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总价350万,贷款200万在燕郊这边买的房,现如今,房价跌到了170万,房子的总价还没有当初的房贷总额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选择继续还贷款还是选择短裤好呢?各位网友大家好,前几天,我发了一条关于在燕郊这边买房的视频,在视频下方呢,就有一个网友留言说,她呢在2016年年底也在燕郊这边买了一套房,当时,这边的房价非常非常贵了,有些楼盘呢,可能上个月还是卖6000多一个平方,到了这个月就卖两三万一个平方,他呢,在2016年年底选择在天洋城这个小区买了一套房,当时这个小区房价在35000左右,他买了一套100平出头的房子,现如今到他们小区二手房房价大概在一万七八这个样子,如果说装修好了能卖2万块。户型不好,又是毛坯房,大概就是一万七八,这样的情况下,当初他买这套房子的时候是贷款了200万,首付差不多是140多万,但是现如今一看自己的房子就算卖了,完完全全卖了,市场价也只值170万左右,就算把房子卖了,还没有欠银行的贷款多,他还欠银行将近200万,但是房子市场价已经不到200万啦,只有一百七八十万,在这样的情况下呢,身边很多人就对他说,你还还这个房贷干嘛,干脆不还了,断供吧,断供了让银行把这个房子收走,反正是抵押性质的贷款,抵押就是你把房子押给人家了,你不还,这个月后了,银行把房子收走不就得了嘛,他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呢,今天我要告诉他,这样想就大错特错啦,首先如果说不还,这个月供了,银行选择把我们的房子。强制执行,进行法院拍卖,这个拍卖的价格一般来说是比市场价要低不少的,一般来说比市场价低个20%-30%是很正常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我们欠银行200万,银行把我们的房子强制执行,就执行了150万,那么我们还是欠着银行50万,并不是说银行执行了我们的房子就不会再向我们要钱了。如果说这套房子拍卖的价格不足以偿还我们欠银行的房贷,银行仍然会向我们继续要求还这个房贷。再者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会进入征信黑名单,以后就是黑户了,只要是黑户,那就非常麻烦,会被限制高额消费,会被严格限制大额消费啊,像坐飞机、坐高铁、坐火车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可以说非常不划算,以后想翻身就非常非常难了,人们都说了,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持续用到破。在任何时候的,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做黑户。再者呢,从长远来看,燕郊这边房价还是会继续上涨的,这个时候如果说选择了断供,那么这套房子就和我们彻底没有任何关系了,万一今年我们断供了,明年房价又涨上去了,那么岂不是亏大发了?
那么大家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继续还房贷呢?还是选择断供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好了,这期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喜欢的可以点个关注。
#燕郊房子免费送?仅为个案#高位买房应该考虑风险承受能力
因“资不抵债”,一位网友免费赠送了房产。这位网友之所以选择免费赠送,原因在于“资不抵债”。这位购房者已经赔了40多万,希望接受赠送的人继续还贷,房子位于燕郊。这可能是最近三年高位买房者被套的一个缩影,高位买房把首付赔光了,希望找个人来接盘,表面看来是免费赠送,实际上接盘者接盘后如果房价继续下跌的话,再赔的钱就是接盘者的,如果房价不再下跌,接盘者就没有风险,因为接盘者需要接着还银行贷款。
燕郊天洋城最高峰时单价超过3万元,目前均价则回落到每平方米不足2万元。面对这种情况在国内有些城市及地区都有出现,只不过高位购房者大部分只能选择自己忍受损失,自己去努力工作还银行贷款。如果不还银行贷款,把房子给银行不要了,就成了失信人,就成了老赖,许多人是算了算帐,还是宁愿自己吃亏,也要努力去还银行贷款。
说实话,现在的购房者与过去的购房者相比确实是风险比过去大,就算是自己住房,如果买在高位,付了首付之后房价下跌,自己被套,还要硬着头皮还银行的贷款。
好在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在延续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光是房地产行业的事情,也是让购房者能有一个放心购房的环境。在国家楼市调控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规范发展长租房、增加租赁住房土地正在进行,面对当下的年轻人,经济实力不够时,可以先考虑租房,未来的住房政策会对购房者更加有利,购房环境也会更好。
房价涨跌也能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真是让我难以理解。
今年除夕晚上,一个差不多两年不联系的朋友,主动给我发微信,祝我新年快乐,我很高兴。到了元宵节那天,我本想主动给他发祝福,结果没发出去发,他居然把我拉黑了。我很纳闷,后来转念一想,明白了怎么回事。
奇怪的是,我和这位朋友的关系的冷热变化与燕郊的房价波动有关系。
2016年底,燕郊房价正处于大幅上扬阶段,他老家哈尔滨农村的,在北京市内买不起房,看到燕郊房价快速飙升,动了心。当时燕郊天洋城小区房价由2016年初的八九千,不到一年的时间涨到2万。他看中了天洋城一套98平米两室一厅,总价200万出头,首付款30%,他从父母那里拿了20万,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20万,还差20万。
还差20万怎么办呢?他居然铤而走险,办了两张额度均为10万的大额信用卡。他计划花点钱把这20万信用卡套现,凑够首付款60万。
我们俩当时是关系非常好的同事,并且一起合租的房子,他征求我的意见,我当然强烈反对他用信用卡套现,也并不支持他买房。因为这样他的还款压力就太大了,超过他的承受能力。
在我的反对下,他犹豫了,结果仅仅过了一周,那套房子总价涨到了220万,硬生生涨了20万元!他一边抱怨我,一边把信用卡套现出来,在2016年12月就把那套房子定了。
2017年春节过后,他那套房子已经飙升至每平米3.7万元,总价暴涨至362万元,一个多月的时间涨了156万!
