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嘉宝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不动产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公司在商业、办公楼、工业物流等领域稳步拓展,拥有长期培育的自有商业品牌“大融城”。在2019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中国地产风尚大奖盛典中,光大安石获评2019年中国年度影响力房地产基金品牌Top30榜首荣誉。凭着优。所属概念:REITs概念,物业管理,统一大市场,债转股(AMC概念),标普道琼斯A股,小金属概念,央企国企改革,融资融券,富时罗素概念股,国企改革,稀有金属,转融券标的,住房租赁,富时罗素概念
要做就做强势股,技术强势是短线参与的先决条件!做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成功的投资肯定是有理由的!坚持原则,才有长期稳定获利的机会!本人股海沉浮十余年,经历过多轮行情的考验,积累了大量的交易经验,深谙技术分析要领,短线交易方面,只关注以下4种技术形态: 1、股价创阶段或历史高点后回踩支撑,短期上方无压力,再创高点只是时间问题; 2、K线连续小阳线震荡上行,成交量温和放大,回踩趋势线就是短线参与机会; 3、连续快速放量上涨后,高位横盘震荡,不跌破重要支撑; 4、横盘震荡的股票突然出现连续加速回落,缩量横盘止跌,有超跌反弹机会,“黄金坑”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
【鼓励优质房地产企业依托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等资产发行基础设施REITs】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8日在“首届长三角REITs论坛暨中国REITs论坛2022年会”上表示,为尽快拓宽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应当加快建立多层次的REITs市场,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的常态化发行,打造REITs市场的保租房板块。鼓励优质房地产企业依托符合条件的仓储物流、产业园区等资产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拓宽REITs试点覆盖的资产类型,鼓励新能源、新基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展REITs试点。
2016年,天涯论坛关于房地产市场的预言!
中国楼市的十三个必经之路!!
看完有何感想?
怪不得,现在很多人怀念天涯论坛的年代~
那时候,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很多,论坛里也有很多高人~
现在呢,自媒体时代了,你觉得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呢?
近期,有一个关于中国房地产的神预言火爆全网。
原贴是2016年9月,有人在天涯论坛上预测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政策布局,贴子的标题是:《中国楼市的13个必经之路》。
具体的十三个步骤如下:
1、开闸放水。(已实现,持续降准、提倡全国三成首付、M2扩张速度快于GDP)
2、房价飙升。(已实现,一直以来的楼市行情)
3、卖地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已实现,土地财政)
4、驱赶人民币存款进入房市。(已实现,钱都变成了房子首付款了,收入都用来还房贷,实体经济拿到钱来炒房)
5、外管局最大“对手”消失,外汇暂时安全。 (已实现,2017年,各大房企停止海外投资并购,外汇保住了)
6、跟随美帝收紧货币。(已实现,楼市持续定向加息)
7、银行通过CDS(信用违约互换)转移大部分风险。(已实现,2016年落地)
8、限购制造天花板,房价开始下跌。(部分实现,组合拳已经出来,北方楼市和南方二线以外楼市开始走弱,或快或慢)
9、高位接盘或投资客无法套现,人民币资金成功被锁定。(部分实现,现在房产的流动性特别差,各种限制二手房交易政策出台)
10、土地财政转型。(正在进行,17年的租售同权,租赁用地,共有产权,土地财政收入开始移交给税收)
11、开征房产税,彻底套死无害散户。(正在进行)
12、驱赶剩余资金重新进入实业,保住就业。(正在进行)
13、人民币国际化。(正在进行,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弃美元而用人民币)
前面6条没什么好说的,在预言发布的时候,基本已经实现了,等于把一些既成事实写了进去。
真正让人惊讶的是,预言刚出不到一周,CDS就来了;预言刚出不到两周,全国性限购就来了;预言刚出不到一个月,全国性首套房利率就开始上调了。
第7步、第8步、第9步,要么已经实现,要么就在在稳步推进中,大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第10步-13步,也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步骤,只不过由于阻力比较大,目前的进度也是比较慢,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事上面都在做。
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如果房价再持续上升,年轻人就绝望了!
