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连可以成为老大连球员的“养老院”让其发挥余热!但是起码户口在“大连” 我们可以是”养老院”但是不是”废品收购站”
从小就是大连球迷不知道负责转会的俱乐部官员,了不了解冯潇霆在大连球迷心中的地位,虽然没听说冯潇霆要来,但是如果真来了或者在谈,这就是我的心情和态度。虽然球队现在很包容,但是不代表什么都要。#大连头条# #大连人俱乐部# #中超#
#大连头条# 据网友爆料,他家老人所在的养老院已经发出通知,从今天(26日)起要封闭管控,所有家属不能来探视了!
记得好像上个月就有过一次封闭吧。被疫情紧张得都秃噜皮了,封闭才是最好的防控。昨天大连的校外培训和托管的线下教学已经停了,估计澡堂子是不是也要关门了啊!
最近去大连一家养老院看亲戚,无意中看到走廊上的一周菜谱,看看这饭菜,想想一月3000多的费用,老了还能住养老院吗?
#大连头条# 在养老院里的68天日日夜夜。时值三八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巾帼姐妹们!
2020年12月23日,根据大连市政府规定:养老服务机构实施封闭管理。在渤海养护院工作的小刘,从那天开始一直到3月1日解封,她和养护院所有的医护人员、养员同吃同住68天,未离开半步,共同见证和经历了68天的战役情,成为老人们眼里的最暖心的护理员。
让老人们吃得好,医院的食谱是聘请三甲医院营养科教授为老人制定的,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老人提供符合身体状况的餐食。对有流食需求的老人,提供营养均衡的流食,确保老人合理膳食,这些饭菜都要通过小刘她们准确无误分送给老人们。哪个老人吃哪份饭菜,哪位老人不能吃哪份饭,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老人们都喜欢她!
养护院还规定,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食堂阿姨和养护院人员不能接触。食堂的阿姨们把饭菜送到一楼大厅离开,小刘才能到大厅取回餐车饭菜,等用完餐,小刘再把餐车推回一楼大厅。每天三顿饭都要往返一楼、三、四楼,还要与其她护理员给老人们喂饱热乎饭菜,才能用餐。小刘每次取餐都是一路小跑,面带春风,没有一句怨言。
吃完饭,小刘她们还要担负老人们的养护工作,每个固定日子都要给老人们洗澡,夏天每星期洗两次,冬天每个月二到三次。昨天中午11点开饭,下午2点给老人们洗澡。
天气暖乎时候,她们组织老人们做游戏,陪老人唱歌、写毛笔字,让老人们开心!
春节时候,因疫情防控要求,家属们不能到养护院探望老人,小刘她们就拨通视频,让老人和家人通过视频团聚,以解思念之情,老人们非常高兴,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
小刘她们用纯朴和善良,诠释着尊老爱老的美德,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了最朴实的人性光辉!
@市场调查员 写于渤海养护院
#大连身边事#
【通知!大连这些场所有序恢复服务】12月4日,大连市民政局发布 《关于民政服务机构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序恢复服务的通知》。根据《通知》,12月6日起,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残疾人托养中心、常年病托管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嵌小型养老服务机构)、救助管理站、殡葬服务单位、婚姻登记机关等民政服务机构及福彩销售场所有序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同时,《通知》对养老服务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及福彩销售场所有序恢复服务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
你如果说的是真的,那太贵了。我是大连的,大连主城区之一。我妈妈住养老院,床位费是2200,月伙食费是600。自己包一个双人房是3600,包括伙食费。我妈妈也属于半自理,我们担心他夜晚起夜上厕所会不安全,自己出去遛弯会不安全,所以我们又专门给妈妈在养老院外找了一个日夜陪护的护工,月薪是3300元。这样总3600+3300是6900元。不知你的城市规模是什么样子,这是大连最普通的养老院的价格。一个老人的生活费怎么可能用1500元呢?吃得了吗?最好不要找养老院的监控护理,从外面找比较好一些,可以起到与养老院互相监督的作用。
#大连头条# #大连身边事#
在星火花园养老院有一群可爱的梅花鹿,那里不仅有梅花鹿,还有小兔子和小猫,还有一位于大爷,天天都在喂鹿,喂这些小动物。
在周六周天,有空闲的时间,可以带一些家里的吃的去喂鹿,家长也可以领着孩子去喂鹿,多接触一下大自然,那里的空气很好,环境也很好,每个人手里都拿点吃的,做一些有意义又正能量的事情,喂鹿就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我们生在这个社会中,应该多一些正能量,少一些负能量。