他不止一次说我们做财务的思想太保守,不敢冒险。每次和我聊天都很得意。
但从2017年3月份,燕郊房地产调控政策升级,非本地户口必须有三年以上社保或纳税证明方能购买一套。由此开始,燕郊房价就进入了下跌通道,而且跌幅很快。
到2019年燕郊房价跌了三四成的时候,他的房子即将跌破买入价,自此以后他就很少和我联系了,他也换了工作,不再和我一起合租房子。
去年燕郊房价腰斩之后再打折,他买那套房已经跌至1.7万,亏了差不多50万!今年燕郊房价再次下跌,他亏损肯定再次增加。
春节之所以他给我微信联系,可能是觉得我当初劝他不买房是对的,所以想起我,对我的善意劝阻表示一下谢意。
那么,他为什么元宵节之前又拉黑了我呢?可能是觉得房价又跌了,他心情不好吧,怕我看他笑话吧。我觉得他想多了。
燕郊的房子0元免费送,你要吗?近日听说一位网友发帖,免费赠送燕郊“天洋城”的房子,但条件是自己还贷款!据说后来媒体去求证还是真的!为什么有网友如此操作?因为没有钱还贷款了,他2016年买了燕郊的一处房子,现在亏掉了首付,觉得越还贷越觉得亏,所以宁可不还了,将房子免费赠送!但我相信这个网友目前还没有找到接盘侠!
@童言不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1.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如果你买来住,房价涨跌你不会太过在意。2.没有稳赚不赔的事情,股市,楼市,基金理财都是如此,选错了方向,买错了房子,赔的一定都不会少,平时买个衣服你还货比三家,买房花那么多钱,为何如此轻率?3.买房要买流动性好,居住体验好的,40平米的房子投资门槛虽然低,但变现不一定容易,如果遇到房价上涨可能会好卖,但如果下跌肯定不好出手。#石家庄头条# #石家庄爆料#
如果不经过专业指导,很难每次买房都能买到点上。
2010年,自由职业者的小谢已经在燕郊天洋城四代拥有了两套房子,他的眼光来自于他媳妇的压迫,所以有时候在关键时刻一个需要房产的媳妇是一个好媳妇。他把他贵阳下面小县城的房子卖了,然后把自己的积蓄凑了凑,再找亲戚朋友借了借,在四代首付买了两套三居。
他买四代的时候,才8500,然后就是苦逼的赚钱还房贷。
2015年燕郊迎来史上最疯狂的暴涨,四代也是从一万到两万,到三万,小谢心里没底了,以29500卖掉了其中一套,留了一套自住,手里凭空多出了近300万现金。
2017年,燕郊最严限购令,燕郊止涨,然后开始掉头。
小谢尝到了房子增值的甜头,一套房子收益比自己工作好多年收益多多了,他的逻辑很简单,北京及周边限购,其购买力将会外溢,而他媳妇是四川南充人,对成都情有独钟,他们把目光瞄准了成都,带着手里的300万开始了他们惊心动魄的买房历程。
2017年3月21日确定了成都的房子,23号确定户型,和销售谈好。24号飞成都签合同。结果成都限购,他们立马改签飞重庆,在一个朋友带领下直接入手重庆茶园一套四居和照母山一套四居,他们觉得重庆房价太便宜了,他朋友也被他们抢房的状态感染也定了一套。
当时全国主要城市限购,只有重庆不限购只限售,所以涌入了大量的投资客,重庆房价出现了一波上涨。
2021年,他们想出手重庆的房产重新买回燕郊,他们觉得燕郊地铁开建是利好,觉得燕郊房价调整四年多应该可以入手了。但是重庆限售需要2022年解锁,他们咨询了重庆的中介,重庆二手房交易并不活跃,因为存量房太多,想快速出手,除非低于市场很大的价差,否则很难出手。
所以,有些城市是最好不要碰的,有些城市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2022年刚刚开年,继12月15日央妈降准释放1.2万亿之后刚刚一个月,启动了降息,刚刚启动降息,昨天央妈举行发布会,货币政策工具的口子放的再大一些,要主动作为,靠前发力。
