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华区建设路,龙湖三千里//@人557655:好漂亮的小区,是哪里?
有趣的阳光OP我用荣耀拍风景
古诗中的生物知识(2)
黄平子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当大多数生物为争夺阳光而“大打出手”的时候,有一个“隐士”却躲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屋檐下过着快活的日子。这个“隐士”就是苔藓。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植物虽然有茎和叶,但茎叶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也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它们的植株一般很矮小,只能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这位不“同流合污”的“隐士”,当之无愧成地了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不仅有温度和阳光,还有水。所以同样是春天,有雨水的地方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雨水稀少的地方就只能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了。多年之后,抬棺出征誓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用人工浇灌的方式改写了这一现实:“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左宗棠的军队既是一支雄师也是一支种树的排头兵。他们到处种树,种了几十万株树。后人为了纪念左宗棠,把他种的柳树亲切地叫做左公柳。左宗棠在一封书札中曾谈到:“兰州东路所种之树,密如木城,行列整齐。栽活之树,皆在山坡高阜,须浇过三伏,乃免枯槁,又不能杂用苦水,用水更勤。”(《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24第17页)这一方面可见水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出杨柳等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和超强的无性繁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