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将成为
一代人的回忆#回忆2019# #记忆#
能感动老男人的男人
初出茅庐才十八
激情四射小飞侠
坚韧执着汗与泪
君临天下紫金家
青春有你还有她
闲言碎语和谩骂
需要临门一脚时
一剑封喉黑曼巴
民国饭店就餐,#民国风月# #餐厅# #情怀#
2022款GLC260L豪华刚拿下,想安装侧踏板,4s太贵,外面店的质量不知道怎么样?有南京的GLC车主加装过侧踏板吗?不是在4S店搞得,分享下,不胜感谢
南京十一轮核酸开始了!疫情当下#疫情# #核酸# #疫情最新情况#
有没有热心人推荐下南京奔驰车主微信群,谢谢咯
请问各位carry全场的大神,奔驰GLC提车时侯,怎么样详细的检验车子,咱不是专业的,不懂,怕不小心买了个漏油车子,什么断轴的,事故车等等,求教,拜谢了老铁
男子汉
男子汗[捂脸]
黑熊精
为了得到紫金袈裟
你也是拼了[呲牙]
在哪都能拍照[笑哭]
每日更新不见不散
#笑死不偿命# #搞笑GIF# #头条喜剧人#
#神墓# 我来分析一下神墓剧情。
天道想要活下去,有人不干了,便要逆天,伐天。
曾经公平,公正,无私的天道为了众生而活,突然有一天天道发现众生不再信仰,拥护于它,这对于它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须知,没有众生的意愿就没有天道的存在,所以这对于天道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分化出青天,黄天等一系列化身,每每感知到有众生不再信仰它的念头时便派青天,黄天等联合混沌族来一次大洗牌,这也是太古诸神为什么消失的原因(不死不灭)。
亘古匆匆,太古幸存下来的大魔天王(魔主前世)为了弄清楚太古诸神消失的原因布局彼岸,诱导百圣前往彼岸(神墓中的残破的世界),想要实现太古诸神盛世,搞清楚太古诸神消失的谜团。独孤败天与大魔天王意见不和,没什么可说的,打就完了,百圣大战爆发,这一战彼岸被打残了。大魔天王等人败退,独孤败天也在东海岛上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生子独孤小宣,独孤小败等。岁月匆匆,当广元的出现让独孤败天与大魔天王走到了一起,他们发现了惊天大秘密,知道了天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灭世,天道视万物为蝼蚁,抬手可灭之,这让独孤败天他们很不爽,决定逆天,干掉贼老天。由于第一次逆天,经验不足,然后被天道打残。这一战让他们认识到了天道的强大,然后他们推算出想灭天道需要众生,光凭一部分人还灭不了,所以他们布了个局,以独孤小败(辰南)为神墓,吸收众生愿力,信仰,只为最后一击。
主角辰南上线,一脚踢开棺材板走出了神魔陵园,辰南为了搞清楚自己的棺材板为什么压不住,复活的谜团。于是走进楚国混了个护国奇士职位,然后又反出楚国到处溜达,收了神灵龙,紫金神龙,从东方打到西方,又打上神界祸祸,偶然得知自己原来是辰家之人。辰老大想要得到远祖的力量,需要献祭辰南一脉十魂,辰南的爷爷,太爷爷,太太太爷爷等八人相继献祭,轮到辰南老爸了,辰南老爸当然不愿意了,于是便反出辰家去了下界……。
当辰南打打杀杀来到西方十八层地狱破损的世界(彼岸)魔主的残魂出现了,以一己之力把天上人间绝大部分天阶高手强行弄到了第三界,自己也去了第三界。从此天上人间再也没有已知的天阶高手了,这时候辰南去找老情人的时候碰巧遇到了太古七大君主脱控而出。七君王君临天下,威慑天上地下,无人可敌。然后六人便去了第五界,留下一人被辰南借辰家八魂干了,后又相继干掉三人,收服天阶天鬼小弟一枚,然后定居月亮之上妻儿多多,好景不长,黄天,青天等相继出现,最后天道灭世,六道奔溃,残存的人苟了起来。辰南继续发
如果世上有一件事情,是坐在电脑面前动动手指就把钱赚了,毫无疑问,那这件事一 定是世上最难的事。
