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帮忙西安站发布了一条物业服务维权求助:于2022年12月4日左右,浐灞二路保利心语花园10楼西户二楼商铺业主违规私自在其商铺上搭建几十平的商用玻璃房,此违建严重侵犯12号楼相关业主住宅的采光,通风,隐私权,上报保利物业,她们说她们不知情,后来又说违建业主电话打不通,最后又说下发过违建整改通知书,但是违建物依然存在,恳请相关职能部门介入处理@头条帮忙 @华商记者帮 @华商网群众呼声
#中指快评# “内保外贷”有利于修复房企海外融资通道
近期,监管机构要求多家银行向房企提供以国内资产做担保的离岸贷款。工行拟为碧桂园提供“内保外贷” 规模初定为3亿美元;龙湖集团获中国银行“内保外贷”,规模7亿元。
第一,“内保外贷”是对“第一支箭”内涵的丰富。支持信贷融资是“第一支箭”,四大行以“内保外贷”形式提供离岸贷款,属于支持信贷融资范畴,属于第一支箭,使“第一支箭”内涵更加丰富与完善。
第二,“内保外贷”对房企偿债及融资具有较大意义。一,房企海外债偿还压力较大,2023年Q1房企待偿海外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二,“内保外贷”措施帮助房企海外融资,缓解偿债压力,能够防止债务违约风险继续扩大。三,有利于修复房企海外融资环境,“内保外贷”帮助房企融资,能够促进海外投资者恢复投资信心,改善房企海外融资环境。
中指研究院·中指云平台(网页链接),为行业提供:
4万+房地产报告每日更新,涵盖住宅市场、房企研究、土地市场、物业研究、政策解读、指数研究等诸多领域;
2300个城市地产数据、225万宗土地的推出成交信息、40万个住宅项目和5万栋商用物业的交易数据;
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名,百城房价,查城市、查房企、查地产数据、查房地产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核心城市群集中供地、土地拍卖快讯。
原本我以为能赚几亿元的!歌神许冠杰卖工厦,获利340万,目前仍持有一幢洋房,面积2121平方呎,并附有3200平方呎花园,并一直居此至今[呲牙]
新冠疫情冲击下,本港各类商用物业价值备受困扰,商铺及商厦价格较高位大幅回落,唯有工厦市场仍能吸引资金人市,不少名人趁工厦价格坚挺沽货套现。例如歌神许冠杰日前沽出粉岭一个旧式工厦一个单位,获利340万元离场。
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粉岭业畅街安恒工贸中心低层C室,建筑面积约1622平方呎,7月中以495万元易手,呎价约3052元,属于市价水平。资料显示,原业主为歌神许冠杰(SAMUEL),歌神早于2010年透过助手(张德俊)名义购入,于2018年再转名至歌神名下,以当年购入价155万元计,持货约12年帐获利340万元离场。
资料显示,位于粉岭安乐村工业区的安恒工贸中心,楼高仅5层,早于1992年入伙,至今落成已30年,属于旧式工厦。胜在贴邻粉岭市中心区,交通网络完善,经沙头角公路,往返中港两地,快捷方便。新界环回公路粉岭段及大埔高速公路等主要运输干线亦近在咫尺。
根据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安恒工贸中心今年上半年共录4宗买卖,平均呎价介乎3300至3400万元之间。
区内代理估计,歌神购入上述工厦单位作货仓之用,估计因为工厦邻近大埔区方便往来。据了解,许冠杰一直居于大埔康乐园,目前仍持有康乐园东路一幢洋房,面积2121平方呎,并附有3200平方呎花园,并一直居此至今。
#中指快评# 金科服务被要约收购
近日,金科服务被要约收购的相关新闻引起大家注意。
房地产市场承压下行背景下,率先实现独立化发展的物业服务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首先,独立化发展将为物业服务企业有效化解来自于关联方的经营危机影响,降低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避免来自市场的“错杀”;其次,独立化发展将倒逼企业不断强化自身市场外拓能力建设,持续提升管理规模中的第三方面积占比,形成企业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若物业服务企业能够真正实现独立化发展,这将彻底打消一直以来市场对于物业服务企业独立发展能力的疑虑,必将大幅度提振物业投资者的信心,进而推动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不断向上突破。
