二,这也是宝安区人口较多的原因。
深圳人口排名第二的是龙岗区,大约有398万人。这和龙岗较大的面积有一定关系,毕竟龙岗区是深圳面积最大的市辖区。
而深圳人口最的市辖区(不含大鹏新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这两个非正式行政区),是盐田区,人口只有约21万人。这个人口规模还是比较少的,宝安区是盐田区的20倍。为什么盐田区人口这么少呢?
盐田区面积只有75平方公里,是深圳市面积最小的市辖区。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盐田的地形条件。盐田区山地、丘陵占了大部分,建成区主要在滨海平原,建成区面积只有约20平方公里。而且盐田的城区和其他市中心城区没有相连,只能通过隧道到达,给人一种较偏的感觉。地形的限制,让盐田难以扩张,所以就人口偏少了。
广为人知的大小梅沙,是深圳玩海圣地,就位于盐田区。虽然深圳是一座滨海城市,但是真正的海滩,就只有大小梅沙作最著名了。
【平原君说房】
选择大于努力!
1.没错,自己买的房子是用来住的,是应该用来住的。不是放在那里闲置的,也不是用来出租给别人住的。
2.当你有能力在工作地的一二线城市买房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不要遗憾地错过。
3.在大城市租房住,却选择在老家的三四五线买房,长年空关,或者出租,不仅增值慢,也从未有过“家”的感觉。实在是错误的选择,是莫大的遗憾。
这几年在郑州买房最后悔的区域。
1、 平原新区。
这几年不仅价格一降再降,最可气的是区划上都不属于郑州。前些年图便宜买了平原新区的人,现在已经哭晕在厕所了。
2、 绿白。
当时觉得靠近东区,又处于郑开中间,潜力大。后来发现价格虚高,距离主城区较远,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不便利。
3、 荥阳。
土地供应量大,价格不坚挺,好多规划没落地,在东区和郑州市区工作的人根本没法去居住。租房市场也不好,周边的安置房数量也不少。
4、 港区、南龙湖。
前几年郑州南部区域的房价不低,加上各种概念炒作,不少河南地市购房者入手了这里。现在看这里距离郑州主城太远了,而且中间存在断裂带,区域成熟度较低。
这些区域的主要问题还是与郑州主城区的关系不紧密,人口少、距离主城远、发展需要时间。现阶段买房更要避开这种远郊区域。
晋安区政府近期公布晋安区房管局《关于群租房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主要内容包括:自2020年3月18日晋安区开展房屋结构安全隐患百日攻坚以来,区房管局负责牵头协调和督促指导群租房排查整治工作。经全面摸排,晋安区平原六镇街收到群租房线索及举报投诉2910条,截止12月18日全区群租房共整治1992宗。
晋安区从2018年起开展群租房整治工作,以岳峰镇保利香槟国际、香开新城及王庄街道世欧王庄等小区为试点,重点开展集中整治。截至全市群租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始前,晋安区已先行整治群租房600多套。
针对越来越多房东、二房东提醒租客不要轻易开门,导致入户取证工作难以推进的问题,晋安区采取“白天敲门、下班上门、连夜蹲守”等分时段多次、重复入户及公安介入方式,打破入户难困境,推进群租房排查取证工作有序开展。
在取证基础上,由区城管局立案查处,限期3个工作日内自行整改;对逾期未整改的群租房迅速采取产权限制、断水断电等措施,并对违法隔间等进行拆除,恢复房屋原结构。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来,晋安区每周组织2次以上集中联合执法行动;五一节假日期间每日整治和拆除群租房200套以上。
下一步,晋安区房管局将继续抓好群租房整治工作。目前晋安区后期完成摸排的500余户群租房尚未上传APP系统,将夯实整治并及时上传。对拒不配合整改的户主,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置。同时强化对物业监督、约束及处罚,抓好装修阶段方案及物资进料等管控,定期开展入户排查和复查工作,发现一起处置一起,杜绝新增“群租房”。#福州头条#
一位网友说,四川盆地最宜居,我说不信。他给列举,华北平原冬天无绿色,春天风沙大,刚这两点就首先排除。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冷夏闷,江汉平原易发生洪涝,长三角物价高,生活节奏快,珠三角一年热的时间太长,人体消耗太大。我们四川有宜人的气候,富饶的物产,慢节奏的生活,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刚这四项,他们几大平原都比不了。
很多人对广东的气候有误解!广东每年的十月到来年的四月足半年,阳光不燥不冷不热,我有四合院,可以说没有哪个地方的小院可以舒适呆半年以上吧?以前广东三四月潮湿,冬天也会很冷,现在气候变暖,冬天极寒少了,因为没有寒冷突然转暖,潮湿也少多了。
然后夏天的6789月,哪不热?