我无意给大家强调这一行有多暴利,多赚钱,更多的,我想说风险,因为赚钱的神话我接触的比较多,绝对是超乎诸位想象力的,他们从新手村到最终修炼成大神级别人物,俯仰之间可见天地,其中经历的艰难挫折,委实非同一般,跟所有行业一样,能到那个地步的, 也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的结果。坦白说,我更希望大家去做做紫金,江铜,洛阳这样的品种,因为这样的品种逻辑在那 里,最后会逐步兑现,即便出现了偏差,那么通过仓位控制止损的边界也是可控的,并且不 需要去打板,也不需要盯着盘面追涨杀跌。做郑煤 121这样的品种,适合有一颗强大的心脏,适合在生活里已经有了一定建树,然后来这个市场找刺激,或者干脆就是要江湖地位,有着强烈上龙虎榜装逼的欲望,而不是将 人生翻盘的希望寄托在这里。我知道从一个小白开始修炼所需要的经历的历程,也知道大家面对现实生活的困顿渴望 在金融市场里进行二次开源,但这个市场比较现实,并非个人意愿所能使然,就像去年的买 基金的基民,普遍认为就此人生的春天已经来到,然后今年就叫苦不迭。其实,炒股很难,因为我们国家的股市参与门槛低,年满十八岁就能开户,而且盘面不 是涨就是跌,所以动作上不是买就是卖,这导致很多人把这和赌场联系起来,但赌场的胜率 比股市高多了,由此也造成股民谈不上社会地位,其实我希望能改变这一现状,我更希望是 独立的个人投资者/投机。其他行业里成为行业佼佼者的所需要的花费的时间在金融市场里不会打折,我看到很多 炒股多年的老股民最终连盘面都无法看懂,也看到很多私募的基金经理,只能凭借打新和所 谓牛市赚取收益,当然,也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家伙厚积薄发一飞冲天令人侧目,巴菲特很 强,是因为他管理的资金体量非常大,规模决定行动,就像我若是上亿资金,也只能去选择 资产配置。
我更希望跟大家聊一下我被打得非常惨淡的经历,万马科技的天地板,中国软件最高点的打板,很多股民所踩过的坑我一个不少都踩过,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大概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我把去把这些东西都经历了一遍,然后爬起来舔了舔伤口,继续拿起长枪战斗,从始至终,死战不退,所以我知道大家最艰难的时候,因为可以感同身受。
这周以来,我最担心的一点,是一些新的朋友,你们跟着我上了 121,转过头又怼了中材和章源,如果这让你们觉得金融市场是一个很好赚钱的地方,那我认为我做了一件非常错 误的事情,因为我放大了你们的欲望,当你习惯了这种动不动就是板板板,再想平和冷静地 看待这个市场,克制自己去观察就会变得非常难。非极冷之人做不得极热之事对这个市场永远保持敬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知道人性总是会飘的,谁不会呢? 全市场杀得尸横遍野的时候躺着数板的愉快,谁不想拥有呢?但这只是市场生态下诞生出来 的一些东西,而不是常态,真正要走出来,肯定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的思考,我的逻辑,我认为是比代码更重要的东西,我的初衷,是希望去做交易上正 确的普及,因为没有一个大学会教授这个门类,都是亏钱亏麻了总结出来的,被市场证明可 以一以贯之的东西。
借用前辈的话:“愿天下心诚剑士人人会两袖清风,愿天下惊艳后辈人人可剑开天门。”我所能做的,是把你们带上一个正确的方向,可证伪,可纠错,去领略一种风景,一种 和全市场脉搏一起跳动的快感,因为我觉得体验感是很重要的,很多人炒股一辈子,都没体 会过什么叫对市场的统治力,总是把自己置于弱者的地位,这里是战场,凭的是理解力,是一种气度:即便孤身一人,也要君临天下。
唐僧师徒路过玉华县时,孙悟空等人收了三个徒弟,徒弟们见大圣等人的兵器都是神兵,于是就问兵器有多重,这时猪八戒有这样一番言语,八戒道:“我的钯也没多重,只有一藏之数,连柄一起五千零四十八斤。”从原著来看,九齿钉耙有五千多斤,猪八戒使用起来是得心应手,丝毫不觉得沉重,为何挑行李的时候,猪八戒老是抱怨行李重?