在房地产存量时代,物业管理被视为行业的未来,此时物业服务企业若能独立化发展,可能将是最好的选择。因此物业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独立性,抢先于行业做出理性判断和决策。民营企业与关联公司果断“切割”是生存之道。当前市场环境下,民营性质的物业服务企业必须果断挣脱关联方的枷锁,坚定自身独立化发展信念。民营物企关联着民营房企,后者是本轮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危机中的主角,关联品牌的信任危机正在传导至相关物业服务企业,而且市场已经开始对物业服务企业可能会向关联方“输血”的行为产生质疑,所以民营物业企业必须果断做出取舍,强化企业独立自主发展的能力,才能避免自身价值在市场的“猜忌”和“联想”中被滥杀。在当下及可以预见的未来,民营必须走独立发展道路,这大概率会是一场集团内部自上而下的“企业革命”,道路必然是曲折的,或许会存在较大的阻力和困难,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就目前情况来看,民营性质的物业企业要想真正实现独立,关键在于实现让“物业灵魂”控制“物业身体”,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获得企业发展的自主权利,通过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来实现。
中指研究院·中指云平台(地产大数据与工具服务平台-中指云),为行业提供:
4万+房地产报告每日更新,涵盖住宅市场、房企研究、土地市场、物业研究、政策解读、指数研究等诸多领域;
2300个城市地产数据、225万宗土地的推出成交信息、40万个住宅项目和5万栋商用物业的交易数据;
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名,百城房价,查城市、查房企、查地产数据、查房地产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核心城市群集中供地、土地拍卖快讯。
【深业上城】467平的商务公寓,2016年买入价5530万,一拍起拍价3940万,如果底价成交,持有6年账目亏损1600万,加上税费月供实际亏损达2000万+++。且在广州购买多套商用物业,同样血亏。买房这种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购买核心地段的优质住宅,就完全不一样了。
重点是房子曾经的主人,想当年在P2P领域可谓是叱咤风云,收割韭菜无数。
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现在回过头来看,唯一没有骗你的是苦口婆心劝你买房的房地产经纪人。你拿自己的血汗钱来玩P2P,人家用你的血汗钱来买房,你图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惦记的是你的本金。
善恶终有报,不义之财来得快去的也快,财富尤如过眼云烟,这些个玩P2P的害群之马,害人终害已,钱没赚到,最终把自己送入班房。
【香港楼市的跌势已成,未来全球买家应积极抄底】
根据香港某两间著名物业中介公司的“楼价指数”显示,近半年的楼市跌幅已超过自2020年3月初的跌幅;本港全年楼价跌幅已有大约5至6%。业内估计本年度的住宅楼宇跌幅大约会扩大至8至10%左右。
此外,香港商用物业,包括写字楼及店铺等的价格早已在下调。写字楼于上年半已录得约10%的跌幅。其中,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亦达至10%左右。于铜锣湾、尖沙嘴及旺角等传统“游客区”的店铺亦有空置问题。业主须大幅削减租金好几成,才有租客愿意冒险承租。由此可见,于住宅市场尚未正式下跌之前,商用物业更受经济环境影响而已经率先下跌。
除了以上“冷冰冰”的数字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亦不难发现香港楼市的不景气现象:
在“一手楼市场”方面,发展商的“开盘”策略,明显不再“惜售”。各大发展商仍是“逐步推盘”,当然不敢一次过把所楼盘的单位抛售,但“开价”却明显愈来愈贴近“二手楼市场”,还推出各种优惠,是“求量不求价”之表现。
此外,业界还不断迫逼港府,要求“免检通关”。早前还有消息人士放风指港府正研究宽免内地来港优才在还没有拿到身份证之前置业的“双重印花税”。由此可见,发展商明显感受到“去存货”之压力,急于“开源”,才会不约而同的打内地优才之主意。
至于“二手楼市场”方面,中介机构的指数正以各大型传统屋苑为参考,数据下跌正表示“二手楼市场”的价格正在下跌。近1年以来,陆续有中产移民;由于税务问题,很多港人需要在移民前把香港的物业处理掉,因此这些卖家不再惜售。很多打算移民的中产家庭持货很久,就算买家“还价”,他们仍可赚得可观利润,因此也不介意削价售出手上物业。
大家如果近来曾与地产中介打交道,他们的“口头禅”是甚么呢?如果你是卖家,他会说服你等买家“还价”,例如大概5%左右的水平尚算合理,可以轻易地把物业沽出。如果你是买家呢?中介会对你说:“放心还价吧!”香港楼市已成为“买家”主导的市场,明显与过去20多年来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此外,本年度自3月份起,美国已4度加息,累计加幅达2.25%。如此匆忙的大幅加息,算是这20年来比较罕见。据现时的估计,欧美为了有效抑止通胀,都不得不继续大幅加息。有美国权威人士认为,美国利息将会出乎意料地加至4%左右的水平。尽管本港资金充裕,但港元拆息已逐步追紧美元。我们亦不能排除港元不会“追过龙”,并于下半年一口气大幅调高利率,最终无可避免的加重了供楼人士之负担。
至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再加上2019年的“黑暴”及稍后持续3年的疫情,为何本港楼市的跌幅仍是如此缓慢呢?