他在一个房地产论坛中说,房价如果再持续上涨;
再过5-10年,年轻人一定要绝望的~
无论他再怎么工作,再怎么努力,他也不可能买得起房子;
他表示,经常跟自己的研究生说这个话题;
10年前,20年前,只要努努力,弄个首付;
现在呢,研究生或者博士毕业,在北京金融界工作;
一问房子,他们就说不要跟我谈这些,还在一个地方租房住。
现在就是这个情况了!如果再涨几年,那就更加难了;
现在的年轻人,那个不是家里掏空几个钱包凑个首付;
一辈子就为一个房子在奋斗;
戴建业教授说:深圳房价太高了,磨灭了所有人的理想,劳动已经没有意义!
我有很多学生在深圳,到深圳之后,虽然工资比这里高,但他们的情绪并不好,根本买不起房子,就是因为房价太高了,房价高了,第一个,房价磨灭了所有人的理想。
我跟研究生聊,你主要想干什么?
他说我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在深圳买一套房,这就可悲了吧。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使得所有城市的劳动都没有意义。
你劳动20年还买不起一套房子,一个人要有一点压力,但压力过大,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的时候,他就沮丧和绝望。
就是一个人你要有压力是什么,我猛冲,可以冲过去,如果再努力也冲不过去,我干脆就不冲了,就佛系了。
高房价已经绑架了社会和年轻人!
但有些专家却说,现在房价真的高吗?
你在质疑高房价的时候,是不是先想一下是不是你的能力不行,收入太低!!
你怎么看专家的观点呢,房价到底高不高?
【(一)关于房地产主题:线上论坛中的主要观点(2021.9)】1.支柱产业、成交均价上扬曲线和已成“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格局
关于城镇化水平,现在有两个指标,一个是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到了63%以上,最新应该达到64%了,还有一个是比它低得多、差不多低20个百分点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4%多一点儿。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才是没有水分的城镇化率。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里面,很显然包含前面几十年从农村区域转到城镇区域的差不多3亿人,其中绝大多数没有拿到城市户口,这些人的身份被人们称为“农民工”及其他们的家属,这些人及他们的家庭成员,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方面实际上就是受歧视的——不是要故意歧视他们,是能力还达不到,工业化、城镇化实际的推进这方面,还不足以让他们取得户籍而得到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待遇。所以,在他们自己和家庭成员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基本养老保障等等方面,都是差异化的、压低待遇标准的。实际上他们已成为常住居民,却还要以户籍来区分这种应该在逻辑和取向上一视同仁的待遇。
这个情况后面的大背景是什么?中国已经在推进一个弥合二元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原来城乡分治格局中“农”的这边大量的社会成员,必然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作用着的并行发展,越来越多转为城市的居民,那么自然而然跟着而来的这些所谓建成区——中心区域、城市城镇里面的的房地产市场,住房,还要加上工业的、商业的所有这些不动产开发合在一起的房地产业,一定是一个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里形成支柱产业作用的部分。这个支柱产业作用,应该尤为强烈、明显地表现在依国际经验可总结的所谓“纳瑟姆曲线”上已勾画的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里。纳瑟姆曲线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量值表现上,是在比较低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上,城镇化率低于30%,但走到30%左右,这个城镇化水平就有一个加速上升的表现,加速而来的高速发展期要一直走到7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才转为相对低平的上升状态。于是就有两个拐点,一个是30%左右加速,速率提高,另一个是70%左右降速,速率下调。看我前面举的中国现在两个指标综合地看,我认为在不掺水的户籍人口城镇化指标上,可以再适当抬高一些,因为毕竟还有差不多高20个点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发展中应该考虑它有一定的城镇化实际推进的内容,但是充其量,中国当下的真实城镇化水平,也就50%上下——常住人口指标内实际的欠账是非常严重的:可能观察中国社会表现的很多人都会知道,在城市,所谓低端人群他们的那种处境,跟其他有户籍的人,是有非常明显差距的,今后必须努力补上这一块。以后的发展,从真实城镇化水平一路提高到纳瑟姆曲线表现的国际经验的下个拐点(70%左右),大概还有20个百分点,一年上一个点,也要走20年。