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后,挑担子的任务就交给猪八戒了。在原著的第一百回,如来佛祖分封时,也曾提到挑担子的事情,因八戒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孙悟空是沿途降妖除魔有功,沙僧是登山牵马有功,小白龙则是驮负圣僧西去有功,可见师徒几人的分工还是比较明确的。只是没有妖怪时,猪八戒才是最辛苦的,孙悟空只要在前面探路就行,沙僧只要牵马带着唐僧就可以了,这样的分配让八戒不满意,但又怕孙悟空,所以一直隐忍着。
在四圣试禅心一回,猪八戒又开始抱怨行李重了,八戒道:“你们只知道走路轻省,哪里管别人累坠?自从过了流沙河,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重担,老大难挨也!”那么担子里究竟都有些什么东西,是不是真的很重,这一点原著是有记载的。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毡包裹了三四层,唐僧的九环锡杖和锦斓袈裟,笔墨纸砚和一些佛经书籍,还有吃饭用的紫金钵盂和躲雨用的斗篷。除了如来佛祖给的九环锡杖和锦斓袈裟外,其他的都是凡间之物,加起来最多不过一两百斤,跟九齿钉耙的重量不能比。
本来猪八戒慵懒,小白龙高大威猛,只驮着老和尚一人,有些浪费,于是八戒便想着让小白龙带几件,也好减轻他的负担。但是孙悟空却不同意,他认为小白龙的任务就是驮唐僧西去,猪八戒的任务就是挑担子,各人自有各人的分工,别搞乱套了。有了孙悟空这个解释,就不难明白沙僧为何不动手降妖了,一来不是自己的责任,二来是怕抢了大师兄和二师兄的功果,出手帮忙反为不美,这才很少出手,每次唐僧被妖怪抓走了,沙僧也是不慌不忙。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是有灵性的宝物,当初八戒霞举飞升时,受到玉皇大帝亲自接待,封为天蓬元帅,选用上等神水铁,让老君锻造神兵赐予天蓬。太上老君制造了一口九齿钉耙,让猪八戒使用,举起烈焰并毫光,落下猛风飘瑞雪,随心变化可心怀,任意翻腾依口诀。按照原著中的介绍,九齿钉耙是可以随意变化的,只要念动口诀,即可随心使用,也就是说这钉耙虽然重,但是在主人手中却没啥重量。这就是神兵利器和凡间俗物不同的原因,凡间俗物不能用法诀来驱动,因此是实实在在的重量,神兵利器若不用法诀驱动,对于施用者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重量,就像玉华县三位王子拿不动孙悟空等人的兵器一样。
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平时不用都是藏在耳朵里面的,收缩成绣花针大小,要大弥于宇宙间,要小却似针而节。无论定海神针形状或大或小,这重量却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始终是一万三千五百斤,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金箍棒使用的法门,不管多少斤两对使用者都是一样的。九齿钉耙虽然重五千多斤,但是猪八戒配合法诀使用,就像没有重量一般,与妖怪对敌时,才显得轻松随意。
在原著的第二十二回,取经团队到了流沙河边,沙僧躲在水里始终不出来,孙悟空不善水战,因此唐僧过不得流沙河。孙悟空吹牛说自己筋斗云厉害,把腰躬一躬就可以过流沙河一个来回,八戒趁机拆台,让孙悟空驮师父过河,点点头,躬躬腰,跳过去就行了,又何必非常与妖精苦苦厮战。这个时候孙悟空说了这样一句话,大圣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这里的意思就很明确了,遣山是有法诀的,而驮凡夫是没有法诀的,因此遣山轻而易举,而驮凡夫却难如登天。
九齿钉耙和取经行李,相比较于泰山和凡夫,就是一个意思了,猪八戒挥舞钉耙丝毫不觉吃力,可是凡间俗物的行李却压垮了人。一来行李确实比较重,取经路上吃不好穿不好的,让猪八戒吃不消;二来猪八戒生性慵懒,总是想着偷奸耍滑;三来取经团队中,只有猪八戒身挑重担,而老三沙和尚却只用牵着白马,如此比较之下,让老猪心里不平衡,时间长了就生了抱怨之心。
师徒五人的分工不同,猪八戒的人物就是挑担子,担子就是他的磨练方式,就像降魔除妖是孙悟空的磨练方式一样,都是磨人心性的。如来佛祖设置的这个取经任务,也是对每个成员心性的磨练,只要过了这一关,才能成就正果。
在西游记青牛精一回中,太上老君有这样一番言语:“我那‘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凭你甚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儿’,连我也不能奈他何矣。”既然太上老君的金刚琢能套走一切兵器,为何孙悟空大闹天空,众仙束手无策时,老君没有用金刚琢套走孙悟空的金箍棒?
