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很看不起外地人!
看看新闻看看新闻网官方账号外来务工小哥核酸阳性 无处可去夜宿地道紧急求助
13:43很多人都说外地人都买不起房,现在这几个外卖快递员和滴滴司机来给大家打个样。
如图所示,他们凭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仅挣到了钱,而且在上海买了房,他们买的房子或许不是徐汇滨江,不是大虹桥徐泾,他们的房子价格可能没有十万八万,他们的房子配套也可能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终究在上海买房扎根了,他们或许在远郊,但没关系,他们也是上海的一员。

今天让我们为这些在上海奋斗的普通人加油鼓劲。因为上海的海纳百川,包容并蓄,每一个人都能在上海找到自己的价值。
#上海头条# #上海楼市# @四爷爱溜达
樊医生文笔不错,善良。外地人想在上海买房不容易。我儿也在上海交大学医,10年后毕业也买不起房。
哈哈!别生气,这是易中天说的,还说北京人称外地人为地方上的,广东人称外地人为北方人,知道天津人把你叫什么一一老坦!//@名缰系嗔贪:天津巴子跑来当上海嘴替?上海不会觉得江浙沪的人是乡下人。乡下人往往是指你那里来的人//@奋发风筝ZJ:你觉得亲近,可上海人认为你们都是乡下人。//@吖吖与丫丫:我们出省都是说自己杭州的,浙江其他城市的朋友基本也是说自己的城市,连浙江都不太习惯说,更别提江浙沪了,认识的人中,上海就说是上海,江苏的基本也是说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名,除了网购买东西包邮会有江浙沪一说

我以前在北京的时候,会碰到很多江苏浙江的女生,她们经常说江浙沪江浙沪,我当时觉得她们好装逼啊,有什么好一直说的,就感觉是自己那种很封闭的小圈子。因为以前旅游会去上海杭州这些地方,但其实也没有生活过,真正生活是去年的四月份,我慢慢能够理解了这边年轻人的想法,就是老家真的不差,并不向往大城市。我朋友说,我浙江人。好是好,但浙江人的有时候过度的的优越感我其实都觉得挺反感的。我先生是北方人,婚后我们在上海买了房定居,是我先生出钱买的,可我家亲戚就不知哪来的优越感,跟我先生说,你这可给你父母翻身了,上海买了房,还娶了浙江女儿,我们浙江可是全国第一的……“翻身”这个词我听着真的很反感,真要论条件,无论个人还是家庭我先生都比我好太多了,什么翻身,她以为浙江以外都还是农奴制吗?我反而喜欢我先生他们家乡的朴实。

外地人在上海买房的主要方式:1、落户上海,单身状态下可买1套;2、已婚,交满五年社保,过去63个月之内有60个月的社保或个税记录,可买1套;3、找个上海户籍的人结婚,自动获得买2套的资格。#上海# #上海买房#

到上海买房的外地人,有一点是上海人不具备的,因为他们有后路,上海混不下去了,可以回老家,上海人退路在哪?没有退路,只能谨慎。
外地人在上海买房的非富即精英,不要想让精英的判断能让小老百姓理解。。。
来上海10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劝大家不要在上海买房的大多是不在上海的外地人,劝大家尽快买房大多是在上海的人!网友分享朋友家小孩毕业在上海买房的经历,认为首付高、房贷高,一辈子为房子打工没有必要。
但是有个思路因为他不在上海,他可能不知道:
1、上海的房价从大的趋势上不会涨太多,但整体还是会上涨,即使加上贷款利息,跑赢通胀应该没问题。
2、刚毕业月薪2万,但是后面薪资上涨的空间还很大,稀缺专业很快能够年薪百万。

他那种以老家的想法来看在上海的发展,只能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
我也是从江苏苏北农村出来的,在上海10年间经历了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有房有车。虽然和一毕业家里有支付高额首付买房的人不能比,但也算是自己一步步争取到的。
如果按照网友的这个思路,我是一辈子也别想在上海混了。说白了这种想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用静态不变的问题看待上海,看待在上海工作的人。
所以到底要不要在上海买房,多问问真正在上海工作生活,并且自己在上海买了房的外地人。否则问错了人,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大家觉得呢?
#上海# #上海身边事#
外地人在上海买房排名!南通第一,盐城第二,温州第三!前10城市,江苏占了7个!
盐城居然居第二位呢。
我只知道盐城人在苏锡常买房子的比较多不知道在上海买房子的也多,是我低估了盐城人。

苏中,苏南,苏北全面开花!除了宿迁全部在榜单上。
看来上海滩,还是江苏的势力大!#盐城头条#
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就那我们这些在上海租房子外地人,租金被二手房东炒的老高了,你不住没房给你住,还别说什么公积金了
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报官方账号中央发布扩内需战略:住房消费是重要抓手
外地人在上海只能购一套房子,而且还有社保缴纳规定。哪有那么容易买房子。
甬川说房上海,正在虹吸各地的购买力
上海的房市很特殊,本地人只想不断买房做房东租给外地人,所以上海房价很难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