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沧桑的密州人民路:1500年的的变迁史】密州古城的记忆:从一条街说起
密州府设置于唐、宋,密州古城规模一直居上等:州府衙、庙宇、学堂、牌坊、商号、民居、交易市场等俱坐落于城之四方各角落。
北魏永安二年(公年529年)筑诸城为胶州治所所在地,密州府前的东西大街(人民路)随之建成使用,至今已有1492个年头(你每天行走的这条路,历史这么悠久,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密州古城的主街道呈“干”字形状。“干”字的第一条横路就是密州府前的东西大街(今人民路),密州市民每天行走的这条古街,曾经的历史名字你可知否:东市街、西市街、鱼市街。
古往今来,沧桑巨变,唯独东西大街(人民路)一直是密州市区的主要干道,地位犹如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夫子庙、青岛的八大关,厦门的经十路。《乾隆诸城县志》载“县治前自东武门抵西宁门横街,东曰东市,西曰西市,人迹骈阗,居一城之最。”
作为密州行政权利中心的密州府衙(今市政府,)延续几千年的传承,迄今一直矗立于此。密州府衙以东至东武门(工商银行附近)名东市街,府衙以西至西宁门(商业大厦附近)名西市街,出西宁门至北关大街一段为鱼市街,三街贯通如一。东市街、西市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历来是诸城最繁华的所在。
东市街北通天齐庙巷,南通督府巷,东出东武门,接东关大街,当时的东关大街是东西向的。北侧有府前小学、南面有万字会小学;西市街北侧有大士庵巷、台下街,南侧有西马道、馆巷子,西出西宁门就到了鱼市街;鱼市街在护城河以西,是买卖海鲜的市场。
东、西市街以密州府前大街(府前街)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自府前街南行则可出直抵永安门。当时这三条街是诸城城区最重要的商业街,是老诸城“干”字型街道的框架。
解放后,经过数次整修,府前东西大街(人民路)不断向两端延伸,1964年,扩建拓宽,向东西端延伸,路况基本形成。1979年,命名“人民路”(政治意味浓)。
随着诸城城建规模不断向扶淇河以西扩展,人民路随之向西延伸。2004年以扶淇河为界分段命名为“人民东路”、“人民西路”。2009年,诸城市区大规模改造,新的道路格局形成,市政府对城区道路名称进行重新规划。这时的人民西路东起扶淇河,西直达潍河东岸;人民东路,西起扶淇河,向东一直延伸到密州街道的哨头村。人民东路、人民西路是贯通市区东西向的主干道,长度仅次于密州路与兴华路。
诸城人民路东起依次排列有慈海医院、东郊医院、市特校、市人民医院东院区、繁华中学初中部、花都富林、百盛东关大街商超、人民保险公司、大华学校、工商银行、府东小区、市政府、新华书店、人民商场、利群商厦、龙城市场、邱家庄子、曹家庄子、中百龙都店、龙都现代城等,南侧自东向西有新郎商贸城、广豪国际、裕泰祥、民政大楼、市委小黄楼、密州宾馆、商业大厦、邮政局、联通营业大楼、密州商城、格林学府、新天地龙城市场等。
今天的诸城市区已扩展为横跨扶淇河、潍河、南湖的大城区,市域人口达120万,城市规模已跨入全国大城市的行列。
一天,厦门高三的一个班级上,班主任正在大骂一个学生:你以为你是谁?拒绝保送清华,你有能力考进更高的学府吗?清华是中国境内级别最高的学府,拒绝这里你还能去哪里?
一连几个问题,直接把李拓远问懵圈了,作为一个学生目标就一定是清华吗?他坚定地回复老师:对不起,老师我的目标是耶鲁,对于您说的保送我希望您把这个机会给其他人,我会坚持参加高考的。
老师无可奈何地走出教室,拨通了这名学生家长的电话:您是李拓远的妈妈吧!我是她的班主任,有一个好消息他被保送清华了,可是他不愿意去,他要坚持参加高考。李拓远妈妈听后回复道:老师我还是希望尊重还是自己的选择,作为长辈我们自然是希望他能够进入进入更高级的学府。
二人寒暄一顿之后,挂断电话。这名老师简直要气愤了,要知道保送清华的指标厦门屈指可数,好不容易有一个要落到自己学生的头上,她自然是尽力地去争取了!她也知道李拓远的家庭条件也很普通,妈妈是老师,在他9岁时父母就离婚了,小小的李柘远跟着妈妈在单亲家庭中,性格叛逆调皮,初中之前可以说是班里的“吊车尾”。
为了能够让李拓远更好地学习,妈妈只能将李拓远送到了外公家生活,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外公也是让他看一些励志的电影以及电视剧,在电视中他第一次知道了耶鲁大学。他问外公:耶鲁大学是外国的学校吗?比清华北大还要好吗?
