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贯大厅已经确定在今年10月31日关闭,商家将于11月18日前搬离,同时政府将于今年4月份左右启动拆迁工作。据悉万贯五金机电城占地500余亩,总投资15亿元,是省、市、区三级政府重点规划打造的西部五金机电第一城,位于成都金府商圈的核心。万贯机电城将搬迁至青白江,根据以往官方发布的消息,腾出的空地极有可能打造为金府金彩世界,由规划图可以看出。整个片区连接了欢乐谷 金府片区 天府艺术公园 新金牛公园等
#成都头条# 城北这里也要拆了!万贯机电城已签约位于成都北三环片区的万贯五金机电城官方给出了针对金府商圈拆迁,万贯大厅已经确定在今年10月31日关闭,商家将于11月18日前搬离,同时政府将于今年4月份左右启动ABC区(除电子商务11亩高楼区块外)的拆迁系列程序,预计明年6月左右进行关闭和搬离工作。
最后他会被拆迁到青白江,不得不说北门发展好多都被搬迁到青白江,不通地铁就算了,还把物流等头痛的东西带过去!
#成都头条#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3.87万㎡的四川金勤五金机电配送市场,烂尾了吗?
阳春三月,正是过完年复工复产的大好季节。可是,位于青白江区兴业大道旁的一个在建项目——四川金勤五金机电配送市场内,却是一片寂静,工地大门也是铁将军把锁。
这是今天上午,笔者在青白江区机电市场园区看到的一幕。环顾工地四周,围墙上贴的各种的公告,也是凌乱不堪,看样子,似乎有好几个月没有动工的迹象了。
为了一探究竟,笔者从围墙高处拍下了几张工地内的照片——高低不平,杂草丛生,一片萧条荒芜。
在墙外张贴的公告中,笔者发现了“四川金勤国际”、“成都金茂元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四川金勤置业集团”等字样。然而,很遗憾,天眼查却查不到“四川金勤国际”的注册信息,而对于该项目的建设单位——“成都金茂元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天眼查的注册信息却是“成都金勤元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不过,天眼查倒是准确地记载了“四川金勤置业集团”的相关信息。这个1998年成立,注册资金和实缴资金5000万的企业,产生了包括“法律诉讼”等自身风险19条,周边风险127条!
笔者说的这些其实都是公开信息,绝对没有故意贬损该项目或这些公司的意思。只是觉得该项目如此搁置,总不是一个好现象。
事实上,从青白江产业园区规划的区域来看,由于金勤五金机电配送市场紧邻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以及国际贸易产业园,周边众多的批发中心和物流企业,区域优势明显。而在该区域,竞争对手仅有一家万贯五金机电市场,市场份额相对庞大。
可是,如此优势下,这个3.87万平方米的项目为什么不积极动起来呢?是因为广告上打出了“国际”牌,导致跨得太大,扯着蛋了吗?
十大富可敌国,万贯家私,为法自弊,牛气冲天十大商人?然而现代社会好反过来了,资本决定大多数人的命运?古代商人和现代商人有何不同?
