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路名都说错了,三峡路,凤园路等位置不是你说的,走的老城区长寿路
最长寿的108岁,以后买房子买在长寿路
光明网光明网官方账号铭记历史!2022年已有7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逝世
7号线镇坪路停了20分钟,到了长寿路又停了5分钟,刚刚出发
喜欢广州老市区的人,都不会错过龙津西路。还有恩宁路,宝源路,宝华路,长寿路,……等
上海市中心有座假山绝对魔幻,见过的人都会被它惊奇到,可能全国都难找到相类似的山景房,关键它地理位置还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绝对吸引眼球!
[烟花]山景房的小区叫上青家园,小区前面是长寿路正好和常德路交汇,据说由于两条马路的车流量很大,形成对冲,会破坏小区的风水,于是开发商请来风水大师,建立此山,形成屏障,来化解邪气对冲!
[烟花]住在这里的居民叫它“寿比南山” 因为它是专属长寿路的山,也是对小区居民安宁祥和的写照
[烟花]地址: 长寿路和常德路交界
路过可以看看,第一眼会很震撼[赞]
#冬日生活打卡季#
上海长寿路路况为何如此糟糕?让人唏嘘不已!
今天我搭上环卫所同事的抽粪车去普陀区考察,原本心情大好,却一下子被长寿路的路况吓到了!长寿路作为上海东西向路上交通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上海的形象何在?
车子开在长寿路上面像是在开越野!长寿路什么不好学,偏要学那龙吴路、军工路、蕰川路。它们是被集卡、搅拌车、土方车蹂躏得满目疮痍。可长寿路上少有重型车辆通过,怎会有如此糟糕虐心的路况?
长寿路如此卖相,着实让我等心怀上海的正义之士长吁短叹!#上海头条#
这不是长寿路吗[捂脸][捂脸]
龚凯杰财经评论员、填词人 代表作《死了都不卖》上海有一个小区,因为外墙装饰成山体,成为山景房而出名,但万万没想到,有人说可以攀岩回家!
如此建筑,若无特殊作用,建议拆除,实在太危险
长寿路、武宁路交叉处,地铁13号、14号线武宁路站1号口出来,右转人行道上,建筑一个如图的建筑,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外立面用的是条石垒成,利刃一样耸立在外,非常危险。建筑如此建筑,更多应该是为了美观,然而,占据了半个人行道,本来这里人行道就很窄,如今石刀外耸,每天从这里过的人都很危险,尤其小朋友从这里过,一不小心撞上去,可能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很多熟人都说,这个建筑危险!也碰到很多老人从那里走,骂骂咧咧,说这样的建筑不是方便人们,二是给人们造成困扰!
成都
疫情传来最新消息!
鉴于目前的疫情,11月20日,成都宣布将多个区县的部分地区调整为高危级别。
1.调整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长寿路11号9号楼为高危区域。
2.新都区新繁街道滨江苑26号楼,新都区新都街道红星社区一期7号楼1-4单元,新都区新都街道泰兴社区6组24、36、38、39号,新都区新都街道香城学府51号楼调整为高危区域。
3.双流区西航港街道圣达菲小镇城7号楼2单元、3单元、8单元,西航港街道新天地李春田小区1号楼1单元,西航港街道白澄路71号粮油市场7号楼,将调整为高危区域。
4.将金堂县心有镇三元村8组调整为高危区域,实行“居家留观、上门服务”,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现场采样控制5天。
11月19日,成都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92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病例96例,累计确诊病例769例,累计确诊病例4476例。
11月1日至19日,成都市23个区(市)县报告本地病例超过1000例,其中龙泉驿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金牛区、彭州市报告病例超过100例。
目前,成都市疫情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呈现多输入、多链条、局部聚集的特点。这些新增病例大多来自货运站、茶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酒吧、学校等。本次疫情的连锁传播关系明确,但部分疫情感染来源不明,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第一,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空间、到医院就诊、发烧或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员,以及从事医疗、公共服务等高危暴露的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老年人、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外出建议戴口罩。
第二,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在人多的地方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m的安全社交距离。当乘客较多时,排队等候,以免拥挤。
第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经常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和自来水,或用手消毒剂。洗手前不要触摸你的嘴、眼睛或鼻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不要随地吐痰。鼻腔和口腔分泌物用纸巾包好,然后丢弃在垃圾箱里。
第四,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房间和办公室应通风良好,以避免空气污染。冬季使用空调前,应进行清洁消毒,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量和自然通风。
5.注意食品安全和卫生。
去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生鲜产品。购买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停止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并佩戴口罩。购买境外冷冻食品时,要注意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的消毒工作。食材要分开煮,煮透。在购物、处理原料和进食前后,保持双手清洁。
第六,自觉坚持安全出行。
杜绝带病上班上学。如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近期与发热或呼吸道感染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选择信用卡、扫码等非接触方式充值购票。遵守公交、地铁等部门的防疫规定,如戴口罩、量体温等。#成都头条#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