爱护小动物,应该从自己做起,保护小动物,不单单是一种口号,也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和爱护这些小动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万物皆有灵,每个人生命都值得被善待,而有些事情,就应该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正能量且阳光向上的人,做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
梅花鹿伙食不错啊,疫情期间,因为有爱心人士的庇护,大连白云山上的梅花鹿种群食物充沛,少了游人如织的打扰,它们的生活也更加惬意。
白云山脚下星火养老院的保护基地,这里早已经成了梅花鹿们的食堂,一早一晚,它们像戴手表了一样,会准时下来开饭,而“鹿王”老于就是“炊事班长”,会给它们准备各种吃的。
现在大连虽然处于疫情期间,但梅花鹿的伙食还真不错,香蕉桃子点心搭配丰富,这都得益于咱大连人的无私捐献。梅花鹿也算是和我们的城市共患难啦,等疫情结束再去给你们送好吃的。
#大连头条# #头号周刊#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大连头条# 大连民政局紧急通知来了,
全市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光荣院、残疾人托养中心、常年病托管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嵌小型养老服务机构等)全面实施严格封闭管理。
也就是说,养老服务机构所有人员“里不出,外不进”,就是为了阻断疫情传播渠道,确保老人生命安全。
有老人住在养老机构的伙伴们,明天开始就不要前往养老院去了,去了也不让进啦,养老院实行封闭管理。
非常时期,特殊管理,大家一定会全力支持,看来,新一波的全民“抗疫”全方位开始。
大连每次面临重大风险,都有惊无险,每一次都化险为夷,大连风水自在人心!相信600万大连人的素质,更相信大连市政府一定会带领滨城儿女战胜疫情。
#大连身边事#
近日,辽宁大连一65岁老人跳楼身亡,儿子整理其遗物中,发现一张年利率高达12%的40万元借款合同。
2017年,60岁的孙大娘住进了大连甘井子区一家养老院,2021年,孙大娘身患绝症,一直为治病钱闹心,最后选择了跳楼这条不归路。
儿子小丛在整理孙大娘的遗物时,发现一张借款协议。协议大概内容是孙大娘借款40万给自己所住的养老院,每年利息是4万8千元,月付4000元。再加上养老院支付她一个月工资1000元,就是说,孙大娘在这家养老院一个月可以拿到5000元,一年借款利息加工资可以拿到6万元。
为什么养老院给孙大娘工资呢?原来,几年前的孙大娘身体还算硬朗,可以在养老院边养老边打工,这是一件好事呀!然而,到了2019年,事情发生了变化。
2019年8月,养老院不给孙大娘发“工资”了,按照合同协议,如果养老院违约,则返还40万本金,然而,孙大娘多次找养老院要钱,对方都没有同意。
在小丛翻看母亲的聊天记录中发现,母亲曾经在微信和养老院借款负责人于某多次聊天记录,于某如此说:“你在养老院一年3万的托费,到现在一共住了6年,18万托费都没有交,知足吧!”
孙大娘得了绝症之后,曾经以此向于某要钱,对方说,现在非常时期,互相体谅一下吧!你先找亲戚朋友借点钱先看病吧!
“她的病尚在早期,医生说还有希望的!”儿子小丛遗憾的说。然而,家里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孙大娘选择了绝路。
目前,小丛和养老院沟通,于某说:“我们本打算最晚8月9日先凑钱把你妈的墓买了,但你把这事曝光了,我们就没得谈了……”
至于那40万借款合同,养老院解释说,这事我们承认,但合同到2022年到期,到时候再说……
而相关知情人说,和这家养老院有借款纠纷的不止孙大娘一人,还有多人,而且有人起诉成功,但法院执行的时候,养老院无财产可执行,于某等人也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看到这,估计一年之后,小丛想要拿到母亲生前的借款,并非易事。
说到这,不能不说一个人人都关心的养老的话题,孙大娘把所有的积蓄都压在养老院上,结果入坑了,当自己生病的时候,无钱就医,或者说,因为40万要不回来,一口火上来,生了重病。
同时,对于高达12%的年利息的诱惑,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借用抖音一句流行语,把养老钱投入高利息民间借贷中,“危险!危险!”
最后,人到老了,不管怎样,都要手里留点救命钱,因为60岁以后,谁也不敢保证身体不出事,这40万元,哪怕留10万在手里,也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大连头条#
坐标:大连
“大连疫情静默期间,坐了将近2个小时的大客车,被从大连市内拉到了大连郊外〖空气有点甜〗的大庄河,从此过上了养老院的生活[捂脸][捂脸]”
乍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