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住房租赁价格波动回升,环比涨幅1.44%(2022年12月第2周)
兰州市住房租赁价格自9月末以来一直处于波动回升中,环比(较之2022年12月第1周)涨幅1.44%。不过回升幅度有所减弱,后续是否会出现趋势性变化,值得关注。
#兰州租房#
兰州什么地方的民房,出租屋直接在马路边上,封不住的那种![捂脸]
说的太好了。//@足智多谋的大卫:小西湖居住人囗太复杂,出租房子多,而且少数拒绝做核酸不服从管理,从而导致了兰州市大面积的感染。//@心理老师左叔:哪来的这么多的阳性?我的影响,自疫情爆发以来,即2020年初以来,七里河区的疫情防控,一直是兰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七里河地域面积大?人员流动多?还是其他原因?同意陇上江南的观点,七里河疫情不清零,兰州其他地方就没有解封的可能。
11月13日,兰州市小西湖柏树巷的景象。奔赴方仓的路上!
人心不足啊,我有一套市中心房子在出租,前三年的价格就已经涨到2400了,因为这几年的疫情,我就没涨过价,去年交房费给免了一千,今年交房费因为兰州疫情去年一个月今年一个月,我就给免了2000,周围的房子都涨到2400以上了,我还安三年前的2200给租,还给免了2000,结果还要让我免400,我没同意,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讲我还算是个通情达理的好房东吧!非喜勿喷,个人观点#兰州头条# #兰州身边事# #兰州#
#兰州抗疫日记# #兰州头条#
新区方舱开始清舱,但还是有一些滞留人员。他们基本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都已经转阴,可以解除隔离。但他们出舱后无处可去,因为原来租住的房东不让他们继续租住,也没钱住隔离酒店。方舱里最起码有免费的饭吃,免费的地方住。这些人真的可怜。
兰州的疫情防控我全力配合,100%支持,但是在某些地方的做法我确实不敢认可!我所居住的地方厲于自建房,大多数来兰州务工的人都居住在此,因为这里房屋实惠,也符合普通打工者的消费需求!这里的房子90%没有厕所,大家上厕所都是靠的这里顺丰快递点旁边的
公共厕所!但是因为这一次疫情管控的原因.
把这个厕所给关闭了!关闭的原因说是这里是
高风险区,害怕交叉感染!公共厕所全都关闭
了,社区给我们一人发了好几个塑料袋,在自
建楼每个院子门口放了一个大泡沫箱子!说是
让我们在租住的房子里解决大小便,方便完毕放到塑料袋里面,最后扔到门口的白色泡沫箱子里!大家想一想我们租的房子,还要做饭,还要睡觉,在里面解决大小便,味道真的很不好闻!
说实话房间的空气真不好,让人气不顺,搞得人一天心情不好,房间的床单,床上的枕头被子全是大便的臭味!针对这个问题给兰州的12345大了十多个电话,人家的态度非常好,可就是一个星期了就是不给我们解决,根本没有下文!中间有次社区的来电话,说是人家的上级给人家下的命令,人家也没有办法!诺大的兰州我竟然找不到能够解决大家上厕所这个事情的人,我好难呀!真的很无奈,同时也很无语!这个要求不是多高的要求,人有三急,兰州这么多人谁不上厕所!我们每天都是有出有进,我们又不是貔貅!让在自己居住的卧室大小便真的是在挑战着我的尊严,我想大家很清楚,家里的小猫小狗也不会在自己的窝里拉屎拉尿,它也会去别的地方去方便!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现在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除了期望出现一个海瑞似的良知之人替我们解决难题困扰,还能够指望到谁呢?哎!海瑞你在哪里?快出现吧,不光是明朝需要你,这个时代同样需要你!
兰州雁滩是外来打工者比较集中的居住地之一,当地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民房出租。前几天,我跟雁滩一个老大爷聊天,他告诉我,他有十来间民房用来出租,以前刚过完年,他的房子早早的就租完了,今年都到这个时候了,房租从每月五百多降到四百多,还有好几间没有租掉。民房出租的现状折射出当前经济的现状,可以看的出,兰州吸纳外来务工者的力度在减弱。从外来劳动者的分布结构看,雁滩居住的大多从事服务行业,他们来兰人数的减少,反映出兰州服务业仍然没有完全从疫情冲击的阴霾中走出来。站在兰州看全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钢铁等工业原材料及其上游产品持续上涨,这与国家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关系。外贸出口虽有恢复,但体现制造业大国能力的制成品出口没有恢复。从以上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工程建设和原材料加工用工需求较大,加工制造和服务行业用工需求相对较小,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困难。
上午出去买菜。兰州人民防疫做得真好,在外面见到的基本都戴N95口罩,有人还里外戴了2个,好在天气冷,不会闷的慌。除了口罩看得出疫情痕迹,其他都在正常有序进行。
华润万家营业中,门口只测一下体温就进去了。人不多,菜的种类也不多,随便买了几样蔬菜、一盒羊肉片,看到卖肉的柜台挂了好多串肠,一问还可以代为灌制,真方便。结账时发现用自助终端的人挺多,线上配送那边十分忙碌。
来兰州之前,看到城关区已经是常态化管理,我们租住的小区也解封有一段时间,以为这边的疫情好转得差不多了,看了网友评论,才知道自己有些乐观。不过,我们做了充足准备,除了防疫用品,各种预防保健食物带了一大堆,也备好了万一中招的中药配方,希望能在这里,安然顺利度过接下来的日子。#头条创作挑战赛# #冬日生活打卡季#
最近这几个月在兰州太难了,楼下的两位合租户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兰州人生地不熟,自从六月份毕业后,就一直租住在这里,租金1500元/月两人分摊!
