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自住南四环外公租房,父母住知春路,我工作在安贞,现在有400w现金准备买房自住,单身,不考虑学区,加上公积金每月的还贷能力1w。
有三个需求:
1.距离安贞通勤1小时内;
2.停车方便,离地铁不远;
3.能保值。
现在我们有两个想法:
1.用父母的资格全款买,父母60+不知还能否贷款,这样能保留公租房(父亲更倾向于此,因为他想过过一人世界);
2.用我的资格贷款买(我和母亲更倾向于此)。
疫情前看了安贞、健德门附近的老破小,实在下不去手。安贞富仁名苑,97年建成,有个一居室64平510w,看这个小区成交量不是很高,不知是什么情况。
想问下您的建议,综合我家这种情况,全款买还是贷款买合适,通勤1小时内有其他推荐的小区吗?
回答:
1.用父母的资格,能贷款,最多187万,月供就是1万左右。一般69岁以下都能贷满年限。能用父母的资格就尽量,保留着自己的首贷资格,或许将来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2.用你的资格也行,就是1万的月供贷不满首贷额度,有点儿不太划算。这看自己吧,自己觉得值就行。
3.疫情前看的,那现在都2022年了,两年半了?是指的哪次疫情啊?不过无所谓,反正富仁名苑也没怎么涨。1997年的,那就是交通部或机床厂的老公房了,其他的几栋房龄更新。成交量不高就是因为大塔楼呗,社区绿化什么的也普通,不太好再受到追捧,那个年代过去了。所以升值什么的也普通,排序靠后,更适合自住。
4.全款还是贷款,看自己的承受能力了。或者说如果用父母的资格那就贷款,用足额度。用你的名义的话,不愿意贷款就全款也行,留着贷款资格以后用。
5.其他的我不好推荐,自住用房还是自己选吧。我也很少出门,都闹不清地铁什么时间。涉及投资保值的问题再问我吧,找房还是中介有房源。
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点“私信”即可。
章哥你好,我首套房,手头有150万,想买个400多万的,工作在北三环安贞附近,这边房子老破小比较多,买房主要为了自住和保值,但是后面可能会有单位的公租房,是个不确定因素。一个想法是在安贞这边买,上班近,又怕老破小不保值;另一个想法是在芍药居北里买,这边有人大附小,家里现在还没孩子,打算一两年要,而且价格也贵点,还牺牲了通勤,但是觉得可能会保值些。想问下这两个地段哪个更合适?谢谢啦
回答:
1、 150万买400多的,这可只是理论上的,150/0.35=428万。现实中二手房有各种税费和银行评估价,不太容易高评,都得看具体房源再算账。所以先别把杠杆算的太满,留出些余地为好。更别轻易签约交定金,免受损失。
2、 芍药居北里,不到400万就能买到小两居。但既然还没孩子,太早准备意义不大。一是溢价高,之前的租售比在800以上,20%的溢价。弄不好最近可能更高了,学区房抢手。溢价高了居住的性价比就低,人家老住户无所谓,反正当年买的便宜,对新入手的不划算。
二是这学区也说不太好,主要是入学孩子太多了,很难说成绩是否能保持。还有凤凰城正在盖学校,应该也是人朝。而且还有可能再盖一所分流,那这学区房的价值可真不太好说了。
3、 老破小到没什么不保值的,越老越破才越保值呢。本身都快没价值了,想跌都没的跌。其价格中所体现的基本都是地段的价值,反倒更稳妥,租金也高。缺点就是流动性弱,贷款太费劲,你这还想高评的,老破小很难做到。一般都是长期持有的才建议买老公房,过几年想置换的不是太合适。
4、 总之,不建议买学区房。如果买老公房,最好买1990年之后的,相对好的多,出手时容易些,不吃亏。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点“私信”即可。
夫妻俩都38,两娃,老大一年级,老二一岁不到,老大在西城德胜学区上一年级。手里有现金加上抵押贷款800左右,自己房票已用完,用老人房票打算在学区房旁边买个能自住的三居室,这样可以将来和老人分开住也互相照顾得到。
看了一圈这个预算只能德胜旁边的朝阳安贞那一片小三居,户型还不错缺点就是楼龄老,将来不知道能否保值。如果不买自住纯粹投资用,只能租房十几年体验感太差,您觉得是买个能自住的房子好还是投资好,或者就是钱放理财利息拿来租房?请给点建议。
回答:
1、老公房的劣势除了居住体验之外就是房龄长,影响流动性,如果银行限贷就更影响了。其他的没什么,保值肯定是跟随大盘,这么多年来一直如此。比如安贞西里,其实和德胜学区房在基础保值上是一样的,所差的就是学区溢价。在2014年之前,裕中和安贞西里一个价,就是三帆附小的政策公布后才导致裕中暴涨的,半年时间就形成了溢价率。
所以如果是我就买这儿了,没溢价,居住的性价比高。只是流动性弱,出手的时候挂牌期长,更适合长期持有的,不动不动就卖的也就无所谓流动性了。
2、理财吃利息,那考虑好吧。反正利息是一直呈下降趋势的,20年前动辄10%以上,之后就逐步降低到5%,现在大额存单也就4%到头儿了吧,好像还在降。毕竟欧美日本动不动就零利率负利率,中国坚持到今天已经很不错了。
也别失去信心,按前央行行长周总的原话是:“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所以吃利息也行,怎么的也还能再吃几年,等没利息了再考虑保值或许也不晚。
3、租房也行呗,只是提醒一下,反正在之前这20多年里,北京的房租涨幅和人均收入的增幅是一致的。2001年就是一个两居室的平均租金,约等于普通人的实际到手月薪,1000多块钱。到现在还一样,两居室均价7-8000,平均工资也是7-8000。也就是说,普通人增加的工资,基本上都被房租吃掉了。
4、这外人不好建议,只能自己定。反正现在是全国救市,中国第四次救市,前三次都成功了,北京房价从3000多涨到了6-7万。这次看着办吧,北京没出台任何政策也没跌,是否上涨没谱儿。在我看来暴涨是不可能了,也就是当个抵御通胀的工具。或者这么说吧,如果相信现金不会变毛,那就存银行,不相信的话再考虑保值什么的。
仅供参考。
如有问题,请点击头像,加关注后点“私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