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傅雷家书作者简介】,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傅雷家书作者简介:《傅雷家书》背后的故事,这么狗血,张爱玲都看不下去了
- 2、傅雷家书作者简介,关于傅雷家书作者简介
1、傅雷家书作者简介:《傅雷家书》背后的故事,这么狗血,张爱玲都看不下去了
多年前买过一本《傅雷家书》,一直看不进去,直到读到朱梅馥的故事,终于找到原因了,只想说,女人啊,可别活成朱梅馥。
一
1913年阴历元月十五,院子里的腊梅开得热烈,秀才朱鸿的女儿出生了,他为爱女起名——朱梅福,愿她高洁如梅,福气绵延。
小梅福四岁时,朱鸿蒙冤入狱,朱妻为替丈夫洗刷冤屈奔走呼号,无暇照顾幼小的孩子,小梅福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相继去世。朱家只剩一个独女,朱家父母便格外重视小梅福的教育,让其接受纯正的西方教育,朱梅福讲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弹得一手好钢琴,对西洋画颇有研究。
朱梅福14岁时,已长得亭亭玉立,朱母为女儿定下婚事,对方是梅福的远房表哥,19岁的傅雷。
旧时女子的婚姻遵奉父母之命,但朱梅福是幸运的,她与傅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的朱梅福端庄秀丽,芊芊十指还能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弹奏的行云流水,傅雷对她倾心不已,梅福对傅雷这位聪慧的表哥也怀有深深的崇拜。
二
1923年,朱梅福和傅雷举行了婚礼,高洁如梅的朱梅福,没有迎来延绵的福气,却开启了倒霉又没福的下半生。
傅雷留学法国时,爱上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法国姑娘。对方热情似火,与家中妻子的娴静温婉形成鲜明对比,傅雷体内的猎奇因子一下子激活了,他在日记里写道:
“这两个姑娘就像一幅莫奈的画与一轴母亲手中的绢绣那么不同。“
傅雷果断选择前者,托朋友给朱梅福带去一封退婚信。信还没送出,傅雷就失恋了,他发现姑娘只是跟他玩玩,人家有N个男朋友,他只是其中之一,傅雷撕掉退婚信,决定回国。
朱梅福即使看到信里的内容也一定会原谅他,因为她这一生都在原谅傅雷。
回国后,朱梅福与傅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傅雷说朱梅福是他心中永远盛开的梅花,为其改名为“朱梅馥“。他写文章,她精心整理、誊抄;他喜欢听音乐,她煲完羹汤又弹琴;他喜欢花,她便半夜陪他做嫁接实验;他定家规,她一一帮他落实……,他活成了孩子,她活成了母亲。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一次去洛阳考察时,傅雷又爱上了豫剧演员。朱梅馥太了解自己的“孩子“了,知道这件事后,朱梅馥尽管伤心,但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一如既往的打理家里的一切,等待丈夫玩够了回家。果然,没多久,傅雷的这段露水情缘完结。但朱梅馥的包容没有改变傅雷,倒是成了无底线的纵容,因为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傅雷再一次爱上了一个女人,画家刘海粟的小姨子,女高音歌唱家——成家榴。俩人爱得忘乎所以,傅雷称对方为“女神“,还直白的告诉朱梅馥:”她是我的缪斯,是我的命“。只要成家榴外出演出,傅雷便茶饭不思,文章也写不出来。
这可怎么办?人家都爱成这个样子了,要是胡适的老婆江冬秀,早就大耳刮子忽上去,一顿嚷嚷天下皆知了,可人家朱梅馥,你猜怎么着?亲自给成家榴打电话说:
“求你快回来吧,你不回来,他写不出来。“
我的妈呀!!!这,这就是溺爱啊!