两人是老乡学的计算机专业!由于考研考编都失利,就租下房子在科技街打工。可口之罩下刚干了不到半个月就断断续续被迫宅在屋里,由于没有收入,两人家又是农村的,为了不向家里人要钱,就天天泡面挂面揍合为生!
前几日小区封控连泡面都吃光了,邻居老奶奶看两个小伙子实在可怜就把自己家中的菜分了一些给他们!两个西红柿三根黄瓜一些小葱把两个大男孩感动的热泪盈眶!真是应了一句老话,在家百日好,出门一时难!
近日,兰州网友给相关部门提出了自己对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的意见,他认为:自七月份以来城关区开始对共享电单车和单车进行了整改,虽然能够明白是出于公共交通安全方面的考虑,但是简简单单的一刀切真的是对的嘛?
例如家住在省政协附近,可以到的公交车只有16路,但是晚上九点就已经是最后一班,下班较晚或者较远的,九点十几分出了地铁或者公交车换乘就已经无车可坐,只能选择骑车或者打车,平心而论,相较于全国在兰州十元的起步价可以说相当高的了,而且车也不好打。
但是电单车仅仅需要两三元就可以很快到家。同时相较于电单车,如果骑自行车,已经劳累了一天再哼哼哧哧的骑着穿越一半的天水路,对于市民来说应该是也是比较痛苦的吧?另外自行车比起电单车夜晚没有照明灯和后座的提醒灯,晚上骑行相当的不安全。
但是微薄的收入不允许我购车不允许我打车,相较于自己购买代步类车也不如共享单车便捷。我们无车一族也是很大一部分群体吧?不知道政府在做决策时,有没有考虑到这些人的需要。能存在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吧?作为政府来说简简单单全面禁止确实可以,但是对于市民的需求有所考察和考量吗?
我党得这应该需要领导们用心思考如何把握好度,换位思考如何方便市民。比如为了缓解电单车对于造成的交通拥堵,我觉得可以允许电动单车有时间段选择的去使用,晚上九点半到早上六点半可以在城关区行驶和使用。遇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如何产生问题。
对于该网友的意见,近日,兰州市交通委做了如下答复:
近年来,市交通部门高度重视行业新业态发展,从2017年起先后对哈啰、青桔、美团三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备案,准许各企业在我市投放运营共享单车。
同时根据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兰州市政府办公室《兰州市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均明确规定“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在相关单车企业前期询问投放电动共享单车政策时市交通委均明确告知电动共享单车不予备案、不鼓励投放。
但部分企业无视政府要求,擅自违规投放电动共享单车,由此引发交通秩序混乱、安全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公安交警部门统计,2019年兰州市涉及电动共享单车的事故13起,死亡1人受伤12人。2020年涉及电动共享单车的事故19起,死亡1人受伤18人。
本着对市民骑行安全负责的态度,经市交通委征求多部门意见,并结合近期全市道路交通环境缐合整治工作的部署安排,牵头组织市相关部门和有关区政府开展共享电动单车集中清理整治,对强行违规投放电动共享单车的企业下发限期收回通知书并进行约谈告诚,要求企业积极配合清理。
截止目前,共清理共享单车4.65万辆,清理违规投放电动共享单车2.5万辆,我市运营的共享单车数量由原来的9.87万辆降到5.22万辆。通过此次整治行动,我市共享单车数量大幅少,骑行违法行为明显下降,车辆停放秩序明显好转,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规范共享单车的运营秩序,目前市交通委正在委托交通科研机枃科学评估我市共享单车运力投放规模和标准,全面做好共享单车运营秩序维护工作,切实为市民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兰州小灵通 说几句:
共享单车有效的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好处,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当然,可以肯定的是相关部门规范共享单车的运营秩序的目的是为了广大市民的安全考虑。但是,正如网友说的,不能一刀切,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关键在于有效管理,而不是一禁了之。每年涉及共享单车的事故相比起其他交通工具事故,可以忽略不计。机动车每年发生多少交通事故,总不能也禁止吧。关键还在于对相关企业的有效监督管理和对骑车人的有效管理。
#兰州头条##兰州# #兰州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