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肯定好。问题是,放开了,布洛芬、小柴胡等药品,在药店根本买不到。(坐标西安)
定风波里西单明珠商场暂停营业,引人深思
北京西单明珠商场暂停营业的通知,写的很有意思,本以为有人来,但并没有……
凡事都会有个过程,慢慢会好起来的,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头条创作挑战赛#
#疫情# 放开经济就能复苏?北京西单世纪明珠百货直接停业了,“预期”的人头攒动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凋敝的市场。
被称死亡3号线,挤都挤怀孕的广州3号线,一个车厢只有几个人,商场超市更是人烟稀少,寥寥无几。核酸都不做了,健康码也不看了,谁知道哪个是阳哪个是阴?
封控的时候国家给你把关,现在自己是健康的责任人,没事尽量猫在家里少出门。
百货大楼直接停业,学校大面积感染,学生不愿上课。有人开始骂骂咧咧,说广州给全国带了个坏头,自己控制不住,就把锅甩给了全国人民。
早高峰西单路口,都没啥车、没啥人。
#专家:新冠抗体保护期为3到6个月#
我记得几个月前,好像总有一些人喊着,放开经济就好了。结果现状是,因为放开,北京西单商场直接停业,许多餐饮业都迎来了历史营业期的客流冰点。结果现状是,药物抢购一空,老人疫苗普及率不足,各地出现阳性人群,开始恐慌。
“预期”的人头攒动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凋敝的市场。
这种状况,其实都是可以预期的,商场等人员密集地方进入的检控被取消了,谁也不知道,自己身边的人是什么状态。大家愿意去逛商场的前提是,不认为商场是不安全的。
#各省第一波感染高峰时间预测#曾经,很多人认为,放开,经济就恢复了。事实是,现在的北京西单商场停业,许多餐饮业都迎来了历史营业期的客流冰点。
“预期”的人头攒动暂时没有出现……
大家愿意逛商场的前提是,认为商场是安全的。现在,看着身边每一个人,都像小阳人。
这波太厉害了,以前没事,是因为国家做了筛查和隔离,现在才明白 生活在幸福之中。接下来拼的就是免疫力,大家一定能扛过去。
目前有三拨人!你是哪一类?
一波:躺在床上发烧的。
一波:发烧了,坚持上班的!
一波:在家照顾发烧的!
身处北京,身边人基本都居家了,快递已经不送了,基本上都已沦陷。这几天,应该确实是北京第一波疫情高峰,感染率大概率已经超过50%。但是,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比较淡定的,少见有恐慌的。
其他一些城市,即便现在仍比较平静,我相信感染高峰在春节前就会到来。
建议大家,过年的年货,提前准备。
以为放开管控了,商场就能迎来报复性消费?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北京西单明珠商场决定从今天起主动停业,仅保留餐饮正常经营。放开后不但顾客没来,反而营业员都越来越少了。[笑哭][笑哭]
著名的西单明珠商场通知,暂停部分楼层营业,上周恢复营业后,顾客寥寥无几,很多商家也都阳了!不得不暂停部分楼层营业。这店可以说过去很多年轻人特别爱逛的地方。逛完明珠,去横二条再来碗天下第一粉!前一段网上太多的人说放开就好了,这病得了没症状!只要放开马上就出去!但现在放开这么多天了,人呢?烟火气还没出现!听在我们小区租房的明珠商户说,其实封不封控客人都少,现在都病了,人更少。除了低端的西单明珠,西单其他高档的商场如老佛爷、君太、汉光一样不好过,昨晚西单大悦城空空荡荡!当然,未来随着阳过的越来越多,后续肯定更多的人出来。经济也慢慢恢复!希望冬天很快过去!还有,政府能不能发点大额消费券刺激一下?
放开了,全城自觉静默了!
北京一商场恢复营业不足一周,没有顾客光临,又再次停业!
12月12日,北京西单明珠商场发布通知,因为顾客稀少、商家和管理人员到岗率低等原因,暂停部分楼层营业。
放开以后,北京的疫情非常严重,
阳人太多,不光商场的员工阳,社会上阳的也很多。
一眼望去小区没人了,街上也没人了,何况是密闭的商场。过去有国家保护,现在自己是第一责任人了,当然会小心不出去冒险!
管控的时候,进商场要扫健康码,48小时核酸,心里踏实。那时候人也挺多的,现在不一样了,饭馆商场没人去,是心里不放心啊。原来啥都不怕,现在都怕了!
感染的人太多了,大家都在家躺着嗯唧呢,没感染的小心谨慎了,不敢出门了,哪里还会有人啊。#我要上头条# #我要上微头条# #微头条日签#
北京西单一商场因员工到岗率不足20%,被迫缩减营业楼层和时间。
全面放开后,第一周就没能扛住。
对商家来说还不如之前管控的生意,至少那时员工能正常上岗,顾客虽少毕竟还有持续收入。现在好了,直接关门。
西单趣事
一九八零年五月,毕业前夕学校组织我们到北京参观学习。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北京,以前只有在图片上看到的天安门,这次终于站到了她的面前,心中充满了欢喜。几天里,我们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参观了印染厂,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等。
这天,我们参观了中国美术馆的一个全国美术展。在返回的路上,当公交车报出西单站时,我突然想下车看看。其实,西单在什么方位,离我们的住地有多远,我一点也不清楚。只知道西单这个地方很出名,既然来了就随便转转吧。
转到饭点,我进了一家饭店,要了一碗豆腐脑,一个烧饼,还有一个菜。刚坐下喝了一口豆腐脑,就来了一位穿着警蓝衣服的男士,坐在我的对面。他高个,瘦瘦的,大约有二十六、七的样子。他问我,小伙子到哪里玩了?我说,到美术馆看画展来。又问我,家住哪里啊?我说,我是外地人,学校的学生。聊了一会儿,他说,下午有时间吗,我这有张电影票你去看吗?。说着他从上衣口袋拿出一张电影票。我接过一看,上写着:公安部礼堂,下午3.15。我怀疑地看着他说,你怎么不去。他说,我还有一张。又拿出一张让我看。还真是,地点相同,座位不同。我问,你在哪里上班?他指指影票说,就在这里。他看我将信将疑,又说,随你吧,要去的话,出了这个门往左一直走。到人民大会堂就到了。哎,你怎么不喝豆腐脑。我说,觉得有股膻气味。他笑着说,这是回民饭店。说完,他便离开了。
吃了顿午饭,只啃了个烧饼。豆浆、炒菜都没吃。因为我吃不了那股膻气味。
吃完饭,看时间还早。我就步行着去了他告诉我的方向。心想,不管真假的去看看吧,素未平生的他不至于骗我。走到他说的地方,还真是公安部礼堂,已经开始检票进人了。我顺利的通过后,留意了一下他票上的位置,看到人已经坐在哪里,他微笑着挥挥手给我打了个招呼。电影散场,我再望去那位置已经空了。
电影的名字是《警察与小偷》,当时属于内参片。
四十二年前的事了,想起来依然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