除了香港土地及楼宇向来供不应求之外,金管局早在2012年便向银行界推出“审慎措施指引”,对房贷作出诸般规限。香港平均房贷成数偏低,整体供楼压力有限,亦是整体楼价比较“坚挺”的原因之一。
但值得留意的是,业界对楼市的前景有信心之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因素”。无论是发展商、投资者、银行、估价行及中介机构等等,都纷纷认为只要内地与香港重新“免检通关”,一切便会“复常”。但敢问这假设是否无懈可击呢?
环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亦影响了内地经济。这几年间,内地政府亦正努力整顿各行各业,以减低垄断及不公平之情况。内地社会正逐步走入“小康”,大量中产“抬头”,一改从前比较“财大气粗”之消费模式。就算等到“免检通关”之后,香港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又能否全面复甦呢?
此外,发展商一心希望内地资金可以支撑本港楼市,但难道大家不知道,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亦正经历不景气吗?内地国民那“买楼稳赚不赔”的“价值观”正逐步扭转过来。内地专才于国内也不一定急于置业了,为甚么他们一定想来港买楼?
最后,俄乌战事爆发后,欧美政府用尽各种方法制裁俄国,甚至乎直接冻结俄国商人在海外的资产。对于西方政府的所作所为,内地商人亦一直看在眼里。从前,内地商人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并把部份资产转移至香港及海外,算是一种分散投资的风险管控行为。
但今时今日,内地商人不怕海外资产被欧美诸国“充公”吗?他们还很热衷的把资金调拨至香港?
公寓房自己住也会后悔,水电煤都是商用的贵很多,物业管理费也贵,买了这种公寓就是鸡肋!
中国网资讯中国网资讯中心官方账号【女子沪漂10年150万上海买房,32平loft空间利用极高:太温馨】10月14日,上海。一沪漂女子分享自己努力10年终于在上海买房的视频。视频中女子一镜到底的展示了自己的小房子,装修的非常温馨漂亮,房子分上下两层,虽然面积比较小,但是利用率却很高。据女子表示:她买的是套内32平的loft公寓房价150万,装修花了35万,装修四个月时间自己也是全程参与,现在终于可以在上海有一个自己的小家。
公寓房自己住也会后悔,水电煤都是商用的贵很多,物业管理费也贵,买了这种公寓就是鸡肋!
中国网资讯中国网资讯中心官方账号【女子沪漂10年150万上海买房,32平loft空间利用极高:太温馨】10月14日,上海。一沪漂女子分享自己努力10年终于在上海买房的视频。视频中女子一镜到底的展示了自己的小房子,装修的非常温馨漂亮,房子分上下两层,虽然面积比较小,但是利用率却很高。据女子表示:她买的是套内32平的loft公寓房价150万,装修花了35万,装修四个月时间自己也是全程参与,现在终于可以在上海有一个自己的小家。
38岁李彩华北上发展眼大脸尖质疑再进化,闪婚闪离现揸2亿物业做富婆!
