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我打算澳洲投资房产的心路历程。
2011年深圳住宅限购以后,只能投资写字楼或者商铺。小小的试了一把,结果都被套牢,还好有租金收着。
2015年,悉尼房产涨得如火如荼,传说有人曾经为了孩子留学,在当地买了房子,孩子留完学后,房子升值了一倍,把孩子留学的所有学费及生活成本都覆盖了。
上述传说让我对澳洲房产有了兴趣,也做了一些功课,比较吸引我的是:首付只有10%,剩下的90%好像是在交房之前才要支付,而且80%的资金可以在澳洲取得低息贷款。另外就是他们的租金是每周支付的,再加上土地的产权是永久。
于是我通过旅行社办了澳洲签证进行为期8天的旅游,打算在旅游的同时,观察一下中介推荐给我的澳洲房产。
经过9个小时的飞行,先到了悉尼,对悉尼的印象就是感觉在广州。
第2天飞墨尔本,感觉墨尔本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风景如画。那天刚好经过了中介推给我的那个海港楼盘,问了一下导游,导游说那个楼盘位置不好。
导游又说:澳大利亚人对于交楼时间经常拖延。假如合同上签的是三年交楼,他有可能会拖到七年才交楼。
如果直接买二手现楼,是不允许的。记得好像有一个规定是要在一年以内必须卖掉,如果卖不掉的话就要被罚款。
我又考虑到在澳洲办贷款,如果万一不被批怎么办?房产中介跟我说一定会批下来。我说在国内办贷款都不一定能批得下来,更何况是在国外。想到这里我就觉得风险很大,于是心里己经打了退堂鼓。
后面导游又跟我说:在澳洲的租客如果不付租金的话,有几种情况是不能赶他走的。我一想到将来有可能为了租金打越洋官司,就不寒而栗。彻底断了在澳洲置业的念头。
回国以后隔了几个月,新闻里就曝出,有不少国内人士去澳洲买房办贷款,结果贷款停批,至于银行停批的理由,不得而知,导致他们损失惨重,前期的首付款瞬间被吞没。
有了这次经历以后,再有什么越洋电话打来让我买房,我也不接了,主要是自己挣的血汗钱还不够多,不足以拿来试错。
【新财年减税、养老金新政实施】#澳洲新政#新的财年已经开始,联邦政府此前宣布的一系列新政策生效实施,包括企业和工薪阶层减税、养老金付款上调、以及首次置业者住房援助等。
对于普通纳税人而言,减税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变化。中低收入税收抵免(LMITO)的实施期限延长,单身最高可获得1080元,夫妻最高则可获得2160元,惠及约1220万年收入不超过9万澳币的人群。
另外,自7月1日起,雇主养老金强制缴款(SG)比例从9.5%提高到10%,影响了几乎所有工薪阶层。
据澳大利亚养老基金协会的估计,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每周养老金供款多出6.5澳币,可帮助提高退休后储蓄大约1.9万澳币。
但要注意的是,有的高薪员工收入是以“整体福利”形式支付的,也就是工资包括养老金。那么当养老金收入上升时,这部人的实得工资可能会下降。
联邦政府还推出了一款线上比较工具,目的是澳大利亚居民退出表现不佳的养老基金,转换至业绩好的养老基金。
就住房市场而言,一些帮助单亲父母和首次置业者购房的优惠政策也开始生效实施。例如,未来四年内1万名符合条件的单亲父母可以2%的首期比例购房。同样,受益于5%首期购房的首次置业者名额增加。
对于企业而言,营业额不满5000万澳币的中小企业税率从26%降至25%。原本一些只有营业额不满1000万澳币的优惠政策,目前已经扩大至覆盖营业额不满5000万澳币的企业。
一些小型啤酒厂和小型酿酒商和蒸馏酒商的消费税减免上限从10万澳币提高至35万澳币。
这叫:制裁吗?为了讨好美国,澳大利亚宣布将对16名俄政府部长实施制裁措施,不知道人家压根不想去澳大利亚,也不会在澳大利亚存钱,置业的。至于禁止进口俄黄金,一个黄金产量全球前三的国家,会进口黄金吗?这属于晕了头了吧,压根不会产生任何实际制裁效果的制裁方案,到底有什么意义非要通过呢?为了刷一下存在感,让大家笑一笑嘛。也许这就是西方对俄制裁的现实吧。#澳大利亚#
专业报告指出,现在是墨尔本当地首次置业者买房的最佳时间
