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融信内生增长力,踏上新赛道的融信

关于【融信内生增长力】,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融信内生增长力:问管理要红利:踏上新赛道的融信
  • 2、融信内生增长力,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1、融信内生增长力:问管理要红利:踏上新赛道的融信

金融界网站讯随着中央坚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住房政策一直处于收紧状态,房企高速扩张的时代已然远去,未来如何实现增长,成为了房地产企业难以回避的一道问题。

成立于2003年的融信集团,也曾经历过规模竞速的时代,但在大环境发生改变时,融信也通过近两年的主动管理,撕去了其“激进”的标签,在越过千亿规模的同时,将净负债率控制在了70%-90%的稳定水平。抛开杠杆与规模的压力后,如今的融信,也正探索着在保证财务健康的同时维持稳健增长的路径。

做到极致的深耕

2016年,融信在港交所敲响了上市锣,彼时,处于快速发展中的融信刚刚将总部迁至上海,并在长三角大力扩储,这在当时受到了市场不小的关注。几年后的现在,融信已然在长三角扎稳了根基,并成功将负债控制在了行业低位。

从首入杭州,到总部迁至上海,再到全面布局长三角,这几年的发展中,“深耕”一直是融信不变的主题。循着“深耕一二线城市”的战略,融信一路深入长三角高效能城市,在国内开发质量要求最苛刻、竞争最激烈的城市杭州打造了出一个区域深耕的样本。融信在持续深耕中,打开了区域的细分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中一步步做大做强。据了解,光杭州单个城市,在2019年就为融信的千亿销售额贡献了约400亿,充分展现出城市深耕的发展潜力。

深耕的另一面,是融信对长三角的持续看好,上半年,融信共实现合约销售603.6亿元,同比增长6.4%,业绩的逆势飞扬,长三角深耕功不可没。

作为在疫情中房地产市场恢复最快的区域,长三角向全国展示出了其强大的经济活力,在近期召开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区域一体化的战略重要性也得到了重申。近年来,“坚定看好长三角”的战略除了在融信管理层的发言中频频出现外,也展现在了企业的实际行动中,今年前7月,融信获取的20个项目中,就有12个位于长三角地区。

走过了规模扩张的时期,跨过了千亿的门槛,如今的融信,已不再急于把摊子铺大,而其不变的重心,则是对现有区域的持续深耕。融信表示,未来要把区域深耕做到极致,不断挖掘成本优势与管理优势,从而实现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拉平”组织架构

深耕之中,融信在不断地发展,也在不断地做出改变。2019年,为了配合区域深耕策略,融信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的大调整,将原本由4大事业部及西南区域公司组成的“4+1”格局,裂变为了10个区域集团和公司,在组织架构层面上,朝着细分区域深耕迈出了一大步。

“扁平化”是本次组织架构调整的重点所在,融信管理层表示,随着城市公司的增多,“4+1”的组织架构内部日益复杂,区域管理力度也被分散,事业部的裂变可以加强管理颗粒度,加快决策速度,也将有利于内部资源的调配和集约化管理。

在融信对区域架构的职能设想中,集团除了在投融资上重点关注外,更多是作为服务型角色,为区域公司提供资源、确定导向、帮助其快速成长。但在区域的授权上,融信也不是一碗水端平,而是按照着不同区域的权益规模,进行了一类、二类、三类的分级,不同级别的授权力度也随之变化。对于浙江、福建这种较为成熟的一类区域,集团基本除投融资外已充分放权,而对于仍在发展中的区域公司,则有着相对更强的把控。

分级授权之下,不只是对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暗含着区域公司之间的相互竞争。融信希望,通过等级和授权力度的分化,加大公司内部的竞争氛围,在充分的竞争中,让区域团队更快地成长起来,最终推动各区域经营能力的提高。

强经营模式助推增长

无论是在长三角的持续深耕,还是对组织架构的大幅调整,在这些战略的意义中,都有着一处共同的指向,即融信一直在强调的强经营模式。“向管理要红利,向经营要效益”,这句话已不止一次出现在融信管理层的访谈里,于融信而言,身处存量时代,实现未来增长的突破口,在于经营能力上。

融信认为,对区域了解的不断加深,区域团队的不断成熟,都将为经营能力带来提升,体现在开发、运营、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则是公司整体效率的提升与成本的降低,最终实现盈利能力的增强,而这便是管理的红利。