成家榴回来了,傅雷果然文思泉涌。朱梅馥情绪稳定,不仅照顾孩子,还外加照顾这对热恋情侣的一日三餐。
这种奇葩的关系,张爱玲被恶心到了,写了一篇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影射傅家这档子事。朋友们更是给朱梅馥起了个“菩萨“的称号。
时间久了,面对贤惠至极的朱梅馥,成家榴也觉得不怎么体面,加之张爱玲文章的助推,成家榴远走香港匆忙嫁人,大概因果为报,很快成家榴就离婚了。多年以后,她遇见傅聪谈及此事时,说:
“当初你爸爸很爱我,但你妈妈人实在是太好了,我不得不离开。”
傅雷在文坛虽还有一定地位,但多数人已看不惯他了,加之傅雷脾气暴躁情商也低,经常怼的人不爱搭理他。有一次被傅雷称赞的杨绛谦逊了一下,傅雷便黑着脸说:“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 搞得杨绛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在家里,也不知朱梅馥要承受傅雷多少的语言攻击。面对儿子,只要他们稍微不听话,傅雷随便抄起什么就砸过去。每当这时,朱梅馥充当救火队员,安抚傅雷和孩子们。想不到吧,经典的《傅雷家书》的作者性格居然这么暴躁。
三
放到现在,肯定有很多网友会说,你讲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接受过西方的教育,文章写的也不错,明明可以自己当女神,偏要当个住家阿姨,不离开他,等着过年啊。
时代烙印,令人唏嘘,这就是旧时女子低到尘埃里的样子,逃不脱封建女子附属品的定义。朱梅馥对傅雷说过:
“为了使你不孤单,你走的时候,我也一定要跟去。”
1966年,在红傅雷不忍凌辱服毒自尽,朱梅馥平静的为丈夫穿戴衣服,整理仪容,后从容自缢。她害怕踢凳子的声音吵到邻居,还在凳子下面还垫了一床棉被。
四
无论生死,爱,或不爱,她都为他一人而活。这是朱梅馥自己的选择,却不是爱情与婚姻最好的样子,爱要有底线,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
你看文的现在,在某个城市里的某个漂亮的房子里,有一个美丽的女子,眼含笑意,扶手著文,被身边一双深情的眼睛款款注视。这是,朱梅馥的今生。
2、傅雷家书作者简介,关于傅雷家书作者简介
1908年4月7日生于江苏南汇周浦镇。傅雷年幼丧父,母亲贤淑,极富主见,曾请先生教子认字、授英语与算术。1919年傅雷进镇小学二年级,一学期后转往上海,入南洋中学附属小学。1921年考取教会学校徐汇公学。傅雷原名怒安,十五岁时易名为字,另取名为雷。
1928年2月3日抵马赛,次日至巴黎。他持严济慈信,经郑振锋介绍进法国西部的贝底埃补习法语。同年秋考入巴黎大学文学院,主修文艺理论。课余去卢浮美术史学校和梭旁恩艺术讲座旁听,观赏法国艺术馆、博物馆的美术名作。
1932年和表妹朱梅馥结婚。同年参加庞薰琹等组织的“决澜社”,发表社签名宣言,与倪贻德合编《艺术旬刊》,主持庞薰琹个人画展。授课外,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翻译外国文学及撰写艺术理论文章之中。
1966年8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红卫兵抄家,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谓“反党罪证”。
1979年4月,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傅雷朱梅馥追悼会,柯灵致悼词,宣布1958年划为右派分子是错误的,应予改正;文革中所受诬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彻底恢复政治名誉。骨灰移葬上海革命烈士公墓。
朱梅馥
朱梅馥(1913年—1966年),女,1913年出生于上海。她是近代中国文学家傅雷之妻。杨绛称其集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妇于一身。
朱梅馥,生于1913年2月20日,上海南汇县城。原名朱梅福,缘于出生之时正是阴历元月十五,腊梅盛开。
父亲朱鸿,清朝秀才,后来教书为业。母亲杨秀全,有三兄一姐。
朱梅馥女士初中就读于上海教会学校稗文女校念,高中进入另一所教会学校晏摩氏女校,曾学过钢琴。
在四岁时,傅雷的父亲蒙冤入狱,他的母亲为其父洗刷冤屈,无暇照顾自己幼小的女儿,致使他的两个弟弟与一个妹妹死去。她14岁时与傅雷定下婚约。
1932年,她与著名翻译家傅雷在上海结婚。婚后育有三子,长子夭折,次子傅聪生于1934年,留居英国,钢琴家;三子傅敏生于1937年,教育家,编辑有《傅雷家书》传世。
1966年9月3日,文革爆发,时局混乱。不堪中,她与丈夫傅雷选择了一死,她为傅雷准备好温水服毒药,为保持尊严将他摆正在沙发上,后撕下床单上吊自尽。时年五十三。
1979年4月,朱梅馥与傅雷夫妇二人的骨灰盒移入上海革命烈士公墓。
朱梅馥女士性格温柔,文静随和,贤淑豁达,被友人亲切称之为“菩萨”。
本文关键词:傅雷家书作者简介100字,傅雷家书作者简介200字,傅雷家书作者简介400字,傅雷家书作者简介200字左右,傅雷家书作者简介和主要内容。这就是关于《傅雷家书作者简介,《傅雷家书》背后的故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