尽管房价飙升,墨尔本封锁,但一份报告仍大胆提出,现在是首次置业者购房最有利和最实惠的时机。PRD房地产公司首席经济学家Diaswati Mardiasmo在房产报告中指出,政府激励措施、创纪录的低利率以及国际需求减少,有助于为首次置业者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Mardiasmo也指出,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政府可能会在某些时候进行干预,以确保澳洲人可以顺利进入市场,并减轻未来的抵押贷款压力。报告发现,尽管疫情带来了一些动荡,但今年上半年,墨尔本大都会的房价中位数达到了912100澳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52800澳元。
在2021年第一季度,由于低利率环境,家庭收入中用于支付房屋贷款的比例每年下降2.1%。Mardiasmo承认,考虑到现在房价高企,说是首次置业者的最佳购房时机是会让人惊讶。
但由于边境关闭,买家群体受到了保护,无需与实力雄厚的海外买家竞争。Mardiasmo说道:“此外从政府和利率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
他指出,墨尔本CBD北部和西区的可负担房屋市场提供了良好的购买机会,包括Greenvale, Westmeadows和Laverton。对于想要靠近城市的人来说,公寓是最好的选择,比如Footscray、Flemington和Carlton。
买方倡导者Emily Wallace认为,六个月前实际上是维州人进入市场的最佳时间,但考虑到市场的上升轨迹,现在也是好机会。现在买家面临的最大不利因素,就是房源数量少,这加剧了需求,抬高了价格。
澳洲房产资讯,请关注@马克西说澳洲
#话题大发明家#来澳洲移居的技术移民,大都在自己的努力下5年后实现“购房梦”,不少做护士的朋友,因为年薪都在8W澳以上,夫妇两人的年薪都达到20W澳元,购买了2套以上的房产,甚至6-8套,也十分普遍,究竟是只拥有一套地段优良的豪华别墅好,还是买了几套普通地段的房产,一套自住,几套投资退税,哪个选择更为合理?
事实上,在澳置业,一切决定于地段,在阿德莱德东区一套200万澳的房产,完全优于你有2套或3套,在总价上相似但地理位置很普通的房产,因为地段不同,房价涨势不一,升值速度不同,自然是好的地段涨得更快。
有“澳洲房产7年时间就能翻一番”的说法流传甚广,但那只是中介的噱头或没有吃过投资苦头人士被鼓励买房的一种自我良好感觉,澳洲房产怎么可能都能做到这样增值的效率呢?
中国人对购房置业一向情有独钟,大概是基于“安居乐业”的传统生活理念,所以就算移居海外,依旧热情不减,在澳大利亚,华人是房产市场一支生力军,房产对于澳洲华人包含着太多意义。
首先5年后能否购房,是用来衡量新移民是否成功登陆澳洲的重要标志,因为只有获得PR才有资格贷款,富裕的投资移民及依靠父母强大后援的技术移民除外。
购房为婚姻和接父母移民澳洲养老,完成家庭团聚和第三代得到老人照顾作了最充分准备,当然女方父母一定是优先考虑的。
其次,购房是华人为精心培育下一代成才,投资教育的重要战略和步骤,尽管第一套房产因经济能力,无法实现学区房的梦想,那么一旦有能力时,那是无论如何,哪怕“砸锅卖铁”都要买套精英公立学校附近的房产,那怕房产再破再旧都不是问题;如果送私立学校的,就买到私立学校旁边,上学或放学就可以让老人步行接送小孩。
最后,购买房产也是精明的华人,为实现退税或以房养房,投资一种手段。只要在澳做生意或家庭年薪15万澳以上的华人,大都会购新房(公寓/联排别墅),通过退税来躲避澳洲高额税收。而早期华人都是购买大房后,自己再人为分割若干小房来租借给留学生,那种收入是不用交税的灰色收入。
即然房产赋予了在澳洲华人那么多丰富内涵,华人自然不会错过任何投资房产的会,在悉尼或阿德莱德一些地段优良的豪宅拍卖会上,时常出现华人举牌竞价的身影就不足为奇了。
华人热衷房产的背后,是华人适应能力非凡,懂得人生规划和投资,熟喑澳洲有价值房产蕴含巨大增值潜力的反映,当然在临退休时,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华人一定会抛售多余房产,以期待获取澳洲政府发放的养老金。
他们一定不会去存放银行,而且一定会在年老时,已获得了足够的财务自由。
澳洲墨尔本多个学区房价飙涨,部分一年增值$60万!看看你家表现如何?