以融信的样本城市杭州为例,在极致深耕下,如今融信在杭州的营销费率已能控制在绝对的行业低位,加上管理优化中形成的高运营效率,公司在当地的项目开发中拥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而这又进一步支持其在土地市场上多举几手,这就成为了融信的竞争力。

降本增效,内生增长,走在新阶段的融信,将经营能力的提升作为其实现发展的重心。过去的一年,被诸多融信人认为是经营效益提升最快的一年,这一年间,公司成功将负债率控制在70%-90%的健康水平,又在上半年的动荡中实现了销售业绩的逆势增长。不过,融信的转变仍未停止,在尚未清晰的环境里,融信仍在不断调整,不断探索,期待能在未来走出一条更为均衡、更为稳定的发展路径。

2、融信内生增长力,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蓝光之后,融信又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从2016年到2020年,融信的复合增长率是34%,从480亿以火箭般的速度,冲到了1550亿。

这是一匹不打折扣的黑马。

彼德·德鲁克说过:

快速成长的公司,多是未来问题成堆的公司,很少例外。

这匹黑马应验了德鲁克魔咒,融信一直备受质疑和争议。

当下,融信二级市场的债券价格大幅下跌,投资者纷纷夺路而逃。标普、惠誉纷纷下调评级。

更诡异的是,融信更换了上市公司在境内平台公司的审计师:

年报时节,更换审计师是敏感话题。

而且,换掉排名第5的天健,

顶替的是排名15位的中兴财光华。

本来财报就迟迟不发,又在发布财报前夜更换审计师。更头疼的是,更换行业排名相差10把椅子的审计师。

还有一个细节:新顶上的中兴财光华,恰恰也是华夏幸福的审计师。

4月15日,融信开了一个小范围的投资者会议,回应当下的滔滔舆情。

没有想到投资者早已架起了小钢炮:

为什么要换审计师?

为什么要换更弱的审计师?

为什么不更换排名更靠前的审计师,比如普华永道?

融信的答案是:省钱。

这是一场尬聊—融信穷到这种地步,请审计师的钱也要省出来?!

融信是不要要进入现金流的省钱极限模式?

这场发布会很快进入垃圾时间:

Q:融信2020年底的非标贷款情况?

A:融信从去年开始就零非标了,目前没有一家非标贷款,并且今年的话后续也不会再有非标贷款计划,主要原因是融资成本过高。

……

无论是中海、万科、碧桂园、融创,没有人敢说自己没用非标贷款。融信敢说自己,“目前没有一家非标贷款”,桂花只能跪了。

今年的融信财报数据,也跻身绿档。桂花又跪了。

这匹闽系黑马一边更换审计师,一边高调宣传财务稳健性。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勾稽关系?

标普做了测算,融信约有约250亿元,毛利率低于10%的项目将在2021年交付。而且,还有约200亿货值,毛利率约在12%-13%的一批项目。

标普说得比较委婉:如果要测算这批约450亿的货值的净利润,会有多少亏损?

去年融信的毛利润掉了一半多(毛利率11%),净利润减少约40.7%。

标普也在暗示:

融信的真实净利润率是多少?

到底有多少赔钱的项目在卖?

还有,土储也挂起了红灯。

融信待开发土储只有区区200万平米。去年消化的开发面积是103万平方米。

据此估算,目前土储不足融信两年开发。

分析融信财报,有一个最简单的笨方法:

只需要统计曾经那些地王项目的数据,

就能得出一个你想要的答案。

不过,桂花实在没兴趣去测算。

融信最后的融资道路,就是积极推动物业股上市,这可能是融信最后的倔强。

假如融信倒了,很不值得,完全是一次没有技术含量的失败。

公司辞典:

金茂 碧桂园 远洋 贝壳 万达 万科 旭辉 融创 世茂 恒大

龙湖 金地 招商 保利 泰禾 金茂 合生 金科 阳光城 新城

融信 蓝光 时代地产 绿城 首开 绿地 中梁 中骏 奥园 平安不动产……

本文关键词:告别高增长,融信既降负债也降规模增速,融信规模,融信中国增持,融信2021,融信产品系。这就是关于《融信内生增长力,踏上新赛道的融信》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81828/
1
上一篇 麒麟的七个寓意,麒麟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下一篇 张牙舞爪的意思,张牙舞爪是什么意思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