太上老君前日里炼成一炉‘七返火丹’,开炉盛装的时候,掉了一粒在丹房,被牵牛童子意外拾得,吃了之后竟睡在牛栏边上,青牛无人看管,于是盗了老君的金刚琢,偷偷下界,在金兜山金兜洞做起了妖怪。青牛精先抓走了唐僧猪八戒等人,而后又用金刚琢套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大圣上天庭搬救兵,没想到哪吒和众位天神的武器都被套走了。孙悟空兵器被套走之后,实力大大减弱了,以前仗着金箍棒傍身,进入天庭腰杆挺得板正,这次丢了金箍棒以后,再上天庭就老实很多了。
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却又打个深躬道:“以闻。”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为何前倨后恭?”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孙悟空没有金箍棒以后,态度缓和了很多,许旌阳更是直言孙悟空放刁,大圣只得忍气吞声,默默陪笑,要是放在平时,早就硬刚了。那么天上老君若收走金箍棒,大闹天宫之难不就迎刃而解了。
在原著的第六回小圣施威降大圣,书中早有明言,只见众天兵布罗网,围住四面;李天王和哪吒拿着照妖宝镜,立在空中,罩住大圣行踪,以防他再次溜跑。二郎真君伙同梅山众位兄弟,把大圣围困在核心,只是尚未擒拿而已,也就是说此时的孙悟空已经跑不掉了,被擒拿是迟早的事情了。此时天宫之上,有观音菩萨同道祖、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与众位仙家正在观看打斗。
众目睽睽之下,谁能做最后的一击,谁就是擒拿孙悟空最大的功臣,这时观音菩萨拿出玉净瓶,准备用净瓶打孙悟空的脑袋。老君生怕被菩萨抢功,立马拿出金刚琢,往下一丢,正中大圣后脑,打中了天灵,猴王跌了一跤,就被梅山兄弟擒获,穿了琵琶骨,再也不能变化了。很显然太上老君是被迫出手,他要把猴子带回天庭,交由玉帝发落,而不是让观音菩萨擒获,他要把猴子掌握在自己手里。
后来的剧情就照着老君的思路发展了,大力鬼王和众天丁将大圣押赴斩妖台,刀砍斧剁,雷电火烧,都不能对孙悟空战成损伤。这都在太上老君的意料之中,孙悟空偷吃了五葫芦金丹,炼成金刚不坏的体质,这点物理伤害根本不起作用,玉帝震怒之下,太上老君便顺水推舟,将孙悟空要了下来:“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玉帝闻言,即教六丁、六甲,将他解下,付与老君。”
老君的八卦炉是夺天地之功的神器,焉能炼化不了一个猴子,就连普普通通的紫金红葫芦和盛水的羊脂玉净瓶,就够孙悟空喝一壶的了,很明显是老君放水了,还赠送了猴子一双火眼金睛。太上老君的仙丹,是多少仙家梦寐以求的长生灵药,居然会被一个醉酒的猴子偷吃了五葫芦,兜率宫就算没有守卫,这不是还有青牛和金角银角嘛,随便找件装丹装水,扇风的法宝,就能克制孙悟空了,可见大圣盗取仙丹,是老君放水,故意让他吃的。
再则金箍棒一直放在东海龙宫,为何孙悟空一来便自动认主,老君是金箍棒的制造者,这方面他最有发言权。孙悟空收拾了混世魔王之后,感觉手里没有趁手的兵器,立马就有人建议他去龙宫借宝,这不是正好送金箍棒给他嘛。有了金箍棒之后的猴王,实力大涨,已经具备了搅动天宫的能力了,道祖身为三清元老,在天庭却要屈服于玉帝之下,多少都有点不甘之心,也正好可以借孙悟空大闹天空之机,看看天庭众位仙人的反应,有多少仙人是站在太上老君一派的。
果然九曜星君闭门闭户,四大天王无影无形,二十八星宿躲得无影无踪,当初参加蟠桃大会的仙人,没有一个前来擒拿妖猴的,都在观望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斗法。孙悟空已经打到凌霄宝殿门外了,玉帝只得传旨去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大圣围困,又差游奕灵官传西天佛老来降妖,堂堂天庭居然还需要去灵山搬救兵,玉帝身为三界统领,面子上也终究是挂不住。
很明显太上老君一直都在利用孙悟空,倘若收走了金箍棒,哪里还有大闹天空的齐天大圣,所以太上老君是不会用金刚琢收走金箍棒的,他还需要孙悟空的胡闹,布局大师用一颗棋子,就弄明白整盘棋的走向。玉皇大帝也不含糊,马上开始了反击,在如来降服妖猴后,立马举办了安天大会,让三清、九曜星君、各路神王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拜谢如来佛祖,让众仙俯首,总算找回了些面子。大领导斗法,一言一语之间,便有了胜负,只是孙悟空被压五百年,有些可惜。
取经团队到达灵山后,见了如来佛祖,领了批文,让阿傩、伽叶两位尊者传经于唐僧。没想到在传经之前,两位尊者向唐僧要起了人事,二尊者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身为佛门高僧的两位尊者,为何会向唐僧索要人事,这样做岂不能有损佛门形象,其实仔细阅读原著,才发现两位尊者是为了唐僧好。