过去的一年里,墨尔本购房者为进入热门学区而支付的溢价(高于预期现行价格的金额)急剧上升,新的数据显示,该市38个学区的房价上涨幅度超过了20%,其中一个学区的房价飙涨了45.7%。
周四发布的一年一度的《Domain学区房价报告》显示,疫情爆发以来,墨尔本人挤破头的搬往滨海或内陆区域,帮助推动了外城区学区房的价格增长。
这包括Mornington Peninsula地区的Mount Eliza区,当地Kunyung小学学区的房价飙涨了45.7%,在截至7月的一年中,该地区房屋中位价上涨了60.5万澳元。现在Kunyung地区的房屋中位价已经达到193万澳元。
Mount Eliza North小学学区的房价飙升了37.5%,相当于45万澳元的增长,使得该区域的房屋中位价达到了165万澳元。
因学区而受到青睐的内城区的房价涨幅也处于高位,Richmond小学学区的房价大涨39.6%,相当于52.2万澳元,使该区域的房屋中位价达到了184.2万澳元。
Domain公司的首席经济和研究主管Nicola Powell表示,内环、中环和外城区的一系列学区的表现都很好,以至于学区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所在区的整体增长。
“墨尔本基本每10个学区就有1个的房价涨幅比所在区高出10%到20%。”
她说,疫情期间,家长们都希望改变生活方式,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去好学校,因此,滨海和内陆区域的表现尤其好。
同时,Eltham East小学学区的房价表现也很优秀,该区域的房价全年上涨了17.2%。
该小学也是墨尔本夫妇Sophie Cross和Nick带着他们的女儿从Eltham的小房子换到大房子的原因。
Cross一家在去年10月换了房子,Sophie说,她和丈夫已经为搬家做了预算,很幸运能够通过私下协商买下该学区内的房产。
Doncaster区的房产经纪人Jason Stepanow表示,Eltham很受家庭青睐,除了该区域的环境,还因为该区域的房价比周边区域更实惠。
“在Doncaster买房要花150万到170万澳元,而在Eltham,花费110万澳元就可以在好的学区置业。”
澳洲热点资讯,请关注@马克西说澳洲 #澳洲# #教育# #学区房#
【墨尔本二季度土地销量创纪录,现在是买地的好时机吗?】
据房产网《The Urban Developer》报道,随着澳洲房市不断升温,销售火爆,大墨尔本区与城郊的价格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据RPM Real Estate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墨尔本市区及其周边地区,今年第二季度(4月-6月)的土地总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7685笔,比上一季度的峰值高出2%,土地价格上涨了3.1%,这是自2018年3月以来的最高涨幅。同时,开发商释放了近6500个地块,平均上市时间已降至两个月。
RPM交易和咨询总经理Christian Ranieri表示,“以前不愿开发太远地区的开发商现在把目光转向了传统的墨尔本地区外,许多公司仅用12个月就消化了两到三年的地块库存,未开发土地正在实现新的价格标准。” RPM 项目营销总经理Luke Kelly也称,“澳洲房市强劲的基本面支撑着人们对置业的需求,预计未来几个月这种情况仍将持续。”
我一直对我国内的朋友说,澳洲有两样东西最值得投资。一个是矿资源,一个是土地。铁矿石去年至今年,价格翻了一番。澳洲的土地是私有制,是优质资源,更是稀缺资源。避免货币贬值的最好途径就是投资土地,不仅十分安全,未来也能获得更多收益。买小地赚小钱,买中地赚中钱,买大地赚大钱。
原来国内的年轻人不结婚 ,不生孩子的原因 都在这里,今天看到今日头条上的一位博主写的 广州现在房价已经达到了13万人民币1平米,在看看我在【澳洲代理的房产】澳大利亚,墨尔本 紧挨Glen的东南区Scoresby 预计今年十月份交房!3个睡房2个车位 两个卫生间 纯纯的使用面积158平方米,澳币才75万,折合人民币也不到380万人民币一套,澳洲买家现在购买仍然可以节省大量印花税!非常适合首次置业和投资的客户!如果是海外买家,购买之后将来的税费都在可控范围之内,租金回报率肯定比广州要高很多,土地是永久产权,澳洲也没有遗产税,保值升值的空间更加稳定可持续,将来出售也比较容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房价大数据 #我要上微头条# #
澳洲墨尔本留学生大量流失,墨尔本华人区Box Hill博士山房东也开始大量出售核心区外公寓,最低售价仅$25万!
