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马场道(马场道医院)

中国最美的城市:

艺佰影像

雨后的马场道#天津

00:18

了解马场道上的历史✨

吴泰勋旧居,位于马场道16号。

看外观精致典雅,院内阵列着多辆老式汽车,是马场道上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旧址,是一座漂亮的英式小洋楼。

吴泰勋,黑龙江人,

(1912年8月一1949年12月)

为奉系军阀吴俊升的独子。抗战期间曾投靠汪伪政府,抗战后投靠戴笠,49年逃往香港。

1949年10月15日,华北人民法院以大汉奸的罪名通缉。1949年12月因病去世,年仅38岁。这位生于民国元年的少年将军,随着国府大陆的垮台一同消逝了。

老乡老师早上好![玫瑰][玫瑰][玫瑰][祈祷]思故乡了,拍的好美,天津之眼,马场道的小冰糕,世纪钟,解放桥,津门故里文化街,大多了。[赞][赞][赞][呲牙][呲牙][呲牙]

#天津头条#以下图片是今天下午2点钟在马场道拍摄解封的场景。看来大家都十分自觉,做好自身防护,没特殊情况不出门了,本身北方冬季是流感爆发期,再加上新冠传染病,周围现在很多人都出现症状,头痛、发烧、肌肉痛、非常不舒服,通过检测到已经阳性感染了,目前没有预防的特效药,患病期间只能对症用药,平时一定要多喝柠檬水、注意休息、适量运动,在家勤通风,出门必须戴好医用口罩,祝大家平安!

今天了解了马场道的来历。

哏都介点事

百年不变的马场道?#真知新坐标 #全能导游#历史故事#奇妙知识在抖音 #历史大玩家 #我为家乡代言#旅游攻略#旅行大玩家#天津介点事 #历史古迹 #一定要看到最后 #dou游天津 #你好天津#美丽滨城@抖音短视频

01:44

想当年马场道可是天津市的迎宾大道,记得六十年代欢迎朝鲜崔庸健马路两旁人山人海敲锣打鼓[呲牙]

梅江隐士

马场道一一二十年记忆中的小路与大道

近代中国看天津—小洋楼

安乐邨旧址,坐落于和平区马场道与睦南道之间,建于1933年,联排式住宅,共三幢洋房,呈“品”字形布局,三层楼房,保存完好,现在为居民居住。

原名新武官胡同,因英美驻华武官曾在此居住,故得名。

1953年改名“安乐邨”,骆玉笙、杨荣环等均在此居住过。

天津文化名片,百年历史里的风云际会~

从马场道到五大道,见证津门的海河底蕴~

和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厦门鼓浪屿、哈尔滨大街同样地位的存在~

座落在河西区马场道上的

百年建筑 “达文士楼”

原为英侨学者,英国皮毛商人达文士居住,称“达文士楼”。

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园别墅建于1905年,距今已有104年了,是五大道上保存最早、目前保存完好、历史最悠久的建筑。

记得拍第一张达文士楼照时,还是一位老者的指点,当天正在那里拍花,这位老者告诉我拍那个楼好看,顺着老者指的方向望去,树枝中隐约露出楼的外景,看着的确很有意境。

从那以后每次路过都拍一张,去跟前看个究竟,才知道是遗留百年的建筑,然后去网上查此楼的简介,了解达文士楼的历史。通过老者的指点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

“达文士楼”的位置很隐秘,不注意看的话很容易错过,跟前是个车站,它的对面是个小花园,也是我经常拍的景点,一群孩子在拨萝卜的 雕塑。

#头条创作挑战赛##天津头条#天津马场道160号大院,因传闻这里发生过灵异事件而被说成是鬼楼。据说新中国成立之前住在这个大院里的是个富商,有一日富商的女儿突然失踪,富商一家找寻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后来富商搬走,这栋老宅就荒废了下来。解放天津前夕,一伙国军的残兵败将躲到这个老宅准备负隅顽抗,却无意中在老宅二楼发现一穿着白色睡衣的女人,但这个女人转瞬就消失了,吓的这伙人目瞪口呆撒腿就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搬进了新的主人,但新搬进来的这家人经常在夜里听到有女人的哭声。还有邻居向他家反映说有个穿白色衣服的女人经常出现在他家房顶。后经过公安人员调查,在老宅阁楼的房顶夹层内发现一具穿着白色睡衣裙的女性尸骨,有人说,这具尸骨就是那个已经消失了很久的富商女儿。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楼里闹鬼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众多城市传说中的一个,我们不必当真,我们只是当个故事听听就可以了。