近年李彩华鲜有在香港娱乐圈露面,一心专注内地市场的她曾和内地富商结婚,但一年后却闪电离婚。离婚后她的生活依旧多姿多彩,不但时常在小红书、微博等分享自己的生活,更会分享穿搭等技巧。不过有网民就发现她的样貌和早前分别甚大,简直像是改头换脸一样。
2000年还在读中学的李彩华被星探发掘成为模特儿,后来更成为歌手,推出唱片外更拍摄过多套电视和电影,有传年赚数十万元,能够想像当年不算当红却也不愁工作上门。
李彩华出道7年后便决定北上发展其演艺事业,不过直到2011年播出的《回家的诱惑》才开始站稳阵脚,这套剧集除了成为2000年以来中国最高收视剧集,更一举为她打开内地的知名度。
李彩华成名后便喜欢利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日常、以及自己的扮靓心得。除了教各种穿搭技巧,她更不时晒出自己的名牌手袋和服饰,令人羡慕不已。
不过有网民就质疑李彩华的样貌和初出道时相比变得越来越不一样,质疑她眼大脸尖仿佛网红脸,和以前初出道时自然的大眼、瓜子脸和圆润的鼻子完全不同。
李彩华在小红书上载了一段玩滑板的短片,她身穿bra top衬透视上衣及牛仔短裤,打扮透心凉相当吸睛,骚技术之余,还大晒fit爆身形,不过有网民指李彩华块面又长又尖,好似蛇精样,亦有网民大赞38岁的她keep得非常好,令人羡慕。她昨日又上载露肩晒事业线的照片,难怪她曾笑言:「好像来了上海之后,穿着大胆了一点……自己穿的好看就是潮流。」
无论影相抑或拍片,李彩华都一定要P图、开美颜滤镜,直播都不例外,李彩华直播时明显地开了美颜功能,五官相当精致,皮肤白里透红零瑕疵。不过就在直播快将结束前,李彩华却不小心关掉了美颜功能,真面目尽露人前,网民指她状态差到似老了十岁般,令不少网友感惊吓。
李彩华在《家族荣耀》中嫁入豪门成为马家三少奶,李彩华接受传媒访问时透露,她曾几次与豪门擦身而过。李彩华忆述当时拍完内地剧《回家的诱惑》,知名度大大提升,有个家族做煤炭生意的富二代狂追她,出来约会食过几次饭,富二代就叫她嫁给他,条件是要她退出娱乐圈,因为对方的父母不会批准李彩华继续做演员,还说会给一亿她当补偿。
李彩华在内地发展多年,经历无数风霜,除了拍剧及参与真人骚,李彩华在社交网亦非常活跃,2011年凭剧集《回家的诱惑》饰演小三艾莉入屋,剧集播完10年,她就红足10年,成为内地炙手可热的港星。李彩华2019年与拍拖半年的内地男友黄彦书闪婚,婚姻只维持了19个月,连酒都未摆就宣布离婚,而且还拒收一笔可观的赡养费,及后解释因为二人是经济独立,不需要靠对方,有人说她傻,也有人欣赏她的决断。
李彩华在访问中坦承自己不是嫁入豪门的材料,十几岁已出来工作养家的她,是个孝顺女,曾为父孭上过百万债务。李彩华心里想如果将来靠老公供养生活,非常没有安全感,所以一口拒绝,现在回想觉得自己做得很对,笑言自己的身家都不止一亿,疑似寸对方出手低。之后李彩华更得知那位富二代娶了另一名圈中人,但很快就离婚收场。
近年李彩华在内地密密做,更把心一横移居上海,现在以月租逾10万,租住黄金地段的千呎豪宅,她坦言有几年真的十分勤力赚钱,一年只有新年放假,同时李彩华开始投资房地产,至今手持12个物业,遍布香港、澳洲、英国及泰国等地,单单香港已手持4个物业,另在英国有4个商用物业,估计身家早已超过2亿。
在《家族荣耀》剧中嫁入豪门的李彩华永远周身名牌,为了配合角色,李彩华出动过百万名牌私伙,李彩华都笑认好像时装骚一样﹗
李彩华指并非为晒冷,只是剧情需要,而自己也有一定收藏,想演好角色不惜出动私伙,李彩华笑言因为剧情日日斗餐死,外表要好光鲜同富贵去斗过,她笑指拍剧时跟时装骚一样,每天不同﹗ 李彩华更透露有同剧男演员看自己换衫如时装骚一样,忍不住开口「究竟你屋企仲收埋几多?」,相当搞笑﹗
李彩华身为马家三少奶,住豪宅就固之然,连睡衣都是过万元的名牌,不过有网民留言问何袋上图案跟官网有出入,有网民即留言为李彩华护航:「李彩华出名圈中小富婆」、「李彩华出入用H包包,睡衣过万都唔出奇﹗」、「李彩华点会着A货?」等等。
李彩华在《家族荣耀》中就算是便服都是周身名牌,大大个logo的款式,演活剧中的浮夸角色﹗
李彩华在剧中的角色从小就生活在压抑生活环境中,本身自卑,因为选美才令她成功嫁入豪门,所以打扮都比一般富贵少奶更浮夸,以突显其性格,除了一套套名牌衫,更每次配衬不同名牌手袋及饰物,完全一丝不拘﹗ 李彩华曾在访问中被问到有否想过会嫁入豪门做少奶奶时,李彩华断然指自己从来无想过,因为个性率直易得罪人,加上自己以工作为先,就算嫁人都想继续有自己事业,不想摊大手板等人养!
