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进百家智慧养老院建设!“智慧”二字是重点,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逐年增加,如何在既满足养老院硬件(数量、规模等)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养老院的服务水平,增强老年人的体验感和幸福感?上海出台的智慧养老院值得更多省市借鉴和“抄作业”。
一图看懂《上海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真可谓是面面俱到!智慧护理、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运营、智慧健康、智慧生活照护、智慧食堂.....实现全链条、全时段落地应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上海此次出台的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完成30家、2024年30家、2025年40家,基本呈现稳中推进的模式。
老龄化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些老人选择与子女在一起,而有些老年人则喜欢相对独立的空间。养老院在一切程度和范围契合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但不少养老院在软硬件方面存在不足,管理上也相对粗旷。而智慧养老院则很好解决了这些问题,是智能化在养老院服务中的运用。值得更多省市借鉴,值得全国推广!
看看现在各个城市的日本风情街、日本养老院还有上海只能日本人才能读的日本学校,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
浪客电影吖勿忘国耻,牢记历史,致敬抗战老兵
03:15上海小孩最幸福,但老人没那么幸运,养老院和护理机构服务质量太差了,让人担忧!
北京,深圳,上海,广洲的吧,那地方有这么高工资的吧,房子也贵。这么多钱,去一家合资养老院,我是哈尔滨市的,有个中美合资养老院,有每月一万元的单间,条件相当不错,文化生活,饮食按排合理,真好。我还去吃过一顿午餐。餐后有水果。这么多钱请两个保姆也行,一个搞卫生,一个管理你的饮食。两人一个月工资一万元,加上购物钱,一个月消费2万元一年24万元,十年24O万,加上旅游十年消费3OO万,二十年600万。3O年9oO万,还有每月工次2万,一年24万,十年24O万,活过百岁都够了,多好。可惜,我只有你那3O分之一存款和你的4分之一工资,咋算也不行。
上海一养老院把活着的老人送殡仪馆
装车时被工作人员发现在动,又把老人卸下来
情况属实,5干部被查,涉事医生吊销执照
铅笔点评:魔都魔都,藏着妖魔鬼怪,这种以往只能在美国看见的新闻,居然在大上海看见了,简直就是草菅人命,耸人听闻。
一个活人怎么能随便送往殡仪馆
有死亡证明吗?为什么这么急?
经过家属同意了吗?
是老人半途苏醒了吗
有没有给老人服用什么东西?
这其中有什么蹊跷
这种是极其恶劣的行为。
相关责任人被免职
这个敬老院也应该好好的调查一下。[发怒]
今天,上海市继续优化防疫方案。除了小部分象学校、养老院等特殊地方,绝大多数停用了核酸码、场所码…
也许这些侵入我们隐私的东西,会成为历史,作为一种特殊的痛!永远留在我们记忆中。
是的,我妈在世时,也是有点老年痴呆,在我妹妹家,我妹夫也有点不高兴,来我上海也是作的不得了,最后送养老院
现在不是都放开了吗?除了医院、学校、养老院等个别地方要核酸阴性证明,其他地方不是都不需要了吗?怎么社区核酸点需要核酸的人还比以往的多?不能理解。
坐标上海松江。
刚刚看了一个上海老人院的采访视频。
心里有点悲伤又恐惧,养老院百态人生,真的是检验人性的地方,生命的长度跟质量哪个更重要?人生终究还是一场慢慢谢幕的悲剧,输赢最后比得还是下半场。
先不说护工态度不好啊论多生孩子的重要性等等,我们就先讨论个钱的问题吧。
坐标上海,采访视频里的老人,90多岁,基本都是无自理能力,住老人院的四人间,伙食肉眼可见的普通,收费是每人每月6000元左右。
那6000块钱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实话说,是90%以上退休人员退休金达不到的水平。
我大致推算下,如果要升级成双人间或单人间,那费用肯定要一万以上了。那就是99%以上退休人员无法达到的水平。
很多网友看了这个视频以后表示不能接受这样服务水平的养老院,恕我直言,就这样的养老院,在座的各位包括我自己,光靠我未来可预见的退休金水平,根本住不起。
所以对花钱住养老院这件事,我突然发现真的不能太乐观,一是真的住不起,二是质量不能期待值太高,无论有没有子女。
#大半养老院为何一直亏损# 接近三千万人口的上海,目前只有8.5万老年人住在养老院里。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商业养老院床位大量空置。在养老问题上中国人还处在艰难转型的阶段,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进养老院,公立养老院的服务也不到位。而商业养老院收费过高,也只有少数高收入家庭能够承担。
一份调查显示北京的养老企业总体上还处于亏损状态:盈余只占4%,基本持平占32.8%,稍有亏损占32.6%,严重亏损占30.7%。亏损的原因在于入住率低。北京市九成养老机构存在大量空置床位,五成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一半。
一个养老院入住率不到75%是不可能盈利的。因此超过60%的养老机构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收回投资。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时又让养老院能够赚到钱,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还需要全社会进行探索。 头条热榜
老人在养老院太可怜了!近日,一则“上海养老院97岁老人反思自己”的新闻引发广大网友的思考和热议!
97岁的邵阿婆一直住在上海一家养老院,生活基本上能自理,但就是有些老年痴呆。另外,她没有儿子,只有4个女儿,女儿也都70多岁了,身体也不太好。
之前女儿们经常来看她,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4个多月女儿们都没有来,所以邵阿婆开始天天琢磨: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导致女儿们不来看她?
看到这里,我突然鼻子一酸,觉得邵阿婆真的很可怜!97岁的高龄,本该是膝下子孙环绕,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而现在却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养老院生活。
看得出来,邵阿婆很想孩子们能陪她说说话唠唠嗑。虽然上海的养老院条件很好,一天24小时有护工陪护,但是少了亲人的关心和照顾,真的很孤独!
庆幸的是,今天邵阿婆的两个女儿终于预约上了,立马来养老院看望她们的妈妈,看得出来母女在一起聊天非常开心。从她们亲昵的举动能感受到,女儿们也很爱自己的母亲,只是因为今年上海突发的疫情,所以导致长时间不能到养老院探望,情有可原!
其实,女儿们也很希望邵阿婆能和她们生活在一起,但是现实的状况让她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个女儿都有一大家子人需要照顾,何况现在她们自己也都是70多的老人,太力不从心了!
这就是咱们中国很多家庭养老现状的一个缩影,“养儿防老”是几千年的传统,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家庭都坚持一定要生一个儿子来养老。
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老人还是和儿子住一起的情况会更多一些,女儿嫁出去了有自己的家庭往往无法兼顾,要是远嫁那就更加无法给父母尽孝养老了!
其实,在我看来,不管有没有儿子,都希望咱们的老人养老问题能够得到妥善安排,同时作为子女我们更要多关心我们的父母,让他们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
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这是一家上海中高档养老院的月度收费账单。入住性质:租赁。
独立单间:62平方米。
月费:10646元。
月费包含:
1、租金:3096元。
2、综合服务费:7550元(含三餐)。
三餐(或一~二餐)可以选择自己打理或在养老院就餐。
#等你老了愿意去养老院还是回农村老家养老# 从爷爷辈开始就是上海人了,有计划养老院或是海外养老。目前投资了美元储蓄保险和海外房产,就是为了二十年后养老和通货膨胀做准备。
如果你还在想,多挣点钱,等老了,住贵的条件好的养老院,就能安度晚年,事实证明那可真不一定。如果你正迷茫,看不清人生的真相,建议你也去养老院看一下吧,那里也是江湖,是人生最后一站,有着赤裸的人性#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