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勃送别诗代表作】,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王勃送别诗代表作:王勃最经典的送别诗之一,堪比《送杜少府》,如今却鲜为人知
- 2、王勃送别诗代表作,初唐王勃的两首诗
1、王勃送别诗代表作:王勃最经典的送别诗之一,堪比《送杜少府》,如今却鲜为人知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提起初唐的送别诗,几乎人人都会想到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既表达出身后的友情,又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劝慰友人,浑然雄阔,风骨凛凛,开唐代阔别诗之先河。
王勃能居“初唐四杰”之首,从这首诗便可见其功力。不过经历千百年岁月,王勃最有名的是其所作的“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写尽登临风光。一序既出,王勃的诗作反而被气光辉所掩,以至如今大多数人对王勃的诗作仅仅熟悉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其《滕王阁诗》。
其实王勃现存的诗作有80多首,其中佳篇甚多,甚至有一首送别诗能堪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惜的是如今少有人知。且来欣赏王勃的这首送别诗《别薛华》:
别薛华
唐·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送别之时离愁别绪最是真情流露,最易引发文人骚客无限感慨,不吐不快。古诗词中送别题材的是可谓数不胜数。尤其是唐诗中的送别诗更是风格多样,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谢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恋别、还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是君”的壮别。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便可算是壮别。而上面这首《别薛华》虽词句悲苦,却气骨苍然,有惜别之柔,也有壮别之骨。
首联便点题送别,前路之坎坷艰难、离人之惶惶悲苦,将送别的情景与心情一语道来。颔联则进一步深入此景此情:千里行程,唯悲凉为伴,百年人生,也终究凄然。肺腑之语,似乎是说友人的遭遇,又像是到处自己的坎坷。
颈联“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情感一转,由悲转以劝勉,便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般劝勉好友,也是聊以自慰,大有“相濡以沫”的情意!然而同甘苦共漂泊也难免此刻离别,唯有寄托一句“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诀别之时,断言彼此都将互相入梦,既明说自己怀友之诚,也告诉对方,我亦深知你对我相思之切。
整首诗如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般,不用景物描写衬托离情,而是以叙事直抒胸臆,大开大合,洗练之语道出形象生动的离别意境和情思。后代诗家评价此诗“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并与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提并论。只可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被列入教材,知之者更广,而此诗却渐渐鲜为人知了。
2、王勃送别诗代表作,初唐王勃的两首诗
草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释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一首送别诗体裁的名作。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不同的是他一改他人别离时的愁怨、哀伤和悱恻,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另外一面。
诗人王勃,字子安,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自幼聪敏好学,人称神童,少有才名的王勃,本应仕途顺遂,然而其短暂的一生却跌宕起伏,磕磕绊绊,英年早逝,因探望其在南方为官的父亲溺水而亡,临终还不到三十岁。毛泽东主席曾简述王勃短暂的一生:“他做过沛王李贤的幕僚,官‘修撰’,被高宗李治勒令驱逐,因为他为诸王斗鸡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在虢州时,因犯法,被判死,遇赦得免。”对王勃的人生经历,主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评语:“这个人一生倒霉。”
草书《山中》
释文: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旅愁归思的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心愿。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用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进而表达了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本文关键词:王勃的送别诗有,王勃的送别诗句经典名句,王勃写的送别诗句,王勃的送别诗是哪一首,王勃送别诗代表作品。这就是关于《王勃送别诗代表作,王勃最经典的送别诗之一》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