这20年快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间,不动产要不断形成,就是已经有的中心区域、城乡结合部,要往外推;还有很多的新区,很多新的城镇建设,很多中等城市要发展为大城市,城市群要越来越多形成更大的规模和影响——这个过程中间必有一轮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这种建设开发的升级换代,一轮一轮的产业互动和产业升级,跟上有一轮一轮的人力资本培育,比如农民工的培训,这些年已越来越被人们强调,社会成员里很多人应该走职业教育道路来补充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现在特别稀缺的技工的供给,等等。需求释放,就内在于这些具体的发展过程;而所得到供给回应,是中国要用双循环,跟全球做生意,来形成这样一个可持续的循环中的中国现代化和平推进,和平崛起。所以,这一阶段房地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一定是“形势比人强”。我一向强调,没有理由认为在中国现在这个发展阶段上,就可对房地产业来吹所谓的“崩盘说”,就说什么整个全面回调的拐点马上要出现。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房地产的问题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解决的,再用20年来解决这个问题,都很很难!!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在一个论坛中指出:房地产最大的问题,是所有人都在谈房地产。
他说,有人敢问,就有人敢答。他认为,现在房地产问题不但没有成为一个学术问题,也不是严肃的经济问题,而是成了一个情绪话题。
他表示,是时候让房地产回到本质了,那就是要回到房地产政策的科学性和房地产的理性。
马老师认为,房地产在固定投资中占据了四分之一,对GDP的贡献很大,在老百姓的资产中占据的比例很高,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政策去解决问题。
最后,马老师说,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成就不言而喻,20多年的体系和规模,其中的问题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解决的,再用20年来解决这个问题也都不容易。
房地产的状态现在是太难了,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房地产的现状是:进门看见大嫂在洗澡,进去也不是,退出去也不行,站在原地不动更不行。也就是说,房价涨价不行,降价也不行,不涨不跌也不行。
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说,谁能够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那么,房地产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
不换思路,就换人。2020三道红线下,
看到60强—100强房企的焦虑。
目下,“房住不炒”背景下,
营销部门回款。压倒一切阻力,
中国房地产营销高峰论坛
深圳城市更新商会和华南城联合举办
100多家房企董事相约,相互学习。
近期深圳房地产某论坛,几位嘉宾的几个观点,只是转述,不代表我本人的观点:
1、深圳房价的问题不是供给问题,是杠杆问题。
2、2020年深圳楼市换手率接近9%,北京上海基本都是3-5%。楼市换手率和股市换手率概念是一样的。
3、当前深圳的购买力其实已经明显下降了,很多人都买不起了,并不是被吹嘘得那么强。
4、出台二手房指导价才可以全面控制房地产的价格,真正的稳定楼市。
5、当前的调控是金融办和住建局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也是比较认真地一次合作。
6、警惕当前楼市出现的纸面财富,卖出去的房子叫资产,卖不出去的那叫不动产,目前深圳每套房平均挂牌出售期为200天。
7、别再说什么政策导致错杀刚需的话了,现在ZF已经无法辨认哪些是刚需哪些是投机了,通过锁定流动性才会稳定楼市,。
结论:未来深圳还有上涨的动力和空间,该买继续买,但必须坚持房住不炒。房地产要稳预期的,因此也别悲观,房地产绝不会崩盘的!
新冠疫情防控不影响长三角一体化房地产发展论坛在杭州照常举办,来自于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长三角三省一市房地产行业管理者和从业者参会交流。房地产业是疫情防控期间饱受争议的行业,在政策调控之下几乎丧失了自主腾挪的空间,由此引发各行各业一片愁容惨淡。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高大上的长三角房地产论坛在会议规格和规模上几乎简配到了最低档。
【博鳌快讯 | 樊纲:现在到了市场波动、低靡状态 同时要布局未来】
8月9日上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进行了以“宏观经济大盘与房地产大周期”为主题的演讲。
他表示,房地产行业一开始对杠杆率的问题缺乏监管,结果出了一系列的企业滥用杠杆率,包括用杠杆率到处盲目投资、盲目扩张的事情,包括在房地产业的盲目扩张,以及到其它行业利用金融杠杆盲目扩张。这是一定要预防,这不都是政策的问题,很多都是企业自己的问题。
“当然我们是研究经济的,着重针对的是政策问题,但企业确实要看到很多现在的问题是企业的行为造成。”
“我们的政策需要思考,将来怎么调节这个供求关系,怎么能够使供给和需求能够平衡、稳定,从而使价格能够稳定。”
他表示,现在到了一个市场波动、低靡的状态,这个状态大概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调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一下子就能调整过去的,面对这样的问题还要多加思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总有低谷、高潮,如何放眼长远、布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