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州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温州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图谱」2022年温州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 2、温州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温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温州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图谱」2022年温州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温州,简称“瓯”,浙江省辖地级市;浙江省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2:42.1:55.8。
一、温州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
(一)整体区域布局
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洞头4区,瑞安、乐清、龙港3市(县级)和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5县。温州以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信、微电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材料和新能源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有电器、鞋革、服装、汽摩配等。
各区域主导产业分布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开发区(园区)布局
温州共有14个开发区(园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温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南科技城)、瓯江口新区(省级产业集聚区)、温州鹿城轻工特色园区、浙江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湾空港新区、浙江省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湾港区、浙江省瑞安经济开发区、瑞安(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浙江省平阳经济开发区、平阳滨海新区、浙江苍南工业园区、龙港新城。
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分布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三)产业体系布局
温州市提升发展五大传统优势制造业,到2025年培育壮大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一批千亿产业集群,五大传统优势制造业实现总产值6100亿元以上。
培育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为主攻方向,培育打造5G以上。数微基站智造、智能计算、物联网、网络安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核电关联、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一批百亿“新星”产业群,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营业收入)5550亿元以上。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温州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4.3亿元、3191.3亿元和4229.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7%、9.2%和6.8%,与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0%、6.1%和5.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2:42.1:55.8。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21.9%、13.9%和10.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8%、6.6%和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887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226美元),比上年增长7.2%。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二)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2021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260.7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67.3万亩,粮食产量68.5万吨。全年实施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320个,带动乡村旅游人数5996万人次。
2021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1%,两年平均增长3.7%。其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增长0.7%、-1.4%、20.8%和3.7%。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68.5万吨,比上年增长4.3%。经济作物生产形势较好,油料、茶叶、瓜果、蔬菜产量分别增长10.0%、4.3%、2.7%和0.3%。畜牧产能持续恢复,生猪累计出栏84.5万头,增长37.4%。水产市场供给充足,水产品产量增长3.6%。
(三)工业生产持续发展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6.6%。分行业看,规上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7.9%,其中15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9%、11.2%、11.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64.7%、55.5%、32.3%;高端装备、时尚、新材料、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9.6%、12.8%、10.4%。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1.3%;新产品产值率为38.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温州市工业重点产业分布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四)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2021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229.4亿元,比上年增长6.8%,两年平均增长5.2%。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4.4%、12.6%、10.6%,增速分别高于服务业7.6、5.8、3.8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较快增长,1-11月份,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5%,两年平均增长13.5%。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温州市产业链招商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2、温州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温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温州广电-快点温州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开创温州制造的新局面。《温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日前发布,记者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深入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到2025年,“5 5”产业链形成万亿产业规模,规上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450亿元以上;引进建设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超1000个;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0000家。
新一轮升级中,温州制造将锚定哪些新目标、借力哪些新技术、开辟哪些新赛道?记者在这一份规划中找到答案。
集群式发展
重塑优势制造业,培育战新产业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聚焦“5 5”产业链,重塑五大特色优势制造业、培育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步加快发展五大区域性特色产业、做强五大现代制造服务业,打造万亿级规模产业强引擎,蓄积温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围绕五大特色优势制造业,全力推动温州特色优势制造业由区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重塑以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泵阀五大特色优势制造业为主体的集群发展优势。到2025年,形成五大千亿级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总产值达6100亿元以上。
围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集群。到2025年,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力争实现总产值(营业收入)5550 亿元以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同时,提升五大区域性特色产业,包括打造智能时尚家居产业基地、高端应急安防产业基地、时尚文体用品产业基地、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和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基地。
做强五大现代制造服务业,着力打造浙东南工业设计高地、打造高能级科技服务中心、培育数字贸易发展高地、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数字化变革
构建产业大脑,打造未来工厂
屏幕上,订单需求、物料调配等信息实时更新;接入物联网,生产运行状况、设备异常实现可视化监控;全自动生产线同时操控多台机械臂,工单排布、送料、焊接、装配一气呵成……这不是科幻片里的“未来工厂”,而是近年众多温企车间里上演的寻常场景。
伴随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数据资源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推动着温州制造业的深刻变革。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469台,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4个。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创建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企业上云45952家,入选省级上云标杆企业34家。
“十四五”时期,紧扣数字化改革,我市将着力构建“产业大脑”,迭代升级工业大数据平台,汇聚公共资源交易、企业信用信息服务、产业链数据中心等平台数据,形成政府侧数据仓;加快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汇聚各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产业端数据,形成企业侧数据仓;同时,打通政府侧和企业侧数据仓,建设产业大脑数据中枢。
继续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行动,加快实施“5G 互联网”工程,推进企业实现“设计—制造—物流—营销—运维”等环节全流程的智能化,3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全覆盖,形成“智能产线、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未来工厂”的多层次新智造企业群体。
同时,统筹布局5G网络、光网城市、云计算中心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打造“万兆光网”示范园区,实施5G“百千万”行动计划,到2025年,建成5G基站3万个。
产业链提升
夯实基础配套,优化供应链布局
强基补链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全方面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发展基础配套产业,重点提升电镀、铸锻造、热处理等基础制造工艺水平,大力发展以模具、轴承、齿轮、紧固件等为代表的核心基础部件,加快促进整机与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同步研制,产业技术基础同步支撑、配套工艺同步升级。
强化共性技术攻关,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产学研用之间形成联动,加强基础领域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攻关,强化专用材料、先进工艺开发应用。
夯实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龙头企业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机制,引导企业融入国内产业链龙头企业备份系统,推动供应链由线式链式结构转为网络非线性结构。积极加入省长三角产业链安全体系,共建共享安全可控产业链。
支持龙头企业、冠军企业围绕产业细分领域,通过产业链整合、关键技术掌控、股权并购等方式,构建产业联盟体系,到2025年,实现“5 5”产业链的产业联盟全覆盖,培育形成一批供应链稳定,具有技术领先和竞争力的“新星”产业群。
同时,深化产业链精准招商,瞄准“251工程”、重大单体制造业项目、重点产业领域亿元产业项目、总部回归项目等战略投资动向,以各主导产业上下游龙头企业为重点招商对象,积极争取重大生产力在温州布局。到2025年,实现招引2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累计数量达到100个,百亿产业项目县(市、区)全覆盖。
来源:温州日报
初审编辑:钱睿璇
责任编辑:叶红
审核:钱中彪
主任监制:陈泰涨
监制:陈亦全 陈希瑜
总监制:陈振仕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温州广电-快点温州】,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关键词:温州支柱性产业,温州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温州十大产业,温州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图,温州几大产业。这就是关于《温州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温州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