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卡卓刀图片(卡卓刀制作视频)

2003年,一名日本人,走在香格里拉大街上,扬言要和藏民比试他的日本刀,一名藏民拔出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准备接受他的挑战。

香格里拉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1934年,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 希尔顿写了一部名噪一时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他在里面描述了一个令读者们在地图上找不到的神秘地方香格里拉,一下子勾起了人们对这个地方极大的向往,从此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异邦游客在香格里拉流连忘返。

2003年的一天,一名日本人也慕名来到香格里拉,他此次远道而来,并非单单为了游山玩水,而是另有目的。

他早就听说,香格里拉不但风景奇特,而且那里有一种神秘的宝刀,号称“削铁如泥”,对于这种传说,他极为不服,因为他认为日本武士刀天下闻名,位列世界第三,中国根本造不出什么好刀,怎么会有“削铁如泥”的宝刀呢?

于是,这次他带了一把上乘的武士刀专程来到香格里拉,就是要见识一下中国的宝刀,看看到底谁更厉害。

日本人在香格里拉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他见人就说,你们这里最厉害的刀在哪里?请告诉我,我要和他比试。

一开始大家看他十分古怪,于是纷纷躲避,后来有一位老奶奶见他太过张狂,于是摇摇摆摆地走上前去,慢条斯理地对日本人说:“年轻人呐,为人不要太过张狂,你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的刀纵然好使,但中国自古就出宝刀,你难道没听说过?唉,既然你有备而来,看来要是不让你开开眼界,你是不会服气的,你从这里往前走,在第一个路口左拐,再走百十步,你就会看见右手边有个刀铺,店主人名叫卡卓 七林旺堆,他家的刀,会让你服气的。”

说罢,老奶奶摇着头迈着蹒跚的步子,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

日本人在原地站了一会,抬起头看了看周围围观的人群,整了整衣衫,大踏步向老奶奶所指的方向走去。

结果他在那里发现了一个名为“名刀世家”的刀铺,日本人不假思索地走进刀铺,一抬头,柜台旁边六个鲜红大字立刻叫他很是不爽,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此刀削铁如泥。

一间不起眼的刀铺,竟然敢如此口出狂言,日本人立即叫来店主卡卓,开门见山地说出来意,希望卡卓接受挑战。

但卡卓看他年轻气盛,又是来自异邦他国,不想让他出丑,于是推辞说:这位客官,实在不好意思,本店只卖刀,不比刀。

可日本人哪里肯善罢甘休,他扬言道:我这把武士刀能将M2重型机枪射出的子弹瞬间击成碎片,你们的刀有什么特别之处,尽管使出来,今天既然来了,不见高低,绝不离开。

卡卓见他如此心高气傲,觉得今天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瞧瞧,看来他是不会轻易离开的。

于是,卡卓将日本人带到了后院,日本人看到院子里堆了一些废弃的汽车减震钢板,不屑一顾地对卡卓说:“原来你们的刀都是用这些破铜烂铁打造的啊,我还以为是用什么了不起的材料制作的呢。”

卡卓微微一笑:不错,这些就是我们制作刀具的原材料,材料虽然简单,但是经过我们精湛的制刀工艺,这些废料就会变成一个个“削铁如泥”的宝刀。

此时日本人不愿再多言语,催促卡卓赶紧取刀比试。

于是,卡卓从刀架上取下来一把明晃晃的长刀,俩人约定,彼此拿对方的刀剁钢钉,能够砍断钢钉且刀刃毫发无损的一方算赢。

比试正式开始,首先,他们砍的是直径为4.6毫米的钢钉。

日本人用卡卓的刀一刀下去,钢钉瞬间断作两截,检查刀刃,发现毫发无损。

轮到卡卓时,他拿起日本人的刀,照准钢钉一刀下去,没想到钢钉毫发无损,日本刀刀刃却砍下一个缺口。

日本人见状,恼羞成怒,立即要求再比一局。

这一次,他们拿来直径为9毫米的钢筋开始比试。

结果仍然是卡卓的刀完胜。

至此,两刀输赢已定,日本人一改来时的傲气,连连夸赞卡卓制刀有方,心服口服地转身离开了。

这一场比试,让我们真正见识了古人常说的“削铁如泥”的宝刀威力,也揭开了古人制刀工艺的庐山真面目。

原来,如此锋利的藏家刀,是有祖传秘方的,他们用十一种独特的药水,配以二十二天的循环热处理工艺,最终造就了这把藏刀砍切硬物、铁器等物品时能够“断而不卷刃的”法门所在。

如果一把好刀同时具备硬和韧的完美结合,就能够砍剁铁器而不卷刃,但削铁如泥,只属于文学范畴,作为形容刀剑锋利的代名词,如果用在现实生活中就显得有些夸张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86367/
1
上一篇萝岗租房网(萝岗香雪租房)
下一篇 双阳房屋出租(双阳二手房出租最新消息)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