#中指快评# 两家房企披露配股计划,标志“第三支箭”落地
11月16日,雅居乐(03383.HK)发布公告称,将以先旧后新的方式配售2.95亿股股票,配售价为2.68港元/股,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折让约17.8%;认购事项的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7.83亿港元。这是近期第二家披露了配股计划的房企。11月15日早间,碧桂园(02007.HK)公告称,将配售14.63亿股股份,价格为2.68港元/股,这一价格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折让约17.79%;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38.72亿港元。
中指观点:
第一,支持民营房企配股标志“第三支箭”落地。2018年,针对部分民营企业遇到的融资困难问题,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融资渠道采取“三支箭”的政策组合,支持民营企业拓展融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是为“第二支箭”,股权融资支持是为“第三支箭”。近期,个别民营房企发布配股计划,标志着“第三支箭”落地。
第二,未来支持民营房企融资会是“贷款、债券、股权”,“三支箭”政策组合,促进民营企业融资恢复,更有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中指研究院·中指云平台,为行业提供:
4万+房地产报告每日更新,涵盖住宅市场、房企研究、土地市场、物业研究、政策解读、指数研究等诸多领域;
2300个城市地产数据、225万宗土地的推出成交信息、40万个住宅项目和5万栋商用物业的交易数据;
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名,百城房价,查城市、查房企、查地产数据、查房地产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核心城市群集中供地、土地拍卖快讯。
#中指快评# 多家房企撤销评级
据报道,多家评级机构下调参评房企评级。中指研究院认为:
第一,评级机构对中国房企评级多次下调。从整体市场来看,去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加速了“降负债、去杠杆”的速度,整体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房地产市场预期严重转弱。从个体房企来看,下半年以来销售、融资均受阻,前期过度使用杠杆、急速扩张的企业无法及时调整经营节奏,到期债务无力偿还,流动性风险加剧。评级机构对于房企给予多次评级下调。
第二,评级下调产生负面影响,促使房企主动退出撤销评级。评级下调,对房企产生较多负面影响。一是对于尚未直接违约的房企来说,评级下调有可能触发债项的提取偿还条款,短时间内加剧企业的偿债压力;二是也增加了房企再融资的难度和资金成本;三是下调评级的负面舆情也会传导至销售市场,影响企业销售,会导致销售下滑。为了减少负面影响,房企主动退出撤销评级。
第三,当前评级机构对房企的帮助作用有限,避免疲于应对舆情,就主动撤销评级。当前市场环境下,多数民营房企发债融资及海外融资可能性微乎其微,评级机构对于房企融资基本没有帮助,避免疲于应对评级下调的舆情,减轻维护评级负担,专心处理债务,主动撤销评级是房企较佳的选择。
中指研究院·中指云平台(网页链接),为行业提供:
4万+房地产报告每日更新,涵盖住宅市场、房企研究、土地市场、物业研究、政策解读、指数研究等诸多领域;
2300个城市地产数据、225万宗土地的推出成交信息、40万个住宅项目和5万栋商用物业的交易数据;
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名,百城房价,查城市、查房企、查地产数据、查房地产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核心城市群集中供地、土地拍卖快讯。
网页链接
#中指快评# 北京试行存量房“连环单”并行办理,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近期,北京市住建委和市规自委印发《关于试行存量房交易“连环单”业务并行办理的通知》,将二手房交易“连环单”由过去的串联办理调整为并联办理。按过去的做法,“连环单”家庭一般要在卖出名下住房并办理转移登记后,才能腾出资格购买下一处住房,交易周期较长。实行并行处理后,优化了购房资格核验操作,可以有效缩短“连环单”的交易周期。
北京房地产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存量时代,二手房市场的运转效率会直接影响整体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根据中指监测数据,2021年北京二手房成交面积超过1700万平米,显著高于新房的1010万平米。同时,由于购房成本较高,市场中“连环单”很多,市场运转更加依赖二手房置换改善的链条。
实行“连环单”业务并行办理,可以有效提高二手房交易效率,畅通二手房置换改善链条,提高房地产市场活力。此政策的主要效用在于缩短交易时间,对市场供需的影响或较为有限。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仅将“A家庭←B家庭←C家庭”涉及三方家庭的连环单业务纳入试行范围,涉及新房的“新房←B家庭←C家庭”链条暂不试用。
