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迎泽大街,1955年开业的迎泽宾馆。
那时,还没有八角大楼。
#老照片# #旅游#
太原地铁一号线施工进展如何?东中环旁的万科时代之光施工进展如何?
今天,路过太原东中环和迎泽大街交汇处,看到地铁一号线站点施工进展依旧进行着。回到家,看到新闻,关于地铁一号线下穿铁路的施工也开始了。
东中环路旁的万科时代之光一期,住宅已经基本封顶了,部分楼层已经安装窗户框了。预计年后天气回暖后,施工进度会加快。
万科在迎泽大街东延和朝阳街附近,拿下了多个地块。一期住宅售罄后,并没有如期望那样上马下一个项目。同样,在东中环沿线的其他万科项目也是如此,拿了很多地,参与地铁沿线的住宅和商业配套,却没有加快开发建设,是不是很李超人的手法很像。
万科时代之光,坐拥双地铁站,密集的交通路网,配套商业地块,签约小学及初中,是比较优秀的住宅项目。一期有一些缺点,就是挨着高架桥太近,后期降了一些,卖的太快了。
#太原头条# #太原# #太原新房#
迎泽大街
迎泽大街是仅次于北京长安街的山西省最大的一条主干道,逞现东高西低的走向,它跨越汾河连接起汾河东西岸是山西省乃至全国有名一条街,经过东西道廷长东穿越太原火车站直达太原东山的东风路,西到西山脚下的西山矿务局。这是从迊泽公园所拍到的夜晚的迎泽大街夜晚。
迎泽大街的“政治色彩”至今赫然!迎泽大街曾被誉为太原第一街,一是宽,达69米,据说特殊状态下曾被拟用作起降飞机的跑道;二是具有综合性功能,尤其是政治色彩浓郁,省委、省人大、天龙大厦、太原火车站及五一广场均在街上。在1980年代,迎泽大街被认为是“中国三条大街之一”,另两条是北京长安大街、长春的斯大林大街。有关街名,起初以为是“迎接领袖”之意,后来才知与南城门“迎泽门”有关。这二十年,太原城市发展神速,论宽度、繁华度,后起的长风街早已超过了迎泽大街;但这条街仍然是标志性大街,以其特殊、庄严的气质保持着“王者”风范!说起来,从1955年迄今,已经有67年。至今难忘一个人,岳维藩!
#太原头条#
先睹为快:迎泽大街东延至东峰路设计方案出炉,红线宽70米!!!
建国初期的迎泽大街还只有六七米宽,1956年正式开工建设,本着"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后悔"的宗旨,迎泽街的宽度直接规划为70米,与当时的北京长安街一样,因此当时就有了“中国第二街”、“三晋第一街”的称号。
迎泽大街前后分5期,历经40年,于1996年全线通车,从火车站到南寒全场10公里。
近些年,迎泽大街又经历了车道拓宽、西延、东延下穿火车站(正在进行)等大工程,让这条历时65年的大街道,在太原新修了那么多高架桥、快速路后,依然是这座城市标志性的生活主干道,同时也是城市的中轴线。
就在昨天,迎泽大街东延的工程方案正式公示,这次工程的起点是双塔北路,终点是东峰路,全长2.54公里,红线宽度为70米,设计机动车速度为50公里/小时,标志着这段道路依然是城市主干道,以后从迎泽大街上东中环也不用再绕行府东街、南沙河沿岸、南内环街等道路了,下穿火车站直接就可以到达,非常方便。
@太原哉认为:
迎泽大街作为太原的标志性街道,贯穿火车站、五一广场、迎泽公园、工人文化宫、迎泽宾馆、并州饭店、煤博馆、太原理工大学、客运西站等重要地标性建筑,对于这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随着长风街、南内环、学府街、南中环等主干道的东延,东中环和东峰路已经成为太原东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而最重要的迎泽大街却一直不能直达,确实有些不方便。
如今迎泽大街终于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可喜可贺。
#太原身边事##本地达人计划#
明清时期的太原有多大呢?基本是今天迎泽大街、新建路、北大街、建设路所组成的一个矩形,长宽大致都是三公里左右。
你也许会疑问,为什么只修到新建路,不修到汾河边呢?
其实古代的汾河经常泛滥,且很宽阔。我读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就记载汾河一涨水,大南门外的水都有一尺深。另外就是新建路上有水西门,当时这距离和很近,直接通水门。
所以呢,空间限制住了。至于为啥不往东修?东面有山。三面定了,总不能修个"大长脸"吧。于是,城池也就这么大点了。#太原头条# #太原# #历史#
#太原头条#大疫之下的太原街道
劲松路、桃园路,康乐街、迎泽大街。
除了有个别防疫工作人员之外,其他人寥寥无几,以后不会再嫌弃人山人海,那才是国泰民安。
80年代的三晋第一街——太原迎泽大街。迎泽大街是太原的中轴线,建于1955年。迎泽二字源于宋代太原古城大南门——迎泽门。迎泽大街最牛的地方在于当年建设时,其他道路都是六七米宽,这条路却修建宽度达到了70米,与北京长安街一样的宽度。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当时的太原市长岳维藩,有眼光,有远见。#老照片##太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