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郭子仪的历史介绍】,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郭子仪的历史介绍:中华千古第一奇人——郭子仪
- 2、郭子仪的历史介绍,郭子仪75岁受皇帝封赏
1、郭子仪的历史介绍:中华千古第一奇人——郭子仪
谁是中华千古第一奇人?盛唐名将郭子仪。郭子仪活着的时候,就被赞为"再造大唐",就和诸葛亮一样,被尊称为"尚父",封汾阳郡王、享受完全的荣华富贵。
死后更是直接赠太师衔、谥"忠武"。常言道:官场如战场,同行是冤家。你要是敢在这条路上爬得又快又高,甚至连别人的路也占了,让人家无路可走,你迟早会死无葬身之地的。那么,郭子仪是如何成为官场达人的呢?
首先,郭子仪深谙道家智慧"冲而用之或不盈"以及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能大能小,能屈能伸,任劳任怨,不发牢骚。第一次收复长安之后,加封司徒官衔,封代国公。
战乱还未平靖,唐肃宗怕郭子仪功劳太大难以驾驭,便不立元帅,而派出太监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来监军。鱼朝恩才疏学浅又好大喜功,却代表了皇权。对将军们指手画脚,处处掣肘。
由于没有统帅,使官军虽多而成了一支乌合之众,各路将领互相观望,进退失据,致使进攻叛军老巢范阳的战役失败。唐肃宗不得不重新任命郭子仪为元帅,又因小人鱼朝恩忌妒密告,唐肃宗诏郭子仪交卸兵权回归京师。史思明再陷河洛,西戎又逼据首都,肃宗又启用郭子仪。
肃宗死后,唐代宗又因亲信宦官程元振谗言,暗忌宿将功大难制,罢免了郭子仪的一切兵权职务,派他为肃宗挖坟墓去了。
叛乱再起,判将梁崇义、仆固怀恩勾结回纥、吐蕃进攻河西,唐代宗像他的祖父唐明皇一样,灰溜溜地逃之夭夭,离京避难。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坐镇咸阳。郭子仪二话不说,立即凑合几十个老部下,一路上搜集逃散的士兵很快军威大振,再次收复两京。
其次,郭子仪心胸宽广,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宰相肚里能行船",郭子仪善于处理与小人之间的关系,据说宦官鱼朝恩对郭子仪一直嫉恨,曾派人暗地里挖了郭子仪父亲的祖坟。
大家都担心郭子仪可能会因此造反。郭子仪入朝之后,唐代宗告诉他祖坟被挖之事,没想到郭子仪竟对唐代宗哭着说道:"我长时间带兵,在外面经常会出现士兵挖其他人祖坟的情况,而我没办法制止,现在我家的祖坟也被别人挖了,这不是有人故意要害我,而是上天的报应啊!"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奸相元载欲再次挑起二人矛盾,就派人对郭子仪说鱼朝恩将对他不利。郭子仪的部下听了也要求跟随前往。郭子仪没有同意,只带十几个家僮前去
。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把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哭道:"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郭子仪又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把鱼朝恩感动的都哭了,此后再也不跟郭子仪过不去了。
史家曾用一句话评定他的一生:"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郭子仪的人生,就是对"厚道"最好的注解。有权不遭猜忌、有名不招是非、有钱不拉仇恨,最终还以85岁的高龄寿终正寝,可谓是荣宠一生。
2、郭子仪的历史介绍,郭子仪75岁受皇帝封赏
自古以来,武将想要立下大功,那大多是要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地奋勇杀敌,这正所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最危险的时刻却往往不是在战场上和敌人生死拼杀的时候,而是立下了功劳,获得了封赏之后。
因为对于皇帝来说,当敌人都被肃清了,那此时最危险的人物就成了这个手握兵权,立下了赫赫功劳的将领,这也就是“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准将军见太平”,功高震主正是这个意思。
在历史上,有不少武将都很难逃出这个定律,像是白起、韩信,和明朝初期朱元璋的那一大批“老兄弟”,都是为此而无奈被杀。
而且往往立下的功劳越大,被清算的就越快越狠。
但在唐朝有一位将领,他的功劳绝对无与伦比,可以说对李唐有着“再造江山之恩”,为此也有不少人眼红他的权势地位,可到了最后,这位大将却就是安享晚年。
这跳出了“武将定律”的武将,是有着何等手段呢?