随着越来越多房东出售之前用于出租的公寓,首次置业者在墨尔本Box Hill获得了更多的购买机会。由于疫情导致留学生大量减少,一个新的市场大门已经打开。
由于本地贷款利率的持续走低以及政贷款政策的宽松,很多本地客户,看到公寓第一想法是买而不是租。一方面是价格便宜了,而且现在有了更多选择。
Box Hill和Box Hill South的公寓需求一直保持稳定,两居室公寓平均价格在40万至55万澳元。尽管受到Covid-19影响,但首次购房者和租房需求仍然稳定。
在Box Hill 核心商圈外围,租金平均为每周250-300澳元,而一居室公寓大概32万澳元,不到40万澳元的两居室公寓也能找到。
数据显示,Box Hill South区Elgar Rd一套单间公寓为25万至27万澳元,专门针对大学生。Box Hill区Archibald St一套一居室公寓的售价也在29万至32万澳元。对于租房者来说,最便宜的选择是Archibald St,靠近Box Hill Tafe的一套一居室公寓,每周租金仅为170澳元。
澳洲房产资讯,请关注@马克西说澳洲 #澳洲# #房产#
澳大利亚维州房产拍卖创下6月成交量记录!墨尔本一个月比去年整个冬季卖的都多
今年6月份,维州通过房拍成交的房产数量超过了2500套,创下了该月份的最高记录。由于整个州的房地产需求持续飙升,这一拍卖成交总数已经超过了去年冬季的总成交量。
维州房地产协会(REIV)的最新数据显示,上个月(6月)有2992处房产被拍卖。
其中,2530个房产售出,比2017年6月创下的2455个的纪录多了近80个。
6月份的清盘率为84.6%,今年的清盘率到目前依然保持强劲,这是自2007年6月达到84.3%以来的最高水平。
REIV主席Leah Calnan表示,许多因素促成了高于平均水平的交易量,包括印花税优惠政策即将结束。
她表示:“冬季通常是房地产交易的淡季,但今年有所不同——维州人纷纷现身做出房地产决策。”
“随着针对首次置业者的印花税优惠在6月底终止,在6月30日之前的几周内,买家的兴趣不断增加。”
她表示,7月1日起上调高价房印花税也将有助于高端市场的活跃。
房地产公司Ray White Group的首席经济学家Nerida Conisbee表示,尽管炙手可热的市场有望继续,但“待售房产数量仍在增加,抵押贷款利率正在缓慢上升,这应该会抑制房价的上涨。”
Conisbee预测,冬季房源数量将继续上升,买家活动也将继续上升。
但墨尔本也面临着其他挑战,包括由于人口外流,以及缺少国际移民导致市中心单元房和公寓的空置率居高不下。
澳洲房产资讯,请关注@马克西说澳洲
澳洲哪些城区最受首房买家欢迎?最新榜单出炉!墨尔本9区“霸榜”
墨尔本成为了澳洲最受首次购房者欢迎的城市,在2020年,全国咨询量最高的前10城区中,墨尔本有9个城区上榜。
据Realestate网站今天(2月28日)报道,墨尔本CBD的公寓和单元房,在2020年全国首次购房者咨询量排名中最高,因为在疫情引发的刺激措施下,越来越多的租房者考虑买房。
根据Realestate网站的这份新报告,Craigieburn、Tarneit、Point Cook和Pakenham等边缘城区,因其独立屋中位价的可负担性,让这些城区也在榜单上名列前茅。
第一张图是Realestate网站公布的澳洲首次置业者咨询量最多的城区排行榜(截至2020年12月的12个月内),请查看。
该网站首席经济学家Nerida Conisbee表示,由于新晋买家充分利用了“放缓的市场”,去年首房买家的咨询量激增了62%。
他说:“首次购房者往往喜欢较慢的市场,我们上一次看到这一购房群体有如此高的兴趣,还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去年,由于受到低利率、政府援助的提振,我们真的可以看到HomeBuilder建房补贴对榜单上这些新兴城区的影响。”
这份《2021年房地产展望报告》(2021 Insights Property Outlook Report)也显示了,买家对内城生活城区的公寓需求也很强劲,包括St Kilda和South Yarra。
Conisbee表示:“许多租户正在利用CBD等地区缺乏竞争的优势。”“对于目前面临空置挑战的公寓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好迹象。”
她还指出,排名前十的城区反映了首次购房者之间的“明显分化”,他们正在寻找“郊区更大的房子”或“市中心公寓”。
她说:“疫情带来的一个积极影响是,这些单元房的可负担性对首次购房者来说有所提高。”