唐僧虽说是金蝉长老转世,但只不过是肉眼凡胎的凡人,在取经之前和修仙成佛并无半点关系,直到开启了取经大业,穿上了锦斓袈裟,拿上了九环锡杖,唐僧就正是开始了修仙的道路。在取经路上,有三件事情是能让唐僧修为突飞猛进的,这第一件是在浮屠山,得到乌巢禅师传授《多心经》。这多心经就是唐僧成佛的基石,修炼的基础,取经团队的成员就是修炼了这部经书,才越来越灵台清明,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唐僧被蝎子精和老鼠精诱惑,就是不停得念这《多心经》,才保持清醒状态,没有陷入温柔乡中。
这第二件就是吃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原著中有写,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年,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在观音菩萨救活果树后,镇元大仙非常高兴,立马开了一个人参果会,请海上三星和观音菩萨吃人参果,唐僧有幸也分到了一个,也就是说在此之后,唐僧已经拥有四万七千年的寿命了。真正的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这寿命已经不服阎王爷管辖了,再配合多心经的修炼,唐僧实质上已经在修佛的道路上走了很久了,只是他的天赋没有孙悟空高,许多时候还需要孙悟空来提点,以至于一直都是肉眼凡胎。
这第三件就是过凌云渡,凌云渡是佛祖设下最后一道考验,唐僧走过去之后,便可超脱成佛,只可惜唐僧仍然看不破生死,放弃不了凡尘,即使孙悟空明说要成佛,必须过凌云渡的独木桥,唐僧也依旧害怕,懵懂无知,不明如来的真谛。没办法取经团队都到这里了,不能因为唐僧参悟不透佛法,而放弃整个取经大业, 于是如来派接引佛祖架着无底的破船登场了,孙悟空一眼就看出来接引佛祖的身份,只要唐僧上了无底船,就可以成圣成佛,可惜他不敢忘却生死,无法真正做到解脱,还是孙悟空强行拉他上船,才舍却肉身跟着接引佛祖上了灵山。
也就是说到达凌云渡的时候,唐僧并不具备成佛的悟性和条件,是在外力的介入下,才走上大道。如来佛祖是知道这一切的,于是在接待了取经团队后,立马吩咐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带他们去享用仙果。素位仙花人罕见,香茶异食得长生,饭桌上放得都是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馐百味,与世不同。唐僧的修为没有达到成佛的境界,如来佛祖不得已,安排了这桌仙品给取经团队食用,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取经团队进补。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唐僧正寿长生,脱胎换骨,佛祖良苦用心,可惜唐僧始终不能忘却凡尘,真正超脱成佛成圣。
那么我们看唐僧到底是什么东西没有舍弃,他的东西除了自身衣物和佛经外,就只有唐王御赐的紫金钵盂了,当然还有取经团队在金平府缴获的犀牛角,不过犀牛角是取经团队之物,并非唐僧私有,也不便拿出来。阿傩、伽叶两位尊者索要人事,就是想要这两件宝物,只要交出这两件宝物,就证明唐僧忘却凡尘,真正有了成佛的境界。他经历了各种磨难,堪破万千幻象,斩却了自身贪、嗔、痴种种杂念,却仍然忘不了当初唐王的那一句“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可以说是如来心腹之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暗中都是如来的意思,孙悟空听见尊者索要人事,当即告到如来哪里去了,佛祖只是轻描淡写的回复知道了,可见这背后就是如来的意思。唐僧放不下对唐王的执念,是不具备成佛条件的,本来灵山就佛位有限,将唐僧强行提升为佛,不免会引起燃灯佛祖和弥勒佛的不满,也会引起灵山众位高层不满,如此空降出来的佛位,岂能不让人眼红。
初次读到此处,还认为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太过于势利了,让人非常不喜欢。他们这么做,一则是好意让唐僧交出紫金钵盂,斩断红尘;二则是经书不可轻传,白手传经,后人自当饿死。主要是怕南瞻部洲的人轻慢佛法,不珍惜三藏真经,这一点在取经之初,如来佛祖就提到过这个概念,基于此才让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个取经人。如此看来阿傩、伽叶两位尊者,是为了帮助唐僧成佛证道,才向他索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