天宝十三年,年近六旬的九原郡都督郭子仪向朝廷请命,回家为母亲丁忧守孝。
在那个年代,这个年纪的老人辞官回乡,应该就是准备再也不回来了,就此在家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了。
但谁知不过一年,安史之乱便爆发了,安禄山兴兵犯上,朝廷不得不宣召各路兵马,共同平乱。
郭子仪便就是被“夺情任用”,封为了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率领朔方军队征讨安禄山。
很快,郭子仪便在这场战争中显现出来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收编了山西的静边军,一路攻破了山西境内的各个叛军关卡。
但即使如此,安禄山的势力也非常庞大,唐玄宗是“西巡四川”,他的儿子李亨北上灵武,并在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
郭子仪便是在灵武,见到了这位新皇帝唐肃宗,他行驶皇帝的权力,加封郭子仪为兵部尚书,行宰相权,直接负责平定叛军事。
郭子仪也果然没有辜负唐肃宗的信任,仅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便趁着安禄山被他儿子安庆绪所杀,“大燕”混乱之际,收复了洛阳、长安这东西两京,安庆绪见势不妙,则是逃往了相州。
到了十二月,黄河流域的失地,大多已经被郭子仪收复了,郭子仪也被封为了司徒,代国公。
在他返回朝廷时,唐肃宗派人出城十里,到了灞上迎接郭子仪,并在文武百官面前拉着他的手,对众人道:“江山虽然是我家的,但却实在是您再造的啊。”
但在接下来的部署中,唐肃宗和郭子仪的关系也有了些许微妙。
在安庆绪逃到了相州之后,朝廷自然是要对其赶尽杀绝,便召集了九位节度使,共同讨伐安庆绪。
可在谁是元帅这件事上,唐肃宗却有些扭扭捏捏,似乎不知道立谁为好。
到了最后,竟然直接不立元帅了,反而让自己的贴身宦官鱼朝恩前往军中,并且还设立了一个观军容宣慰使的职位,这相当于是设立了监军,派人盯着郭子仪他们。
等到了相州,战争一开始打得非常顺利,郭子仪率军斩首数万,打的安庆绪向史思明求援。
在迎战史思明的战争中,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只吹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大白天的都伸手不见五指,双方无奈之下,只能撤兵。
但这场双方是平手的战局,在鱼朝恩嘴里却变了味儿。
这鱼朝恩是个宦官,所以郭子仪一直不让他掌握兵权,也不让他上战场,这在鱼朝恩眼里就成了郭子仪是在“歧视”他。
回到朝廷之后,鱼朝恩添油加醋地将这双方平手的对局,说成了郭子仪用兵不利,才导致的大败。
唐肃宗竟然真的听了鱼朝恩的话,罢免了郭子仪的兵权。
三年后,被尊为太上皇的唐玄宗病逝,朔方、河东两地叛军趁机作乱,两地节度使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唐肃宗担心这两支军队失控,便封了郭子仪汾阳郡王,节制两地军马。
没过多久,唐肃宗也是一病不起,临终之时,将平乱之事全托付给了郭子仪,但谁知此时对于郭子仪来说,最危险的却并不是外部的敌人,而是内部的同僚们。
唐肃宗死后,他儿子唐代宗继位,宦官程元振一心争宠,多次诬陷郭子仪,为表忠心,郭子仪把唐肃宗给自己的诏书全都交了上去,这让唐代宗大为感动。
一年后吐蕃叛乱,程元振担心郭子仪再立军功,竟然隐瞒不报,等吐蕃大军到了长安城下,朝廷方才知道。
唐代宗逃到了河南,一堆烂摊子又是扔给了郭子仪。
郭子仪只带着二十来个骑兵星夜赶回长安,却在长安城门前发现了押解着十个李唐王爷的将领王献忠。
王献忠对郭子仪一拜:“现在长安城人去楼空,凭借着您的威望只要登高一呼,天下还不是您说了算。”
郭子仪闻言,当即怒斥王献忠,并派人保护李唐宗室到了唐代宗那里。
等到这次叛乱平定后,唐代宗回了长安,赐郭子仪丹书铁券,并将他的画像挂在了凌烟阁之中,这等殊荣,令满朝文武艳羡不已。
谁知不过几个月,已经是节度使的仆固怀恩竟然谋反了,他带着自己麾下的回鹘士兵,勾结吐蕃,再次起兵作乱,郭子仪只能再次出征。
但就在郭子仪出兵吐蕃之时,他的“老朋友”鱼朝恩却还是记着他和郭子仪之间的那些矛盾,生怕郭子仪再立大功,自己对付不了他,竟然直接让人把郭子仪父亲的坟给挖了。
这让大臣都非常担心,现在郭子仪手握兵权,出征在外,鱼朝恩竟然还做出来如此激怒他的事情,万一郭子仪来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甚至直接造反,那该怎么办呢?