“与悉尼相比,年轻人实际上可以负担得起墨尔本市中心的生活费用,这就是为什么相比其他地方,我们看到人们对墨尔本市中心更感兴趣。”
买方权益倡导者Emily Wallace警告首次置业者,现在的安静只是暂时的。她表示,由于墨尔本封锁后的市场活动激增,她的一些客户被迫扩大了他们的预算和搜索范围。
她说:“原本打算住在墨尔本内城区的人,已经把兴趣转移到了中环,诸如Coburg、Reservoir和Ringwood等地区。”
“买家需要从长远考虑,而不是仅仅根据2020年做出决定,因为虽然人们青睐于地价和空间,但你仍然想要获得在封锁前对你很重要的设施。”
澳洲房产资讯,请关注@马克西说澳洲
尤其在08年次贷危机后,很多国人总觉得国外的房价不高或者阴跌,其实未必。
在传统仅有40%成年人购房的德国房价也在悄无声息的上涨中,何况国人最爱置业的米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房价#
(小小的疫情可能会有个暂停键,但随着疫苗的普及,2021年我相信是房产的大年)
昨天去墨尔本东南区Hampton park看房子,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去银行贷款,其实我自己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也没有贷款,即便首次置业有一个比较大的优惠。
了解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这个人不喜欢拖欠别人东西,有任何学校或者签证的申请我是能快则快,如果我自己控制不了是学校和移民局拖时间那确实没办法,但如果是自己的事我肯定会尽快完成,而且我从来不借钱,也不欠任何人钱,包括银行。
之所以发这么一个头条就是因为昨天有10多个头条上的朋友都私信我说为什么看房子不贷款,而且为什么选择那么普通的区,我始终认为自己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也从来不喜欢跟别人攀比,虽然很多在澳洲的华人他们会选择买很奢华的房子,买在很高端的社区,但我觉得以我目前的水平和年纪还不值得,或者说我还没有资格去住那么好的房子。
我对我自己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虽然可能读过了本硕博,最终的收入也不如绝大部分生意人,但我活得快乐,也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比心]
袁学谦以350万港元在澳洲买入60多平方的超级大屋,每月实际租金收入约1.3万元,再以月租1.25万元租住香港一个面积23平方、市值602.9万元的大屋!
近年本港市区迷你单位随处可见,虽然供应众多,但仍获投资者及租客支持。「旅游达人」袁学谦早前除推出新歌〈三百呎环游世界〉外,更「一炮过」支付一年租金,以月租1.25万元租住何文田瑧桦一个1房单位。袁学谦透露,在「双租」情况下,数年前仅以约350万港元购入澳洲的一个单位,其租金收入扣除使费后刚好足够他租住上述瑧桦一个价值600多万元之单位。
袁学谦租住的瑧桦单位,实用258方呎(约23平方),采一房间隔,我们日前参观他租住之单位,单位以简约为主,除原装提供、以橄榄绿色为主调的开放式厨房及浴室外,客厅就摆放了一张可变身成单人床的贵妃椅,以及一张可折叠的茶几,另有小量鲜花等作摆设,而睡房除一张双人床外,则只放置了一个挂衣架。
袁学谦指,在疫情下较以往多时间留在家中,需要更多私人空间工作及创作,故一次过支付一年租金租入该单位,平均月租1.25万元,相信为该厦最低月租的一房户,实用呎租约48元水平。资料显示,单位业主于2019年以约602.9万元购入,现租金回报近2.5厘。
被问及为何不选择在港置业,袁学谦指,一来香港楼价贵,特别是他工作性质属于「自由身」,买楼所需要的成本更高。不过,事实上,数年前他早已在外地置业。
据袁学谦透露,数年前他以约350万港元,在澳洲距离墨尔本市中心约15分钟车程的地方,购入一个实用约600多方呎(60多平方)的2房单位连一个车位,目前月租约1.9万元,在扣除税项及其他使费等,每月实际租金收入约1.3万元,足够他在港租住上述瑧桦全新单位,他认为这个「双租」概念,相当适合他个人要求。
另方面,在疫情前,袁学谦可谓「百足咁多爪」,工作范畴除出外拍摄旅游节目外,亦有活动主持,并开设公关公司、茶饮店及甜品店等,但他指,在疫情下,工作及生意大受影响,已有一年多时间无法在外地拍摄旅游节目,而两间茶饮店亦已暂时结业,待疫情好转后才「重新出发」,故过去曾参与独立乐队的他,就趁这段时间推出新歌〈三百呎环游世界〉。