四川盆地漫长冬天难见太阳,易让人抑郁,古人说:蜀犬吠日不是瞎说的(没有贬义的意思),何来宜居。中国区域内,严格来说没有宜居的地方,夏天住在贵州六盘水及附近,冬天位在三亚及附近,基本上就一年四季都舒服了(春秋全国住哪都行) ,这是我住过华北、西南,华东、华南每个区域至少两年之后的感受(没有长时间住过东北、西北)。等老了,我就夏天在六盘水附近租房子住,冬天在三亚附近租房子住。
今晚,有个评论,让我感慨良久,每个人的想法,都刻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
有人嘲笑说:“头一次听说80%深圳人租房”。有这个想法,也不奇怪,大家的印象里面,深圳是个城市,却不知道它只是个区!
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768.16万人。它的面积只有我们小县城的大,人口却是我们小县城的20多倍。1997.47平方千米有多大?只有我们武汉的约5分之1,人口比武汉多了约500万,面积是广州的约4分之1,人口和广州一样。
这样小的地方,总值是3万亿,可以想像房价了,均价约6万元,20%的人有房,就是约350万人,他们持有房产是500万~1000万,这个水平,你们认为多少人满足?
深圳贝壳研究院调查显示,深圳市民超八成租房居住,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比69%,是租房群体的绝对主力,其中一半住在城中村。这个数据,差不多准确,不会太离谱,还有疑惑的人,自己问问在深圳的同学,同事就好了。
所以,一个人的固有思维,会让他失去判断的能力,就像我是平原地区的人,第一次见到大山的时候,充满不理解,第一次去老婆娘家的时候,也是各种不习惯。因为我对于那种弯弯曲曲的道路,房屋也不是整齐,就难以理解。
有些事情,其实是没办法解释,哪怕是客观的数据,以上的数据都是客观存在,依旧没有人会信,大家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炒股,也是如此。所以,大多数人,找不到真相。
很多人抱着菩提也不能顿悟,拿着佛经也不能得道,很多人的归宿都是在股票市场倒下。
这个社会最惨的群体应该是农村人。以前我总以为作为农民的后代,在外面混的再惨也可以回到农村,农村是农民工的根据地,当我在深圳打工疲惫的时候回到了湘西老家,发现农村确实太难了,村子里看不到一个同龄人,就连六十几岁稍微有点体力的人都有比外面打工,不是在工地上,就是在小区当保安,又或者是当清洁工。
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心里一直想如果累了就回老家,在老家种地搞养殖,一家人团团圆圆多好,回到家后,现实被无情的打了一个巴掌,村子里还是那条二十年前修的车路,又窄又陡又弯,湘西是山区,修一条车路也很难,刚修车路没多久,村子里有公交车,每天一趟,早上六点就到村子了,是从上面那个村开过来的,七点到城里,十二点从城里开回来,虽然每天只有一班车,但是对于村里的老人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去城里不用走路,很多人会说老人可以买一辆三轮车或者是电动车又或者是摩托车,在平原地区是可以,可是我们这里是山区,山路十八弯,不仅窄而且陡,来过湘西的人都知道这里山高林密。
二十年前,村子里种地都是靠天吃饭,天下雨就会有好的收成,天不下雨就会颗粒无收,二十年后,当我走在田地的小路上,杂草已经淹没了小路,田里长满了杂草,田边没有水渠,田地已经抛荒了,偶尔看见一些离车路近的地里种了一小块果树,村子里的田地都很分散,有的离家六七公里,没有车路,三轮车开不进去,只能步行进山。
这一个多月来,村子里已经严重缺水,自来水停水了,老百姓只能去地势低洼的水井取水,村子里也经常停电,以前的电杆是木的,现在的电杆是水泥杆子了,为什么还会经常停电搞不懂了。我一直以为在外面打工累了可以回家,农村就是农民工的避风港,回到家后,现实与想法差距很大,前几天去山上挖地,以前是种过粮食的,后来抛荒了长满了野竹子,砍了大半天累的无法形容,然后就放弃了。
晚上村子很安静,不像大城市喧闹到深夜,没有广场舞,没有汽笛声,这里的夜晚静悄悄。村里没有了小学,孩子都在城里上学,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赚钱养家,很多老人在城里照顾孩子,有的买了房子,有的在租房,一年四季留在村里的都是身体差的老人,读书的孩子也只有寒暑假才回来,因为没有公交车了,交通也不方便了。
村里码头是新的,没修几年,村部有健身器材,离村子有一公里多,但是很少人去村部,村部有村干部在值班,一般有事就打村干部的电话,只有村里开会的时候去村部。
村前就是酉水河,天蓝水清,河里鱼儿很多,因为已经禁鱼了,禁钓,站在码头上经常看到鱼在河中跳跃,河边的虾也多了起来。
在农村生活确实太难!#农村# #农村身边事# #我要上微头条#
成都的房价会持续上涨!成都平原的未来的定位主要是保障耕地红线,以种粮食为主(比如:水稻、红苕等)。未来搞房地产(种房子)搞开发(工厂)会受到更高的要求。所以房子的供应量会降低进一步保证价格。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