2022年,刚刚年初,货币政策已经发生变化,接下来就是市场的反应了。股市昨天已经先知先觉了,楼市上面上海和北京交易量已经回升。尤其是北京,一月份半个月成交量突破6000套,这在历年淡季是不可思议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后,有一行白鹭上青天。
2022年,可能是另一个经济周期的开始。
地产股暴涨存隐忧,拍卖改革杜绝地王
经过多轮楼市调控,内房股终迎来曙光,惟喜中存忧!周四(25日)市传自然资源部的内部文件,指当局拟于22个重点城市进行重大土地供应改革,并限制城市今年「招拍挂」(政府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卖地)活动一年最多进行3次。分析认为,新政若属实,反映政策导向由「收紧」转向「中性」,刺激内房股炒起,单计周四市值进帐最多的10家房企已达1,752亿元。不过,民众「送楼」求甩按揭现象趋增,恐成业主断供、楼市跌价计时炸弹。
受消息刺激,多只内房股升逾一成,合景泰富集团( 01813 )更飙23.67%,报12.64元;华润置地( 01109 )一度飙至37.8元,全日仍升11.22%至36.65元,表现冠绝蓝筹;中国海外发展( 00688 )及碧桂园( 02007 )升逾7%;融创中国( 01918 )及世茂集团( 00813 )分别弹12.43%及12.14%,膺表现最佳国指成分股。
据市传文件,当局要求各地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住宅用地市场理性竞争,重点城市要合理安排「招拍挂」出让住宅用地的时序,实行集中发布土地出让公告,以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涉及的22个重点城市,除京上广深外,还有杭州、厦门、重庆、成都、青岛及天津等18个二线城市。
这份重点城市名单虽尚未获官方证实,但青岛已率先列出相关土地市场买卖的新政。郑州更发紧急通知,部分区域的住宅用地出让公告改由市局统一组织发布,被视作为新政提前做准备。
一份天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通知文件也于市场流传,指该市「确定于3月、6月、9月中旬,分3批次统一发布住宅用地出让公告」。
内地强调「房住不炒」,当局除了对高杠杆房企的融资设限,更限制银行资金流向行业,如今就连土地市场也被规管,何以一众内房股仍然全线飞升?交银国际研究部联席董事谢骐聪指,过去政府一次只拍卖一幅地的方式,对房企、特别是新型发展商而言非常困难,除要解决地域性及团队不足等问题,「(政府)每推一幅地,房企都要争,因唔知下次几时再有地(推出)」,以至地价被推升。
土地集中管理,有助房企获充裕时间准备及评估项目,不用盲抢,自然令土地市场降温、地价下降,发展商的盈利空间有望改善。
他相信,当局政策立场正由「收紧」转向「中性」,而内房股股价较每股资产净值(NAV)平均折让高达50至60%,相信再跌空间有限。倘政策中长线仍维持现状,对内房股有利,看好布局一、二线城市,大规模及「弹药」足够的房企。
不过,也有市场分析指,新政影响「热点城市」的土地供应步伐,若地方政府供应过多土地,市场未必能有效消化,流拍率或因此上升,影响楼价波动。圆通环球金融集团行政总裁曾永坚认为,房企仍受国策重重困扰,暂以短线反弹看待。
土地供应可由政府主导,惟二手买卖恐成楼市隐忧!事缘内地网上一则「送楼」贴文引发热议,该业主2016年购入河北省燕郊天洋城约40平方米的住宅单位后,仍有70多万元人民币贷款未还清,于是发文「赠送天洋城房产,先到先得,自己(接货者)还贷款」,希望将层楼「甩手」。
内媒引述当地代理指,无法偿还按揭贷款的情况不少,过去亦闻「送楼」例子,但接货者通常占不到便宜,因物业大多高于市价,风险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