外公回答道:他是美国的一所高校,教学的力量还不错,与清北各有千秋。当听完这些话之后,李拓远发现在当时的福建省没有任何一位被耶鲁录取的学生。在外公的帮助之下,他开始苦练英语口语,这些都是在课下完成的。
外公与李拓远也是研究出了一些学习方法,因此在高三阶段的时候,李拓远就在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冲刺——耶鲁大学!
李柘远最终在托福考试中取得了110分(满分120),SAT更是2400满分,这个成绩均排在全球顶尖水平,最终,他成为了耶鲁从福建省录取的第一人,并获得4年全额奖学金
27岁的时候,李拓远回到了中国创业,他在课余的时间也会进行直播讲解自己当年的学习方法。在直播间一些家长的建议之下,他决定将自己的方法汇编成书,这样也能够让他自己空余出一些事情,出版之前,李拓远将自己总结的书籍名称定为:学习高手。
学习高手中有很多的学习技巧,每一个人都有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一本书中只要能吸收到一个知识点,那就是有用的,很多人就因为掌握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学习方法,就能使学习成绩和效率提升很多。
如果你的孩子还贪玩不好好学习,不如买一本书籍送给他,成绩提升之后没有孩子不爱学习!喜欢的话,点击下方链接看看哦!
十年前,福建有一个男孩得到了保送清华的名额,这是整个学校之内唯一的名额,老师高兴地恭喜他。但这个男孩却沉默不言,之后很冷静地放弃了这个珍贵的机会,老师听完以后就急了。
清华是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每年都考上清华的人只有几百个,但参加考试的考生却有将近八百万人。男孩的决定让大家着急,但三个月之后,从大洋彼岸邮来一封通知书,还附带着五万多美元,这个男孩再次让大家震惊了。
这个男孩叫李拓远。一鸣惊人已经足以惊艳,而他能够多次让人心生佩服,可见实力之强。
李拓远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没有达官显贵的亲朋好友,只是简单的书香门第。在年少时,他经常能在家听到英文录音,母亲还会在他睡前给他朗读故事。在周末他们会回家看望姥姥与姥爷,长辈们会聚在一起谈论文史哲。
他的父亲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山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考上了北方的某个名牌大学,这位父亲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但在李拓远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却离婚了,在他的眼里,这场家庭变故来得突然,一转眼他就成为了单亲家庭里的小孩。父母的改变影响了他的生活与学习,他不再像原来那样活泼开朗,而是变得沉默寡言。
不仅和同学们的沟通很少,也不敢和老师讲话,成绩直线下降。他的变化让母亲很着急,母亲想再多挣点钱,让李拓远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李拓远被送到了姥爷家,这个决定改变了李拓远的人生。
来姥爷家之后,姥爷经常会带李拓远去喝咖啡,两人还会聊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很快,李拓远就对姥爷敞开了心扉,把心里藏着的话都告诉了姥爷。果然李拓远的退步与父母有关,他只能一个人面对失败,生活变得很难熬。
知道了李拓远的问题之后,姥爷开始为他想办法,帮助他制订了一些小目标,这些目标不会很高,只要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目标达成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如果难以达成,那么他就需要请教同学与老师。
通过这样的方式,李拓远的成绩又上去了,不久之后就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日子顺利地往前走,很快李拓远就高三了。那天老师高兴地告诉他,他可以保送清华了。但李拓远却沉默了,之后他告诉老师,自己想要追求耶鲁,无意保送清华大学。
老师很着急,这并不是小决定,于是她给李拓远的母亲打了电话,让她来学校劝说李拓远。于是李拓远就和母亲谈了四个小时,最后母亲选择支持他,因为李拓远说追求耶鲁是他的梦想,为之他已经准备了三年,并非意气用事。
李拓远的选择在学校里流传开来,大多数人都对他的决定持反对态度,毕竟他原本可以稳进清华,如果他将来考不上耶鲁,那就啥都没有了。
即便很多人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李拓远的决心也没有动摇过。他有条不紊地备考,还会参加校内的考试。在备考的过程中,他还自创了一种学习方法,叫做“六步鸡血背单词法”。
凭借着有效的学习方式,李拓远如愿考上耶鲁大学,给福建人争了光,那年他才十八岁。读完书之后,他去高盛上班,年薪高达百万,后来他又去了哈佛。
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考神,很多人都想了解他的学习方式。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查理芒格也曾经说过,只有当人类了解了发明的方法,社会才能迎来快速发展。
于是李拓远就写了一本书,叫做《学习高手》。书里详细描写了他的背单词方法,告诉大家他是怎么在十天之内记住四千个单词的。他把二十年来自己的学习经验都写在了书里,并且还点出了学习场景的重要性。
