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寒潮来袭,房产中价纷纷裁员,中原也熬不动了⋯⋯
新中原,新服务,新未来
【土地解析|一季度大连土地成交溢价率挂“0”】
日前,中原地产发布《2022年一季度大连房地产市场总结》。内容显示,2022年一季度,七区商住土地平均楼面价为2837元/平,本季度仅开发区底价摘地,溢价率挂“0”;目前,城市规划向北、向未来热点板块迁移,土地位置决定溢价程度有限,预计短期内溢价率持续低点运行。土地解析|一季度大连土地成交溢价率挂“0”-土地解析-大连乐居网
#女子购房疑被中介吃差价250万#【深圳市民质疑四千多万元购房被中介吃差价250万,中原回应】近日,深圳一市民夏女士(化名)反映,她购买了一套房产,但后续突然得知,中介给予她的报价高于当时的挂牌价。夏女士质疑中介有意哄抬价格,并从中赚取差价,要求中介公司道歉,并返还佣金等。中介方回应称,除合法佣金以外并未收取夏女士任何费用,而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等因素进行浮动,中介人员只提供沟通、协调等作用,被要求退还佣金的诉求并不成立,望客户进行理解。 深圳市民质疑四千多万元购房被中介吃差价250万,中原回应
这场暴风雨,或许比我想的,还来得迅速!
年初4月份,观察员曾说,2021年是房企大洗牌的元年。
没想到,果然后半年一堆的房企暴雷,数量多的观察员都不想说了。
但是今天,没想到中原地产,众多高管集体离职的现象突发了。
熟悉观察员的老粉,都知道,观察员对整个成都楼市各个方面,都略有了解。特别是观察员以前也做过中介,更是深圳中介这行在很多人购房途中必不可缺,也深知中介这行有太多太多的不合理。
比如50万的房子,和500万的房子,服务费一样,但收取的费用完全不一样!又比如中介的信息真实度,比如中介基本只为了成交,比如绝大多数的中介根本配不上收取的中介佣金,比如中介机构在房价上涨过程中,都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
观察员深知,中介这行,洗牌的一天,迟早会到来的。
所以观察员曾经多次和中介朋友交流,告知他们,未来两三年内,中介行业内也会跟着房企洗牌,各大资本和机构都会入驻。未来三五年,整个中介大行业会洗牌,真正单纯专业的房产分析师会出现。
可是观察员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中原的高管离职,原因肯定不是大家所表面看见的那些,但是无疑开启了中介机构或者中介行业的变动。
原本预计的,大概两年后,中介行业会慢慢出现新的模式,但是现在看来,或许会提前一年时间了。
【#10月深圳二手住宅过户量创十年新低#,二手房市场降温】
欧界报道:
根据数据显示,深圳十月份二手房住宅过户仅有1605套,创下近十年的新低。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房地产市场热度消退,市场整体氛围趋于理性。
深圳中原总经理郑叔伦表示,房地产金九银十市场已经不复存在,购房者大多保持的态度,二手市场成交量会进一步下降。预计11月在开发商推盘节奏加快的作用下,市场有所回温。
今年房地产市场遇冷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是信贷环境收紧,其二是多地政府出台的二手房指导价,其三是限购的调控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房价下跌的时候,多个城市又出台限跌令。
南卡大学商学院的谢田教授认为,应该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让市场来决定房价,而不应该人为操控房价。
刚吃了个瓜,说中原地产的高层,近期全部都要离职退休,也不知道跟房地产周期有没有关系[吃瓜群众]
胡葆森的“中原梦”实际是规模扩张之梦,做大做强之梦,但梦路凶险……房地产行业如舆情所言,已是悬崖百丈冰,但客观看楼市犹有花枝俏。
在旗下第四个上市公司成功上市的当天,胡葆森发布了建业体系未来五年的“百千万工程”蓝图,“百”即300城市,500项目,100个美丽乡村;“千”即建业地产2000亿,中原建业1000亿,筑友 新生活1000亿;“万”即1000万客户,5万名员工,2万名产业工人,1万名企业股东。
胡葆森的中原梦中的“百千万”,不是野心膨胀,也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而是情势所迫。因为房地产的分化在不断加剧,不形成规模优势就无法在“恒大恒強”的格局下生存发展,但“恒大”与“恒强”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还得练好内功,做好产品与服务,成为优质的企业品牌,而优质的企业品牌从战略到战术都得正确-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祝中原建业好梦如愿所圆!
胡葆森想将自己的帝国打造成“中国地产界全产业链第一股”,而“四个平台”的局限都在于难以走出中原,中原建业走出河南都任重而道远。
【10月大连商品住宅成交总价段集中低位】
日前,中原地产发布的《2021年10月份大连房地产简述》显示,10月大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段集中在60平米以下、80-90平米产品。
中原地产分析称,公寓产品特价促销效果影响明显,成交总价段集中低位,50-70万、70-90万、90-100万占比较为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