中指研究院·中指云平台——网页链接
为行业提供:
4万+房地产报告每日更新,涵盖住宅市场、房企研究、土地市场、物业研究、政策解读、指数研究等诸多领域;
2300个城市地产数据、225万宗土地的推出成交信息、40万个住宅项目和5万栋商用物业的交易数据;
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名,百城房价,查城市、查房企、查地产数据、查房地产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核心城市群集中供地、土地拍卖快讯。
#中指快评# 2022年1-10月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3.4%,降幅较上月收窄1.7个百分点
1. 房企销售情况
业绩表现:销售额同比下降43.4%,降幅较上月收窄1.7个百分点。2022年1-10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60954.6亿元,同比下降43.4%,降幅较上月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6.5%,环比增长1.6%。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42033.0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27091.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6.8%和51.0%。2022年1-10月,各阵营房企销售额增速均有所下滑。其中,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2531.4亿元,较上年下降36.4%;TOP11-3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818.7亿元,较上年下降48.6%;TOP31-50房企及TOP51-100房企销售额均值分别为424.0亿元和215.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1.1%和42.4%。
竞争格局:2022年1-10月,不同阵营企业数量均有较大变化。具体来看,千亿以上阵营1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6家,销售额均值2011.9亿元。第二阵营(500-1000亿)企业1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销售额均值633.9亿元。第三阵营(300-500亿)企业2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5家,销售额均值373.2亿元。第四阵营(100-300亿)企业为4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3家,销售额均值193.7亿元。
销售目标完成率:随着行业由规模化向更加有质量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不再增加销售目标、追求规模化发展,转而通过主动管控销售规模,追求更加平稳的发展。从公布销售目标的15家房地产企业来看,2022年1-10月,目标完成率均值为58.8%,低于去年同期的78.5%,完成全年目标压力较大。
2. 房企拿地情况
拿地规模:50家代表企业拿地总额同比、环比降幅扩大。2022年10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42.6%,降幅较上月扩大;环比大幅下降75.9%。
拿地区域及城市:二线城市房企拿地占比最高,城市群中长三角居首位。从布局城市等级来看,50家代表房企2022年1-10月在二线城市的投资面积占比最高,为59.5%。从布局区域来看,企业热衷于在长三角拿地,占比达到38.6%。杭州、上海和成都位列代表房企拿地面积前三城市。2022年1-10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面积TO10城市中,杭州位列第一,在第三次集中供地带动下,上海、成都进入二、三位置。其中,杭州以412.9万平方米位列第一,上海以291.3万平方米位列第二。
中指研究院·中指云平台(网页链接),为行业提供:
4万+房地产报告每日更新,涵盖住宅市场、房企研究、土地市场、物业研究、政策解读、指数研究等诸多领域;
2300个城市地产数据、225万宗土地的推出成交信息、40万个住宅项目和5万栋商用物业的交易数据;
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名,百城房价,查城市、查房企、查地产数据、查房地产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核心城市群集中供地、土地拍卖快讯。
#中指快评# 证监会允许部分涉房地产企业在A股融资