这是一本超级全面的学习攻略,它不像一般的教育书籍一样,这本书里不会有太多高深的理论,语言也比较直白,很多内容都是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可以说是手把手教会你怎样高效学习。
书里一共包含四大部分,除了学习方法之外,还写了他在耶鲁、哈佛的学习生涯,也记录了他的母亲,可见一个人的成长与多方面因素都有紧密的关联。
有一位妈妈十分感谢李拓远,因为李拓远的书帮助了她的孩子,让她的孩子从淘气包变成了努力学习的好孩子,让妈妈感到十分骄傲,我想这就这本书创作出来的意义与价值。
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一来能够让孩子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二来也能够学习正确的教育方式,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一味地纵容或者严厉都是不对的,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好方法。
世界第一理工学府为AMD CEO苏姿丰破例了!前所未有
上周末,美国著名科技类院校麻省理工学院命名了一栋建筑,以纪念校友之一:AMD现任首席执行官兼主席苏姿丰博士。
Lisa T. Su 大楼,前身为 12 号楼,是校园的纳米科学与工程开放式设施,建于 2018 年。它设有 MIT.nano Immersion Lab,致力于“可视化、理解和互动”,“具有大型多维数据”以及用于 AR 和 VR 的原型制作工具。
苏博士在一条推文中说,她“很荣幸能成为这样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的一部分,在这里将发现纳米的未来,并培养未来杰出人才。”
苏博士于 90 年代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电气工程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苏博士目前担任 AMD 总裁,已成为科技界最有权势的女性之一。其他成就包括成为第一位因在麻省理工学院、IBM 和 AMD 工作而获得著名的 IEEE 诺伊斯奖章的女性。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 L. Rafael Reif 在一份声明中解释了为什么苏博士的名字属于这座大楼:
“作为一位富有远见的领导者,苏博士因她让 AMD 产生的转变出名、获得钦佩和尊重,她正在帮助 MIT.nano 在纳米尺度上扩展研究和创新的边界。致力于为人类发明新的、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和最紧迫的挑战的研究人员被 Lisa T. Su 大楼现在拥有的充满活力的 MIT.nano 协作社区所吸引。”
据一位前教授介绍,苏博士在博士期间开发的技术配方仍被“麻省理工学院新的的纳米制造共享工具集进行研究的学生研究人员使用”。
“麻省理工学院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苏博士告诉麻省理工学院:“我很荣幸也非常高兴能够影响下一代学生和研究人员。动手学习是无可替代的,我希望 MIT.nano 未来能够培养和培养最优秀、最聪明的技术人员和创新者。”
苏博士与德州仪器联合创始人塞西尔格林和英特尔联合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等其他科技重量级人物分享了这一荣誉,同时也是制造集成微芯片的第一人。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说法,苏是第一个“收到一座以她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建筑作为礼物”的校友。
1943年2月,德国在斯大林格林战役中损失惨重,第六集团军更是直接被包围,德国不仅失去了东线战场的主动权,伤亡更是达到了上百万。
苏联红军乘胜追击,但是德军并没有放弃,德国最强将领曼施坦因接受了这盘残局,用仅剩的十万德军击败了追击而来的五十万苏联红军。
这次绝地反击让东部战线没有彻底崩溃,为德国续了两年的命,不然欧洲战场很困难就会在1943年结束,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曼施坦因1887年出生在柏林,出身军人世家的他,不仅生父和养父都是将军,家中的十几名亲戚都是普鲁士军队的高级军官。
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曼施坦因从小就接受了普鲁士贵族传统的军事教育,1906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之后就在步兵团开始服役,并在这一年晋升了少尉。
1913年,26岁的曼斯坦因由于表现突出,被保送到了普鲁士战争学院进修,这是整个德国最高的军事学府,也是进入德军总参谋部的首要条件。
可惜的是,他仅仅在这里学习了一年,一战就打响了,战争学院的所有学院都被调到了前线参战,他跟着部队一路从比利时打到了法国。
在第八集团军和俄军的战斗中,曼施坦因受到了重伤,只能回到后方治疗,1915年,伤势痊愈后的曼施坦因晋升了上尉,并担任了第十集团军的参谋,不需要再去危险的前线拼杀。
也正是这段时间让曼施坦因在实践中积累到了宝贵的经验,东线形势稳定之后,他又以参谋的身份回到了西线,参加了著名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一战期间,曼施坦因的任职经历非常的丰富,对军队的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他以后成为卓越的指挥官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但是这依旧无法改变德国的失败,国内政治、经济的双重失败让德国无法再继续支撑战争,只能宣布投降。