毕竟挖人父亲的坟头,这可是解不开的死仇啊。
但当郭子仪归来之后,得知了此事,却并没有怒火冲天,反而是叹气道:“我以前带兵之时,也有士兵去盗挖百姓坟墓的,今天有人挖了我家的坟,这是天理报应啊,哪有人和我过不去呢?”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震惊,这难道就叫出了问题先在自己身上找毛病?谁能想到竟然会有如此大度的人呢。
鱼朝恩得知此事,却觉得郭子仪是在麻痹自己,想要秋后算账,于是便请郭子仪来自己家中,暗中埋伏人手,想要先下手为强。
宰相元载得知此事,想郭子仪报信,你可千万别去啊!
郭子仪却哈哈一笑,只带了几个手无寸铁的小家童就上路了。
鱼朝恩见状问道:“您贵为郡王,怎么身边就这几个人啊?”
郭子仪对他一笑:“带的人少,方便您下手啊。”
鱼朝恩当即面色大变,郭子仪便把自己早就知道的事情告诉了他。
鱼朝恩顿时泪流满面,向郭子仪叩头请罪:“您是讲究的大哥啊,幸亏您有这种宽宏大量,不然我就成罪人了呀。”
郭子仪这等开诚布公的行为,为他带来了不少人缘,就连曾经的死敌鱼朝恩都能如此被他感动,但如果说还有一个人怀疑郭子仪的话,那就是皇帝了。
可对皇帝,郭子仪也有高招。
在汾阳,唐代宗给郭子仪盖了一座豪华的大宅院,并且还将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可以说此时郭家荣耀至极。
唐代宗还特地准许郭子仪可以想上朝就上朝,想回家就回家,问郭子仪还有什么想要的。
此时郭子仪已经是75岁的老头了,他对唐太宗一笑:“臣别无他求,只是想向圣上求几个女子,随身伺候。”
唐代宗一听,看了看对着自己露出微笑的郭子仪,也是露出了一副“大家都是男人,懂得懂得”的笑容。
随即让鱼朝恩去给郭子仪挑选美女。
鱼朝恩也是精挑细选了六名绝色女子,又加了八名小有姿色的婢女,一起给郭子仪送了过去。
遣内侍鱼朝恩传诏,赐美人卢氏等六人、从者八人,并车服、帷帐、床蓐、珍玩之具——《旧唐书·列传七十》
郭子仪就此和这几个美人日日把酒言欢,好不快哉,这一下,郭子仪在晚年又享受了一次令人艳羡的“夕阳红”。
这在众人眼里,也成了一个谈资,而郭子仪的儿子们对这种情况,却觉得非常不妥,郭暖便向郭子仪劝谏,您现在的身份,还要什么美女啊,何必落个“晚节不保”呢?
郭子仪摇了摇头:“你懂什么,英布、韩信那不要金钱也不要美色,可他们想要的皇帝能给吗?萧何、陈平贪财好色,反而活得长久,这里面的道理,难道你不懂吗?”
