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附近的文保碑,久敬庄公园的照片。
[玫瑰][玫瑰]12.9日(四)信息仅供参考,持续更新中,更多信息请查看主页!谢谢!
[玫瑰]久敬庄社区通知
[玫瑰]瀛海镇一社区通知
[玫瑰]西城防疫包
[玫瑰]北医三院
………
久敬佳园,未来临近故宫博物院南院,北侧为久敬庄公园,低密度社区,目前房价只有4万多。北城同样位置单价要多加个10w。
怀念恩师牟树尧
作者:李群
2016年10月15日清晨,一个让我悲痛欲绝的噩耗突然从遵义传来,把正在北京出差的我从梦中惊醒——我的老领导、我的公安公文写作导师、我的人生向导、我生命中的贵人、原遵义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牟树尧老师因病医治无效,在遵义市医学院附属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1周岁。
这个“晴天霹雳”让我无法相信,但这却又是事实。在我的记忆里,牟主任虽已经退休多年,平时他又非常注重锻炼和养生,身体状况一直比较好。且每年都要安排三五个月旅游时间,特别是在冬季贵州比较湿冷的季节,总会带着家人到三亚作较长时间度假,就在前段时间他还做好了今年冬天带着老伴再去三亚度假的准备。因此,他的病逝让我感觉太突然,简直是晴天霹雳。
我与牟主任的相识和交往,开始于1993年。1988年8月,我从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原遵义市公安局看守所工作。由于平时喜欢写些公安法制新闻报道的“豆腐块”,我就成了遵义公安战线上小有名气的“业余记者”,也因此在不知不觉中被时任遵义市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的他看中。
1993年,牟主任由办公室副主任转正。在他向组织建议后,一纸调令把我从遵义市公安局看守所内调到遵义市公安局办公室任文字秘书。事后,我才知道,原来牟主任此前一直想把我调到他身边工作,好好塑造我。可因种种原因,直至他的职务转“正”后,他才如愿以偿。虽然我写“灵活自由”的新闻报道在写作水平方面有点优势,但在写格式严格的公文方面,我的写作能力就捉襟见肘了。
于是,在我来到牟主任的身边后,他就开始从最简单的撰写《公安工作信息》、《公安工作简报》教起,乃至不厌其烦地教我撰写各种公安工作方案、《公安工作总结》、《领导讲话》和公安政法类的《调研文章》等各种难度较高的综合性材料。在传授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中,他身为老师,毫无保留。
在他的耐心教导下,我的公文写作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完成了大量的公安文字写作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如今回想起这些,我感觉当年的自己就像一朵幼嫩的树苗,得到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的呵护,不知不觉在成长。
因在牟主任手下工作,我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些年,为了党和人民的公安事业,他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每天上班,他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即使是节假日,他也常把自己关在他的办公室,泡在材料里。为了应付感冒等小毛病,他自己备了一个小药箱,目的是不能因为生病耽搁了工作。
我记得最深的一件事是,退休那年,他竟向组织提出继续发挥余热的请求,且不要组织给他一分钱的报酬。
在牟主任手下工作几年后,因为工作需要我被內调到公安法制部门工作,后又调往遵义市开发区公安分局。虽然我离开了公安文秘工作岗位,但我一直没有离开牟主任的视线。不久,他又向上级建议,把我又调回他身边重操旧业,继续从事秘书工作。到他退休时,在上级的关怀下,我强行起飞,从他手中接过接力棒,以新提拔的副主任,主持了原遵义市公安局办公室的全面工作。
后来,在与别人谈到原遵义市公安局办公室工作时,我总会开玩笑说我是“二进宫”。而我的两次“进宫”,其实都与牟主任密切相关,都是他主动找有关部门和领导协商的结果。而我却和牟主任没有半点沾亲带故,仅仅是上下级工作关系,仅仅是他喜欢我这个爱写点小文章的年轻人,仅仅是因为他和我工作上是上下级,生活中是可以随便聊天的朋友。
牟主任退休后,我经常会在每天清晨上班路上和周末的遵义市凤凰山林间小道,偶遇散步锻炼身体的他。每次遇见他,我们都会像以前工作时一样一见如故,海阔天空地谈国际、国内形势,谈中国的政治、经济,谈工作甚至谈论彼此的生活。由于近两年业余时间我在利用业余时间写诗作文,并相继加入了贵州省诗人协会和全国公安作家协会。这两件事他老人家知道后特别高兴,给予了我充分肯定和鼓励,这也成为我们之间交流的一个新内容。
其实,牟主任也喜欢写诗,且特别擅长写古诗词,他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诗词也有许多。每次谈到现代汉语和诗歌,他总提醒我,不要写读者看不懂的诗,诗歌的语句不要太长,要讲究押韵,或便于阅读。要多写正能量的诗,要多写歌颂公安战线的诗歌和文章。
往事历历,然而牟主任却突然离开了我。从今往后,我只能在追忆中回顾他的音容笑貌了。由于在北京出差,我无法回到遵义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我只能等出差期满回到遵义后,再到他的坟前为他献花点香。
牟主任,我敬爱的老领导,我敬爱的恩师,我在北京向您叩拜!愿您一路走好!
2016年10月16日凌晨写于北京久敬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