德国不仅被凡尔赛条约割地赔款,还关闭了所有的军事学院,军队也被限制在了十万人的规模,德军也只能留下那些优秀的将领,曼施坦因就被当做重点培养对象而留了下来。
但德国人建立了部队办公室,用来行使参谋部的职能,还组织了小型的培训班,那些被选到的学员在这里被灌输了普德军事学派的精髓,让经历过一战的曼施坦因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1933年,纳粹上台后,希特勒恢复了义务兵制,开始公然地扩充军队,曼施坦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在1935年被任命为陆军纵参谋部作战处处长,很快就晋升了上将。
二战爆发之前,曼施坦因参与并且制定了入侵波兰的白色方案,他的计划在当时十分的超前,但是却十分的可行,波兰什么都没搞清楚,就成为了第一次闪击战的牺牲品。
1943年2月,德军的失败让他们只能选择撤退,但是苏联的步步紧逼让撤退成为了一件不容易的事,充满战略计划的曼施坦因接管了军队。
他将军队重组,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南部方面军,对于追击而来的苏联军队,他并没有选择正面硬钢和集中突破,反而采用了比较保守的“弹性防御”。
这是因为此时的苏联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机械化部队,仅仅凭借着剩下的兵力根本无法与坦克抗衡,其他战术也只是徒增伤亡罢了,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在苏联发起进攻的时候,曼施坦因会直接让出阵地,等到苏联完全占领阵线之后,趁着他们休整发起突袭,这样不仅避免了与敌人正面的火力交锋,还能减少德军的伤亡。
曼施坦因抓住了机会,在苏军还没有做出反应的时候,立即向西南方向发起了进攻,此时苏军还以为他们是最后的挣扎,没有放在心上,继续向西进军。
这一切都在曼施坦因的计算之中,他早就发现了苏军的侧翼军队过于的突出,而且和补给拉开得越来越长,在集中德军优势兵力对西南方向的苏军发起反攻后,获得了胜利。
这不仅提升了德军的士气,而且从苏军缴获的物资让德军回了一口血,这次胜利之后,他迅速地开始了下一步的行动,趁着此时苏军还没有洞悉他的进攻意图,继续发起了进攻,战局形势又变的扑朔迷离起来。
曼施坦因不断地对苏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但是苏联也似乎被打醒了,抵抗越发顽强,还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苏联直接调动了整整五个集团军,气势如虹的追着德军打。
但是这对苏联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苏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曼施坦因命令部队破坏了沿线的铁路和公路,让苏联的物资运输更加的困难。
虽然苏联在人数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两场恶战后,物资无法补充自然成为了这支队伍的缺点。
曼施坦因将战场引到了哈尔科夫战场,为了彻底翻身,调动了德军数一数二的“坦克装甲车”部队,并先发制人的对苏联发起了进攻。
10万德军大战50万苏联红军,看似极大的差距,但是装甲部队的存在却可以弥补这个差距,德国凭借着“虎式坦克”很快就掀翻了苏联的T-34,苏联的防守也只是徒劳,战斗结果根本没有悬念。
最终德军包围了整个哈尔科夫,还断绝了所有与哈尔科夫与外界有来往的铁路,发起了最后的冲击,尽管有兵力前来支援,也不是坦克部队的对手,最终德军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哈尔科夫,这一战也成为了曼施坦因的成名之战。
#我在大学等你#有心!南开录取通知书送两粒嘉兴莲花种子。
今天,南开大学晒出建党百年特别版的录取通知书。随通知书一并寄出的有一个荷包,其中有两粒来自浙江嘉兴的莲花种子;一枚“不负韶华”的书签;一封90岁工程院院士、南开校友李正名先生的信。
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正是代表了像高洁这样的品质,意喻我们虽不能选择我们的出生,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的将来!南开大学寄出的莲花种子,希望新生将其中一颗种于故乡,不改初心;一颗带来校园,见证成长。
想当年,我也是不知天高地厚,曾把南开大学当作我梦想的学府,天津也成了我念念不忘想去的远方。能成为南开的一员,何其有幸。
南开的莲花种子让我联想到格林童话的一则故事:有一位国王想选一个诚实的孩子作为小皇子来培养,于是他发出昭示,让孩子们前来竞选。然后给成千上万的孩子一人发了一粒种子,并约定三个月后带花盆来交差。
孩子们回家,大人们想法设法帮忙种花,可怎么都种不出花来,于是偷偷换了种子。
其中一个小男孩,每天精心的浇水、除草、松土,一天天过去了,种子就是不发芽,于是他换了一盆土,又把种子重新埋了下去,每天精心照顾,还给他晒太阳,可还是没有一点发芽的苗头。三个月期限到了,看着空落落的花盆,男孩只能无奈的抱着空花盆去交差。
国王在人群里看到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各色鲜花,直到走到男孩这里,看着空花盆好奇的问男孩:“你的花盆为什么没有种出花来?”