————————————————

《我拍你猜》第十二期答案

——— 马场道121号 达文士楼 ———

————————————————

马场道121号,紧邻天津外国语大学,有一幢浅黄色水泥砂浆墙面、瓦棱铁屋顶的西班牙风格小洋楼,名为“达文士楼”。小楼的墙面上刻着“1905”四个阿拉伯数字,表明它建成的年份——1905年。它是五大道上保存至今的几百幢小洋楼中的老大哥——年纪最大的一幢,今年114岁。

达文士楼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该建筑作为五大道上较早建设的住宅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马厂道(Race Course Road)(今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21号),东临法国罗曼风格的原天津工商学院主楼(现天津外国语学院)建筑群,西接欧洲象征主义风格的原中华民国政府海军总长刘冠雄故居(现天津财经大学分院办公楼),现为居住用房,是一座具有典型的西班牙民居风格的建筑。摄影/王健

#天津旧影#成都道是当时英租界规划的一条主干路,1929-1932年建成,路中间有高大的灯杆和绿化隔离带(马场道也有),1961年拆除。

Woodjz

看看天津老照片,介似成都道。#天津旧影#上期猜照片是成都道。今天再推出一组成都道的照片。那路中间的隔离上的漂亮的路灯从成都道与河北路口一直延续到西康路与马场道口。

天津特别市私立志达中学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社会有识之士捐资创立的,校址在第十区(今河西区)马场道151号,该址是当时任袁世凯及段祺瑞掌权时期的海军总长、交通总长、教育总长刘冠雄的故居。

这张民国三十一年天津市特别市私立志达中学毕业证书,贴民国印花税票1枚, 钢印齐全 背面隐约可以看见是“天字肆肆号”。由第一任校董、第三任校长陈存诚签名。

陈存诚和当时教导主任任镜涵先生苦心经营下,以“勇朴诚勤,乘时光须日日新”作为校训,以修德健身和学以致用作为学校办学目标,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天津有很高声望。当时社会上有“穷志达、富耀华”之说,这反映出学校办学水平堪与耀华相媲美。

近代中国看天津—小洋楼

刘冠雄旧居,坐落于和平区马场道123-125号,建于1922年,砖木结构三层带地下室的西式洋楼,现在天津财政学院使用。

刘冠雄,1861.6.7-1927.6.24,

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后作为海军留学英国学生。

历任北洋海军总长,

福建镇抚使、闽粤海疆防御使、

将军府熙威上将军、海军上将,

1923年11月辞职后,寓居天津,不再过问世事。

1927.6.24,病逝,终年67岁。

近代中国看天津—小洋楼

李烛尘旧居,坐落于和平区马场道102号(安乐邨),建于1933年,

李烛尘,1882-1968,湖南永顺人,清末秀才,曾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大学电气化专业,

辛亥革命后回国,开展实业救国,先后开办久大盐业公司、永利碱厂;

新中国成立后,任轻工业部长,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

1951年毛主席以老朋友的名义到这里做客。

你的天津调还挺厉害。小白楼一带孩子很少有说天津话的。普通话流行。听你的地址,才知道你在马场道的另一边。重庆道这边没有你那个调。

北美补锅匠-岁月有情

还记得小白楼“傻球” 吗?- 小白楼长大的天津娃娃(14)

09:15

交警河西支队下瓦房大队桃园警区走进天津市马场道小学,开展“我为文明交通代言”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守护“花朵们”的交通安全。#天津交警在行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88455/
1
上一篇石景山楼盘(石景山楼盘地图)
下一篇 上海宝山租房(上海宝山租房子便宜)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