1: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年)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足智多谋,帮助越王打败了吴王,成就了霸业。庆功会上独少范蠡,原来他隐姓埋名,逃到了齐国去了,临行前给另一个功臣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高鸟己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与其处乐,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文种不信,终成剑下之鬼。范蠡在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他把金钱看得很淡薄,把钱财都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难得的活财神。
2:儒商鼻祖——端木子贡(前520——?)端木赐,字子贡,名赐,姓端木.春秋末期卫国人,今属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之一。子贡虽出儒门,却懂经商之术。多年的经商活动使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为孔子与其门徒的周游列国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历史上多用“端木遗风”来表经商致富之人,即源于此。
3:智慧商祖——白圭(前463年———前385年)白圭(公元前370—300年),名丹,战国时人,出生在东周的都城洛阳,梁(魏)惠王时在魏国为相,期间施展治水才能,解除了魏都城大梁的黄河水患,后因魏政治腐败,游历了中山国和齐国后,弃政从商。经商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4:营国巨商——吕不韦(约前292年~约前235年)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买卖却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国,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5:富可敌国——沈万三:通过开展海外贸易
成为江南首富,沈万三是个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形势的严峻,只能大拍皇帝的马屁以求得太平。先是朱元璋要建南京城,沈万三就“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即现今南京城墙的中华门到水西门一段;后来索性想趁热打铁,请求出资犒赏三军,这一下拍到皇帝马脚上。
6:第一富翁——伍秉鉴,伍秉鉴又名伍敦元,商名伍浩官,祖籍中国福建,是广州十三行怡和行的行主。父伍国莹被外商称为“浩官”。1801年,伍秉鉴怡和洋行,曾参与鸦片走私,被认为是当时的中国首富,财产有2600万银元。英国商人称赞他“善于理财,聪明过人”,又说“他天生有懦弱的性格”。在鸦片战争后,曾独自承担南京条约中外债300万中的100万。
7:商业巨族——乔致庸(1818--1907)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祁县乔家第三代人。他出身商贾世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他是乔家门中最长寿的人,活了89岁,一生娶有6妻,因乔门中有不许纳妾的家规,都是续弦。
8: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徽州绩溪县人,红顶商人,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9:一代钱王——王炽(1836-1903)钱王》故事原型是清末中国第一个银行家云南人王炽,以其创业、守业的传奇一生作为故事素材。主演是赵文、高明、吴冕等人。赵文的书卷之气、沉稳之相是他被定夺出演王炽的首要因素之一,他将把这位“做事先做人,做人先行德”的商界奇人从青年演绎至垂暮。于荣光则出演王炽的朋友、忠仆、保镖“巴力”,从早期身为马帮帮主与王炽有莫逆交情,演到后来为奸人所害,变成哑巴,终身跟随王炽,表演难度很大。说起监制《钱王》,于荣光谈到:“幕后工作当然是颇费脑筋和体力,但是这个剧本故事性极强,在制作方面有很大的挑战性,将来制作完成,获得的成就感非演戏一项所能及。”
10:五金大王——叶澄衷(1840-1899),在清末被誉为“五金大王”的叶澄衷(1840~1899),既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也是善举不断的慈善家。他凭借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少年发展成为腰缠万贯的工商巨子,其本身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艰难历程的缩影。
如有不足,请各位多多指教。
每次重看《亲爱的》,眼睛总是忍不住泛起泪水。第一次看是被“拐卖儿童”的现实视角及剧情的结构所感染,第二次及第三次则是被一众演员集体爆发式的演技所折服。
黄渤找了那么久的孩子受了那么多的骗,他也只是强作欢颜自个儿解嘲,“有个人骗你,你觉得好像还有点希望”,这一切他都挺下来了没有哭,可找回孩子办生日宴那一刻,他却哭成了狗,把长时间积蓄的眼泪做一个总的清算。
张译在鹏鹏生日宴之后孤独走远,哪怕这个土豪韩总家私万贯,此刻的他却是天底下最孤苦无助的孩子,因“找不动”而伤残累累的心,早已把他的身躯揉成一滩烂泥。
今天看了电影《五金家族》的预告,让我再次看到了熟悉的张译和郝蕾,两人的造型如同电影亲爱的打扮,满满90年代风。从预告内容看,好像是一个关于兄弟俩(张译和潘斌龙)和外来户小女孩的成长故事。
熟悉的复古场景、故事、演员,再次让我回到看电影亲爱的的回忆,张译太适合这样的角色了,在《五金家族》里,张译皮夹克、墨镜、牛仔包等90年代的时髦造型,与潘斌龙搭档,既搞笑又温情,还有实力演员郝蕾、张国强的加盟,相信《五金家族》会是一部黑马。
#张译和90年代有多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