男孩低着头回答:“我也不知道,我每天给它浇水、松土、晒太阳,可种子就是不发芽,所以没种出花来。”
国王开心的哈哈大笑,我要选的小王子就是他了,大家很是不解,国王说:“我发给每个人的种子都是炒熟的,当然种不出花来了,这个男孩虽然没种出花,可他是个诚实的孩子啊。”
网友开玩笑,拿到南开大学莲花种子的新生,开学的时候必须端着种出莲花的花盆才准许报道。
然而这些种子都被炒过了,所以只有那些没种出花的学生才允许报道。
结果学校发现,当时炒种子的电磁炉坏掉了,所以根本没炒熟,所以种出花的才能报道。
所以,你想拥有南开的莲花种子吗?到底是种出花来才能报道还是没种出花的才能报道呢?#南开大学#
#我在大学等你#【南阳淅川】
欣闻淅川县厚坡镇柏扒村人孙璟被郑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录取,我作为柏扒村爱心议事会的组织策划人员代表柏扒村爱心议事会向孙璟同学致以诚挚的祝贺!
孙璟出生于2001年,全家七口人,姐妹三个,由爷爷奶奶照料,父母长年在郑州打工。爷爷孙荣山多年有病,奶奶郝新风身患糖尿病需要天天打针降糖。
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孙璟就读于淅川县五高,怀揣着“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壮志豪情,兢兢业业三年寒窗苦读,高考结束后就到郑州打暑期工补贴家用。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是爷爷奶奶最先收到,我们委托孙君宙把她的录取通知书拍照一并发给孙璟,让她在郑州打工的父母一起分享来之不易的幸福。
互联网金融专业被评为2019年度郑州市急特需专业。学院与同花顺共建数智金融产业学院,依托产业学院,为学生提供带薪顶岗实习和就业直通车,学院与中原证券实行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实习就业无缝对接,同时与广发银行、联储证券、华融证券、格林大华期货有限公司、中国人保等多家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师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互联网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经济学综合博弈实验大赛、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相当一部分学生考取了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等证书,提升了职业能力。看来现在的大学已为学生将来毕业后的就业已经早已谋划好了。
祝愿孙璟到高等学府继续努力扎实学习。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生活,在磨难中才能活出精彩!#南阳头条#
青岛楼市暴涨期,追高买入即墨蓝色硅谷、胶州上合、西海岸西客站和灵山湾部分区域的炒房客,至今仍然看不到任何希望。
不管自住还是投资,同一时期在青岛买房子,买对买错,轻轻松松可以相差100万,一点都不夸张。楼市分化大格局下,有人买的房子至今仍然跌跌不休,有人买的房子已经开启上涨模式。
举两个例子:
①17年底以带6000元天价精装修,单价17000-20000的价格,买入银盛泰香江学府的人,如今江山南路路对面的江山丽城均价16000-18000,这两个楼盘可以对标,品质相当。香江路北的海信香江睿园18年开盘价16000,如今位置更差的万科新都会大高层卖到了16000。基本没跌,这就是主城区的优势,香江学府楼下就是公立幼儿园,江山路主干道,利群和运海城商圈,什么都不缺,有抗住价格下跌的底气。
同一时期追高买入海月星湾、御龙湾、开元府和江山樾的人,面对各种利好变利空,便宜的特价房一波接着一波,而且鲜有接盘者,新房依然在艰难的去化中。
②同样是17年买入红星天铂一期,18年买入红星天铂二期。虽然各种笑料不断,200万认筹,开发商撤资,商业烂尾。但是笑完了你会发现,虽然开发商品牌折损严重,但是买的房子没跌,而且还涨了,距离很近的佳源海玥府20000多,龙湖春江天玺15000,卖的火爆如初。
同一时期买入西客站交通商务区,10000元金地自在城、12000元银盛泰星悦城、9000绿地空间站,包括张家楼的龙湖九里晴川和西府原著,统统跌没了首付,如今依然看不到任何回暖的希望。最近金地格林澜山又以9000的洋房再次给这一片区泼了一盆冷水。
有人涨,有人跌,有人逐渐回本,有人依然深陷泥潭,有人看到了曙光,有人依然被蒙蔽着双眼,如今的楼市,真的很有意思。
