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呈贡鬼城(昆明呈贡鬼城)

兰色的壮观一一昆明

张继洪

10多年前被外媒评为全球十大鬼城之一的昆明呈贡新城,如今已经是一座现代化园林城市,这里的城建规划30年后也不落伍。 #地标建筑 #城市上空 #呈贡 #繁华都市 #张继洪的航拍

00:08

#昆明头条# 在昆明生活的人,经常在网上把呈贡或巫家坝、滇池附近新开发的地方称为“鬼城”的人,基本都是年龄有点偏大,家庭经济不行,甚至是赤贫的那种人。按常理,有钱人到处买房,才不会经常做这些低端无聊的网络攻击。

他们基本就是:整天坐公交车、为十块二十的核酸检测费纠结、害怕外地人到昆明买房、害怕昆明发展成为大城市、害怕自己的“老破小”没人要……

这些人不分地域,有的是外省人,有的是老城区人,还有很多地州人……但总而言之,一定是经济条件不行的那一批。

#昆明身边事# #昆明生活记录#

昆明这几年城建进步飞快,西北市区和呈贡发展越来越好了,当年呈贡鬼城也彻底摘帽变成了繁华烟火之地,等呈贡和巫家坝CBD建成昆明城建要跻身国内前10了

昆明呈贡最高的建筑,中国中铁大厦,高226米。基建天花板中铁云南的总部。之前呈贡号称“鬼城”,现在人越来越多,发展越来越好了。

呈贡从原来偏远的乡下成为现在政治文化交流中心,经历了哪些残忍的成长过程

说到呈贡不得不从昆明说起,昆明最开始由翠湖开始往外扩建发展,经一环二环三环最后受地形限制三面环山一面环湖

国务院制定了一项以南延北拓为战略发展方针,当时的老城区居民都说出了三环都是乡下,也就造成了当时最大的空城,鬼城。

十多年前由房价1900-2800之间到现在均价13000元,每一次的政府政策倾斜,都让房价到一个新的高度

房价经历了哪些重要上涨阶段

大学城搬到呈贡(云南唯一的985/211大学)(25万高端师生消费群体)

市政府搬到呈贡(昆明市委市政府,呈贡政府)政治核心 省教育局(重点学校试点示范区)

高铁南站(泛亚高铁站)(日客量40000/人次)昆渝高铁,昆沪高铁,昆深高铁,广昆高铁

地铁的开通 1号线直接从老城区到呈贡到大学城 地铁4号线从老城区延滇池到政府大学城之间整个环抱政府一圈形成超强地铁经济圈

强力商业配套 医疗设施的建设一步一步推高了呈贡的房价

目前中国整体城市化率不足65%(发达国家达85%)昆明城市化率不足59%(昆明人口大约680万,最低要达到1000万才能承担起新一线城市发展需求)目前昆明发展潜力巨大(也是由于虹吸效应完全没有成熟)

#本地人本地事# 离开呈贡大渔乡一晃就是四十二年了,心里面一直有个念想,回去看看少年时待了三年的农村,现在变成了什么模样了?

我小时候的印象中,村子里的妇女们都是头上包个布帕子,腰上系一方块形的围巾,脚上穿的鞋子都是妇女们自己纳的绣花鞋子,三五个一聚,或站或坐,一边烤太阳一边做点针线活,说说笑笑,家长里短的,这种现象现在已是很少见了。

而中老年男性都爱叼着个或长或短的旱烟锅,叭叭叭地抽着老旱烟,抽几口,只听叭一声响,地上又多了点口水了!村里有一茶铺,客人一进茶铺,店家就给来人倒上一大碗浓浓地大叶茶泡好的茶水,那时茶水很便宜的,喝一整天的茶水,只是收费几分钱角把钱的事呢!那个年代的时候可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吃用的水都是自家院子里的深井里打上来的呢!

中老年人们忙完了地里的活计,泡茶馆成了村民们最爱的休闲活动了,又可以听艺人讲书、唱花灯演滇剧,打打纸牌,聊聊天,也还真是其乐融融呢!大家聚在茶馆谈天说地,一坐往往就是大半天一整天的,相互交流一下,茶馆成了村子里的信息中心了。

七十年代的昆明农村,可没有什么砖房的,整个大渔村,都是些土木结构的二层木板房,灰暗阴冷,只有些少数人家用上了电灯,更多的人家还在点煤油灯或是松明照明,那时候的手电筒可是夜晚起夜或是走夜路的必不可少的好帮手了,家家户户都备夜壶的,也有出屋外上简易厕所的。

世事变化太快,短短几十年,却已寻找不到过去的旧样了。

前几年寻旧去了一趟大渔村,老式土木屋早已不见踪影,家家户户盖起了样式各异的大砖楼,这巨大的变化让人欣慰啊!