墨市华人区房拍引近百人围观,华人出价方式看懵西人中介!直呼“太秀了”
上周末,在墨尔本Glen Waverley一场长达一小时的房拍会上,5组买家竞争激烈,共叫价200次(其中一些出价包括中华文化中的一些“幸运”数字),最终以超底价$25万的价格成交。
据RealEstate网站报道,地产中介公司Harcourts Judd White的主管Dexter Prack称,这栋位于Wilson Rd街51号的5室5卫房产的拍卖充满了“戏剧性”,在80多名现场观众的强势围观下充满了欢声笑语,最终以$300万成交价落锤。
他说:“这有点太秀了。”
Prack描述了当时的场景:“有一个大家庭和另一个年轻家庭在竞购这处房产,不管对方出价多少,这个年轻家庭都会再加价$500。”
“然后双方在相互交谈后,那个大家庭抛出了$888的报价想一举拿下,因为888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个幸运数字。”
“此时的价格已经到了$2,999,888 ,我对那个年轻家庭说,‘再加$112,我想你就能拿下这栋房产。’他们照做了——往上加了$112,最终以$300万拿下。”
报道称,靠近优质学校,大面积的开放式客厅、餐厅和厨房区域,以及大的地块,都是吸引买家的因素。
Prack表示,在他所在的墨尔本东南地区,首次置业者和家庭正在推动大部分的房拍,投资者和开发商也开始回归。
他补充到,那些在拍卖中错失机会的人正在“涌向”不那么受欢迎的附近郊区,并准备以超出预算的价格进入市场。
而在Croydon,也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一位想把价格控制在$100万以内的买家在竞拍一套四居室时,在最后一刻被人以$1的优势抢走。
中介公司Philip Webb的首席执行官Anthony Webb称,这位竞拍者为这栋位于Sellick Drive路14号的房产开出了$999,999的报价,希望获得25%的印花税折扣,因为目前在维州,购置二手房时花费不到100万澳元的买家可以享受到这一折扣。
Webb表示:“他们知道,一旦价格达到百万澳元大关,就无法省下印花税了。”“这时候有人半路杀出,加价了$1拿下了竞拍。”
Ray White的首席拍卖师Matthew Condon表示,维州火爆的拍卖市场持续超出预期。
他说:“尽管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拍卖,但很明显,需求仍然大于供应。”“强劲的买家需求......继续创造有利于卖家的环境,实现了溢价成交。”
RealEstate的数据显示,在660场已出结果的房拍中,墨尔本上周的初步清盘率为82%。上周共有1012场拍卖,本周将升至1271场。
注:据2016年澳洲人口普查数据显示,Glen Waverley华人居民占当地人口总数的28.3%,华人数量在当地排第一。
澳洲房产资讯,请关注@马克西说澳洲
前不久,一个住在阿德莱德东面Magill (麦吉尔)区的上海移民朋友,将自己在闵行的三室两厅的房子卖掉后,准备在南澳置业,她的目标很明确:优良地段130万澳左右的4室3卫2厅的别墅。
她的设想尽管不错,但要是再等一等出手,或许就能卖个更好的价格,因为最近上海的二手房市场,已经可用“火爆”来形容。
在疫情的干扰下,国人无法跨境出游,无法去悉尼参观歌剧院或去墨尔本的莱根街达度假,而原本打算送子女去美国或澳大利亚留学的计划,因新冠病毒的影响和国内上网课而被迫取消,于是将省下的钱投资在房产上就成为了大多数人最明智的选择。
精明的上海人在房产上”作文章",就是用”卖出买进”的方法,从破旧的老房换到较新的房产,或卖旧房再买新房、或次新房,不断改善居住条件,或离市中心更近,或增值较快的区域,据说二手房交易量增长96.5%,这样的态势还会继续持续。
上海二手房火热的同时,阿德莱德房产市场也热闹非凡,不少亚裔对购买学区房情有独钟,而原本并没有意愿买房的人士,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下,也加入购房大军,东区Hallett Road上一幢沿马路的Townhouse居然也被卖掉了。
疫情下的两国的房产市场热度不降反升,说明了不动产依旧是投资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