#青岛头条#
严复:近代启蒙思想家
他翻译《天演论》,把西方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最早引入中国,开启百年中国思想大门,为救亡自强保种的中华民族做了思想启蒙,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他就是著名翻译家和伟大思想家,严复。
甲午海战惨败后,他半夜“起而大哭”。他不能接受的是,泱泱大清帝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北洋水师,却被自己一千多年的学生打败?!
1895年,他接连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四篇醒世长文,成为戊戌运动的理论依托。他呼吁到:中国必须启蒙!中国必须改变士大夫制度,改变君主立宪制;废除科举制旧式教育,提倡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新式教育。这一年,他42岁。
他自英国留洋回国后,就到李鸿章麾下,创办了北洋水师学堂。但是,见解卓群、才气过人的他,由于不适应官场制度,英雄无用武之地,非常痛苦,竟然染上了鸦片瘾。
他多次科举考试不中后,改做翻译。就这样,一位伟大的翻译家走上历史舞台。
他先后翻译了《天演论》、《群己权界论》、《国富论》、《法意》、《群学肄言》等一系列西方哲学和思想著作。他的译著包含原著和按语两部分,按语就是他的思想和见解,有时比原著还长。
《天演论》是他根据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译著的,融汇了东西方学术思想,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做了思想启蒙,引起极大轰动。同时,也奠定了他精神导师和启蒙思想家的崇高地位。
从此,中国人知道了“物竞”、“天择”和“优胜劣败”等新词新理念。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领袖,都受此书启发走上变革之路。
他13岁就读福州船政学堂。与刘步蟾、邓世昌等北洋海军名将同学。1877年,他作为优秀毕业生,被选派到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深造。
到英国后,他感到西方文明很新鲜,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博览西方大思想家书籍,发现中西方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别,并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和溯源。他深入思考:西洋为何事事胜出?中国百姓应该如何生活?
在英国,二十多岁的他,遇见了六十多岁的郭嵩焘,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郭嵩焘是中国首任驻英公使,是中国洋务运动的开拓者。他对严复评价极高,说他的知识和见解,远胜于同代人,并引为知己。
他对西学思想有完整的理解。他抓住西方思想“集体的能力”这一主题,主张循序渐进变革,避免太过激烈的方式,反对一蹴而就。他倾向从思想文化入手,以开启民智为亟。所以,他痛惜“戊戌变法”失败。
他针对当时中国最需要的思想理论,开创性的翻译西方哲学书籍。他从一个词一个词开始引入,如“逻辑”、“数学”、“乌托邦”等等。他不是普通的翻译匠,而是西方思想的窃火者。
他与众不同,提出“信达雅”翻译原则,通过议书,传播进化、自由、平等、民主、民权等西方先进思想。从而为转折中的中国,构筑了融汇古今东西的学术理论基础。
他认为,中国要赶上西方,必须从改变教育开始,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为此,他躬身参与教育事业,先后任职京师大学堂、复旦公学和安徽师范学堂等学府。
他主张渐进式改革,不希望大变革大动荡。但是,现实令他很无奈。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都是非常激进的方式,他并不赞同。
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巴黎和会,他身心受到极大打击。他以为西学能救中国,但是他的梦想也破灭了。
晚年,他精神很痛苦,内心很凄凉,回到福州老家定居。1921年10月,他辞世。墓碑前,悬书他自拟的“惟适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