就这样,被训斥了一顿的郭暖无奈地回了房里,但可以肯定,他没有听懂父亲的一片苦心。
不久之后,郭暖和升平公主这两口子之间竟然吵吵了起来,或是气急败坏了,郭暖竟然指着升平公主厉声喝斥:“你爹是皇帝有什么了不起,这是因为我爹不稀罕当皇帝。”
公主一听,大哭着回到皇宫之中,将郭暖的话告诉了唐代宗,让他给郭暖治罪,唐代宗听了却摇摇头道:“郭暖所言非虚,郭令公若是想当皇帝,那天下就没咱李家什么事了。”
并让升平公主赶快回家,不要胡闹。
郭子仪一听此事,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抬手给了郭暖两个大嘴巴子,赶紧快马加鞭,前往皇宫向唐代宗请罪。
谁知唐代宗却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咱们这些当长辈的,管什么孩子之间吵架斗嘴呢。”
郭子仪听了,心中依然非常忐忑,回到家又将郭暖痛打了一顿。
等到郭子仪的汾阳王府建好之后,郭家一家人住了进去,郭子仪命人大开府门,谁想进谁就进来,府中各地,免费参观。
家人们更是觉得此举不妥,堂堂王爷,怎么能如此掉价?
后来郭子仪的几个学生也来劝他,但郭子仪对此却不闻不问,反而是劝谏学生们:
“现如今我家富贵至极,若是关门闭户,不通内外,那些构陷我的人自然有无数的借口,皇上也会起疑心,到时候我九族恐怕都要遭祸端,现如今我如此大开府门,他们就是想诬陷我也没有借口啊。”
学生闻言纷纷恍然大悟,但不久之后一个小官到来,反而让郭子仪下令回避。
安享晚年
这个小官名叫卢杞,他前来拜访郭子仪,郭子仪一听是卢杞到来,当即让伺候自己的几名貌美女子躲到屏风后面。
等到和卢杞交谈完毕,送走他之后,郭子仪方才让几名女子出来。
这不由让几名女子非常奇怪,问道:“老爷,这平时来再大的官,也不见你这样对待,为什么来了一个这么芝麻小官,您却让我们躲避了。”
郭子仪摇摇头道:“卢杞此人,我观他新胸狭窄,却非常懂得钻营之道,却又偏偏生的相貌丑陋,我怕你们见了他,万一忍不住笑出声来,那必然遭他记恨,被这种小人恨上了可不是一件好事。”
果然到了后来,卢杞成为了唐朝有名的奸相,鼎鼎大名的铮臣,大书法家颜真卿便是由于他的排挤,到了叛军之中,最终身死了。
到了唐代宗驾崩之时,郭子仪已经是八十二岁的老人了,在唐德宗继位后,他对郭子仪更加推崇,赐给了他“尚父”的名号,加食邑两千户。
唐德宗继位两年后,郭子仪病重,德宗让舒王李谊前去探望郭子仪,本来以郭子仪的身份,就算是他没病,对待李谊也不用太过谦卑。
可郭子仪却偏偏说既然李谊是代表皇帝来的,那自己就不能失了臣子礼数,拖着病体硬要给李谊行叩拜礼。
最终在李谊的百般劝阻下,才从叩拜改为了鞠躬作揖。
李谊回去了,唐德宗听了他所说的,顿时心中万般感动。
六月,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唐德宗追封他为太师,谥号忠武,配享太庙,罢朝五天,举国哀悼。
在郭子仪的墓前,唐德宗更是不顾群臣劝阻,硬是将郭子仪的墓增高了一尺,以此纪念这为李唐江山鞠躬尽瘁的老臣。
郭子仪无疑是一个功勋卓著的武将,但他在有如此大功之时,却偏偏还能挡得住四面八方的构陷污蔑,硬是没有功高震主,让皇帝对他起什么杀心,这就是因为他不仅是个武将,更是一个智者,懂得处世之道。
身居高处时时自危,面对外人开诚布公,及时让领导看到自己的“贪图享受、胸无大志”,甚至还主动给领导一些自己的“小辫子”,这才是一个聪明人的做法。
本文关键词:郭子仪是谁,郭子仪简介及历史,郭子仪的简介,郭子仪的历史介绍简短,郭子仪的历史介绍50字。这就是关于《郭子仪的历史介绍,中华千古第一奇人——郭子仪》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