10月20日,证监会表示,对于涉房地产企业,证监会在确保股市融资不投向房地产业务的前提下,允许以下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条件为: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企业当期相应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参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占企业当期利润的比例不超过10%。
● 政策目的:
第一,该措施目的,主要是更好支持实体企业融资,稳定经济大盘。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资本市场对于涉房企业的股权融资政策,既严格限制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企业股权融资,又合理保持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有效发挥,更好服务稳定经济大盘。
第二,放松涉房企业的融资,有明确限制条件,不再一刀切。之前,对于主营业务不是房地产但有涉房业务的上市公司,为防止资金变相用于房地产,监管部门暂不推进再融资审核。这次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涉房企业A股市场融资: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企业当期相应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参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占企业当期利润的比例不超过10%。表明监管部门对涉房企业融资,不再一刀切,放松了限制。
第三,明确限制了资金用途,募集资金不能投向房地产业务。既严格限制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体现了坚持“房住不炒”,又落实了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更好发挥了资本市场支持实体融资的作用。
● 政策影响:
第一,有部分企业加快融资。有涉房业务,占比不高,现在符合条件的涉房企业,会加快融资节奏,在A股市场进行融资。如中天金融、厦门高新、南山控股等。
第二,将促进相关企业剥离房地产业务,出售房地产资产。由于涉房收入、利润占比低于10%的要求,一些企业为了满足条件,充分利用政策进行融资,会加大对房地产业务或资产出售,以降低房地产业务比例。
中指研究院·中指云平台(网页链接),为行业提供:
4万+房地产报告每日更新,涵盖住宅市场、房企研究、土地市场、物业研究、政策解读、指数研究等诸多领域;
2300个城市地产数据、225万宗土地的推出成交信息、40万个住宅项目和5万栋商用物业的交易数据;
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名,百城房价,查城市、查房企、查地产数据、查房地产政策;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核心城市群集中供地、土地拍卖快讯。
上海大亨郭先生出售曾经的国有特大钢铁企业江苏南钢的事今天大家都知道了。再说说郭先生收购国企豫园集团的故事。
来上海的朋友都会去城隍庙,去豫园。豫园商城位于上海著名的旅游区域,是A股上市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黄金珠宝等贵重首饰零售、餐饮业和商用物业租赁。豫园商城的旗下,拥有“老庙黄金”和“亚一金店”这样的全国黄金珠宝零售招牌店,还拥有400多家商铺、500多个零售网点。豫园商城当时是一个身处闹市、品牌悠久,具备区位优势和700文化沉积,而且每日拥有10万人以上、年均拥有4500万人以上客流量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豫园商城每年都有数亿元的纯经营现金流,同时,企业还有大批未开发的商业土地权益,这些土地资源潜藏着不可限量的现金流价值。这可是上海最牛逼的土地资源。
此时面对国外零售业企业对国内零售业的冲击,郭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为国家做贡献的他,因此产生了要做中国老牌零售业新时代复兴者的念头。他想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如果能够整合上海的一批老字号零售企业,比如豫园,比如友谊….老字号,上市公司的壳,以及宝贵的土地。
经过运作,复星最终于2001年和2002年,以每股4元的价格,分别买断了豫园旅游服务公司14%和上海豫园集团7%的豫园商城股权。就这样,复星以21%的股权,一举成为豫园商城的第一大股东,郭广昌也同时入主了豫园商城董事会。就这样一步步开始收购这家老牌国企。
熟悉复星的朋友,应该知道龚平先生,郭先生的CFO,豫园集团副董事长,也是复旦毕业高材生,据公开资料显示,龚平出生于1975年3月,1998年取得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学士学位,原来在上海银行工作,后从上海银行从浦东分行上调到了总行……郭先生公司很多高管都是这样从银行挖来的,搞钱搞资本运作,而这些人,往往一个个牛气冲天,化腐朽为神奇。
不再多说了,南钢如今逃出资本的操弄,豫园,我就想这么好的地段和历史老店,会有更加光明的明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