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青岛住房保障网(青岛住房保障网的用户名忘记是什么)

#抖in美好青岛##青岛住房保障##青岛头条#

2022年1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潘伟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了住有所居领域的公共服务项目,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住房公积金。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提升住有所居领域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哪座城市最适合打工人扎根#最新版《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根据子女教育和卫生健康、流动人口住房保障等指标测评了60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情况,测评结果显示厦门综合得分排名第一,重庆、珠海、厦门、青岛分列2-5名。在你心目中,谁是你最向往的城市? [思考]

厦门:新落户人口增加背后的“难言之隐”

作为厦门市对各类人才“招凤引凰”的先手棋,2020年6月1日起,厦门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开启了“零门槛”落户新政,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全市新落户人口达到去年同期的1.5倍。

作为在副省级(含)以上城市中第1个、省会城市中第3个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城市,厦门对人才资源竞争的迫切心情显而易见,一系列的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对新落户人口只谈增加倍数,而不提增加数量,难免让人嗅到其背后的“难言之隐”。这同时也多少反应在厦门市人才公寓的建设管理使用上。

住房需求大,可入住数量少

2020年泊寓丁家庄项目交付使用,成为首个交付使用的市级人才公寓,该项目可接纳400余名优秀人才入住。同时市中区、天桥区等各区也有各自人才公寓定向配租。目前厦门市大概有一万套人才公寓正在投入使用,但这和厦门人才真正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就拿同省兄弟城市青岛相比,仅2020年一年,青岛全市建设和筹集人才住房不少于10万套。

作为吸引人才的配套措施,人才公寓建设必不可少。这不仅仅体现在为外来人才提供便捷服务,减免些许的租金方面,同时可以运用人才聚集的方式增加地区的消费力、竞争力,提升区域人文环境的一种重要形式。

据《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显示2019年厦门市人才吸引指数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八位。随着厦门市人才流入规模越来越大,各类人才特别是新就业青年人才的住房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建设,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适应发展的需要,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才需要。

楼市去化周期长,“筑巢引凤”存在迫切需求

受住房政策和疫情影响,今年厦门楼市热度明显下降,商品房整体去化情况表现一般,绝大多数楼盘去化不足五成,厦门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可售套数去化周期为10.6个月,且各区域库存去化情况差异明显。

而厦门的公寓产品更是遭遇了最难销售困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根据上半年发布的房地产年中报告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市公寓整体存量为119.49万平方米,达到了近5年中的高位,去化周期高达44个月。

一方面是楼市冷淡、去化周期长,一方面是“筑巢引凤”的急迫需求,市级相关部门是否可以积极引导、主动作为,各区县根据自身落实存量房和人才公寓需求情况,通过以现存集中住宅公寓划转为主、集中开发建设为辅,短时间交付一批为落户人才提供租住的住宅和公寓。既解决了房地产行业库存存量大的难题,又为各区人才引进政策增添“砝码”。

加强统一管理,提供配套政策

将人才公寓并纳入全市统一管理,面向引进人才租售的住房。各区县人社部门负责人才资格认定及人才考核评价,确认人才租住资格,开发建设单位或代管单位负责人才公寓的租售和后期管理等工作。

人才公寓应以满足人才自住需求,促进实现职住平衡为原则,坚持人才优先、动态保障,围绕产业功能区建设,合理安排新增项目,分批次优先保障人才住房需求。

探索提供多元化住房保障政策。比如,建立人才公寓先租后售等方式,对租住满3年且人才考核评价合格的,可按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所租住房,购买时的市场价格低于入住时市场价格的,以购买时的市场价格购买。同时购买所租住房的,补贴3年全部租金。

再如,将加大人才公寓租赁力度,建设一批短租公寓,对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厦门应聘人员提供7天免费入住等。

#厦门头条##人才##人才公寓##厦门楼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88142/
1
上一篇江津二手房信息(江津一手房出售信息)
下一篇 盖楼房(盖楼房与邻居的距离有规定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