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头条# 【落寞的半岛1919】近日去宝山办事,顺道去吴淞大桥西端的半岛1919创意园区转转。出人意料的是,整个园区一片破败冷清,游人寥寥,没几栋楼在正常开业,许多房屋都是铁将军把门,从窗户上厚厚的灰尘和室内杂乱的现状可以看出主人已经搬离很久,原来四处可见的餐饮和咖啡店也大都关门歇业。这与多年前这里的喧闹场景可是天壤之别。
半岛1919创意园区创建于2007年,由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和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手投资打造。园区所在地前身是由中国纺织界泰斗聂云台先生于1919年创办的大中华纱厂(1925年被永安纺织公司收购改名永安纱厂,解放后改为第八纺织厂),由于位置恰在蕴藻浜与泗塘河的半月形交汇处故取名半岛。
园区改建采用修旧如旧手法,保留了老厂区的历史原貌,包括中式、日式、欧式等风格各异、建造时间不同的30栋建筑和棉纺织厂的许多元素,如纺织机、传送轨道、钟楼等。百年历史的各式砖墙厂房,配以充满现代气息的雕塑和环境改造,吸引了众多中外艺术家、设计师来此寻找创作灵感,纷纷来园中开设工作室、展览馆;园区面貌也吸引了许多电影电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园区曾经热闹非凡,游人如织。
如今园区出现如此落寞的景象,既有位置的因素,也有疫情的缘故,但是最根本可能还是管理问题。作为园区的管理方不能简单地把场地租出去了事只管收钱,让其自生自灭;而是应该抓好园区规划,选好入驻对象,做好政策扶持,通过各种活动强化宣传,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受众,使园区真正成为艺术爱好者的家园。根据上海“十四五”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的规划,文创项目无疑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上海这样一座有影响的国际大都市,无论是从文化艺术的传播,还是从提升城市文化品味角度,这类文化创意园区都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如何让它们健康地发展壮大?任重道远。
【谁敢叫板上海之长宁❹】➜虹桥路站是上海人流中转最密集的地铁站之一,3/4/10号线交织汇集。以此为中心,换乘去上海浦西任何知名的地点,20分钟内几乎都能到达,比如虹桥火车站/机场、上海火车站,2站到中山公园、徐家汇,3站到环球港。日资企业扎堆于此。沿凯旋路直至虹桥路-淮海西路一带,开发建设凯旋路商务区,包括凯旋商务中心、im长宁国际、汇京国际广场。特别是,原先知名的红坊创意园地块,正在建设22万方的上海融侨中心,已于2018年开工,目前已完成地基工程,预计2024年底建成。长宁又一个比肩中山公园的融商务、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新兴商业体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