现在的大渔村已找不到任何一栋或新或旧的民房了,全部被征收拆迁了,小河口村、月角村、圆宝村等村子,都寻不到一丁点的记忆了,只有太平关那里尚留有十多栋民房,附近几个村庄的人都统一搬到了大渔欣城里过上了与城里人无异地生活了。

这次回到这里,发现村民才盖了没多少年的大砖房洋楼都铲平了,古村落早已不见一点点的影子了,周围都是一栋栋和昆明城里一模一样的高楼大厦了。

听在小区门口烤太阳的几个老年人介绍,这一片区的改造,采取的方法是,每家每户的房子,不论新旧,不论面积大小,一律按人头分配的方式,每人100平方米,连尚在娘胎里的都算一份。

这种拆迁方法很少见呢!不以多少平方米来谈钱论价,而按人头来分配房子,某些开发商看到这里,会不会对你也有点启迪作用、产生点帮助呢?这样操作不就减少了许多无谓的争执,减少了阻力,少了好些钉子户了吗?[呲牙]

老人介绍第一批拆迁户,家里房子太多,住不完,就30来万左右就处理了,以目前的房价来算,第二批拆迁户的房子,现在涨到了70来万一套了,短短时间内,价格翻了一倍左右了。

失地村民们现在每天最主要的活动大事就是烤烤太阳吹吹闲牛,早就不兴干农活了,成了个地道的闲散居民,城里人了。[赞][大笑]

大渔村改造成为了滇池旅游渡假区了,只是目前来看,街头上人很少而已,有点像呈贡高新开发区,大马路修好了高楼盖好了,人气还是没聚拢起来人气还不太旺呀!

依我看,这“鬼城”之名头,怕还是要继续顶个许多年的呢!你认为呢?[我想静静]

#我的家乡在昆明#定居昆明的第六年

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生活在大城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直是我的梦想。

记得2016年的时候经过朋友的介绍以3980元/平的价格在呈贡大学城南买下了蓝光天骄城二期的一处房产,当时很开心同时也很焦虑,开心是自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三室两厅两卫,不大不小103平,正好够一家人住,焦虑是怕自己还不起房贷。

5年过去了呈贡不再是大家嘴里说的“鬼城”,路上的变的车水马龙,虽然跟市区没法比,但是周围开发的更好了,什么吾悦广场,万达广场都纷纷在呈贡落地,昆明中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很多好的资源都在呈贡这个地方扎根,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走出小区到附近的大学城走一走,红嘴鸥来的时候就到附近的捞鱼河公园逛一逛。

我喜欢昆明这个城市,气候好,房价也便宜,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我所在的小区住在山上,他们并不是很喜欢,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已经满足了,有地铁,环境好,车位也便宜才4万一个,生活也还算便利,回头看一看当初买的价格已经很便宜,我心里也一直感激当初让我买房的朋友。

最后希望每一个有梦想的打工者都能梦想成真,也希望昆明会越来越好[玫瑰]。

【我国城市地区住房空置率非常合理!超二成是鬼话!】

一线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根据确切性的调查数据,大概在3%左右。不仅没有偏高,而且相比国际合理水平(5%)还偏低了些,应加大住宅建设力度,增加供应。

二线城市,我估计空置率为5%-10%。

三四线城市,我估计空置率为10%-15%。

至于西南财大所谓的全国住房空置率超过二成,我是不相信的,除非把农村也都包含进去。

十年左右之前,国内外媒体总爱报道中国的鬼城,住宅空置率极高,比如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区、昆明的呈贡新区,居然连郑州的郑区新区也被诬陷过,哈哈……

如今,这些新城新区的入住率不断攀升,空置率不断下降……

城市发展与住宅住人,需要时间嘛,别总是自己吓自己!

当然,类似东北鹤岗这种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流失严重,确实存在住宅空置率偏高的情况,但这不是中国城市的主流……

#我的家乡在六盘水##家乡# 六盘水盘州,年初三,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疫情虽然还不容乐观,做好防疫措施情况下,还是要出来走走,疫情也不能阻挡出行的脚步,不然要发霉了。

今天就说说我生活的地方。贵州省全国百强县两个中一个,三线建设新起的小城,六盘水代管的一个小县级市,盘州,以前的盘县。进出交通管网丰富,高速公路,高铁,铁路,公路应有尽有。城建设施齐全,城建挺美,风景不错美轮美奂,随处可见高楼鳞次栉比,夜生活丰富多彩。政府推广的牌子叫做金彩盘州,因为妥乐是千年古银杏村落,每到秋季便地一金黄,每年的东盟国际妥乐论坛都在此举行。

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货,就像我以前在外省工作时,别人的第一印象,你们盘州有许多煤老板,有钱的爆发户挺多,贵阳人挣得钱都用来投资自己穿着,外形,知识面,而六盘水盘州这边的好玩,对吃喝,交际投入比较多。更有胜者你们贵州一路走来都是山,吃什么,是不是很穷?整得我就像个土包子似的,感觉好隔应!

其实见怪不怪,这个跟个人见识,认知,大局观有关系,也是发人深省的问题!社会的存在总会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这是必然的,我们盘州这些年也面临经济转型期的问题,所以政府也在这方面投入比较多,开发了许多旅游景区,虽然现流量不多,但都运行着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资源旅游型城市,希望政府在上面多做文章。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就像十多年前的昆明呈贡新城一样,两三千一平的房价无人问津,居住量少,导致鬼城现象。现在一万二三一平的房价还供不应求,抢着要。发展那里会没有痛苦,我们这边现阶段房价挺高,抵得过一个三线城市的水平。到处可见新开的楼盘,消费水平和一个二线城市水平相当,这两方面是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根。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评论不一样的家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82865/
1
上一篇蓝光coco国际(蓝光coco国际一期多少户)
下一篇 旧区房屋出租(旧馆附近房屋出租最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